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锁骨上神经加低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在锁骨开放内固定术中麻醉效果。方法120例锁骨骨折病人被随机分为A、B、C、D、E、F6组,每组均20例,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2%利多卡因+0.3%布比卡因混合液(内含1:20万肾上腺素),据患者主诉和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结果F组中阻滞满意(Ⅰ、Ⅱ级)病人总例数明显多于A、B、C、D、E5组(P<0.01),F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其它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锁骨上神经加低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病人,阻滞效果明显优于颈浅丛,臂丛(winne氏法及低位肌间沟法)及锁骨上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经肩胛舌骨肌定位和运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30例)通过肩胛舌骨肌定位穿刺点寻找异感;Ⅱ组(30例)使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观察肌肉节律性收缩。两组分别观察进针深度,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I组还同时观察肩胛舌骨肌触摸难易度,穿刺部位以及一次异感获得率等。结果 I组肩胛舌骨肌触摸容易者27例(90%),穿刺部位距锁骨上缘1.6-3.1cm,进针深度0.5-1.5cm,一次获得异感26例(87%),阻滞效果完善,无不良反应。Ⅱ组有28例阻滞完善,另2例阻滞不全,2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运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切实可行。而以肩胛舌骨肌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定位明确,效果满意,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周神经刺激器定位在行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肩部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与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比对观察分析。方法 将预行肩部手术患者62例分为Ⅰ、Ⅱ两组,均使用神经刺激器定位,Ⅰ组采用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Ⅱ组采用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局麻药物为0.5%罗哌卡因。完成阻滞后记录麻醉效果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Ⅱ组患者中阻滞完全者占83.9%,阻滞不全者占16.1%,无阻滞失败;Ⅰ组患者中阻滞完全者占51.6%,阻滞不全者占35.5%,阻滞失败者占12.9%,两组神经阻滞评价差异极为明显(P〈0.01)。结论 使用外周神经刺激器。行高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能较好地满足肩部手术要求,是一安全、准确、简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运用十分普遍。由于手术部位的不同、是否上止血带等情况而采取不同部位 (腋路、锁骨上、肌间沟 )作穿刺点。鉴于腋路存在阻滞范围局限、锁骨上易致气胸等缺点 ,为了提高阻滞效果及安全性 ,我们近年来对 2 15例上肢手术需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 ,采用肌间沟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上肢静脉局部麻醉对臂丛神经阻滞的辅助作用,方法:154例前臂或手部手术病人,均采用传统肌沟臂丛神经阻滞,注入1%利多卡因+0.25%布丝卡因混合液20ml,对注工后20min手术区域仍有疼痛的病人,行静脉内局部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肌间沟臂合液20ml,腋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阻滞成功率达81.8%,正中神经、尺神经、肋间臂神经阻滞成功率分别为55.8%、53.2%和45.4%,阻滞不全需用静脉局部麻醉57例,占总例数的37%,用静脉局部麻醉后麻醉完善51例,结论: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失败率较高,静局部麻醉可显改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135-137+141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C6单点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择期行锁骨手术患者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18~70岁,ASAⅠ~Ⅱ级,分为传统肌间沟臂丛+颈浅丛两点神经阻滞法(C组)与超声引导下C6单点肌间沟臂丛+颈浅丛阻滞法(U组),每组40例,以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分别行肌间沟臂丛神经(10 mL)及颈浅丛阻滞(10 mL)。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U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C组(P0.05);U组术中VAS评分低于C组,且U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C组(7.5%vs 22.5%,P0.05)。结论 与传统的两点法神经阻滞比较,超声引导下C6单点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操作时间短、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两经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l例患者在上肢手术中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腋路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并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两经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更大地满足了手术要求,且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经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单一经路的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8.
余昌伟  陈金保 《安徽医学》2018,39(2):182-185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实行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上肢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拟行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盲探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阻滞效果(优良率),臂丛各神经分支阻滞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完善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手术过程中,阻滞效果96.67%,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臂丛各神经起效时间与阻滞完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阻滞完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上肢手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和肌间沟臂丛加腕部神经阻滞后手部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60例手外科需麻醉的单侧手指毁损伤手术患者,分J和JW组共两组,J组80例全部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JW组80例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加腕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手部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效果。结果:JW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快于J组,麻醉效果优于J组(P〈0.05)。结论:腕部神经阻滞配合肌间沟臂丛的麻醉效果在手外科手术中有确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臂、肩部和锁骨手术部位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锁骨骨折、肩关节复位、肩部及肱骨上段手术61例,依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36例,B组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5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36例成功率97%,B组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5例成功率4%(P<0.01)。结论: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肩部和上臂手术中麻醉效果完善。前、中斜角肌上端交叉点体表标志明显,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成功,不会引起气胸,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锁骨上,锁骨下入路(B超引导)上肢手术患者采取不同肌间沟进针点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90例患者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B超可视下臂丛肌间沟上进针、中进针、下进针的方法注药阻滞。比较3组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分别为A组86.67%、B组100%,C组83.33%,B组优于A组优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没有发生麻醉不良反应。A组合C组患者有出现止血带引起的肿胀和不适症状。结论对3组锁骨上,锁骨下入路(B超引导)上肢手术患者进行不同进针点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现,B超下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中进针点具有更好的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胡钦擎 《广州医药》1997,28(2):28-28
为观察小儿基础麻醉加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对1 ̄6岁上肢手术患儿102例在基础麻醉下行臂丛神经阻滞,其中经腋路阻滞71例,经肌间沟阻滞31例,效果满意者96例占94.12%,阻滞不全5例占4.9%,失败1例占0.98%。对小儿上肢手术加用臂丛神经阻滞,取代既往单用全身麻醉,减少术中全醉药物的用量,术毕清醒快,同时便于麻醉管理,且术中术后麻醉合并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锁骨上,锁骨下入路(B超引导)上肢手术患者采取不同肌间沟进针点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90例患者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B超可视下臂丛肌间沟上进针、中进针、下进针的方法注药阻滞。比较3组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分别为A组86.67%、B组100%,C组83.33%,B组优于A组优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没有发生麻醉不良反应。A组合C组患者有出现止血带引起的肿胀和不适症状。结论对3组锁骨上,锁骨下入路(B超引导)上肢手术患者进行不同进针点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现,B超下引导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中进针点具有更好的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同侧肌间沟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下行锁骨手术16例。结果表明,本法麻醉效果确切,手术范围阻滞完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在同侧肌间沟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下行锁骨手术16例,结果表明,本法麻醉效果确切,手术范围阻滞完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二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远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37例择期上肢骨科尺桡侧手术的患者,取肌间沟入路和尺骨鹰嘴沟入路二点行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入路注入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20ml,尺骨鹰嘴沟入路注入1%利多卡因5ml,二点共注入局麻药1%利多卡因25ml。注射完毕于5,10,20分观察麻醉效果并评估;术后24小时随诊并记录。结果 在没有神经刺激仪定位的情况下,二点法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科尺桡侧手术中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神经阻滞和高位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德清中医院2005-2012年间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神经阻滞和高位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神经阻滞患者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肌间沟臂丛神经联合组麻醉效果I级8/40,高位臂丛阻滞联合组麻醉效果I级26/40,有显著性差异;并发症:肌间沟臂丛联合组10/40,高位联合组4/40.结论:高位臂丛阻滞联合组比肌间沟臂丛神经联合组麻醉效果更好,且其副作用更少,建议对于锁骨中外侧骨折患者麻醉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临床麻醉中臂丛神经阻滞有肌间沟、锁骨上、腋路3种入路,锁骨上法适用于肘部、前臂和手的手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前臂和手的手术,对肘部效果不确定,对肩部手术不适用,只有肌间沟法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最广,麻醉范围遍及肩及整个上肢.近年来,在麻醉过程中据手术部位不同,用异感定位法来确定肌间沟法在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范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三种不同臂丛神经阻滞方法麻醉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应用于临床不同手术部位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锁骨上阻滞法、肌间沟阻滞法和腋路阻滞法,用于不同部位的手术麻醉,并对其疼痛消失时间及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臂丛神经阻滞疼痛消失时间:肩部手术肌间沟法作用最快,上臂及前臂内侧、手的尺侧腋路法最快,前臂外侧手的桡侧锁骨上法与肌间沟法最快。其他部位无明显差异。结论:臂丛阻滞三种方法肩部上臂手术多选锁骨上或肌间沟法(必要时配合颈4阻滞),上臂手术多选锁骨上或肌间沟法。前臂手术多选肌沟法或腋路法。单纯尺侧手术多选腋路法阻滞。三种方法也可配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笔者尝试采用颈浅丛配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部及锁骨部位手术97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