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滋养叶细胞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它们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治疗基本相同,发生肺转移的影像学表现也缺乏特异性,且鉴别困难。作者对21例侵蚀性葡萄胎,8例绒毛膜癌与1例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的肺转移,且经系统X线胸片或CT片动态随访...  相似文献   

2.
徐金萍  贺伟  周震  周新华 《医学综述》2013,(21):4031-4032,F0003
目的探讨大细胞肺癌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大细胞肺癌患者的X线片表现,其中36例行cT检查。结果74例大细胞肺癌的X线片表现为团块状影或结节影68例(91.9%),周围型者44例(59.5%),50例(67.6%)位于上叶,约半数患者可见分叶,平均直径约6.5cm,支气管气象、空洞、钙化少见;36例CT表现与X线片表现相似,周围可见毛玻璃密度影、肺气肿,23例(62.9%)伴有淋巴结大,约半数患者病灶内可见坏死,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最多见(50%)。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大细胞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空洞型肺转移瘤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有原发病灶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空洞型肺转移瘤病例,其中原发肿瘤位于肺7例,位于胃和肾各2例,位于鼻咽、喉、食管、结肠、膀胱、子宫颈管、胎盘滋养叶细胞、前列腺、乳腺、甲状腺各1例,并对其X线平片和CT片进行分析。结果空洞型转移瘤以肺内圆形类圆形结节内合并空洞较多见,可为厚壁、薄壁或不规则形。结论影像学检查,尤其CT检查对空洞型肺转移瘤诊断有较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患者临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患者,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7例行正规化疗患者中,9例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化疗后的缓解率为74.07%(20/27)。27例患者经生命表法统计,5年累计生存率为37.04%。14例诊断为脑转移时未曾接受过化疗的患者缓解率为85.71%(12/14);12例曾接受化疗的患者缓解率为66.67%(8/12):3例多个疗程耐药病例全部死亡,缓解率为0(0/3),3组缓解率分别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预后较差,重视脑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曾否接受过化疗是影响其临床转归的重要因素,多药联合全身和局部兼顾化疗加应急、手术措施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100例CT影像学上直径〈10mm且有病理学诊断的肺内孤立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显示,肺内〈10mm孤立结节以良性病变为主(64%,64/100);原发肺癌(25%,25/100)影像学上可藉边缘不齐、毛刺征、气管和血管受累、强化值差异等特点与良性病变鉴别;肺转移癌(11%,11/100)的影像学表现与原发肺癌相似。提示,肺内〈10mm的孤立结节以良性肿瘤为主,其次为肺癌。  相似文献   

6.
刘明祥 《当代医学》2010,16(19):158-158,1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妊娠滋养叶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取3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恶性20例,良性12例)作CDFI观察对象,用PD取样法分析测量病变区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RI)的改变,同时与对照组(妊娠妇女17例,非妊娠妇女12例)进行比较。结果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病变区血流异常丰富,呈现低阻力血流,RI:(0.42±0.06),2D及CDFI表现与良性及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2D将子宫病灶分为三型:结节型、局灶型及弥漫型,化疗后CDFI表现及RI值由低转为正常值。结论彩超对滋养叶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及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程勇  陈卫国  杨慧  王刚  王江云  段刚 《广东医学》2006,27(10):1536-1538
目的提高对肺内多发性结节、肿块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2例资料完整的肺内多发性结节、肿块患者的胸部常规X线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肺转移瘤双侧受累者明显多于单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门及纵隔发生改变者为46.7%,提示多有肺淋巴系统受侵犯。所有病灶瘤周炎症发生比率为26.7%,在结核瘤和霉菌球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癌肺内转移瘤出现深分叶(26.3%)和毛刺(42.1%)者明显高于肺外恶性肿瘤肺内转移病灶(分别为4.2%和18.1%),说明肺癌肺内转移瘤有较多的原发瘤恶性表现。多发性结核瘤同一病例病灶大小较均匀者所占比率58%,密度不均、渗出浸润影、纤维化、胸膜改变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均较多见。与转移瘤和结核瘤相比,多发霉菌球有明显单侧肺发病趋势。结论常规X线影像对显示肺内多发结节、肿块的各种表现具有重要的价值,认识这些征象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报告我院B 型超声诊断,经病理证实的滋养叶细胞肿瘤58例。诊断准确率良性滋养叶细胞肿瘤为96%,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为77%。通过观察子宫大小、外形、宫腔内容、肌层、浆膜层的内部回声以及子宫周围组织的变化,总结出良、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的声象图诊断要点:良性滋养叶病变主要是胎盘绒毛回声变化,不侵犯肌层,不转移。恶性滋养叶病变不但有上述改变,而且侵犯肌层和血管并向远处转移。同时亦讨论了滋养叶病变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经诊刮或阴道排泄物脱落细胞病理检查证实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MTT)52例结节型肺转移的X线表现,动态变化与临床及血清HCG和(或)β-HCG的关系进行分析,呈多发性转移39例(75%),孤立性转移13例(25%);X线表现为边缘模糊且密度浅淡的圆形结节38例(73.1%),边缘清楚,密度中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14例(26.9%),其中5例直径>4cm。经正规化疗1~2个疗程后边缘模糊密度浅淡的结节,数目减少直至完全消失37例(71.2%),继续进展、增大或呈非同步吸收的10例(19.2%)。分析认为,MTT结节型肺转移化疗后病灶吸收的快慢与转移灶的数目、大小、密度均有密切的关系,血清HCG和(或)β-HCG的峰值随病灶吸收消失而逐渐降至正常。对多次检测血清HCG和(或)β-HCG为正常的肺部孤立性大结节宜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0.
冯红梅 《当代医学》2011,17(1):58-58
目的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收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及细胞学证实的小细胞肺癌180例进行分析、以总结出小细胞肺癌的X线及CT表现,从而提高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180例均有CT或X线检查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X线及CT表现为肺门或纵隔边界清楚分叶状肿块影108例,表现为肺内病灶呈结节状或分叶肿块状影45例,表现为阻塞性肺炎或阻塞性肺不张22例,表现为中量或少量积液,纵隔未见明确移位5例。肺转移100例,脑转移5例,肝转移7例,肋骨转移3例,胸膜转移10例。结论小细胞肺癌以肺门纵隔肿块(即中央型)最为多见,阻塞症状较轻,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发生转移,早诊断早治疗极为重要,CT及X线检查对小细胞肺癌诊断有极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部不同病理基础空洞及肺结节内透亮影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有明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CT表现为空洞及肺结节内透亮影患者的资料,分析不同病理基础肺空洞的CT特征、位置和部位、CT测量结果;良性肺结节与恶性肺结节内透亮影的CT表现。结果 (1)肺脓肿、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的CT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中内壁多表现为结节或不规则,同时外壁多表现为分叶毛糙;肺癌组多无内容物;肺脓肿组中周围肺野多表现为渗出影。(2)肺脓肿、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的位置和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脓肿、肺结核及肺癌空洞CT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良性肺结节与恶性肺结节内透亮影中点状透亮影、条线状透亮影、空洞影的CT影像学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不规则透亮影、多点状透影的CT影像学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节内透亮影可以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病灶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先天性肺结核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先天性肺结核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17-180天,平均年龄85.5天,18例患儿行X线胸片检查,16例行胸部CT检查,6例行头颅MRI检查。结果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18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2例,胃痰液和脑脊液中抗酸杆菌阳性率较低(2/18 vs 0/9),PPD阳性率低(2/18),T-SPOT阳性率较高(3/3)。X线表现为弥漫粟粒结节10例,广泛分布结节一斑片影6例,且分布右肺多于左肺,上肺多于下肺,多伴肺实变(10例),肺门增大(11例)。CT表现中,弥漫粟粒结节9例,结节密度较低,6例伴结节融合,融合结节密度高,边界清;广泛分布结节一斑片影5例,多为类圆形,密度较高,边界可清或伴淡薄样渗出;7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且伴蛋壳样或沙粒状钙化。6例头颅MRI中,4例有脑皮质或实质病变。结论先天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及结核生化指标检测均缺乏特异性,而影像学表现虽复杂多样,却有一定的规律和特征,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以肺部多发磨玻璃样结节影为主要表现的肺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病理形态表现和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肺原发DLBCL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肺原发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CT检查主要表现为肺部多发团块状磨玻璃样结节影,初始诊断为肺炎,经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最终确诊,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0岁,以咳嗽和咳痰为首发症状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胸部CT检查显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结节影。行肿瘤标记物、淋巴结彩超、PET-CT、骨髓穿刺活检、病理活检和其他相关检查,并给予相关治疗。PET-CT检查提示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伴部分代谢增高,病理形态表现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非霍奇金DLBCL,起源于生发中心外活化B细胞。最终诊断为肺原发DLBCL。患者给予R-CHOP方案规律化疗,3个月后复查胸部CT显示双肺团块状结节影消失。结论:肺原发DLBCL患者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其诊断最终依赖病理形态表现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肺原发DLBCL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当肺部出现多发磨玻璃样结节影时应考虑该病。  相似文献   

14.
肺实质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转移扩散最常见的部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就医患者大约45%已有肺转移。这种疾病的转移75—80%出现在肺部。对非转移性滋养细胞瘤的分期,胸部X线检查一直是用于估价肺部病变的标准方法。虽然肺部CT检查对于发现很小的肺部结节比普通的胸部X线更加敏感,但是,至今为止用CT检查来评价非转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作用仍未肯定。肺  相似文献   

15.
贾建军  刘瑞娟  李钊 《吉林医学》2011,(20):4105-4106
目的:评价良恶性胸腔积液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良性胸腔积液和124例恶性胸腔积液的CT征象。结果:胸膜结节状增厚、大量胸液、纵隔移位、肺内团块或结节影、支气管狭窄或堵塞是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特点;包裹性胸腔积液、肺内片影或条索状影以良性胸腔积液多见。结论:CT检查可作为鉴别良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首选方法,指导进一步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对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diffuse idiopathic 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cell hyperplasia,DIPNECH)及肺原发性滑膜肉瘤(primary pulmonary synovial sarcoma,PPSS)的认识,并探讨两种疾病发生的关联性。方法 对本院确诊的1例DIPNECH合并PPSS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20岁男性,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咯血。CT增强扫描发现:1)双肺多发斑片影;2)左肺上叶空腔伴壁结节;3)左肺下叶血肿伴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为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合并肺原发性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随访10个月,患者无任何不适,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DIPNECH和PPSS均是极其罕见的疾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肺泡蛋白沉着症19例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影像学特征以协助诊断。方法对19例经肺泡灌洗或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回顾复习有关文献。结果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可归纳为磨玻璃影、不规则斑片影以及肺问质改变样表现等。当磨玻璃影和不规则斑片影同时出现时高度提示为PAP。结论当CT/HRCT影像学表现为典型的中下肺野为重的磨玻璃影,合并于周围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楚的不规则斑片影,结合临床不难做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征,提高对IPA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22例I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IPA患者有21例合并有基础性疾病(95.5%)。咳嗽、咳痰占90.9%,发热占59.1%,闷气、呼吸困难占50.0%,咯血占45.5%,胸痛占31.8%;胸部影像学表现:双肺多发类圆形块影或结节占54.5%,两肺斑片影伴空洞占31.8%,支气管肺炎型占9.1%,楔形肺实变占4.5%。22例IPA患者确诊8例(36.4%),临床诊断14例(63.6%)。20例患者接受抗真菌治疗,有效率为65.0%。结论肺曲霉病患者多有基础疾病,胸部影像学表现以双肺多发结节影、空洞为主,早期诊断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胸部结节病的CT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结节病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证实52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52例结节病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46例(88.5%),其中仅见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16例(30.7%),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肺内改变30例(57.5%),仅见肺部侵润性改变而无淋巴结肿大2例(3.8%),肺纤维性改变4例(7.7%)。肺内主要表现为结节影(30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4例),小叶间隔增厚(8例),实变影(2例),磨玻璃影(2例)。【结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是胸部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不典型者需密切结合临床检查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科2008—01~2013—03诊断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患者25例的临床表现、胸部CT、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结果2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例,平均(65.6±5.2)岁。24例吸烟患者平均吸烟40.5包/年。25例患者均表现为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及肺部Vel—ero哕音和杵状指(趾)。胸部CT表现为在双肺网格、蜂窝样基础上出现肺部团块、结节影(22/25),及肺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斑片状阴影(3/25)。病理上多为腺癌及鳞癌。肺功能及血气分析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减低及低氧血症。部分患者肿瘤标志增高。结论老年男性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在原有肺间质纤维化基础上出现新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肺部出现团块、结节影或斑片阴影,要高度警惕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的可能,积极行痰病理、经皮肺活检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