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 ,参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 ,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 ,它可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加速侧枝循环建立而改善心肌血供 ,称为“治疗性血管生成”或“分子搭桥术” ,为治疗心肌缺血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1是血管形成过程中始动并且使之持续的重要因子,研究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1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与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在血管生成方面的作用机制。 方法:在大鼠脐静脉内皮细胞内单独或联合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1后,划痕实验和MTT检测对细胞迁移与增殖的影响,观察内皮细胞形态、活性、迁移能力。 结果与结论:划痕实验显示单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时,与空白对照组细胞迁移无明显差异,单独促血管生成素1作用时,不仅不能增加细胞的迁移作用,反较空白对照组有所减弱,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1联合作用时,细胞迁移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强;MTT实验结果表明:单纯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促血管生成素1,均不能起到有效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促血管生成素1可有效促进增殖。结果可见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促血管生成素1联合应用时,才能有效促内皮细胞迁移与增殖,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 冠心病自然病程中 ,心肌能够靠部分代偿性血管再生 ,逐渐建立起自身的侧枝循环 ,适应或抵御心肌局部缺血缺氧。最近的研究已经证明这种侧枝血管的形成 ,是由于局部组织释放的内源性促血管生长因子所引起的[1] 。这一事实启发国外学者试图通过“治疗性血管再生”消除或减轻缺血状态。“治疗性血管再生”就是人为地增加心肌局部促血管生长因子的浓度以刺激心肌缺血区小血管生长和侧枝循环形成 ,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的目的 ,即心肌缺血区的“自我血管搭桥”。本文旨在综述心肌微血管再生及近几年来此方面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1 血管发生机制胚…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特异地促进内皮细胞生长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本文介绍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相关蛋白的理化特性,作用机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低氧诱导因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新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血管新生的过程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起关键作用。组织或细胞低氧后 ,生成的低氧诱导因子 1主要通过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的调节 ,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转录活化 ,并增加其mRNA的稳定性 ,以及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从而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特异地促进内皮细胞生长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本文介绍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相关蛋白的理化特性,作用机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血管新生受生长因子的影响,黄芪可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协同促血管新生的功效,但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通过与单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干预比较,观察中药黄芪对体外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黄芪注射液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于SD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应用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小管形成实验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体外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黄芪能明显促进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P < 0.01),迁移的细胞数增加(P < 0.01),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小管形成数增加(P < 0.01),并明显促进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P < 0.01)。说明黄芪能明显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小管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体外血管新生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促进血管再生,但在移植早期其自身分泌的细胞因子不足以维持良好的分化和再生。 目的:验证腺病毒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新西兰兔梗死心肌组织的修复重建和血管再生的影响。 方法: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BrdU标记的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新西兰兔50只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梗死心肌内注射: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 肝细胞生长因子。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⑤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血清IMDM培养液。移植4周后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并通过超声多普勒检测心功能变化。 结果与结论: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兔心功能都较移植前有明显改善(P < 0.05),其中移植双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组兔的心功能改善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3组。部分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可以分化成为内皮细胞,参与构成了梗死区域的新生毛细血管。与对照组比较,其余4组都有明显的血管新生(P < 0.05),而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组最显著。提示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新西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梗死心肌可以促进心肌再生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明显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移植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0.029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被认为是最具特异性,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形成的关键性因子,与脑肿瘤的生物学侵袭性、恶性程度及临床复发等相关,其主要生物学作用可概括为:(1)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2)促进肿瘤血管生成;(3)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4)破坏血-脑屏障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作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抑制脑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已成为肿瘤抗血管治疗的热点[1]。由于血管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受一系列血管生成因子的调控。血管生长的不足或血管的退化可导致心肌缺氧、脑缺氧、高血压以及骨质疏松等;而过多的血管生成则可导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脑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被认为是最具特异性,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 促进血管形成的关键性因子,与脑肿瘤的生物学侵袭性,恶性程度及临床复发等相关,其主要生物学作用可概括为:(1)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2)促进肿瘤血管生成;(3)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4)破坏血-脑屏障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作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抑制脑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多功能糖蛋白,是由肿瘤细胞或宿主的非内皮细胞分泌的特异的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因子,是最主要的促进血管生成因子。它具有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及诱导血管生成等作用。内皮抑素(ES)是胶原XⅧC末端降解片段,体内、体外实验表明内皮抑素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新生血管形成,是一种特异性的目前为止作用最强的血管形成抑制荆。但其确切的抗血管形成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现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心肌缺血,而怎样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冠心病的治疗有了质的突破。但PTCA术及支架术后再狭窄率达20%以上,且再狭窄后难以治疗。因此寻找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进而改善心肌缺血的方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热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 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内皮特异性的促有丝分裂原,可以促进血管的生长,对心肌缺血具有治疗作用,它为改善心肌缺血后的血液循环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制作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VEGF的表达,旨在探讨心肌缺血与VEGF表达的关系,为临床应用VEGF促进血管新生,治疗心肌缺血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4.
促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TEK在血管形成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ANGPT)及其受体TEK是新发现在机体的生理、病理性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的信息途径。生理情况下,ANGPT1激活TEK受体,促进血管生成、维持血管完整稳定;ANGVF2则竞争性拮抗ANGPT1的作用,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存在时,可促进血管重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乏时,则促进血管退化。肿瘤发生时,ANGPT及TEK受体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特别是ANGPT2特异表达于肿瘤新生血管区,参与肿瘤血管新生的起始及延续过程。阻断ANGPT及TEK信号传导途径可抑制肿瘤生长,有望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因为它参与了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血管生成 ,包括胚胎发育 ,创伤修复 ,肿瘤生长 ,心肌缺血 ,视网膜血管病变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样的慢性炎症疾病 [1]。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 ,在生理及病理性血管生成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发现其不是单一因子 ,还有其它因子与之相关 ,称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刺激体内新生血管生成、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及维持血管正常状态和完整性的功能,它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及肺纤维化的形成等多种肺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 ,加速新生血管形成及增加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是判断肿瘤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文题释义: 牙髓干细胞:是牙髓组织中最主要的未分化间充质干细胞,同时也是牙髓再生中重要的种子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一定的分泌活性,可作为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替代来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血管生成及血管新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类细胞因子,可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且具有保护神经与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由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半衰期短,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需通过复杂的控释系统进行缓慢释放。 背景:如何调控牙髓干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于牙髓干细胞促进牙髓再生,尤其是促进牙本质再生、牙髓内血管形成及神经再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综述影响牙髓干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因素,以期为牙髓再生及临床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思路。 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ental pulp stem cell;dental pulp regeneration;hypoxia;inflammatory mediator;bacterial virulence factor;growth factor;material”,中文检索词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牙髓干细胞;牙髓再生;缺氧;炎症因子;细菌毒力因子;生长因子;材料”,最终纳入56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血管生成及血管新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类细胞因子,可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且具有保护神经与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牙髓干细胞是牙髓组织中最主要的干细胞,同时也是牙髓再生中重要的种子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等生物学特性以及一定的分泌活性,可作为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替代来源。牙髓干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缺氧、细菌毒力因子、炎症因子、生长因子及材料等均可影响牙髓干细胞表达及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因此,调控牙髓干细胞表达及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牙髓再生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ORCID: 0000-0001-9949-2604(何泓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0.
背景: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使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呈高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明显提高成骨细胞活性并加速骨形成。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普伐他汀组。模型组和普伐他汀组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普伐他汀组建模成功后以普伐他汀(1.2 mg/kg)灌胃,1次/d,模型组和对照组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于造模后8,12,16周截取各组股骨头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股骨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均为阳性。造模后8周,模型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呈阴性表达,普伐他汀组呈弱阳性表达。造模后12周,模型组和普伐他汀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呈阳性表达,16周呈弱阳性表达。结果证实,普伐他汀可有效促进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坏死股骨头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