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昭  董洋  王莉  梁凤鸣 《中医学报》2024,(3):453-457
肝主疏泄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自噬均为维持机体代谢关键环节。自噬又为肝主疏泄功能在微观层面的体现。肝体阴而用阳主动,肾主阴水而主静,肝阴肾水即为一体。肝主疏泄,气血上注于目,因而明目必先养血柔肝。肝疏泄条达依赖于肾水的滋养,木得水养,则疏泄有度,气机畅达,目中玄府通利,气血津液上承目窍,神光方可发越无阻,实现肝气和则目能辨五色。  相似文献   

2.
俞慎初教授认为妇女的生理病理与肝的关系密切。肝为藏血之脏,司血液调节;又主疏泄,能调畅人体气机。若肝之功能失常,多能引起气血失调,病及冲任。不但会导致血海失充,经显减少,甚则经闭不行,而且常因肝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数十年中见证了在自噬研究方面的巨大进步。作为细胞中的质量控制机制,自噬的主要作用是清除胞内损坏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适当的自噬活性对于维持细胞内稳态非常重要,但自噬活性的失调却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除了将自噬仅仅当做是细胞内物质循环的机制,自噬在心脏代谢问题中的调节和变化亟需大量的研究和关注。因为心肌细胞的舒张和收缩耗费大量的能量,所以心脏功能紊乱多数以底物代谢产能与细胞能量消耗的协调问题为特征。对自噬在心肌代谢的调控与作用方面深入的认识将有希望把自噬作为治疗靶点。这篇综述探讨了在心肌代谢中自噬的角色和作用,同时发掘了自噬与心肌代谢失调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略论"肝亦为痰之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津液的代谢,痰饮的产生不仅与脾、肺、肾关系密切,同时亦与肝脏的疏泄功能直接相关。若肝失疏泄,则气机郁结,而津液代谢输奉障碍,则产生痰饮等病理产物,故日“肝亦为痰之源”。临床上不少痰证可从肝认识。采用疏肝调气之法进行治疗。即使肺、脾、肾失调所致痰饮,也应佐以调肝治疗,便可使气机通畅,气化有常,脏腑功能协调,则痰饮自除。  相似文献   

5.
自噬是真核细胞特有的"自食"现象,也是细胞进行自我保护的代谢途径[1],在多细胞生物遇到危险时可进行应激与防御调控。自噬发生时,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和部分胞质被膜包裹形成自噬体,而后与溶酶体等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并对包裹内容物进行降解与回收,实现物质与细胞器的更新,维持胞内物质与能量供给的平衡[2]。自噬在维持细胞内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细胞通过较低水平的自噬持续维持细胞内稳态;  相似文献   

6.
"物极谓之变,物生谓之化",气化理论是中医学用以说明人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物质代谢及能量转化过程的重要概念.气化以气机为基础,以阴阳交感为动力,以脏腑功能和谐为保障,推动着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自噬是机体降解受损细胞器、折叠蛋白质,形成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为人体提供代谢物质的生存机制,现代中医学家认为细胞自噬是气化在细胞层面进行新陈代谢的微观行为,自噬信号通路的有序传导需以气机为前提,自噬稳态需以阴阳为原动力.细胞自噬同时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医将特发性肺纤维化纳入"肺痿"范畴,气化失调以致肺失宣肃,日久则痰瘀互结于肺,肺肾失养,肺叶痿废不用.本文结合气化理论与IPF中自噬机制的关系,认为气化失常是IPF的主要病机,提出以增强防御、化痰祛瘀、补肺益肾为治则,调畅肺之气机,协调人体阴阳,以达到延缓IPF进程、改善IPF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期望能够对临床治疗IPF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强调胆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其基本内涵有以下几点:(1)胆为中正之官,影响人的精神情志;(2)胆主少阳春升之气及少阳相火,激发和促进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3)少阳为枢,调节各个脏腑的阴阳气机升降。少阳胆腑的疏泄功能正常,对全身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少阳胆腑疏泄功能异常,枢机不利,可引起五脏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精不足失于蒸化,机体气血津液运化失常,以致气滞、痰阻、血瘀而发为代谢综合征。故从胆出发,运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理论,发挥中药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对调整代谢综合征患者机体代谢失衡状态,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关系人体气 机的升降与调畅,肝气郁滞则气机升降输 布紊乱,肝失疏泄则血糖等精微物质不能 随清阳之气输布于周身而郁滞于血中,出 现高血糖或精微物质的输布紊乱,反见血 糖升高,进一步导致血脂、蛋白等其它精 微物质紊乱,引起其它合并症。治疗以疏 肝调气为主,顺肝条达之性以恢复其生理 功能,肝气条达,气机调畅,精微得以输 布,糖被利用而血糖自然下降。  相似文献   

9.
肝主疏泄是指肝脏具有疏通、畅达气机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机理,是肝体阴而用阳的正常生理功能之一.在生理情况下,肝主疏泄主要赖于肝气条达、肝阳不亢来完成疏泄功能,对人体气血、经络、脏腑器官的气机起调畅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肝脏不同于其它脏腑的特点是“肝阴肝血常不足,肝阳常有余”。因此,肝脏疏泄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肝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论疏泄之太过与不及朱光(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气郁,气逆,肝(中医)疏泄是肝脏的主要功能之一。肝主疏泄,在人体机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诸如疏理情志,疏畅气血,疏利胆气、疏达脾土、疏通水液等。一旦疏泄失司,则上述生理功能均不能正常完成,...  相似文献   

11.
自噬广泛发生在真核细胞内,是清除细胞内功能异常的细胞器、病原体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等有害大分子物质的重要途径,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1] ,自噬功能失调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御、炎症、修复和代谢等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巨噬细胞也是一种异质性细胞,在不同刺激下可活化成为不同类型( M1、M2 型巨噬细胞) ,称之为巨噬细胞极化[2]. 两种极化类型的巨噬细胞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本文对近年来自噬与巨噬细胞极化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肝主疏泄”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疏泄”是疏通宣泄的意思。肝主疏泄的具体内容可归纳为:(1)分泌胆汁:《脉经》说:“肝之余气,溢于胆,聚而成精”。就是说肝能分泌胆汁,而胆汁能助胃肠腐熟水谷,所以唐容川说:“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2)调节血液:肝能根据人体动、静时的需要,而调节着血液的流量,所以王冰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3)舒畅气机: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称为“气机”,肝对肠胃心脾等脏腑的功能活动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舒畅,升降适宜,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则其他脏腑的气机亦常随之而紊  相似文献   

13.
肺和肝两经首尾相连,使十二经脉阴阳相贯,且肝经可注入肺;肺与肝阴阳相配,一为阴中之少阳,一为阳中之少阴,是人体阴阳变化之枢纽;金木制化,肺金宣肃有序,肝木疏泄有度,紧密配合;肺与肝司气机升降,肝升肺降,肝左肺右,一升一降,升降协调,为调畅气机的枢纽;肺与肝主调和气血,肝主藏血,肺主一身之气。肝失疏泄,势必影响调畅气机和调节血量,气血失和,肺失治节,肺叶失于濡养,日久形成特发性肺纤维化;肺与肝调津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肝主疏泄,畅达气机,通利三焦,气能行津,维持机体津液正常代谢。肝失疏泄,影响肺金通调水道,则水液停聚和津液不足,肺津失布,肺叶痿废,发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由此提出,把从肝论治作为治疗肺纤维化的原则,拟定疏肝理肺,养肝润肺,清肝利肺大法。  相似文献   

14.
郁症是指因情志怫郁,气机郁结不得舒展,逐渐引起五脏气机阻滞所致的一类病症,本文认为,从狭义之郁由情志失和,导致躯体形神失恒的心身功能紊乱病症,多由郁怒、思郁、悲郁等因引起肝失疏泄,脾失运化,脏腑失和,气血失调,气扼不畅,继而产生,气、血、痰、食、湿火,代谢失常,在病理过程中发生不同证候和各种郁症,表现心身失调,形神失养,破坏了整体协调的心身疾病。  相似文献   

15.
论肝主疏泄精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肝主疏泄对津液、血液、肾精、乳汁等精气物质化生运行的生理病理影响,认为肝主疏泄精气也是肝主疏泄的主要机能之一,与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调节情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肝失疏泄,能影响精气的化生和生理功能,产生津液、血液、肾精、乳汁等方面的多种病证。临床治疗应注意调畅肝气。  相似文献   

16.
试论肝主疏泄与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主疏泄,是肝的重要生理特性之一。其主要表现在肝气,是指具有疏达气机,发泄塞滞的功能。这种功能对人体多种活动都有影响。如精神的振奋,傅志的安宁,气血的运行,脾胃的纳化,胆汁的疏泄,月经的正常来潮都与肝的疏泄作用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肝主疏泄,包含着调整精神和协调各脏腑机能的作用。由于肝主流泄升发,既恶抑郁,又而亢奋,反而成为肝的发病基础。现拟从以下几点来探讨肝主疏泄与临床的意义及与疾病的关系。l肝主流泄的特性具有调节精神,清志活动的作用,与精神及惰志性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  相似文献   

17.
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其主要功能之一为"主疏泄".<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喻其为"将军",智勇兼备,主深谋远虑,运筹帷幄.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活动,均有赖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正常和调节.在生理上,肝气条达有利于脏腑的生理活动,对于运行气血、调节情志、协助运化、通利水道、排泄胆汁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细胞自噬作为细胞的分解代谢过程,在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免疫防御等功能上与中医脾胃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基于中医脾胃理论,从机体运化失调、卫气不固及气血津液输布失常等脾气虚病机着手,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自噬功能下降在细胞代谢、免疫防御及衰老中的研究成果,分析脾气虚病机与自噬功能紊乱之间的关联,提出自噬功能下降可视为中医脾气虚的微观病机,为揭示脾气虚的微观本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肝与津液的关系尤为密切.肝藏血,津血同源,血足则津沛;肝主疏泄,调畅三焦气机,有助于脾胃的升清降浊;肝气调达则是津血输布的目的保证.肝主疏泄、藏血功能失调则口干、眼干、疲乏诸症蜂起.干燥综合征的病理基础为肝失疏泄及肝血不足.从肝论治,使肝气条达,气津得宣,津必上承;养血柔肝,以期肝疏气调,气血平和;加以怡情养性,调肝解郁,疏畅气机,燥证自除.  相似文献   

20.
自噬是细胞内异常聚集蛋白和受损细胞器主要的降解和循环途径,维持着细胞正常的代谢平衡及物质更新。自噬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通过调节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稳态、发育和凋亡等生理过程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疾病与异常自噬密切相关,自噬的抑制或过度激活均能影响抑郁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了解自噬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对于预防与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对当前自噬与上述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以上疾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