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下骶髂关节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骨盆骨折危重患者17例行全麻下骶髂关节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Matta评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Majeed评分评价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0~124分钟,平均62.3分钟,失血50~125ml,平均65.6ml。骨折复位情况:优11例,良5例,可1例;术后骨盆功能:优10例,良5例,中2例。术后2例出现外固定架针道软组织感染。结论全麻下骶髂关节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危重患者并发症较少,术后骨折复位良好,骨盆功能恢复较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计算机虚拟技术联合骨盆复位架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治疗复杂骨盆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采用骨盆复位架经皮微创治疗的30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19~57(39.40±9.85)岁。将患者的骨盆CT DICOM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骨折虚拟模型,在骨折模型上进行虚拟复位及置钉,然后进行模拟透视记录理想的透视方位和角度以指导术中正确透视。记录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患者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影像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采用Majeed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 30例患者均实现了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根据Matta评分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3.3%(28/30);共置入通道螺钉67枚,置钉优良率98.5%(66/67)。手术时间(173.54±79.31) min,术中透视次数(90.81±41.11)次,术中出血量(81.21±43.97) ml。所有切口Ⅰ期愈合,无断钉、无骨折再移位。所有患者随访满12个月,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73~94(85.66±5.33)分。结论: 计算机虚拟技术联合骨盆复位架可快速、准确和安全地复位和固定不稳定骨盆骨折,计算机虚拟技术有助于外科医生对骨盆骨折的认识和理解,骨盆复位架可提高外科医生闭合处理复杂不稳定骨盆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联合Starr骨盆复位架治疗Tile C型骨盆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采用机器人联合Starr骨盆复位架治疗14例Tile C型骨盆环骨折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33~69 岁。14例患者均为新鲜闭合骨折且不合并股骨、胫腓骨骨折等损伤。入院后4~7 d完成手术,术中在可透视碳素床,通过Starr骨盆复位架牵引复位骨盆环,联合骨科机器人治疗C型骨盆环骨折。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单枚螺钉置入透视次数、骨折复位质量、患肢功能及并发症等。采用Matta评分标准进行放射学复位评价,末次随访采用Majeed骨盆功能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4~141 min,手术出血量20~50 ml,单枚螺钉置入透视次数4~9次。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未发现内固定断裂、螺钉松动、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依据Matta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优9例,良4例,可1例。末次随访采用Majeed骨盆功能评分系统:优10例,良4例。结论:机器人联合Starr骨盆复位架治疗C型骨盆环新鲜骨折操作简单、缩短了手术和麻醉时间、并发症少,降低了手术风险,实现了骨盆骨折的微创治疗。但对于陈旧性骨折,因骨折复位困难,该技术并不适用。对于螺钉进钉点区域粉碎的骨折,通道螺钉置入困难,建议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对于伴有骨盆外伤史或骨盆发育异常者,术前需仔细评估有无经皮螺钉通道,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置入骶髂贯穿螺钉治疗骨盆后环骨折的精准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行机器人辅助置入骶髂贯穿螺钉治疗的骨盆后环骨折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21~73(49.29±14.48)岁;骨折按照Tile骨盆分型,B型13例,C型11例。根据术后CT扫描结果采用Gras标准评估螺钉置入效果。末次随访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13(6.00±3.28)个月。总计置入骶髂贯穿螺钉36枚,S1贯穿螺钉18枚,S2贯穿螺钉18枚;依据Gras标准,优29枚,良7枚。总螺钉调整次数0.00(0.00,0.75)次。末次随访时Matta评分标准,优18例,良5例,中1例;最大位移距离2.55(0.00,5.65) mm。Majeed评分总分(84.37±8.38)分,优15例,良7例,中2例。结论: 机器人能够精准、安全地辅助完成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骨折,促使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胡旭峰  杨民  丁国正  王林 《中国骨伤》2022,35(4):328-332
目的: 探讨长重建钢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前环骨折疗效。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1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0~60岁,平均46.5岁。骨盆骨折依据Tile分型,B1型4例,B2型6例,C1型4例,C2型2例。所有骨折为闭合性,受伤至手术时间7~10 d,平均6.2 d。术后对16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及肢体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9.1个月。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107.8 min;术中出血量120~600 ml,平均368.1 ml;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6.3周。依据Matta标准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优6例,良8例,可2例。1例患者术中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术后出现大腿外侧感觉减退,6个月后恢复;1例患者由于自觉髂窝处内固定物刺激疼痛,内固定取出后症状改善,16例患者骨折均取得满意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末次随访Majeed评分67~95分,优10例,良4例,可2例。结论: 运用长重建钢板结合MIPPO技术通过前方入路闭合复位固定骨盆前环骨折,损伤小,术中出血时间少,节省手术时间,术中安全性及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治疗骨盆前环骨折。  相似文献   

6.
高金华  胡炜  郭晓山 《中国骨伤》2015,28(8):753-756
目的:探讨经皮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4月至2009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29例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男19例,女10例;年龄19~53岁,平均31岁。按照Tile分型:C1型17例,C2型12例。术后采用Tornetta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无神经损伤及盆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伤口愈合好,仅1例出现钉道口感染,换药后治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4~18周,平均16.2周。未见螺钉松动、脱出、断裂。按照Tornetta评价,优 14例,良10例,可 4例,差 1 例。末次随访Majeed评分为87.2±11.3,优16例,良9例,可4例。结论:对于不稳定C1、C2型骨盆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骶髂螺钉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复位后采用髋臼上方单根钉外固定架联合骶髂螺钉治疗,术后加强生命体征及病情观察、手术伤口的护理、伴随损伤的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及压疮的预防等。结果 19例患者住院17~40 d临床愈合出院;随访3~24个月,Tornetta评分优11例、良6例、可2例;Majeed功能评分优12例、良6例、中1例。结论外固定架联合骶髂螺钉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伴随损伤的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护理人员应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新型骨盆髂嵴外固定结合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OTA-61C1.3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5例OTA-61C1.3型骨盆骨折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21~59岁,平均(38.23±12.28)岁。复位满意后经皮置入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应用新型骨盆髂嵴外固定稳定骨盆前环。术后影像资料评估外固定Schanz钉置入情况,应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应用Majeed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影像检查显示骶髂螺钉及外固定Schanz钉置入精准,后者位于骨内深度在70~135 mm,平均(92.14±18.16) mm。Matta评价标准显示骨盆复位优2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4.29%。35例术后获得12~24个月随访,平均(15.26±4.45)个月。术后6周复查时去除外固定物。所有病例均无钉道感染、螺钉松动、固定失效。术后12个月随访时Majeed评分显示骨盆功能优3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7.14%。[结论]新型骨盆髂嵴外固定技术置钉精准深入,稳定可靠,结合后环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折创伤小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手术治疗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2月使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的13例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按1∶1比例制作病人全骨盆模型,根据模型进行术前决策,模拟骨折复位、截骨、减压,指导术前选择及预弯内固定物。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复位效果。术后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末次随访时,采用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Majeed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13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94.38±79.82) min,术中出血量为(534.62±268.46) mL。按Matta标准,骨折复位优3例,良7例,优良率为76.92%。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按照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1例,良2例,优良率为75%,Majeed评分为(93.00±4.37)分。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有助于了解骨折形态、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内固定物植入的精度、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双侧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7~59岁,平均40.5岁。按Tile骨折分类法:A型8例,B型6例,C型2例。16例中单独使用改良Stoppa入路11例,联合髂窝入路4例,联合后路1例。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Matta影像学骨折复位评价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系统对骨折复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切口长度为8~10 cm,平均9 cm;手术时间75~135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400~900 ml,平均600 ml.1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7~5个月,平均3.1个月。术后无伤口化脓感染、异位骨化,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无腹壁疝发生。根据Matta影像学骨折复位标准,耻骨支骨折复位优9例,良6例,可1例。术后6个月Majeed功能评分,总分85.32±8.50,其中优8例,良6例,一般2例。结论: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具有切口方便直接、手术视野清晰、易于复位、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一个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1.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探讨应用经皮骶髂螺钉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技术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8月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54例,获随访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9~64岁,平均36.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11d,平均8.5d。所有病例有垂直移位,移位8~40mm,平均28.5mm。术前大重量牵引,复位后在透视下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技术以7.3mm空心钉过髂骨、骶髂关节、达S1椎体固定。术后患者均摄X线片,按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46例得到随访,时间1.5~3年,平均29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5.2个月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按照Matta复位标准:优40例,良6例。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32例,良12例,一般2例。无严重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应用前环皮下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联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8月-2017年9月,采用前环皮下INFIX联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19例。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17~69岁,平均40.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3例。骨折根据Tile分型,B1型2例,B2型6例,C型11例。前环损伤包括双侧耻骨坐骨支骨折12例,单侧耻骨坐骨支骨折5例,耻骨联合分离2例;后环损伤包括骶髂韧带损伤2例,单侧髂骨骨折3例,单侧骶骨骨折11例,单侧骶髂关节脱位2例,双侧骶骨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1 d,平均6.1 d。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功能。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47~123 min,平均61.4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15 mL,平均61.1 mL。术后1例发生植钉处切口浅表感染,1例发生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激惹,经相应处理后治愈或症状消失。无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肠道等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8.1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3周,平均9.5周;无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情况发生。2例术前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中,1例功能完全恢复,1例残留轻度跛行症状。末次随访时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获优13例、良6例,优良率100%;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价功能,获优15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应用前环皮下INFIX联合后环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微创治疗骨盆环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Screw fixation for unstable pelvic ring fractures is generally performed using the C-arm. However, some studies reported erroneous piercing with screws, nerve injuries, and vessel injuries. Recent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 efficacy of screw fixations using navigation systems. The purpose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ccuracy of screw fixation using the O-arm® imaging system and StealthStation® navigation system for unstable pelvic ring fractures.

Methods

The participants were 10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elvic ring fractures, who underwent screw fixations using the O-arm StealthStation navigation system (nine cases with iliosacral screw and one case with lateral compression screw). We investigated operation duration,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 the presenc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opera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cortical bone perforation by the screws based on postoperative CT scan images. We also measured the difference in screw tip positions between intraoperative navigation screen shot images and postoperative CT scan images.

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on duration was 71 min, average bleeding was 12 ml, and there were no nerve or vessel injuries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re was no cortical bone perforation by the screws. The average difference between intraoperative navigation images and postoperative CT images was 2.5 ± 0.9 mm, for all 18 screws used in this study.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O-arm StealthStation navigation system provides accurate screw fixation for unstable pelvic ring fractures.
  相似文献   

14.
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行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12~66岁,平均37.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9例,高处坠落伤14例,挤压伤5例.骨折类型按Tile分型:B1型4例,B2型3例,C1型25例,C2型14例,C3型2例.48例患者分别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其中耻骨支螺钉固定16例、耻骨联合螺钉固定4例),重建钢板(其中耻骨支螺钉固定20例、耻骨联合螺钉固定8例)微创内固定治疗.术后通过X线观察患者复位情况并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17个月.未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不愈合等并发症.解剖复位29例,满意复位18例,复位不满意1例.根据Majeed功能评价:优29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为91.7%.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固定可靠,患者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但对操作者要求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皮桥接钢板与逆行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累及前环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分成两组,其中经皮桥接钢板组(钢板组)20例,男9例,女11例;骨折按Tile分型,B1型1例,B2型14例,B3型2例,C1型2例,C2型1例。逆行耻骨上支髓内螺钉组(螺钉组)20例,男10例,女10例;骨折按Tile分型,B1型1例,B2型12例,B3型3例,C1型3例,C2型1例。分别对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Matta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Majeed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均获随访,钢板组随访8~15(12.25±2.24)个月;螺钉组随访6~18(12.4±2.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钉组手术切口长度(3.85±0.75)cm短于钢板组(7.05±1.39)cm;螺钉组手术时间(27.70±5.36)min长于钢板组(15.10±2.07)min;螺钉组透视次数(6.00±1.83)次大于钢板组(3.75±1.33)次。螺钉组出血量(22.50±10.82)ml与钢板组(25.25±9.93)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Matta评价及末次随访Majeed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螺钉组发生1例浅表皮肤感染,钢板组1例浅表皮肤感染,1例股外侧皮神经短暂性麻痹。结论:经皮桥接钢板与逆行耻骨上支髓内螺钉固定骨盆前环骨折疗效相当。经皮钢板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更少,而且学习曲线短,但术中需注意股外侧皮神经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