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灸脐对原发性痛经志愿者任脉线上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方法:运用石墨烯智能理疗仪对入选的20例原发性痛经志愿者进行灸脐观察,比较灸脐前及灸脐30 min后任脉线上IRRTM和MBPU变化情况。结果:用石墨烯智能理疗仪灸脐可以使任脉线上IRRTM变长、均匀,可以使任脉线上关元穴区MBPU升高(P0.01)。结论:石墨烯智能理疗仪灸脐能够疏通因原发性痛经导致的气血运行不畅,其主要作用是改善任脉线上的微循环,使得任脉线上的IRRTM均匀连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艾灸刺激督脉命门穴及其旁非经对照点时经与非经部位传热特性的异同.方法 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用无烟艾务加热督脉线上的命门穴与旁开非经非穴位点,利用红外热成像系统采集背部图像,同体对照观察二者加热时皮温扩散的特点.结果 ①3名男性受试者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观察到与督脉路线一致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艾灸命...  相似文献   

3.
填脐疗法就是将某些药物,敷填于患者肚脐上,并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脐为神阙穴所居,任脉由此通过,而且与督脉命门穴相应。由于任督二脉统领全身经络之气血运行,联络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此法可通过调整任督二脉功能而治疗全身疾病。  相似文献   

4.
填脐疗法就是将某些药物,敷填于患者肚脐上,并盖以纱布,用胶布固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脐为神阙穴所居,任脉由此通过,而且与督脉命门穴相对应。由于任督二脉统领全身经络之气血运行,联络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此法可通过调整任督二脉功能而治疗全身疾病。该法无副作用,简便易行,尤宜于小儿疾病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常态下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变化,探讨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的影响。方法观察25名健康成年志愿者,针刺督脉的大椎、命门穴,用三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和红外热像仪进行记录。结果①常态下沿督脉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较其两侧旁开非经对照点高(P<0.01);②电针后督脉线下深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电针前增高,但尚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③针刺使部分受试者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变得更加连续和规整。结论督脉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高,电针有使沿经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进一步增高的趋势,提示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与人体的机能调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时辰艾灸足三里对诱发胃经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显现的区别。方法:对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左下肢体表皮肤温度分布的监测采集,观察不同时辰下艾灸足三里对胃经IRRTM显现规律的异同。结果:①自然状态下可见志愿者规整及宽窄程度不一的胃经IRRTM图像;灸后整体温度上升。②志愿者经辰时艾灸足三里穴干预不同时程后,胃经IRRTM的最低温、最高温和平均温有升高趋势,与非辰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志愿者经辰时艾灸足三里干预不同时程后,胃经IRRTM的最低温、最高温和平均温与灸前差值明显大于非辰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辰时艾灸足三里对诱发胃经IRRTM的显现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加热任脉线上穴位时皮肤温度沿任脉线的扩散速度. 方法对任脉的穴位进行加热,诱发出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用Thermo Tracer TH 9100型红外热像仪记录,计算加热时皮肤温度变化沿经扩散的速度. 结果 加热神阙穴时,皮肤温度沿任脉线扩散的速度最高17 cm/min,最低0.78 cm/min,平均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督脉至阳穴对人体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吸入低氧混合气体(10.8%O_2,89.2%N2)后,电针督脉至阳穴,记录心输出量(CO)、心率(HR)、左心做功量(LCW)、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等心功能指标在针刺前后的变化,同时观察督脉IRRTM的变化。结果: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LCW值下降,电针至阳穴LCW值上升,与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LCW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止电针后,LCW仍维持在较高值。吸入低氧混合气体后督脉IRRTM向身体两侧扩散,电针至阳穴督脉IRRTM又逐渐集中,且针后效应明显。电针至阳穴可恢复因急性轻度缺氧导致的督脉温度下降,并有一定的针后效应。结论:针刺督脉穴位对人体督脉IRRTM及LCW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肾命任督管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论证命门真火是人体内的太阳天火,命门为太阳之脏,肾之真水为人体内的太阴地水,肾为太阴之脏;督脉起源于人体的上极,是命门的经属,能总督一身之阳气;任脉起源于人体的下极,是肾的经属,能总调一身之阴气,即任督二脉是肾命天地水火升降之道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热态自动分析(ATA)技术,研究3组人群的红外热图,探索ATA评价人体正气强弱的热差值数据特征,并结合中医理论对该结论进行分析解释。方法设计HIV/AIDS患者、冬泳爱好者和相对健康平和质人群3组的横断面研究,观察督脉、任脉、神阙、肾与命门,三焦、五脏六腑的热差值数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理统计。结果冬泳、平和质、艾滋病人3组督脉相对热差值△t呈递减,且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阙穴和命门相对热态差值△t平和质和冬泳组均明显高于艾滋病组;艾滋病组任脉相对热差值明显高于平和质组和冬泳组;冬泳、平和质、艾滋病人3组的肾相对热态差值△t呈逐级递减,且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督脉、任脉、神阙、肾与命门、三焦、五脏六腑的热差值变化,在本次试验中表达了人体正气强弱,也符合中医理论对正气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前后阳虚体质人体任督二脉皮肤温度变化特征,并与平和体质比较,探讨电针对任督二脉阳虚体质皮肤温度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Thermo Tracer TH9100型红外热像仪(日本NEC公司生产),分别于每日上午9~11时对20名阳虚体质和20名平和体质受试者任督二脉皮肤温度进行检测,并对阳虚和平和两种体质电针前后任督二脉皮肤温度进行比较。结果自然状态下,阳虚体质任脉线上膻中穴、下脘穴、气海穴体表温度均要低于其相应的平和体质的三个穴位,但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阳虚体质督脉线上腰阳关穴、中枢穴、至阳穴体表温度也低于其相应的平和体质的三个穴位,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是阳虚体质还是平和体质,电针对任督二脉体表温度的影响是一致的,电针对阳虚体质的任督二脉体表温度的影响是升高的,而对平和体质的任督二脉体表温度则没有明显影响。结论针灸纠偏作用与机体的偏离状态的程度有关,偏离程度越高,针灸纠偏作用也越大,反之亦然;平和体质,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针灸对人体的影响较小,或基本不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电针刺激光明穴时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IRRTM)和大脑皮层第一体觉区(SI)功能活动的影响,探讨IRRTM与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CSEP)变化的内在联系.方法 应用红外热像和脑诱发电位地形图技术,观察48名健康志愿者的IRRTM和CSEP的变化.结果 ①电针刺激对经脉循行线上的温度影响不大,但对轨迹的影响比较清楚,它可使IRRTM变得更加连续和规整;②电针刺激感传显著者,当循经感传沿胆经路线上传至头面部时,大脑皮层体觉诱发反应地形图除了在靠近中线的下肢代表显示1个红色高电位反应外,越过了上肢代表区,在外侧端的面部代表区又出现1个红色的高电位反应区. 结论 电针刺激光明穴产生的IRRTM及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CSEP,再次证实了外周动因激发是产生循经感传现象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对不同时辰(胃经气血旺盛时与未盛时)胃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的影响。方法应用TH9100红外热像仪,分别在辰时(胃经气血旺盛时)及非辰时(胃经气血未盛时)记录30例健康志愿者自然状态下的胃经IRRTM,并观察针刺对其的影响,比较分析2个时辰经脉线上平均温度的差异。结果自然状态下辰时与非辰时胃经线上平均温度、IRRT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刺激足三里时,辰时胃经IRRTM变化明显,且胃经线上的平均温度低于电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具有时间特异性,根据不同疾病的情况,尽量选择相应经络的旺时进行针灸,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介导物质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揭示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机理。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于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模型组造模后不做任何处理,灸命门组灸命门穴、灸关元组灸关元穴、灸非穴组灸关元穴左侧旁开0.5cm处。观察足爪肿胀率并观测血浆、下丘脑、垂体和淋巴结中β-内啡肽(β-E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灸命门组与灸非穴组右足足爪肿胀率明显降低(P<0.01);与灸命门组比较,灸关元组与灸非穴组右足足爪肿胀率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左足足爪肿胀率明显升高(P<0.05),灸命门组与灸关元组左足组爪肿胀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左足足爪肿胀率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血浆中β-E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垂体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垂体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淋巴结中的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灸命门穴和非穴对右足原发性炎症有抑制作用;灸命门穴、关元穴、非穴对左足继发性炎症有抑制作用。推测艾灸上述穴位对机体免疫炎症的调整作用是通过提高淋巴结β-EP含量、调动中枢内β-EP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笕桥古法艾灸对阳虚质的干预效应及其相对于常规温和灸的优势。[方法] 纳入2021年9月至11月招募的阳虚质受试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予以笕桥古法艾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温和灸治疗,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3周。采用阳虚体质量表和督脉红外热成像检测评价两组干预效果,并如实记录相关不良反应。 [结果] 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更加凸显,且阳虚质转化分、督脉平均热值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的阳虚质转化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的督脉平均热值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 [结论] 笕桥古法艾灸与常规温和灸对阳虚质均有较好的干预作用,而且笕桥古法艾灸作用更为显著,安全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逆灸关元和命门穴对大鼠力竭运动时糖原、乳酸的影响,探讨逆灸不同经穴对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逆灸关元组、逆灸命门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关元+力竭组和逆灸命门+力竭组,逆灸组预先进行艾灸,干预20 d后进行力竭游泳,观察力竭时间并采用生化法检测肝糖原、肌糖原、肌乳酸、血乳酸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逆灸关元和命门组大鼠肝糖原、肌糖原、肌乳酸、血乳酸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力竭对照组肝糖原、肌糖原含量下降(P<0.01),肌乳酸、血乳酸含量上升(P<0.01);与力竭对照组相比,逆灸关元+力竭组和逆灸命门+力竭组的力竭游泳时间延长(P<0.01);逆灸关元+力竭组肝糖原含量升高、肌糖原无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肌乳酸、血乳酸含量下降(P <0.05,P<0.01),逆灸命门+力竭组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升高(P<0.01,P<0.05),肌乳酸、血乳酸含量下降(P<0.01),逆灸命门+力竭组的肌乳酸含量较逆灸关元+力竭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逆灸关元和命门穴均可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使大鼠力竭时间延长,其作用可能与其加强能量代谢,提高糖原利用率并降低乳酸堆积有关,逆灸命门穴对肌乳酸的清除力度较关元穴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神阙为任脉上的要穴,通过督脉与一身阳气相通,有“一穴系全身”之说,故通过艾灸神阙穴可温补元阳,以达养生延年之效.分析古籍及现代研究报道,发现神阙灸对不同年龄人群均有养生意义:温补脾阳,可防治婴幼儿腹泻等脾胃病;温补肾阳,可改善老年人的衰老症状,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温补脾肾,缓解脾肾阳虚症状,可预防及改善中青年人的亚健康状态.虽在不同人群中的养生意义有所侧重,但均可归结为阳虚体质,故神阙灸尤适用于阳虚体质,遏止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的转变,符合中医养生的“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18.
对25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中医经络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的观察。结果显示:①全温显示能无选择地反映出体表红外辐射的最真实图像,包括体表红外辐射的全部信息;它的不足之处是在所观察的IRRTM的皮温与其周围部位的皮温比较接近时,IRRTM即被淹没在其中.无法辨认。②等温显示通过设置温标.将人体体表相同的温区连接起来,形成等温分布的图像。消除杂乱的背景.突出所要观察的内容.它能够比较直观、清晰地显示该区域的等温轨迹.但必须正确加以分析、识别。结论:在应用红外成像技术观察人体体表的经络路线时.等温显示和全温显示各有其特点.只要应用得当,结果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命门穴对大鼠极限运动时的运动耐力及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OS)、骨骼肌及心肌钠-钾-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按游泳能力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力竭对照组、逆灸关元组、逆灸命门组、逆灸关元力竭组、逆灸命门力竭组,分别干预20 d后进行力竭游泳,观察力竭时间并检测相应的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力竭组钠-钾-ATP酶活性明显降低,NOS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而逆灸关元、命门对酶活性影响不大(P0.05)。与力竭组比较,逆灸关元、命门均可使力竭大鼠游泳时间延长,钠-钾-ATP酶活性增高(P0.05,P0.01);逆灸命门还使其NOS活性明显降低且与逆灸关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逆灸命门、关元穴均能提高极限运动大鼠的运动耐力,延长其游泳力竭时间,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NOS、激发钠-钾-ATP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艾灸神阙和关元对阳虚体质者任脉及其旁开组织皮肤温度的影响,探讨艾灸对阳虚体质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1名阳虚体质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艾灸组(n=16),对照组进行健康宣教,艾灸组进行健康宣教和艾灸神阙、关元穴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运用红外热成像仪记录任脉穴位、任脉(胸腹段)及其左右旁开1.5寸非经对照线的体表温度。结果 1. 与干预前比较,艾灸组受试者任脉及其左右旁开1.5寸非经对照线体表平均温度均升高,其中任脉及其左旁开呈明显升高(P<0.05,P<0.05),任脉线上体表平均温度高于其左右旁开非经对照线(P<0.05,P<0.01),左旁开对照线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右旁开对照线(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差异。2. 与干预前比较,艾灸组受试者任脉线上天突穴(P<0.05)、膻中穴(P<0.05)体表温度均明显升高,中脘穴和气海穴体表温度升高,但尚未达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干预前后任脉线上穴位体表温度均无统计学差异。3. 干预前两组受试者任脉线上穴位温度均呈自上而下逐渐降低趋势,干预后艾灸组各穴位温度均上升,胸段穴位升高较为显著,总体上仍呈上热下寒趋势。结论 艾灸神阙和关元可以升高任脉经穴及其旁开组织体表温度,对机体起整体性调节作用,但短期内尚未改变其上热下寒的温度趋势;艾灸神阙和关元对任脉经穴及其旁开部位的升温程度差异可能与各部位的相对阴阳属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