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比危重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需进行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n=54)和肠外营养支持组(n=54),两组患者于营养支持前与营养支持后2周比较Hb、PA、TF、TP、ALB等营养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营养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较,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治疗后TP、ALB及PA均明显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肠外营养支持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与治疗前比较,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治疗后CD4+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肠外营养支持组(P<0.05);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危重症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外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重症肺炎方案治疗,肠外营养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两周后,肠内营养组ALB水平,HGB水平,PAB水平均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明显促进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对影响物质的吸收,改善患者免疫机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需要人工营养支持超过4周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通过鼻胃管(NGT)给予肠内营养供给,观察组实施PEG给予肠内营养供给。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体重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及生活质量评分(KP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SF、BMI、ALB、PA、Hb和KPS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AC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AC和AM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M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PA、Hb、BMI及KPS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SF、AC及AM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肺部感染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人工营养支持超过4周的患者,经皮内镜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肠内营养供给,减少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4年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根据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传统方法鼻饲流质,观察组43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球蛋白(GLO)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营养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b显著降低(P〈0.05),PA、ALB和GLO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PA、Hb和GLO均显著降低(P〈0.05),ALB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PA、GL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LB和Hb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2/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5%(2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较好地维持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枳术汤结合肠内营养的对颅脑术后患者ALB/PA/TP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颅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中药黄芪枳术汤和整蛋白肠内营养液,对照组仅给予整蛋白肠内营养液。通过观察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化和胃肠道的并发症,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营养支持后第7,14天各项营养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少。结论黄芪枳术汤能加强肠内营养疗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黄芪枳术汤结合肠内营养能增加颅脑术后患者的摄入量,提高血清蛋白水平,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崔克娟 《吉林医学》2022,(7):1937-1939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液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危重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液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及内环境情况。结果:治疗1 d后两组PA、TP、Hb、TF、ALB营养相关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2周后观察组PA、TP、Hb、TF、ALB营养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糖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液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血糖紊乱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比较严重脑卒中所致昏迷患者应用肠内营养和肠内外联合营养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重症医学科的脑卒中患者80例,GCS评分在5-8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肠内营养或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院时GCS评分、以及是否手术治疗等基线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和支持1周、2周、3周测定患者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和血糖水平,统计肝功能损害、感染发生率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院24-48小时开始营养支持治疗,与肠内营养相比,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在效果上无显著差异(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发生率较单用肠内营养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而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P0.05、感染发生率高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单用肠内营养与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相比,营养效果无显著差异,肠内营养比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更能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的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治疗在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为颅脑损伤患者规范化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纳入标准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我院及我市中医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治疗(EN)组43例及肠外营养治疗(PN)组41例,健康体检正常志愿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PN组48h后通过深静脉给予静脉营养。EN组伤后48h置胃管开始肠内营养,观察EN组及PN组血糖、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浆前白蛋白(PA)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变化。结果 EN及PN组血糖水平在伤后24h均明显升高,在伤后2周EN组明显低于PN组(P<0.01);治疗2周后Hb、ALB、PA及RBP水平均高于PN组(P<0.05);EN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PN组(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营养风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创伤组织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7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机械通气后24 h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2周内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免疫球蛋白(IgA)、氮平衡(N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两组ALB、PA、Hb、IgA、N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中,能加速其机体恢复,促进营养指标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赵江浩 《当代医师》2013,(12):1709-171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不同营养支持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90例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组45例,肠外营养组45例。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含量,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计算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不同营养支持治疗3周后,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ALB、PA、Hb水平均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相比,除误吸性肺炎外,消化道出血、腹泻、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褥疮发生率前者均低于后者(P〈0.05)。治疗3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肠内营养组较肠外营养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应首选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营养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确山县中医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营养支持前、14 d后的血清白蛋白(ALB)、葡萄糖(GLU)、前白蛋白(PA)等指标以及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营养支持后,观察组的ALB、GLU、PA浓度大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经济负担并促使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直肠癌Dixon术后肠内营养(EN)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行直肠癌Dixon术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EN组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PN组使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患者空腹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TLC)及体重的变化,观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N组患者ALB、PA、TLC和体重指标均明显增高、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直肠癌Dixon术后运用EN安全有效,可以成为直肠癌Dixon术后外科营养支持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48h内即开始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研究组在肠内营养基础上使用益生菌。于肠内营养支持的第14天监测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腹泻、腹胀、便秘、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营养支持第14天ALB、PA、H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腹泻、腹胀、便秘、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能更好改善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俞伟君  王永锋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0):1220-1222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胃癌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PN),观察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EEN).观察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重下降、上臂肌围、血红蛋白、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EEN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体重下降均较PN组出现明显缩短或减少(P<0.05或<0.01);治疗后PN组的ALB和TF的水平较治疗前和EEN组出现明显降低(P<0.01),两组的AP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或者升高(P<0.01),PN组的降低或者升高水平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上臂肌围、血红蛋白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N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炎症反应,是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5.
陈元姝 《吉林医学》2013,34(7):1214-12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4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ALB及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第8天时ALB及T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15-18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恢复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5月就诊于我院TICU且ISS评分16分的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选择80例分成治疗组40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40例(晚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分别观察并记录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情况及营养支持第1天、第7天、第21天营养结束后的血清白蛋白(ALB)和血清前白蛋白(PA)、甘油三酯(TG)的含量、皮下脂肪厚度,观察并记录营养支持后的副作用,如褥疮、感染、胃排空延迟、腹痛、腹泻及胃反流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脓毒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等,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可以实施,并有助于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克罗恩病(CD)患者鼻饲肠内营养和自主摄食前后检测指标的变化,分析营养给予方式对CD患者蛋白质营养不良改善的影响。方法: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选择具有营养风险的CD患者75例,经鼻饲肠内营养36例和经口自主摄食给予营养39例,检测治疗前和4周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数据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肠内营养组PA的水平就较自主摄食组低(P<0.05),治疗4周后,自主摄食和肠内营养两组的ALB、Hb、PA水平较治疗前都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ALB(37.9±3.4 g/L)、Hb(126±19g/L)水平较自主摄食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内营养组与自主摄食组的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是提高CD患者蛋白质营养不良疗效的有效措施,其作用优于自主摄食。  相似文献   

18.
莫瑞祥  杨威  张慧明  廖文胜  胡虞乾 《广西医学》2012,34(10):1362-136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放置液囊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23例作为实验组(EEN组),并与同期住院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SAP患者24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入院2周时,EEN组APACHEⅡ评分较TPN组更为下降显著(P<0.05).EEN组ALB、PA、SF、IgG、CRP水平均高于TPN组(P<0.05).EEN组的体温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SAP治疗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胃造口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留置)及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的疗效区别。方法因吞咽功能障碍或意识障碍需要较长时间(4周)实行管饲营养的门诊或住院患者50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是否接受分为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组和鼻胃管(NGT)组。PEG组实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术后通过胃造口管给予肠内营养;NGT组实行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管饲过程的并发症包括返流、吸入性肺炎等的发生情况,以及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的变化,观察期为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NGT组的ALB、PA、TSF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EG组的ALB、PA、TSF、MC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EG组ALB、PA升高的量高于NGT组,PEG组治疗效果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G组3个月内返流和吸入性肺炎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管饲喂养的病人,PEG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NGT。  相似文献   

20.
杜峰  李毅星 《中原医刊》2011,(13):72-73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胃肠癌患者的的疗效。方法胃肠癌住院患者82例术后分为肠内、肠外联合营养组(治疗组)42例与全肠外营养组(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N)的测定值,以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满意度回访。结果两组术前ALB、PA、TF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周时后治疗组ALB、TFN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24,P〈0.01)。治疗组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17.P〈0.01)。结论肠内联合肠外营养的方式增强康复效粟.值得临康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