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颈椎病中医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颈椎病患者的中医分型与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结果风寒湿型48例,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椎小关节增生,韧带钙化;气滞血淤型62例,CT表现为颈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受压;痰湿阻络型78例,CT影像表现为骨性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变形移位;肝肾不足型37例,CT显示横突孔狭窄,椎动脉扭曲狭窄;气血虚亏型13例,CT显示椎小关节对应不良,关节间隙出现真空,椎体失稳。结论 16层螺旋CT检查能够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明确显示椎管、椎间孔及横突孔的狭窄、神经根及脊髓的受压程度,可以观察椎动脉的变异、钙化及狭窄程度,能为颈椎病中医辩证分型提供客观指标,有利于提高颈椎病中医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老年人颈椎病临床特点及CT表现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 4 83例老年颈椎病患者进行椎体及椎间盘CT自由扫描摄片结果。结果  4 83例患者均患有单纯型颈椎病 (10 0 % ) ;CT表现为骨质增生有 4 4 4例 (占 91.93% ) ,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变性 2 5 1例 (占 5 1.97% ) ,椎间孔变形 36 2例 (占74 .95 % ) ,生理曲度改变 2 71例 (占 5 6 .11% ) ,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退变 391例 (占 80 .95 % ) ,横突孔狭小145例 (占 30 .0 2 % ) ,椎管狭窄 (中央前后径 <10mm ) 2 90例 (占 6 0 .0 4 % ) ,项韧带钙化 16 9例 (占34.99% )。结论 老年人颈椎经CT检查如有椎间孔变形、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椎间隙变窄及椎管狭窄等4种征象中的 2项即可诊断为颈椎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而后对图像进行3D和MPR处理,观察颈椎椎体骨质有无改变,椎间孔的大小,小关节突的改变及椎动脉受压的情况.结果笔者发现有95例有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钩突关节等小关节增生变形,有15例有椎间盘突出,有23例椎管狭窄,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等,有2例见有食管压迫征.结论多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对颈椎椎体的骨质改变,对钩突关节等小关节及椎间孔的增生狭窄,以及椎体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均能直接观察到,因此对颈椎病的诊断多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是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100例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髓核、椎间小关节、软骨、软组织等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失稳和压迫邻近组织,出现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因颈椎间软骨板及髓核突出及退行性改变,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关节纤维软骨增生肥大和硬化;上下关节软骨退变,关节间隙变窄;椎动脉孔周围骨质增生,使横突孔变窄;颈部韧带变硬,出现钙化等  相似文献   

5.
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及临床分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颈椎病临床分型.方法 收集资料齐全的颈椎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椎体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89例占90.8%;椎间孔变形、变小51例占55.1%;椎间隙变窄或伴纤维环及髓核钙化58例占59.2%;颈椎曲度异常81例占82.7%;项韧带钙化71例占72.4%%.结论 椎体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及椎间孔狭窄是颈椎病的重要征象.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临床诊断及分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颈椎病的CT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6年因颈椎病至我院就诊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500例患者中神经根型238例,CT显示小关节、钩突骨质增生,椎间盘向侧方突出;脊髓型132例,CT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及椎间关节内缘增生,椎间盘膨隆式突出。椎动脉型72例,CT显示钩突横径增大伴侧缘增生,横突孔狭窄压迫椎动脉;混合型58例,合并上述两种表现或无特异性特征。结论 CT及其各种后处理技术可充分展示颈椎椎体及椎间隙细微解剖结构改变、颈椎病变类型,为临床分型提供可靠、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16排螺旋CT对颈椎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经16排螺旋CT检查及临床证实的颈椎病130例,并对其CT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颈椎病的主要表现为:1.椎间盘脱出伴部分钙化;2.钩椎及小关节增生肥大;3.椎体后缘骨质增生;4.颈项韧带及前、后纵韧带钙化;5.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后突;6.椎管、侧隐窝及椎间孔、横突孔受压变窄.结论 16排螺旋CT,由干具有大角度倾斜、超薄层扫描及多方位重建等功能,故对颈椎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中医证型与影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颈椎病中医分型有6种,即风寒湿型,痰湿阻络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和混合型。本文通过104例颈椎病患者颈椎的CT与X线检查进行研究,从颈椎的骨质增生、骨性椎管狭窄、椎间孔和横突孔的变窄、颈部韧带的钙化及脊椎前移几个方面进行观察,证实颈椎病的6种中医证型的影像学改变与西医颈椎病病理改变基本上是一致的。并提出了风寒湿型与气血亏虚型的特殊CT征象,这个结论为中医治疗颈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是指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伤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50%~60%)。是由于椎间盘侧后方突出、椎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以生理曲度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椎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及椎间孔狭窄等退行性变征象。CT或MR I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等征象。我科从2004-06~2005-10,采用颈椎牵引加中药蒸气浴治疗神经根颈椎病86例,同时与单纯中医按…  相似文献   

10.
郭喜元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37-1039
目的探讨颈椎病X线平片的影像学特点。方法320例颈椎病患者均摄X线正位、侧位、双斜位片。结果颈椎生理曲度改变198例;颈椎不稳或前后滑脱24例;椎间隙狭窄98例;椎体骨质增生158例;椎间孔改变89例;钩椎关节改变92例;韧带钙化102例。结论颈椎顺列不佳、反曲是颈雅病的早期表现,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椎体上下缘骨质硬化、椎间孔变形、椎管狭窄是颈椎病诊断的可靠指征,韧带钙化、钩椎关节变尖或横向增生是颈椎病诊断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64排螺旋CT检查及临床证实的颈椎病患者300例,并对其CT征象及优势进行分析。结果:颈椎病的CT征象主要表现为:a)椎间盘突出;b)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及小关节增生肥大;c)项韧带及前、后纵韧带钙化及骨化;d)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反弓;e)椎管、侧隐窝及椎间孔、横突孔受压变窄;f)寰枢关节及椎动脉狭窄。结论:64排螺旋CT由于具有良好的各向同性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颈椎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CT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253例颈椎病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颈椎病以颈椎间盘突出为主要表现,本组253例,颈椎间盘突出238例,中央型218例(91.6%)。侧方型20例(8.4%)。92)后纵韧带钙化和(或)后缘骨质增生181例(71.5%),其中15例为颈3-6椎体后纵韧带连续骨化。(3)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58例(22.9%)。致横突孔狭窄21例(8.3%)。侧隐窝狭窄26例(10.3%)。(4)单侧横突孔先天性狭窄6例(2.4%)。直径均≤5mm,且均为颈6椎体右侧横突孔。(5)前缘骨折增生178例(70.4%)。生理曲度改变238例(94.1%)。未见异常23例(9.1%)。结论:CT显示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钩椎关节及小关节骨质增生,横突孔狭窄清晰,准确,直观,快捷,可作为颈椎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颈椎横突孔直径变化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影响的认识。方法颈椎椎间盘联合椎体扫描,在颈椎常规扫描椎间盘的基础上同时加扫C4~6椎体,测量C4~6椎体横突孔直径及观察横突孔周围组织的CT改变。结果 60例颈椎横突孔狭窄病例中,横突孔先天狭窄32例,增生性狭窄28例;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21例、重度狭窄11例;C4椎体横突孔狭窄10例,C5椎体横突孔狭窄26例、C6椎体横突孔狭窄24例;一侧狭窄49例,两侧狭窄11例。结论改进后的CT扫描不仅可观察颈椎椎间盘、颈椎横突孔的变化,而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以中老年人多见。因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脱水,纤维弹力减退、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椎体失稳而位移,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变性,钩椎关节增生及关节突关节的继发性改变等。这些结构变化和劳损等,均可使颈椎椎管、横突孔或椎间孔L变形狭窄,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从而引起临床上的颈肩痛、手臂麻、头晕、恶心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颈椎牵引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脱水,纤维环弹力减退,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椎体失稳而移位,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变性,钩椎关节增生及关节突关节的继发性改变等。这些结构变化,均可使颈椎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东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34-13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颈椎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7例颈椎病患者,于术前、术后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扫描层厚3mm,重建间隔1.5mm,螺距1.0mm。用SSD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术前检查全部病例的三维立体形态,显示良好。可以明确横突孔狭窄的原因:是椎间盘偏突出和(或)骨质增生所致。神经根型19例患者CT三维重建表现为椎间孔狭窄,以C6-7和C5-6多见,占73.9%;椎动脉型10例患者CT三维重建,以钩突关节骨赘压迫椎动脉为多见(70%);脊髓型8例患者CT三维重建表现以颈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椎间隙狭窄和颈椎间盘突出为主。手术所见与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一致。术后复查减压范围与修复情况清晰可见,全组病例术后减压充分,没有出现骨块脱落,骨性愈合率100%。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明确颈椎病的诊断。并可以用于术后的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退行性病变的X线和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20例颈椎病患者的有关资料。结果:本组120例中,86例生理曲度变直(71.7%),23例反弓(19.1%),105例椎体不同程度增生(87.5%),其中63例显示钩椎关节增生(52.5%),37例显示椎间孔变小变形(30.8%),48例显示颈部项韧带钙化(40%),椎体后缘出现双边征57例(47.5%),椎体变形34例(28.3%),椎间韧带钙化76例(63.3%),CT扫描显示87例显示椎间盘突出,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61例。黄韧带肥厚23例,厚度范围4—8mm。项韧带钙化51例,受累部位在C5~C7颈椎水平。结论:颈椎曲度改变、骨质增生、椎间隙及小关节间隙狭窄是颈椎病最典型的X线征象之一,CT扫描更能清楚显示椎间盘膨(脱)出的范围和程度,以及脊髓或颈椎动脉的受压迫情况。X线平片是诊断颈椎病的首选方法,充分利用CT扫描更能提高颈椎病的准确率,弥补X线平片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线平片在诊断颈椎病中的价值.方法:对300例经临床和X线检查证实的颈椎病的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00例颈椎病主要X线表现为颈椎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骨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及颈椎不称、钧突增生、钧椎关节增生变窄与韧带钙化、椎管狭窄.临床分型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共五型.结论:X线平片的特征性征象对正确诊断颈椎病具有重要的价值,是目前既经济又简便的首选检查方法;在基层医院,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150例颈椎病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中老年人颈椎病的影像特征及其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方法:150例均拍标准的X线平片,其中12例做CT扫描、4例做MRI.结果:120例椎体和小关节增生、46例序列不齐、58例生理屈曲度改变.32例一个椎间隙变窄,62例有椎间孔变形,8例椎间盘突出或膨出、4例椎管狭窄.20例项韧带钙化.结论:中老年颈椎病以椎体及小关节增生为常见X线表现,X线平片为首选检查方法,绝大部分可明确诊断,特殊情况加做CT、MRI.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以中老年人多见.因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脱水,纤维弹力减退、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椎体失稳而位移,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变性,钩椎关节增生及关节突关节的继发性改变等.这些结构变化和劳损等,均可使颈椎椎管、横突孔或椎间孔变形狭窄,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从而引起临床上的颈肩痛、手臂麻、头晕、恶心等症状.临床上称之为颈椎病或颈椎综合征.中医归纳其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风寒痹阻、气血虚弱.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五种.其治疗方法也较多,疗效高低不一.在其非手术疗法中,我们采用综合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