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品行障碍患儿父母养育方式及应付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品行障碍患儿的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应付方式问卷(CSQ)对46例品行障碍患儿和46名正常儿童为对照进行评估,并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应付方式作相关分析。结果:品行障碍组患儿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他各项因子分(除父母的偏爱被试及父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外)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品行障碍组解决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因子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品行障碍组解决问题、求助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各项因子呈负相关;自责、退避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呈负相关,而与其他各项因子呈正相关。结论:品行障碍患儿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应对方式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酒依赖患者(研究组)和60名无嗜酒史的当地市民(对照组)进行应对方式问卷(CSQ)和中文版的家庭环境量表(FES)调查,分析酒依赖患者应对方式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研究组CSQ中退避、幻想和自责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41,t=3.22,t=4.15;P0.05或P0.01);FES中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矛盾性和控制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FES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评分与CSQ解决问题评分呈正相关,情感表达评分与求助评分呈正相关,娱乐性评分与自责评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酒依赖患者应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不良家庭环境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和家庭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60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评并与60名健康青少年进行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养育方式与正常组对照显示:其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因子分高于父亲(P<0.05或P<0.01).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的因子分低于对照组,矛盾性和控制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父亲过度保护与母亲拒绝否认,及母亲过度保护与父亲拒绝否认因子之间呈负相关(r≥0.8);父亲与母亲EMBU相同因子得分具有相关关系(r≥0.6).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一定作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应对方式及工作压力状况.方法 将200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组,选取200名非精神科护士作为对照组,问卷评定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Q)及应对方式问卷(CMI).结果 研究组NJSQ的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MI的积极应对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消极应对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存在应对方式不佳、工作压力较大等心理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活事件、家庭关怀度及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家庭关怀度问卷(APGAR)和应对方式问卷对3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研究组)及124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评定,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①研究组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事件刺激量总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所经历的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显著多于研究组(P<0.05).②研究组家庭关怀度中的合作度、情感度、亲密度得分及总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③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自责、幻想因子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理化和退避因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经历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关怀度较差,他们往往采取消极被动的不成熟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癫抑郁患儿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护理工作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the way of coping questionnaire,WCQ)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na minnenav barndoms uppfostran,EM-BU)对59例癫抑郁患儿(观察组)进行测评,与从当地某小学抽取的性别及年龄相匹配且无重大急慢性疾病的各年级学生59名(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应付方式上:癫抑郁患儿的自责、幻想及退避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求助及解决问题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教养方式上:癫抑郁患儿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惩罚及拒绝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患儿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癫抑郁患儿的WCQ评分与EMBU评分呈显著性相关,尤其是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度干涉保护和母亲的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关系密切,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患儿积极的应付方式呈正相关,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患儿积极的应付方式呈负相关。结论癫抑郁患儿较正常儿童更多的采用消极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其在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且患儿的应付方式与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接纳与首次发病青少年抑郁症的关系。方法对52例首次抑郁发作的青少年患者和21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我接纳问卷(SAQ)测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父母更少情感温暖、理解(P<0.01),母亲有更多的拒绝、否认和更少偏爱被试(P<0.05);逐步判别分析显示,母亲的温暖、理解具有统计学判别意义(P<0.01);抑郁症青少年的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显著低于正常青少年(P<0.01)。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接纳程度低与青少年抑郁发病相关;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人格诊断问卷(PDQ-4+)、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情感障碍独生子女患者90例(研究组)和正常独生子女9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评,其中研究组患者在自知力恢复以后测评.结果:研究组EPQ评分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倾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5.63,6.11,11.13;P均<0.01).研究组人格障碍的阳性率(44.44%)高于正常对照组(28.89%)(x2=4.69,P<0.05).研究组EMBU评分父母惩罚、父母拒绝、父亲保护、母亲干涉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t=3.03 ~8.20,P均<0.01),而父亲温暖因子低于正常对照组(t=4.46,P<0.01). 结论: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造成独生子女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与情感障碍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海宝山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我意识发展情况以及自我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上海宝山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小学及中学7所学校4 35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我意识水平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城市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我意识量表的各因子及总分与父母养育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父母的惩罚严厉因子、拒绝否认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自我意识量表中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因子及总分与父母的过分干涉因子、过度保护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因子与父母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呈正相关(P<0.01).结论 上海宝山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自我意识水平低于城市儿童,父母养育方式是影响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父母养育方式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与应付方式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单纯随机对照研究。将62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70名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应付方式问卷(CSQ)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TAS-20各项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CSQ的退避、幻想、自责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合理化和解决问题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TAS-20的P1因子与CSQ的幻想、自责、合理化因子呈正相关(r=0.352~0.488,P0.05),与解决问题因子呈负相关(r=-0.327,P0.05);P2因子与CSQ的合理化因子呈正相关(r=0.256,P0.05),与解决问题因子呈负相关(r=-0.349,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和消极的应付方式,且述情障碍与应付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自我和谐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以医科大学生为对象探讨自我和谐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自我和谐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106名医科大学生进行评价。根据自我和谐量表评分分为低自我和谐程度组和高自我和谐程度组,对两组应付方式进行比较,并对自我和谐各因子与各应付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低自我和谐程度大学生组的应付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方式显著低于高自我和谐程度大学生组(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方式则显著高于高自我和谐组(P<0.05或P<0.0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各应付方式均有显著相关(P<0.05或<0.01),自我的灵活性与解决问题方式成正相关(P<0.01),自我的刻板性与合理化方式成正相关(P<0.05)。结论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与所采用的应付方式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失眠症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应付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SSS)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88例进行测评.结果:失眠症组自责、幻想和退避分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求助分量表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失眠症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失眠症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失眠症组自责与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等因子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求助与焦虑、抑郁、偏执和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且有较多的心身症状,应付方式和身心健康有相关性.失眠症患者缺乏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3.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亲附类型及其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灿  施琪嘉 《上海精神医学》2006,18(6):327-329,332
目的探讨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 isorder,BPD)的亲附类型及该人格障碍的父母养育方式。方法收集BPD病例30例,采用成人亲附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测量工具。结果BPD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安全和不安全类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PD组男性与女性在安全型和不安全型的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BPD组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2个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BPD亲附类型以不安全型为主,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可能是BPD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青少年强迫症发病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对44例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和214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的测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强迫症组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应激总量的得分上均显著较高(P<0.05);强迫症组患者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获得较少社会支持,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青少年强迫症的发病与负性生活事件、不良应对方式和缺乏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儿童期虐待对新兵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505名入伍新兵进行儿童受虐问卷(CTQ-SF)、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评定。结果遭受儿童期虐待的新兵在应付方式选择及社会支持上显著低于无虐待组(P〈0.05)。简单相关分析显示儿童期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虐待分均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1);儿童期经历过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虐待、躯体忽视及虐待总分均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P〈0.01)。儿童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虐待分均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1);儿童期经历过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虐待、躯体忽视及虐待总分均与主观支持成负相关(P〈0.05,P〈0.01)。情感忽视、躯体忽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00,P=0.003);虐待总分、情感虐待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32,P=0.026),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00,P=0.011)。结论儿童期遭受虐待的新兵在应对方式上往往采取消极应对,且社会支持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及防御方式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BMU)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96例男性与75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应付方式:男性患者使用幻想少于女性(F=2.77,P0.05),使用自责、退避多于女性(F=3.76,F=2.76;P均0.05)。父母教养方式:父亲对儿子采取拒绝否认大于女儿(F=4.82,P0.01);母亲对儿子采取拒绝否认小于女儿(F=2.87,P0.05)。防御方式:男性患者采用退缩、反作用形成、消耗倾向多于女性,采用幻想、躯体化、期望少于女性(P均0.05)。结论: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及防御方式不同,心理干预应有性别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交恐怖障碍患者的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接纳的特点。方法:对49例社交恐怖障碍患者和49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我接纳问卷(SAQ)测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社交恐怖障碍患者父母更少情感温暖、理解(P<0.01),母亲更多拒绝、否认和更少偏爱被试(P<0.05);逐步判别分析显示,母亲的温暖、理解具有统计学判别意义(P<0.01);社交恐怖障碍患者的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社交恐怖障碍患者自我接纳程度低,父母养育方式中较少情感温暖、理解;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可能与社交恐怖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