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且均处于耐受范围内,不影响患者继续用药治疗,后续治疗过程中两种反应逐渐消失。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相较于阿托伐他汀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缓解脑卒中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6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和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血脂水平、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TE-AS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TT-ASA组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SA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王春香 《临床医药实践》2009,(1Z):1226-122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20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阿司匹林组和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三组均治疗2年,观察三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血脂水平、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ATT+ASA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其它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果,同时对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及预后情况展开研究.方法9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率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后遗症、脑血管事件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1.1%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率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后遗症发生率6.7%低于参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脑血管事件复发率13.3%低于参照组的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减少后遗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对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脑血栓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治疗法。治疗组采用的是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后,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关指数控制上较常规治疗法具有较大的优势。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参数。  相似文献   

6.
张毅 《临床医药实践》2009,(2X):134-135
目的:阿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小板参数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86例脑血栓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参照组予以抗血小板药治疗,研究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抗血小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将135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辅酶Q10组和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采用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辅酶Q10组采用辅酶Q10胶囊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片联合辅酶Q10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水平,随访2年。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脂水平明显改善,与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辅酶Q1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发率和死亡率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就阿托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基于其颅压和血压高低来使用血塞通胞二磷胆碱、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甘露醇等药物;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每次40 mg,每晚1次,疗程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调脂有效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还能够减少复发率,缩小斑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过阿司匹林治疗,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60例患者,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比较,经χ2检验,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发挥了协同作用,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TEG)指导抗血小板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CIS患者,随机分为TEG组与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抗血小板治疗,TEG组接受TEG指导下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发生率、血小板计数(PLT)、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A%)及二...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卒中(CIS)具有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多并发症等特点,目前是死亡的第二位原因,致残的第一位原因,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命.CIS在各类脑卒中所占比率为85%左右,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同时一旦发生CIS,患者复发危险非常高,脑卒中复发者占所有脑卒中的25%.因此,CIS后的立即诊断评估及治疗和后续的二级预防都非常重要.CIS住院患者的治疗明显受到各地医疗条件的限制,但出院患者可尽量摆脱这种限制,现将探索一条全新的药物二级预防方案,使更多的CIS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3.
The etiology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s heterogeneous, with the majority of strokes being of ischemic orig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is now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precursor and long-term risk factor for ischemic stroke. Given the lack of acute therapies for ischemic stroke, current

treatments focus on secondary prevention through risk-factor management, pharmacotherapy and interventional approaches. As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 antiplatelet agents (e.g. clopidogrel, aspirin, dipyridamole) are the cornerstone of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  相似文献   

14.
张慧萍  刘东柏  陆强彬 《江苏医药》2012,38(12):1419-1421
目的探讨早期降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伴脑微出血(CMB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分为降纤治疗(A)组和对照(C)组。C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和阿司匹林治疗;A组加用东菱迪芙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测定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指标。应用核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治疗前后CMBs数目进行观察及分级。结果与C组比较,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的改善明显(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83.82%vs.69.12%)(P<0.05),治疗后Fib降低,D-D升高(P<0.05)。SWI显示,两组治疗后CMBs的数目大多都呈上升趋势;但A组出现3例出血转化。结论应用降纤药早期治疗AIS伴CMBs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存在CMBs的出血转化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5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75例患者选用辛伐他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患者选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IMT、血脂、斑块面积变化,综合分析.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变化更加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缩小患者的斑块面积,有效调节血脂,预防卒中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臭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用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臭氧治疗。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检测其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CA、BA、VA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臭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血脂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急性CIS患者依就诊次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3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6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组).结果 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和时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在治疗后均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NDS在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与时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大幅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对于治疗CIS是安全有效的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