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256层与64层螺旋CT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6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3 d内在进行256层螺旋CT以及64层CT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查设备对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并对其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平均扫描时间及平均造影剂使用剂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设备对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均为100.0%,在噪声、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扫描长度方面,256层螺旋CT与64层螺旋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256层螺旋CT平均造影剂用量为(4.45±1.37)mSv,64层螺旋CT为(5.68±1.06)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P<0.05);平均扫描时间256层螺旋CT为(3.68±1.29)s,64层螺旋CT为(7.6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33,P<0.01)。结论256层螺旋CT与64层CT都可以作为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手段,但256层螺旋CT较64层螺旋CT能显著缩短扫描时间,减少放射性造影剂的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泪道造影中应用价值.方法 13例有不同程度溢泪患者,男5例,女8例,平均年龄42岁.每例均进行双眼泪点注射泛影葡胺造影,行CT横断位螺旋扫描,再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后处理.观察泪道、阻塞平面,泪管骨性及周围组织结构.结果 CT三维重建泪道造影对13例泪道中的26侧均获得满意效果,显示泪道的全程或阻塞平面以上扩张部分,明确了泪道阻塞的部位和程度.结论 CT三维重建在泪道造影中显示泪道效果很好,对泪道梗阻病变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两种颈椎采集模式的扫描剂量。方法随机选用60例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扫描,根据准直器不同,分为2组,每组扫描30次:分别采用16×1.5mm、16×0.75mm采集方式。记录每次扫描的平均容积剂量指数、扫描时间,并计算出剂量长度和平均有效剂量。结果16×0.75mm比16×1.5mm平均容积剂量降低4.24%。结论采用16层螺旋CT16×1.5mm采集方式行颈椎扫描辐射剂量小。  相似文献   

4.
黄冰  杨玲  桂绍高 《江西医药》2014,(11):1147-1149
目的:探讨低剂量64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儿童腺样体肥大中的应用。方法对100例临床疑似腺样体肥大儿童行64层螺旋CT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种剂量扫描的鼻咽气腔前后径A/N比值和鼻咽气腔有效气道的前后径(D值)及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之间鼻咽气腔前后径A/N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981);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鼻咽气腔有效气道的前后径(D值)无统计学差异(P=0.199)。低剂量CT扫描显示儿童鼻咽部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为6.93mGy,常规剂量CTDIvol为27.92mGy。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相比,其CTDIvol降低了约75%的辐射剂量。结论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腺样体肥大的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均相同,故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临床疑似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完全能替代常规剂量的64层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2种颈椎探测器宽度的扫描剂量。方法选用同一水模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扫描,扫描范围30cm,根据探测器宽度不同,分为2组,每组扫描30次:分别采用64×0.6mm、20×0.6mm扫描方式。记录每次扫描的平均容积剂量指数和扫描时间,并计算出剂量长度和平均有效剂量。结果 20×0.6mm组比64×0.6mm组平均容积剂量降低21.922%。结论 64层螺旋CT20×0.6mm神经模式比64×0.6mm模式进行颈椎扫描辐射剂量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左心室功能各项指标,探讨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06~2012-07我院接诊治疗的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于12h内行超声心动图及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壹测量值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及左室肥厚检出率。结果:在心功能指标方面两种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每搏输出量(LVS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方面两种检查结果相关性高(r=0.80~0.93)。在LVSV、LVEF方面,超声心动图所测较螺旋CT偏大;在LVEDV、LVESV方面,超声心动图所测较螺旋CT偏小。超声心动图和螺旋CT检出左室肥厚比率分别为71.88%(46/64)和75.00%(48/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与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左心室功能方面有较好的准确性与相关性,在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方面均有较好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茎突综合征( SP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SPS患者的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资料,并通过AW4.3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重组图像,测量茎突的长度及偏斜角。结果本组30例患者60侧茎突均能清晰显示全貌,分节型茎突者6侧(10.0%),茎突长度>3.0 cm者54侧(90.0%);茎突内偏斜角度>25°者25侧(41.7%),前偏斜角度>25°者4侧(6.7%)。结论多层螺旋CT VR及MPR重组技术能直观清晰显示茎突立体全貌及周围组织关系,并能对茎突长度、偏斜角做出准确测量,在茎突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多排螺旋CT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本院经PSG确诊为OSAHS的患者42例(观察组)及正常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所有对象分别于平静呼吸、深呼气末、闭口堵鼻深吸气、深吸气末4个时相行上气道64层多排螺旋CT扫描。测量各咽部截面面积、横径、矢径,软腭厚度及长度,观察研究对象的上气道阻塞状况。结果观察组的腭后区、舌后区及咽喉部塌陷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软腭长度长于对照组,软腭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42例OSAHS患者中,单点阻塞20例,阻塞长度为7.7~44.1 mm,多点阻塞5例,阻塞长度为34.8~45.1 mm;单时相阻塞19例,阻塞长度为1.3~45.1 mm,多时相阻塞6例,阻塞长度为14.3~38.8 mm间;其中17例未见明显阻塞点。结论 OSAHS患者腭后区、舌后区及咽喉部气道狭窄、堵塞及气道塌陷度提升是导致OSAHS的重要原因,应用64层多排螺旋CT观察OSAHS患者的上气道变化情况准确、快捷,在OSASH的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就诊年龄〈3个月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患儿给予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泪道探通等治疗。结果:177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中泪囊区按摩治愈89眼(50.3%),泪道冲洗治愈51眼(28.8%),泪道探通治愈37眼(21).9%),其中36眼一次探通成功,在泪道探通中一次成功率为97.3%,1眼二次探通成功。结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早期治疗效果好,应做好宣教工作,使患儿得到相应病程的最适合、最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扫描方式对头部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头部CT检查受检者按扫描方式不同分成2组,每组50例。其中轴位常规扫描组:4i/周、扫描层厚5mm、重建层厚1.25mm;螺旋扫描组:层厚5mm、重建层厚0.625 mm、螺距0.531:1、床速10.62;其余两组扫描参数相同。记录每次扫描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值(DLP)、有效剂量(ED)及扫描时间,并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轴位常规扫描组ED平均为3.88mSv,螺旋扫描组ED平均为4.72 mSv,相比较轴位常规扫描辐射剂量下降约18%,轴位常规扫描图像比螺旋扫描图像更为清楚。结论 MSCT轴位常规扫描与螺旋扫描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轴位常规扫描辐射剂量比螺旋扫描低,图像质量更为清楚,有利于X线球管的散热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诊断肺部结节病患者时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价值,观察其影像学特征.方法 30例肺部结节病患者,均经活检检查确诊为肺部结节病,对其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将检查结果 与活检检查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其诊断符合率,并观察肺部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以活检检查结果 作为诊断金标准,64层螺旋CT检查结果 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及MRI在泪道阻塞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泪溢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及MRI检查。CT扫描数据经工作站做多平面重建,MR检查前向双侧结膜囊滴入无菌盐水,MRI扫描序列为三维快速反转自旋回波泪道成像(3d-FRFSEMRD),泪溢者同时加做了冠状面及横断面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上述检查后3~5d对患者进行泪道内镜检查。结果 26例(48侧泪溢症状)中单纯泪小管或泪囊阻塞者19侧,CT无法检出,由MRI检出14侧;鼻泪管阻塞者29例,螺旋CT检出26例,MRI检出24例;统计学分析,螺旋CT在前两种阻塞情况与MR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鼻泪管阻塞,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判断的阻塞部位与内镜的符合率为66.7%(32/48)。结论 CT多平面重建为鼻泪管阻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鼻泪管滴注无菌盐水后MRI可以清晰显示泪囊及鼻泪管,螺旋CT在泪小管及泪囊水平的阻塞检出率较差,而在鼻泪管阻塞的检出率中与MRI相近,二者互补检出率则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TA)在冠心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0月某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1周内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CAG)检查。以CAG诊断为金标准,记录CT影像表现,统计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以CAG检查为金标准,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对冠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70例患者经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以CAG检查为金标准,螺旋CTA图像表现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44支,中度54支,重度40支,正常105支;CAG检查冠状动脉轻度狭窄39支,中度62支,重度46支,正常106支。螺旋CTA图像显示轻度冠状动脉狭窄数量多于CAG检查数量,中度、重度狭窄少于CAG检查;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敏感性为87.18%,特异性为97.06%。结论:冠心病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为冠心病临床筛查、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33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33例患者行患侧及健侧骨盆入口至踝关节全程螺旋CT扫描,总结患侧及健侧CT影像表现,同时将CT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4层螺旋CT检查示: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管径粗,与健侧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64层螺旋CT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检出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检出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的45例宫颈癌患者进行FIGO分期诊断,其中,Ⅱb期以下37例,再经64排螺旋CT扫描的诊断,未检出9例,28例检出,检出率为75.68%,其中低估2例,判断正确22例,高估4例;Ⅱb期以上(包括Ⅱb期)8例,再经64排螺旋CT扫描的诊断,8例患者全部检出,且分期正确;由此可见,64排螺旋CT扫描定性诊断的正确率为80.0%(36/45);分期诊断的正确率为66.67%(30/45)。结论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定性诊断正确率较高,但分期诊断的正确率并不理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客观研究和评价64层螺旋CT在诊断及治疗骨盆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该院放射科X线及64层螺旋CT影像资料完整的30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种影像检查方法。结果在30例患者中,X线诊断与最终诊断一致12例(40%),行64层螺旋CT检查补充后确定最终诊断18例(60%)。结论 64层螺旋CT检查对骨盆骨折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躯干与四肢连接部位创伤诊疗中必要的、常规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46例冠心病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对冠状动脉显示的影响。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5%、阳性预测值87%、阴性预测值98%。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精确地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对90例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0例主动脉成像检查成功率100%,图像质量评价优为88.9%,良为11.1%.其中主动脉夹层58例,图像质量优为89.7%,良为10.3%;非夹层组32例,图像质量优为87.5%,良为12.5%.夹层组与非夹层组采用团注法获得的图像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x 2=0.0977,P>0.05.结论扫描延迟时间的选择、监测平面的设定以及后续生理盐水的使用,是团注追踪法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检查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胆道梗阻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临床诊断证实为胆道梗阻病变的患者47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无胆道扩张及无胆管系统疾病者的多层螺旋CT胆道重建图像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多层螺旋CT扫描数据。结果观察组的CPR及MPR图像对胆管壁及胆道结构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PR图像显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判断梗阻原因的准确性为89.4%,判断梗阻部位的准确性为100.0%。结论给予胆道梗阻病变患者螺旋CT扫描,能够将患者的梗阻扩张部位、胆管壁情况及胆道结构有效显示,还能判断梗阻原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