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术中配合。方法回顾性总结35例经眉弓处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肿瘤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做好术前物品准备、患者准备,加强术中医护之间的配合。结果肿瘤全切31例;2例颅咽管瘤后部与下丘脑粘连紧密未强行切除,残留部分肿瘤包膜;1例颅咽管瘤与垂体柄关系密切,残余少量肿瘤组织;1例鞍隔脑膜瘤鞍隔下向鞍内生长部分未能全切。结论经眉弓处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具有创伤轻、手术空间大、切口美观等优点,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成人颅咽管瘤的手术效果,探讨显微外科治疗成人颅咽管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应用显微手术技术治疗成人颅咽管瘤21例,回顾性分析21例成人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程度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采用翼点入路10例,经胼胝体入路5例,翼点-胼胝体联合入路6例。肿瘤全切17例(81%),次全切除4例(19%)。尿崩症、高热、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是颅咽管瘤切除术后较常见并发症。结论:入路的合理选择,显微技术的应用,术中垂体柄的辨认与保护及脑室引流的应用对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成人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56例成人颅咽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肿瘤与鞍膈和第三脑室的关系分为4种类型:蝶鞍内型(6例),鞍上脑室外型(59例),脑室型(63例),复杂型(28例).手术采用单侧额下入路9例,前纵裂入路14例,翼点入路102例,经胼胝体-脑室入路28例,经蝶窦入路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24例(79.5%),次全切除25例(16%),部分切除7例(4.5%),手术死亡2例.术中垂体柄确认并保护69例,术后出现尿崩症109例(69.8%).随访3个月至5年,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占75.3%,肿瘤复发26例.结论 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式,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是颅咽管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罗斌  黄楹  李冰  孙梅 《海南医学》2010,21(11):60-62
目的探讨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7例鞍上直径在2.5-4.8cm的颅咽管瘤患者采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发迹内做6.5cm左右皮切口,铣出面积约(3×2.5)cm^2的椭圆形小骨瓣,术中根据肿瘤位置利用不同解剖间隙切除肿瘤。结果术中15例病人肿瘤全部切除,2例次全切除。术后7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后好转,9例病人视力改善。结论与传统翼点入路及眶上锁孔入路相比,额外侧锁孔入路切口小、创伤小,能提供足够的鞍上区手术空间,显露鞍区病变及其邻近结构充分,且减少了脑牵拉和手术创伤,有利于颅咽管瘤的全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鞍上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鞍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4例鞍区肿瘤选择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其中垂体腺瘤17例,颅咽管瘤4例,异位松果体瘤1例,脑膜瘤2例。结果:肿瘤切除19例。次全切5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显微手术视野清楚。损伤小,选择懵点入路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326例(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326例鞍区肿瘤病例,其中垂体腺瘤158例,颅咽管瘤89例,鞍区脑膜瘤79例。术前主要是进行糖激素的替代疗法和癫痫的预防,手术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镜下解剖脑底诸池,经鞍区的5个手术间隙切除肿瘤。术后处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尿量和血清电解质,及时防治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预防癫痫和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结果面神经额支的保留率达到92.18%,眶上神经的保留率达到95.72%,无颞肌萎缩发生;肿瘤的全/次全切除率达到95.26%,垂体柄的保留率达到62.44%;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和电介质紊乱,发生率虽然高达61.42%,但是经过术后的严密观察和处理,97.12%的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得到恢复。结论改良翼点入路对面神经额支、眶上神经和颞肌的损伤机会减少。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应用显微解剖技术,结合积极有效的防治并发症的措施,可以提高鞍区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1例颅咽管瘤患者分别采用经额下终板入路10例,右侧额下入路9例,翼点入路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正常生活13例,生活自理6例,效果不佳2例。16例随访0.5~3年未见肿瘤复发,视力、视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失访5例。结论: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注意保护下丘脑结构和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是影响颅咽管瘤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经翼点入路切除鞍上颅咽管瘤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对我科经翼点入路切除鞍上颅咽管瘤的2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小型4例,中型12例,大型11例;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17例随访患者出院均能正常生活及学习。经翼点入路切除鞍上颅咽管瘤时肿瘤及周围解剖结构显露效果好,该入路是治疗鞍卜颅咽管瘤的最佳入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鞍区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对46例颅咽管瘤病人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其中经翼点颞下入路11例,额下入路(包括转终板入路)14例,胼胝体-透明膈间隙-穹隆间入路2例,经皮层侧脑室入路4例,经口鼻蝶(或单鼻孔)入路15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2例(69.6%),近全切除9例(19.6%),大部分切除5例(10.9%)。术后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尿崩症18例(39.1%),电解质紊乱21例(45.7%)。结论:对颅咽管瘤病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利于在直视下显露并全切除肿瘤;熟练地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熟悉鞍区的解剖关系并重视术中对下丘脑的保护,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11例颅咽管瘤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的方法。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11例颅咽管瘤。结果:11例颅咽管瘤患者无1例死亡,8例镜下全切,2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颅咽管瘤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并发症少,效果好,是颅咽管瘤常用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鞍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近年来在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方面的进展。方法 通过检索和查阅近年来有关鞍区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方面的文献,加以复习和综述。结果 鞍区肿瘤以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和脑膜瘤最为常见,因鞍区位置深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但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条件下,可以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使并发症降至最低。结论 鞍区肿瘤以良性多见,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根本治疗方法,手术入路的选择至关重要,术后并发症多数可以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额下-前纵裂联合入路切除复杂鞍区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额下-前纵裂联合入路手术切除复杂鞍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垂体腺瘤14例,全切11例,次全切3例;颅咽管瘤8例,全切4例,次全切4例;鞍结节脑膜瘤5例,全切4例,次全切1例。术后视力、视野较术前明显改善11例,无明显变化8例;术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8例,无明显变化2例;27例中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额下-前纵裂联合入路适用于切除鞍上、鞍后及向上突入三脑室的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CPG)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24例CPG都位于鞍区。术前准备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和癫痫的预防。手术均采取翼点入路,采用显微技术从鞍区各个手术间隙分块切除肿瘤。术后处理主要包括严密观测病人的意识、尿量和血清电解质,及时防治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预防癫痫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结果22例病人显微镜下肿瘤全切,2例肿瘤有少部分残余,术后无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16例发生了尿崩症,12例发生了电解质紊乱,6例发生了体温失衡。经过处理后,电解质紊乱和体温失衡完全纠正,13例尿崩症痊愈,3例得到了缓解。结论根据肿瘤的扩展范围选用最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熟悉鞍区的各个手术间隙解剖并在术中充分利用之是完成CPG全切除术的关键。术前采用糖皮质激素的替代疗法,术后严密监测尿量和血电解质,积极处理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10例颅咽管瘤手术后所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总结临床处理过程中的体会。结果: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肿瘤切除程度和术中垂体柄、下丘脑等的受损状况有关。尿崩、高热、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癫痫是颅咽管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分别为79.1%、47.3%、88.2%和17.3%。结论;耐心细致的术中显微外科操作和严格规范化的术后管理对降低颅咽管瘤术后病残率,提高其术后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獐吸青春期颅咽管瘤经蝶显微手术切除效果,寻找本病手术治疗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11例因管癌的诊断措施、手术技巧和结果,本组一经CT或MRI扫描确诊,手术采取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或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咱行肿瘤切除术。结果:6例肿瘤获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余2例为部分切除,术后无死亡,8例获长期随访(平均2.6a),有6例恢复良好,2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复发,需行欠手术治疗。结论:对儿  相似文献   

16.
13例颅咽管瘤全切术及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全切术的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术前测基础代谢率,激素替代疗法和预防癫痫。手术主要采用翼点、额下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从鞍区各个手术间隙分块切除。术后严密观测病人的意识,尿量和血清电解质,及时防治尿崩症电解质素乱,预防癫痫和激素替代治疗。结果11例病人显微镜下肿块全切,2例肿块少部分残留,术后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10例发生尿崩症,9例发生电解质紊乱.5例发生体温失衡。经处理后,电解质紊乱,体温失衡完全纠正,尿崩症痊愈。结论选择最合适的手术入路,熟悉充分利用鞍区各个解剖间隙是完成肿瘤全切的关键;术前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术后严密监测尿量、电解质,积极处理并发症,可有效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及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首次接受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总结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将48例垂体腺瘤患者分为A组,28例颅咽管瘤和10例脑膜瘤患者分为B组;CSWS低钠者补钠、迅速扩容、补充高渗盐水,SIADH低钠者限水补盐利尿治疗。结果 诊断为SIADH的39例,CSWS的47例。1例于术后8 d死亡;1例出院后1个月发生低钠血症死亡;2例患者因水中毒出现抽搐、昏迷,对症治疗1个月后出院;余82例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 当鞍区肿瘤术后的患者合并低钠血症时应先排除医源性因素,细胞外容量是区别SIADH与CSWS的可靠指标,体质量及中心静脉压检测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8.
鞍区肿瘤手术后尿崩症及水钠失衡紊乱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鲍刚陈伟  宋锦宁 《医学争鸣》2005,26(20):1898-1899
目的: 探讨手术方式及肿瘤性质的不同对鞍区肿瘤术后发生尿崩和水钠失衡的影响. 方法: 对109例鞍区肿瘤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术后尿崩水钠失衡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术后发生尿崩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者86例(78.9 %).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尿崩及水钠平衡紊乱比率最高(100%),胆脂瘤及脑膜瘤的发生率最低(60.0%~64.3%);经侧脑室-室间孔-第Ⅲ脑室入路者,术后发生率最高(89.0%),颞下入路最低(79.0%). 结论: 手术方式及肿瘤性质对鞍区肿瘤术后尿崩和水钠失衡的发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桥小脑角胆脂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桥小脑角(CPA)胆脂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和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方法:28例桥小脑角胆脂瘤,采用枕下开颅乙状窦后入路16例、颞枕开颅颠下小脑幕入路10例、颞枕开颅幕上下联合入路2例。其中5例手术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结果:肿瘤全切除21例,近全切除7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枕下开颅乙状窦后入路适用于胆脂瘤位于CPA以及由CPA向斜坡生长者;颞枕开颅颞下小脑慕入路适用于CPA胆脂瘤向岩骨尖斜坡及幕上鞍区发展者;巨大胆脂瘤同时累及CPA、鞍区和下斜坡时采用颞枕开颅幕上下联合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提高肿瘤全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