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设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汉族女性抑郁症患者明确和不明确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神经基础.方法:以15例女性重性抑郁症患者为病例组(抑郁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在明确和不明确识别动态面部表情时激活脑区的差异,设对比有差异(P<0.001,未校正)的体素范围(K值)≥10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在明确识别动态喜悦表情时右枕中回、右顶下小叶、左中央后回、右中央前回、右楔前叶活动增高,而右顶上小叶、左顶上小叶等区域活动降低;抑郁组在不明确识别动态喜悦表情时右顶下小叶活动增高,而右楔叶、右中央后回、左顶上小叶等区域活动降低.(2)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在明确识别动态悲伤表情时右枕中回、左中央后回、左楔前叶活动增高,而左额中回活动降低;抑郁组在不明确识别动态悲伤表情时左梭状回、右中央前回、右楔前叶、左颞上回、左缘上回、边缘叶(两侧海马旁回、左后扣带回)、皮质下区以及中脑等区域活动增高,而右中央后回、颞叶等区域活动降低.结论: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在识别喜悦情绪时,与情绪产生的相关脑区活动无明显差异,脑区激活的主要差异表现为明确状态下感知面部运动能力降低,而在不明确状态时却增强;而患者在识别悲伤表情时都表现为情绪产生相关脑区活动增强,而情绪调节相关脑区活动减弱,这种异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不明确条件下)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健康汉族女性对动态表情的识别情况并探讨其神经基础。方法:利用1.5T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测13名女性健康受试者识别悲伤、喜悦及中性动态表情视频时的脑部反应。图像数据经SPM2软件处理和统计分析,获得脑区激活图。结果:与识别十字架相比,识别中性表情激活左额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右侧杏仁核、左顶下小叶、右中央后回以及丘脑等。与识别中性表情相比,识别喜悦表情激活右额内侧回、右额上回、右额中回、右前扣带回、左胼胝体下回、右枕上回、右枕下回、左枕中回及右颞上回等脑区,而识别悲伤表情激活左额内侧回、右额中回、左颞下回以及左颞上回等脑区。结论:面孔加工及动态表情的识别由脑内一个分布式神经网络所调控,其中额内侧回参与多种情绪的加工,可能是情绪加工的共同通路,而颞上回主要负责面部动态特征的加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稳定期抑郁症患者对五种基本面部表情的识别特点。方法:选取80例病情稳定期的抑郁症患者(符合DSM-IV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和41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采用自行设计的电脑模拟的卡通人物面部表情,分别有4位女性和4位男性面部随机展示出五种基本表情包括愤怒、蔑视、恐惧、高兴和悲伤。首先展示40个静态表情,然后40个以动画的形式从无表情转变成5种表情动态过程。所有受试者完成面部表情识别,判断受试者对面部表情识别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抑郁症患者对蔑视的识别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93%vs.94%,P0.05);患者对动态表情-蔑视的识别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93%vs.95%,P0.05)。抑郁症患者对恐惧的识别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89%vs.93%,P0.05);患者对动态表情-恐惧的识别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90%vs.94%,P0.05)。抑郁症患者较正常对照易将恐惧错选成愤怒(3.7%vs.1.8%)和蔑视(2.9%vs.0.9%),将悲伤错选成蔑视(5.0%vs.1.7%)和高兴(2.0%vs.0.2%)的比例高(均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对蔑视和恐惧的识别正确率低,容易误将恐惧识别成愤怒和蔑视,误将悲伤识别成蔑视和高兴。  相似文献   

4.
传统基于脑电(EEG)的抑郁症研究将电极视为孤立节点,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难以发掘抑郁症患者异常大脑拓扑改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脑功能网络(BFN)的抑郁症识别框架,为避免容积导体效应,相位延迟指数用于构建BFN;以加权与二值化BFN信息互补为基础,选取"小世界"特性密切相关及最小生成树特定脑区BFN指标,采用递进式指标分析策略寻找抑郁症识别潜在标识物。本文以48名受试者静息态EEG数据用于验证方案,结果表明组间同步性在左颞、右顶枕、右额脑区明显改变;加权BFN最短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二值化BFN左颞和右额的叶子分数及右顶枕的直径与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之间具有相关性,且获得最高94.11%的识别率。此外,研究发现相对于健康对照者,抑郁症患者的信息处理能力明显下降。通过上述结论,期望本研究结果可为BFN构建与分析提供新的思路,为抑郁症识别潜在标识物的发掘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静息态下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及其差异的fMRI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静息态下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特点及其差异.方法:男女抑郁患者各11例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与患者匹配的健康对照22例参加静息态fMRI扫描.结果:男抑郁组较男对照组右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左楔前叶、右前扣带回背侧、左后扣带回、右海马旁回及右尾状核区域局部一致性增高(K值≥10,P<0.005).女抑郁组较女对照组右额中回、左额下回、右后扣带回及左尾状核区域局部一致性增高(K≥10,P<0.005).男抑郁组较女抑郁组左顶下小叶、右颞上回、右颞中回区域局部一致性增高(K≥10,P<0.005),而女抑郁组未显示较男抑郁组局部一致性的增高;女对照组较男对照组左尾状核局部一致性增高(K≥10,P<0.005),而男对照组未显示较女对照组局部一致性的增高.结论:进一步支持了既往提出的抑郁症存在的病理神经环路(边缘-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的假说,并认为静息态下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技术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局部脑区一致性的改变及与认知关系.方法 选择2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与之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单纯糖尿病(N-DR)患者27例,均进行实验室检查、蒙特利尔量表(MoCA)检测及头颅磁共振扫描.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及Pearson回归分析观察临床变量与活动性异常活动脑区ReHo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相对于N-DR,DR患者在左小脑后叶、右额叶/额中回/内侧回、右枕叶/楔叶/距状回、左颞叶/上/中回、右边缘叶/后扣带回、左顶叶/中央后回ReHo值降低;在左额叶/眶部额上回、左顶叶/楔前叶ReHo值增强.而且MoCA量表评分与颞叶及楔前叶异常活动的脑区存在相关性.降低的枕叶距状回及颞叶中回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增强的眶额叶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多个脑区活动性异常的表现,且这些局部异常活动的脑区与认知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遭受多重侵害(PV)伴或不伴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的女生加工不同情绪刺激的脑功能特点.方法:运用青少年侵害问卷(JVQ)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量表(PCL-C)对济南市某专科学校1802名学生的PV和PTSS进行筛查,筛选出30名遭受过多重侵害(JVQ总分≥5分、模块计分≥3分)的青年女性,其中,PCL-C得分≥38分者为PV有PTSS组(n=15); PCL-C得分<38分者为PV无PTSS组(n=15).另筛选15名JVQ总分=0分,PCL-C得分<38分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年龄、智力(使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评价)匹配.所有对象均接受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正性-中性-负性三组图片刺激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任务为组块设计.利用SPM8软件处理影像数据.结果:识别正性图片时,PV无PTSS组双侧额上回(BA9),右侧额下回(BA47),左侧扣带前回(BA24、32)等脑区激活的强度高于对照组;识别负性图片时,右侧额中回(BA46),左侧扣带回(BA24)、岛叶激活的强度高于对照组.与PV有PTSS组相比,PV无PTSS组识别正性图片时,右侧额上回(BA6)、额中回(BA10),左侧额上回(BA10)、额下回(BA9)、岛叶激活增强,而右侧楔前叶激活降低;识别负性图片时,枕中回(BA19)激活增强,而右侧扣带前回(BA10),左侧额内侧回(BA9)、扣带前回(BA32)激活降低.结论:遭受多重侵害后无PTSS的青年女性情绪加工异常,主要表现在前额叶、扣带前回和岛叶活动性增强;有PTSS者加工负性情绪时,前额叶和扣带前回的功能异常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脑功能激活特征。方法:对17例矿难相关的慢性PTSD患者和14例经历相同矿难未患病的对照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使用Matlab6.5和SPM2软件对功能磁共振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海马旁回激活增强;右楔前叶激活降低。与中性图片相比,患者组面对负性图片时右海马旁回、右梭状回、右枕下回、双侧枕中回的激活增强;左顶下小叶、左顶上小叶、右中央后回、左楔叶、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降低。对照组面对负性图片时,右楔前叶激活增强;右岛叶激活降低。结论:这些脑区改变可能反映了PTSD患者症状包括对创伤情绪和记忆加工不足的复杂的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不同性别双相障碍患者灰质体积减少脑区差异,探讨不同性别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性的病理学机制。方法:以26位女性正常人、26例女性双相障碍患者、25位男性正常人、24例男性双相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匹配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进行头部结构磁共振扫描,对平滑后的灰质图像进行双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双相障碍患者灰质体积减少的脑区。结果:与女性对照组相比,女性双相障碍患者右侧舌回、右侧楔叶、右侧枕中回、右侧扣带回后部、右侧中央前后回脑区体积下降。与男性对照组相比,男性双相障碍患者体积下降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下小叶及右侧小脑后叶。结论:双相障碍患者体积下降脑区具有性别差异性,男性患者体积下降的脑区多在右侧颞叶皮层以及额叶及小脑后叶,而女性患者体积下降脑区多在右侧枕叶皮层以及扣带回后部及中央前后回脑区;这种差别可能与双相障碍患者临床表现的性别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攻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杏仁核与其他脑区功能连接的异常.方法:对有攻击行为和没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13例进行静息状态下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与非攻击组相比,攻击组双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右侧脑岛、右侧顶上小叶、右侧扣带回等脑区与左侧杏仁核功能连接增强;双侧额上回、额中回、双侧颞上回、右侧颢中回等脑区与右侧杏仁核功能增强.结论:杏仁核与多个脑区之间特别是与额上回、额中回的功能连接增强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