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减重步行训练、督脉电针及两者联合治疗对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对72只成年SD大鼠建立胸10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减重步行训练组(BWSTT)、督脉电针组(电针组,EA)和训练+电针(联合组,BWSTT+EA)各18只,每组再分为8d、15d和30d 3个小组(n=6).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脊髓损伤尾端组织中BDNF的表达.结果:单纯减重步行训练或/和督脉电针均能使不同时间点脊髓损伤大鼠BBB评分、脊髓组织BDNF表达水平提高(P<0.05);减重步行训练和督脉电针对BBB评分、脊髓组织BDNF表达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减重步行训练和督脉电针联合干预对促进脊髓损伤的康复效果更佳.各治疗组随着干预时间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BBB评分、脊髓组织BDNF表达水平提高(P<0.01);尽量长时间的应用减重步行训练和督脉电针的联合治疗对促进横断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最佳.结论:减重步行训练结合督脉电针可以促进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干预时间越长疗效越佳,且3者间存在协同作用,这种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与脊髓组织中BDNF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联合应用督脉电针和游泳训练后,研究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方向。方法:复制并评价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模型,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督脉电针组、脊髓损伤+游泳训练组、脊髓损伤+督脉电针+游泳训练组(n=15),检测各组1周、2周、3周、4周、5周5个时间点脊髓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Basso,Beattie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BBB scale)。结果:各治疗组均能使不同时间点脊髓损伤大鼠BBB评分、脊髓组织NGF表达水平提高(P0.05);脊髓组织GFAP表达水平下降(P0.05);提示游泳训练和督脉电针联合干预对促进脊髓损伤的康复效果更佳。各治疗组随着干预时间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BBB评分、脊髓组织NGF表达水平提高(P0.01),脊髓组织GFAP表达水平下降(P0.01);尽量长时间的应用游泳训练和督脉电针对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最佳。结论:联合应用督脉电针与游泳训练后,神经干细胞分化方向得到控制,使脊髓组织NGF表达增强,GFAP表达被抑制,从而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持续反应性增生,减少胶质瘢痕组织生成,促进神经环路重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组织神经营养素-3(NT-3)含量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大鼠分为对照14d组、督脉电针14d组(电针14d组)、神经干细胞移植14d组(NSCs 14d组)、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14d组(电针NSCs 14d组)、神经干细胞移植30d组(NSCs 30d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30d组(电针NSCs 30d组)6组,所有动物均实施T10段脊髓全横断手术.其中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于术后5d进行电针治疗。结果:①电针NSCs 14d组受损伤的脊髓组织含有较高水平的NT-3,其次是电针14d组和NSCs 14d组,对照14d组受损伤的脊髓组织含有较低水平的NT-3。②NSCs30d组和电针NSCs30d组脊髓全横断处的移植神经干细胞均有TrkC表达。结论: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够明显增高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处邻近组织的NT-3水平;在大鼠脊髓损伤处及邻近组织有些移植神经干细胞表达TrkC。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剂-A(Nogo-A)的表达来探讨督脉电针结合游泳训练干预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游泳训练组、督脉电针组(督电组)、督脉电针结合游泳训练组(联合组)。用外科手术尖形刀片横切断暴露脊髓的方法致大鼠T9-T10段脊髓全横断模型。术后各时间点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免疫组化检测各时间点损伤段脊髓GAP-43和Nogo-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时间点损伤段脊髓Nogo-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组和督电组BBB评分显著增加,联合组在术后第14、21、28、35天较督电组BBB评分显著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督电组和联合组GAP-43的表达显著增加,Nogo-A的表达显著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在术后第14、21、28、35天较电针组GAP-43的表达显著增加,Nogo-A的表达显著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督脉电针和游泳训练都能通过促进脊髓损伤大鼠GAP-43的表达和抑制Nogo-A的表达来促进神经的修复。(2)联合治疗对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超短波疗法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损伤部位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影响。探讨电针结合超短波疗法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复制并评价SCI大鼠模型。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SCI组)、SCI+电针治疗组(电针组)、SCI+超短波治疗组(超短波组)、SCI+电针治疗组+超短波治疗组(联合组),每组15只大鼠。检测各组1周、2周、3周、4周、5周5个时间点GAP-43、Caspase-3的表达,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结果:在不同时间点各治疗组的脊髓损伤大鼠BBB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与SCI组相比,电针组、超短波组和联合组GAP-43的表达显著增加,Caspase-3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联合组在术后第1周、2周、3周、4周、5周较其他组GAP-43的表达显著增加,Caspase-3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1)电针疗法和超短波疗法都可以促进大鼠损伤区脊髓组织内GAP-43表达增多和抑制大鼠损伤区脊髓组织内Caspase-3表达增多。(2)联合治疗对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减重步行训练、督脉电针对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和神经营养因子(NGF)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影响。方法54 只成年SD大鼠建立T10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减重步行训练组和督脉电针组,每组18只,再分为8 d、15 d 和30 d 3 个亚组,每亚组6 只。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损伤尾端组织中NGF和GAP-43 的表达。结果减重步行训练组和督脉电针组各时间点BBB 评分及NGF、GAP-43 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督脉电针15 d 和30 d 亚组BBB评分及NGF、GAP-43 表达均明显高于减重步行训练相应亚组(P<0.01)。结论减重步行训练和督脉电针均可以促进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和脊髓组织中NGF和GAP-43 的表达,且督脉电针疗效优于减重步行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与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修饰雪旺细胞(SCs)联合移植对全横断脊髓损伤大鼠的后肢运动及神经传导功能修复的作用。方法:将:NSCs与NT-3基因修饰SCs或未基因修饰SCs联合移植,或NSCs单独移植到大鼠全横断性脊髓损伤处,60d后进行爬网格测验和BBB评分检测运动功能。第67d,进行皮质运动诱发电位(CMEP)和皮质感觉诱发电位(CSEP)检测脊髓的神经传导功能。结果:脊髓损伤大鼠后肢的运动功能及CMEP和CSEP的修复程度依次为NSCs与NT-3基因修饰SCs联合移植组,NSCs与未基因修饰SCs联合移植组,NSCs单独移植组和实验对照组。结论:NSCs与NT-3基因修饰SCs联合移植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的后肢运动及神经传导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剂-A(Nogo-A)的表达来探讨联合应用督脉电针和超短波疗法对SCI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并评价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模型,10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CI组、SCI+督脉电针组、SCI+超短波组、SCI+督脉电针+超短波组(n=20),检测各组7d、14d、21d、28d这4个时间点BDNF和Nogo-A表达,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的BBB评分显著增加,联合组在术后第7d、14d、21d、28d较超短波组和督电组BBB评分显著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BDNF的表达均显著增加,Nogo-A的表达均显著减少,联合组在术后第7d、14d、21d、28d较超短波组和督电组BDNF的表达显著增加,Nogo-A的表达显著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联合应用督脉电针与超短波治疗,能够提高SCI后BDNF的表达及抑制Nogo-A的表达来促进神经的修复。(2)联合疗法对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更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研究督脉电针对慢性期脊髓损伤大鼠功能康复及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的影响,探讨督脉经上不同穴位电针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模组、模型对照组、头部督脉电针组(“百会、风府”)、背部督脉电针组(“大椎、命门”),每组8只。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各治疗组于术后1周开始6周的电针治疗。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7周处死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受损脊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电针干预组BBB评分高于模型组(P<0.05),且背部督脉电针组评分明显高于头部督脉电针组(P<0.05)。电针治疗后大鼠脊髓BDNF及N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上调(均P<0.05),且背部督脉电针组高于头部督脉电针组(P<0.05)。 结论:电针治疗能增强受损伤脊髓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和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背部督脉电针组作用强于头部督脉电针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单核细胞(BMMNCs)移植对脊髓横断(SCT)大鼠脊髓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3(NT-3)和突触素(SYN)表达的影响。方法:146只Winstar大鼠(SPF级,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组:SCT组49只,建立SCT模型;实验组49只,建立SCT模型,给予BMMNCs移植治疗;假手术组48只,切除对应的椎板不损伤脊髓;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5、7、14和21d行后肢功能BBB评分,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受损脊髓组织中NT-3和SYN的表达。结果:术后5、7、14和21d各时间点各组大鼠后肢BBB评分比较,SCT组和实验组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且SCT组更低于实验组(P0.05)。术后5、7、14和21d各时间点NT-3阳性细胞数及NT-3mRNA比较,SCT组和实验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SCT组更低于实验组(P0.05)。SYN阳性颗粒数及SYN mRNA比较,SCT组和实验组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且SCT组更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BMMNCs能够上调局部损伤脊髓NT-3和SY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移居高原低氧环境人群返回平原后肝肾功能的变化,探讨高原脱适应对健康人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进入高原地区驻训7个月的健康官兵作为观察对象,分别于驻训结束后返回平原当日及1个月后进行尿常规分析和血清肝肾功能检测,比较两个时间点的结果差异。结果受检者脱适应当日,尿常规分析和血清肝肾功能均出现异常,其中以总胆红素增高(44.19%)、尿微量清蛋白异常(32.10%)、尿酸增高(26.74%)最为常见;返回平原1个月后尿常规各项检测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尿酸反而出现升高(P<0.05)。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对健康人的肝肾功能有一定损伤,返回平原后部分个体不能自行恢复,其脱适应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12.
血清ALT与AST测定的基质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评价7种室间质量评价(EQA)材料和4种市售材料在9个检测系统上测定血清ALT和AST的基质效应。 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4-A2指南,根据ALT和AST的参考方法建立不含磷酸吡哆醛的比对方法。9个检测系统的常规方法为待评方法。用比对方法和待评方法同时测定新鲜人血清、EQA材料及市售材料的ALT和AST水平,评价非血清样品的基质效应。 结果:ALT测定中1种EQA材料对所有检测系统均表现基质效应,AST测定中2种EQA材料对所有检测系统无基质效应,其他材料视系统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情况。 结论:基质效应影响血清ALT和AST测定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应充分重视基质效应对临床检验量值溯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监测在肝移植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araoxonase 1,PON1)活性的测定在肝移植术中的意义。方法 对17例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2d内血清各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分析血清PON1在肝移植术中的变化规律及与其他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 正常人血清PON1活性呈正态分布,参考值为45.5-265.8 U/ml。17例肝移植受者术前血清PON1活性比对照组低(P<0.001)。在门静脉开放后5min始升高,开放后90 min[(47.1±2.4)U/ml]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后第1、2 d继续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在开放后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第2 d还较正常值高。结论 血清PON1活性可作为判断植入肝脏存活的生化指标之一,协同其他生化指标用来监测肝移植患者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不同时间段阻断门静脉对肝脏转氨酶及氧自由基变化的影响。为确定门静脉阻断时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A和4个实验组:分别半阻断门静脉30 min(B1组)、45 min (C1组)及全阻断门静脉30min(B2组)、45 min(C2组),每组8只。各实验组在术前1 h及按上述预定的门静脉阻断时间、解除阻断后30min、60 min各取腔静脉血2 ml;对照组(A组)在相应时间段也各取腔静脉系统血1次。测定各标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予以对照分析。结果:A组在不同时间段各指标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段各指标的比较:B1、C1组均无显著差异;B2组阻断30 min时亦无显著差异,而在解除阻断后30 min、60min时AST、LPO明显升高;C2组阻断45 min时ALT、AST明显升高,解除阻断后30 min时另有LPO升高,随后均再升高;B2、C2组解除阻断后60min时尚有GSH-Px下降。结论:门静脉半阻断45 min内对转氨酶及氧自由基损伤指标的变化影响不明显,完全开放前后无显著差异;全阻断30min时对以上酶类活性影响也不大,但复流后要注意再灌注损伤;全阻断45 min要慎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脂肪肝男性大学生谷丙转氨酶(ALT)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体检男性大学生182例,除外肝炎、脂肪肝,以血清ALT>30 u/L视为肝功能异常.测身高、体重、腰围(WC)和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AL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血清真胰岛素(TI)等生化指标.[结果]1...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大致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改变情况与各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本院826例血清ALT大致正常[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的CHB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改变与ALT、HBeAg状态、年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LT为1—2×ULN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及以上者显著高于ALT〈1×ULN者(P〈0.01);HbeAg状态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无关(P〉0.05);年龄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改变有密切关系,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LT大致正常的CHB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ALT水平、年龄有关,与HBeAg状态无关,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应根据肝脏活检组织学改变情况来决定。  相似文献   

17.
We have assessed the function of the Vitatron AKES (Automatic Kinetic Enzyme System) in terms of three enzymes, 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 alanine transaminase and aspartate transaminase, and have compared the results with our existing techniques. Overall a good precision and correlation with routine laboratory methods was found. The machine is entirely automatic in operation and is economical in its use of sample and reag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体脂分布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秦皇岛市两所大学789名在校大学生(男性 369例,女性 42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大学生ALT升高检出率为9.8%,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16.3% vs 4.0%,P=0.000).ALT升高组BMI和WC升高检出率均高于ALT正常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纯BMI升高者ALT升高检出率是BMI和WC均正常者的 4.252倍,而单纯WC升高者达到 10.570倍,在BMI和WC均升高者达到最高14.141倍.[结论]秦皇岛市大学生ALT升高检出率较高.ALT升高与体脂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ALT)不合格率及人群分布情况。方法应用速率法对2009-2012年无偿献血者的248 164份血液标本进行ALT含量检测。结果 2009-2012年保定市无偿献血者ALT的总不合格率为0.97%,ALT不合格数占总不合格数的比例逐年增加(χ2=59 968.04,P〈0.01)。不同献血人群ALT不合格率比较,男性高于女性(χ2=653.71,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ALT不合格率增高(χ2=196.88,P〈0.01);学生是ALT不合格率最低的献血人群,其次为农民,最高的是职员。结论加强献血前宣传和献血队伍管理,以及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ALT检测合格标准是降低血液不合格率、减少血液浪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Fever and cough are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symptom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but complications (such as pneumonia,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nd multiorgan failure) can occur in people with additional comorbidities. COVID-19 may be a new cause of liver disease, as liver profile disturbanc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indings among patient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phenomenon, however, is still unknown.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most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patterns of change in liver profile among patients with COVID-19, the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se findings, and the relation to pre-existing liver disease in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