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究有无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分娩女性盆底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于本院分娩的女性共100例,其中根据产后42 d内有无SUI情况分为SUI组(n=43)和无SUI组(n=57).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n=50).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超声参数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超声参数对SUI的预测价值.结果:SUI组女性Djy、Dzy、Djx、Dzx、βj、βz、αj、αz值均大于无SUI组及对照组(P<0.05),同时无SUI组女性超声参数大于对照组未育女性(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所有超声参数联合的ROC曲线下方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最高,分别为0.904、84.9和95.8.结论:分娩女性与未育女性相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组织损伤,有SUI的分娩女性盆底组织损伤更严重;通过盆底超声图像的特征差异,可以有效辅助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男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发病率高,而现有尿动力学检查方法具有侵入性,且易造成误诊或漏诊。因此为构建男性下尿路非侵入式生物力学检测系统,本文基于正常男性下尿路火棉胶切片图像构建出下尿路有限元模型,并模拟真实排尿环境,进行流固耦合仿真分析。通过对比下尿路临床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验证了下尿路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本文进一步对下尿路变形、应力与尿流速率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男性下尿路模型中膜部括约肌处米塞斯应力与壁面切应力均达到峰值,并且与膀胱压力曲线的峰值在时间上有1 s左右的尿流延迟,模型还原度良好。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对下尿路梗阻模型膀胱压、尿流率等尿动力学的响应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为非侵入式生物力学检测系统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盆底动态MRI结合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膀胱尿道解剖学异常与功能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资料,盆底动态MRI正中矢状面上测量H线长度、M线长度、尿道前倾角以及膀胱、子宫、肛直肠连接部越过耻尾线(pubococcygeal line,PCL)的距离,记录尿动力学参数,Pearson's相关性分析统计分别统计H线、M线长度与尿道前倾角的相关性,H线、M线长度与膀胱颈、子宫、肛直肠连接部越过耻尾线(PCL)的距离的相关性,H线、M线长度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H线、M线长度与尿道前倾角呈正相关,H线、M线长度分别与膀胱颈、子宫、肛直肠连接部越过耻尾线(PCL)的距离呈正相关,H线、M线长度分别与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闭合压、腹压漏尿点压(VLPP)、逼尿肌开启压呈负相关。结论盆底动态MRI结合尿动力学检查能够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膀胱尿道的形态及功能学改变进行较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指盆底支持组织因损伤或退化等原因所致松弛而引发的疾病.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有研究发现盆腔脏器脱垂是一种缘于盆底支持组织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性减退的疾病[1].有实验发现,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组织成纤维细胞对应力的反应性降低,阴道壁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低于非脱垂患者,认为盆底支持组织力学性能的降低或许是导致盆腔器官脱垂的原因[2].因此,迫切需要对盆底器官组织之间的力学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估,才能设计出完善的治疗方案.本文就PFD发病机制有限元力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盆底超声量化膀胱颈移动度与尿道倾斜度对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膀胱颈移动度与静止期和压力期尿道倾斜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讨膀胱颈移动度、尿道倾斜度与SUI发生的关系,进一步用受试者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膀胱颈移动度、静止期和压力期尿道倾斜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膀胱颈移动度、静止期尿道倾斜度、压力期尿道倾斜度为SU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图显示,膀胱颈移动度、静止期尿道倾斜度、压力期尿道倾斜度诊断SU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79、0.753、0.767.结论:盆底超声量化膀胱颈移动度与尿道倾斜度诊断SUI的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盆底二维超声结合三维超声断层成像(TUI)在未育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接诊有流产史未育SUI患者120例(试验组1),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5.50岁;有流产史无SUI患者80例(试验组2),年龄21 ~ 38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内外括约肌失协同对下尿路器官组织应力和尿液流速的影响.方法 基于火棉胶切片对下尿路器官组织进行几何模型重建,并建立含有肌肉主动力的下尿路有限元模型;通过流固耦合仿真,模拟排尿末期内外括约肌均正常收缩、均丧失主动力和单独丧失主动力4种情况下组织应力和尿流速率变化.结果 内外括约肌正常收缩尿道应力变化和临床测得的...  相似文献   

8.
女性尿失禁是女性常见病,国外报道女性尿失禁在成年女性的发生率约33%,尿失禁中约有50%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中国成年女性SUI患病率为18.9%,其中50~59岁女性SUI患病率最高为28%。SUI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盆底肌肉紧密组织松弛,膀胱尿道解剖改变及尿道阻力降低,而于腹压突然增加时排尿失去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溢出。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长期尿失禁会导致泌尿系统严重病变,如引发盆腔炎、膀胱炎、阴道炎、性生活障碍、膀胱癌及尿毒症等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朱兰等[1]报道高龄、阴道分娩、体重指数高、高血压(舒张压高为主)、吸烟、便秘、慢性盆腔痛是北京地区成年女性SU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基于CT图像的三维重构技术,分别构建血管壁3层模型和单层模型,并应用流固耦合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这两种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比较两者的血流动力学结果,讨论了两种应力模型的优劣,为深入研究血液流动状态与动脉疾病的关系提供帮助。方法采集腹主动脉瘤(AAA)临床CT图像,格式为DICOM,层间距为0.5mm,每片图像的平面分辨率为512×512,像素大小为0.5mm。应用医学图像后处理软件构建血管壁3层模型和单层模型,并应用流固耦合方法进行血流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经过多次迭代耦合计算,获得血管壁形变、等效应力等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管壁位移比较,单层血管壁模型B部分区域的血管壁变形情况略高于3层血管壁模型A,如腹主动脉分叉处模型A变形为1.041×10-3m,而模型B变形为1.171×10-3 m。血管壁应力分布比较,相同位置的3层血管壁模型的Von Mises值明显高于单层血管壁模型。结论通过对血管壁的变形及等效压力的分析,以及与单层血管壁模型的流固耦合模拟结果对比,得出了血管壁中层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是AAA的形成和破裂的关键,为深入研究血流动力学与AAA疾病的关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e-nence,SUI)是中老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当腹内压突然增高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体力劳动时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口流出,常给病人带来一系列生理、精神和生活方面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国外关于自我设阻行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对国外 2 0多年来有关自我设阻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从自我设阻的行为表现及分类、引发条件、内在动机、影响因素、效果和测量等 7个方面总结了具体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 ,指出自我设阻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国外关于复原力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复原力是指个体从创伤经历以及压力性情景中成功成对并良好适应的一种能力。文章对国外有关复原力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从复原力的概念、结构、测量等三个办衙总结了具体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复原力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电泳技术对地中海贫血进行诊断,研究血红蛋白电泳技术在诊断HbF持续综合征应用中的准确性、可靠性。方法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对脆性低者进行血红蛋白电泳,HbF定量分析,丽春红染色。结果在182例地贫筛查者的电泳结果中,有7例HbF持续综合征电泳只出现一条颜色较深的HbF带,含量均在65%以上。结论电泳技术在诊断地中海贫血疾病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对HbF持续综合征的正确诊断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造影剂(Sono Vue)和与之相匹配的对比脉冲系列成像技术(CPS)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hrasonography)中的方法。方法对不同的造影部位及不同造影目的采用了不同的造影参数设置。结果84例患者除1例注射时刺破血管造成造影剂外渗影响造影效果外,其余83例效果满意。超声造影检查对肿块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优于CT、MRI,心肌灌注检查为临床提供方便、可靠的无创方法。结论应根据使用的造影剂和成像技术及造影目的设置相应的造影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将人血清LDL乙酰化后用真~(125)I标记做成放射性配基,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的乙酰LDL受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存在有能与乙酰LDL特异性,高亲和性和可饱和性结合的受体。它们不能识别天然LDL,主要功能是加速被结合的脂蛋白被巨噬细胞摄取并将其送至溶酶体进一步降解。该受体不受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反馈调节。当巨噬细胞与乙酰LDL共同孵育时,可通过该受体大量摄取乙酰LDL使细胞蓄积胆固醇变成泡沫状细胞。经细胞内胆固醇含量测定、苏丹Ⅳ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鉴定,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巨噬细胞源的泡沫细胞相似。  相似文献   

16.
17.
We describe two patients with abnormal immunoglobulins: Case 1 was a non-diabetic patient with IgA-kappa type M-protein whose serum fructosamine(FRA) value was markedly elevated; and Case 2 was a patient with pseudo-leukocytosis induc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et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 and IgG-kappa type M-protein. The M-protein in Case 1 was found to be conjugated to serum albumin by immunoelectrophoresis. By gel filtration, the FRA peak of the patient's serum was shown in the high molecule weight fraction. The glycation of IgA-kappa type M-protein was clearly demonstrated by FRA staining after fractionation by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lthough serum FRA values of other non-diabetic patients with IgA type M-protein were elevated, patients with IgG type M-protein and IgM type M-protein had low or normal serum FRA values. In Case 2,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of the patient's blood anti-coagulated with EDTA was 52,300/microliter as determined using an automated counter, but was within normal limits when counted manually by light microscopy using a hemacytometer. The white precipitates were form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patient's serum with EDTA.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revealed that the precipitates were IgG2-kappa type M-protein.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应用自动控制科学和微电子技术,研制开发了适合于自由活动动物的遥控导航系统,并借助于神经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知识成功的应用于大鼠,使其成为受控于人的“智能动物”。本研究的开展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和神经科学的交叉融合,在智能动物的研究方面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脑疲劳是指在长时间、高强度脑力劳动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如头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不适症状的现象。脑电图(EEG)是通过电极记录下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位活动,其在脑疲劳检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归纳了EEG检测脑疲劳的发展历史,对EEG检测脑疲劳的常用指标:α波相对能量、波形组合参数如(α+θ)/β以及Shannon、二阶和三阶的Renyi、Tsallis和Generalized eScort-Tsallis这5种小波熵进行了介绍,总结了EEG在脑疲劳识别以及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最后分析了EEG在检测脑疲劳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西咪替丁对小鼠中孕妊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研究西咪替丁对中孕妊娠的影响。方法 :用昆明种小鼠 ,在妊娠第 9~ 1 2天分别连续灌胃给予西咪替丁 80mg·kg 1,1 60mg·kg 1,3 2 0mg·kg 1,640mg·kg 1,于妊娠第 1 6天解剖记录活胎数 ,吸收胎死胎数。结果 :西咪替丁 1 60mg·kg 1,3 2 0mg·kg 1,640mg·kg 1剂量对小鼠的妊娠抑制率分别为 1 0 % ,45 % ( p <0 .0 0 5 ) ,65 % ( p <0 .0 0 5 )。 结论 :西咪替丁具有一定的终止中孕妊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