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生物节律研究方面的相关资料,分析生物节律机制、生物节律与时间医学的关系以及生物节律与疗养学的关系。重视并合理利用生物节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促进身体的康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生物节律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体内的生理机能按着特定时间表发生周期变化的一种理论 ,人类生物节律的周期变化 ,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及生活 ,而这种变化对于精神病人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从 1998年 7月 1日~ 1999年 7月 1日对我院的两科室 ,各 40例病人进行对照研究 ,表明应用人体生物节律对于精神病人实施身心的整体护理效果良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人均为住院治疗者 ,时间为 1998年 7月 1日~ 1999年 7月 1日。病人均为男性 ,应用生物节律组和对照组各 40例 ,采取出院即补充的方法使病人均保持在 40人。1.2 方法 围绕…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节律专业委员会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睡眠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联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北京市中医睡眠诊疗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中心承办,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编辑部协办的2016生物节律与睡眠高峰论坛暨第一期生物节律睡眠生物节律研究方法及应用培训班将于2016年8月在北京举办。参加者可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  相似文献   

4.
生物节律是生命体的基本现象之一。在人类最为常见且研究最多的是昼夜节律。该文通过生物节律改变。影响昼夜节律变化的内源性因素,高血压对机体靶器官的损害以及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来阐述生物节律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生物节律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体内的生理机能按着特定时间表发生周期变化的一种理论,人类生物节律的周期变化,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及生活,而这种变化对于精神病人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从1998年7月1日~1999年7月1日对我院的两科室,各40例病人进行对照研究,表明应用人体生物节律对于精神病人实施身心的整体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生物节律对机体的生理、代谢和行为具有广泛而重要的调控作用。生物节律的形成是生命体在进化过程中与地球环境相适应的结果,由此形成以地球自转为周期的自主振荡模式。目前已在多种正常细胞中发现由生物节律基因调控的关键基因转录和表达,而这种调控也在肿瘤细胞的形成和进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总结了关于生物节律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进程之间相互联系和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基于生物节律的个性化、精准化肿瘤治疗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物节律是现代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而中医学对时间因素与人体生命健康相关性的重视由来已久,其中的许多理论和经验都体现出中医学对人体生物节律的认识。通过对《黄帝内经》及相关文献的研读梳理,阐释中医理论的时间属性,通过举例阐明中医学对人体生物节律特别是昼夜节律包括睡眠生物节律的认识,并对中医时间医学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生物节律理论运用到护理管理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充分利用生物节律理论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果运用生物节律理论后,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理论文核心期刊发表情况及护理小革新均明显提高,护理缺陷及差错发生率减少。结论生物节律理论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姜艳梅  钱宝延 《现代康复》1998,2(10):1152-1152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病逝日期与人体生物节律的关系,方法:按照人体生物节律理论,采用理论概率法。结果:在117名高血压性心脏病患病逝中,实际死于临界期的人数明显多于理论预期数;实际死于高潮期的人数明显少于理论预期数;实际死于低潮期的人数与理论预期数接近。结论:提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的病逝日期与人体生物节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联系,尤其与情绪单零相临界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病逝日期与人体生物节律的关系。方法:按照人体生物节律理论,采用理论概率法。结果:在117名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病逝中,实际死于临界期的人数明显多于理论预期数;实际死于高潮期的人数明显少于理论预期数;实际死于低潮期的人数与理论预期数接近。结论:提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病逝日期与人体生物节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联系,尤其与情绪单零相临界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2016年12月17日,由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生物节律专业委员会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睡眠医学研究中心承办,《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编辑部、中国中西医结合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16全国睡眠生物节律医学高峰论坛,在解放军总医院外科大楼会议厅隆重召开。大会主席张熙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睡眠研究会秘书长左和鸣教授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12.
根据生物节律的理论,单一地根据“内环境稳定”来决定用药剂量和次数并非科学重要的是能够维持血药浓度在生物节律需求之下处于稳态水平来调整用药时机,以施行最佳给药方案。 有些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在正常人体实验与时间的关系不大,但许多药物显著  相似文献   

13.
时辰药理学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辰药理学又称时间药理学,它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的边沿科学。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展了广泛的药理效应、药物动力学和不良反应与时间周期性变化规律(生物节律)关系的研究,并获得迅速地发展。经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作用与人的“生物节律”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同等...  相似文献   

14.
朱文君 《全科护理》2011,(6):498-499
[目的]运用生物节律与时间医学理论指导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方法]选择100例在本科住院的脑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利用人体生物节律和时间理论制定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对照组按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血糖控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压、血糖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生物节律与时间医学理论指导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能明显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生物节律与时间医学理论指导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方法]选择100例在本科住院的脑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利用人体生物节律和时间理论制定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对照组按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实施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控制、血糖控制、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血压、血糖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生物节律与时间医学理论指导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能明显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和致残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6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时间与生物节律——情绪、体力、智力各期的相关性探讨,发现AMI在患者情绪临界期及体力低潮期日发生数高于其它各期,提出情绪临界期及体力低潮期为AMI好发时间,应用生物节律对AMI患者实施有效护理,消除AMI的部分诱发因素,可降低AMI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生物节律又名生物节奏。它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体内生理机能按着特定的时间表发生周期变化的一种理论。人类这种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正常工作及生活,在医疗护理中运用这种规律,就能取得较好的医疗护理效果。一、人体生物节律生物节律是一种自然现象,在自然界中,一切生物活动都按着自己固有节律进行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变化规律在本世纪初由生物、生理及医学家共同揭开。人与其他生物一样,也存在着周期变化的规律,我们称它为人体生物节律。德国医生弗里斯等人,通过对疾病的观察,揭示了人体生物节律。  相似文献   

18.
肠内营养支持因更符合生理代谢过程而成为危重症患者营养治疗的重要手段。患者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同时,其自身原有胃肠道生物节律性也被改变,导致在肠内营养支持早期与过渡期常出现一系列胃肠道不耐受症状。本文基于生理学从胃肠道生物节律性角度对该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探讨相关饮食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肠内营养过渡期胃肠道原有节律性的恢复,保障患者康复早期营养供给。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生物节律专业委员会将于12月17-18日在北京举行"2016全国睡眠生物节律医学高峰论坛"。16日晚上召开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讨论和决定专委会增补人选等事宜;17日全天进行学术交流活动;18日上午围绕脑科学举行小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监护仪所示的呼吸率、心率和血氧饱和度(SpO_2)参数探索肺源性心脏病病理生理变化的昼夜生物节律特征。方法,15例样本均符合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其中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68岁,设置6个时点:0点、4点、8点、12点、16点、20点,从24 h监护仪中获取呼吸率(次数)、心率(次数)和SpO_2(百分率)的监测数据,分项输入余弦法程序进行生物节律分析。结果:在所观测的15个病例中,呼吸率9例和心率10例的峰值相位位于356.89°~-84.50°(23点44分~4点36分),其中5例其中5例P0.05,提示有显著生物节律特征。SpO_2的峰值相位,12例位于-130.60°~-310.16°(8点20~20点20分),其中5例P0.05,提示有显著生物节律特征。结论:肺源性心脏病例的呼吸率和心率夜间明显快于白天,SpO_2明显夜间低于白天,提示该病的病理生理具有昼夜生物节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