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结果与精神病的关系。方法使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学仪器测定236精神病患者和62例健康对照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经过统计分析。结果全血液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卡松黏度高切、卡松黏度中切、卡松黏度低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比容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精神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增高与用药、活动和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3.
川芎嗪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川芎嗪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 ,对川芎嗪静脉输液治疗 70例寻常型银屑病其中 3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显示 ,川芎嗪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良好疗效 ,治疗后患者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粘附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张捷  许琦  何军 《贵州医药》2011,35(6):540-540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精神疾病之一的精神分裂症近年来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其病因及病理机制研究面涉及多个因素,但尚不十分明确。本文就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征进行相关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流变学异常可导致血黏度增加和血栓前状态,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脑梗死的病因之一。对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HCT)、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进行检测,探讨血液流变学异常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增高为临床特点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在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变化中,除血容量、心输出量和血管阻力以及神经、体液与内分泌等多种因素对血压有影响外,血液流变性障碍也是其机制之一.因此,研究高血压状态下血液流变学变化,对探讨高血压发病机理、判断患者病情和指导临床治疗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蚓激酶对高黏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蚓激酶对高黏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高黏血症患40例,给予蚓激酶每次2拉.3次/d,连续15d。结果治疗后血浆比黏度.凝血因子1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显著下降(P<0.01)。结论蚓激酶是治疗早期高黏血症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对12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组和1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均有显著增高(P<0.01),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和刚性指数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红细胞变形和电泳指数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它可以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监测病情变化,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我们作了如下研究。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06年1月至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就诊人员,均排除恶性肿瘤、血液病、创伤、烧伤等疾患,对照组共335例,男性170例,女性165例,年龄31~77岁,平均(60±11)岁。该组研究对象甘油三酯(TG)≤1·9 mmol/  相似文献   

10.
刘洪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696-3697,3699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与糖尿病肾病(DN)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4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68例和DN组72例,并与69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组与DN组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黏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全血低切相对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与DM组比较,全血黏度、全血低切还原/相对黏度、纤维蛋白原均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最大变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可能为DN发生、发展的另一危险因素。结论 DN与血液流变学改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肖彬  刘克强 《江苏医药》1989,15(7):402-403
我们于1987年11月~12月对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本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1~50岁。住院时间为1个月~6年,平均31.5个月;住院次数为1~12次,平均3.8次;总病程为8~25年,平均14.9年。所有病人在试验前均长期服用一种或多种抗精神病药物。对每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造成重大死亡的疾病之一.在其发病过程中均出现血液流变学改变,观察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我院2009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中的21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及其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对肝硬化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浆内毒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出现明显异常,主要表现在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0.01),与血浆内毒素水平成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改变,且与内毒素血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从阴虚瘀热论治银屑病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英汤”以滋阴清热、解毒逐瘀为大法治疗银屑病患者 10 6例 ,总有效率为 94.3%。同时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发现银屑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中各项指标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经滋阴清热解毒逐瘀治疗后银屑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 (P<0 .0 1)。提示从阴虚瘀热论治银屑病的同时可改善患者的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15.
300例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萍  徐岷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363-1363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血压升高危害不仅仅是其本身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其也是冠心病、动脉硬化及中风的危险因子。近年来,在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改变中,血液流变学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资料显示.血液流变学因素的改变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光量子血疗对银屑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流变指标。结果光量子血疗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与丹参组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光量子血疗较丹参组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状况,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光量子血疗较丹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更佳,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低清蛋白血症是引起住院患者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低清蛋白血症患者的相互关系,了解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在低清蛋白血症中的预警作用。方法研究低清蛋白血症住院患者71例,平均年龄(61.75±15.24)岁;男42例;女29例。通过统计比率描述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低清蛋白血症住院患者的相互关系。结果全血黏度高切低于正常水平(男73.8%,女79.3%),全血黏度中切(100/S)(男73.8%,女75.9%),血沉高于正常水平(男76.2%,女72.4%)。结论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100/s)出现往低于正常范围下限水平发展同时血沉往高于正常范围上限水平发展,对低清蛋白血症发生的早期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高血压病是一种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疾患,在神经、体液及其他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下,使机体血流量—阻力关系扰乱。目前,随着血液流变学的逐步深入开展,发现高血压病出现血液粘度及血浆粘度改变,是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变化,现将159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为男性,按照1979年全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工作汇报讨论会修订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将病人进行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9.
20.
肝硬化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国梁  吴萍 《云南医药》1996,17(4):276-277
肝硬化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曹国梁,吴萍Thehemorrheologicchangesofthehepaticcirrhosispatients¥CaoGuoliang;WuPing;(KunmingYanAnHospital,650051)Ab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