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aminin,LN)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98例肝病患者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和肝硬化(LC)组血清Ⅳ—C、LN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急性肝炎(AH)、慢性迁延性肝炎(CPH)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Ⅳ—C和LN的测定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肝病患者病情的进展、转化及抗纤维化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不同人群130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一DNA进行了检测,阳性结果60例.资料揭示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慢性迁延性肝炎(CPH)、肝硬化(LC)、肝癌(HCC)和无症状携带者(ASC)PCR阳性率均高于急性肝炎(AH),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CAH、CPH、LC、HCC、ASC,患者体内多数有HBV的存在,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标志物检测及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IA测定血清中PⅢP、CⅣ、LN、HA含量,结果表明49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组,53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46例肝炎后肝硬化(LC)组血清中PⅢP、CⅣ、LN、HA含量与40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并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增高。肝纤维化时CⅣ出现最早,肝硬化时CⅣ增高更明显。并在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高价值。PⅢP是反映肝纤维化发展较特异的指标。HA是反映活动性肝纤维化,是预测肝硬化的重要指标,四项联检临床符合率达80%以上。结果与肝纤维化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85例慢迁肝 (CPH)、慢活肝 (CAH)和肝硬化 (LC)患者血清C IV、LN、HA及TNFα水平。发现各组肝病患者血清C IV、H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LN在CAH和LC组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这些指标均随着肝纤维化程度进行性增加 ,TNFα含量以CAH最高 ,LC次之。另外血清TNFα与C IV、LN及HA在CAH组患者中呈正相关 (P <0 0 5 ) ,而在LC组患者中无相关性 (P >0 0 5 )。结果提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增高是肝纤维化活动期的一种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焦奋哲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3998-3999
用RIA测定血清甘胆酸(CG)、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含量,结果表明5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组,62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组和70例肝炎后肝硬化(LC)组血清CG、HA和LN含量与60名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增高。  相似文献   

6.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和慢性迁延性肝炎(CPH)病人及健康人血清中游离白细胞介素2受体(fIL2R)水平,CAH和CPH病人的cpm分别是2326±617及1277±397,健康人仅为343±213。结果发现:CAH和CPH病人血清中f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CAH病人血清中fIL2R水平高于CPH病人(P<0.01)。提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fIL2R水平升高可能与其免疫应答异常及炎症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从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水平,同时测定谷丙转氨酶(GPT)和IgG含量,结果显示重症肝炎(S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和肝炎后肝硬化(HC)患者IL—6、TNF—α活性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C)(P<0.01),以SH为最高,SH>CAH>HC,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患者无明显变化(P>0.05)。另外,在SH、CAH组中,IL—6活性水平与TNF—α活性水平,以及IL—6、TNF—α活性水平与血清IgG、GPT含量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检测了16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Ⅰ型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连蛋白(LN)水平,并通过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评价了这些指标及其组合对慢性肝炎、肝硬变的诊断价值。结果除PICP外,其余指标均显著上升,且随CPH→CAH→LC浓度逐渐升高。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分析,PⅢNP及HA对CAH及CPH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Ⅳ·C及LN,但是Ⅳ·C在CPH也有显著升高,比其它指标变化早。四个指标对肝硬变的诊断价值均无显著差异。应用重叠试验方法,以HA联合其它指标进行分析,结果HA+LN+PⅢNP组合最有价值,灵敏度65.2%,特异性达到了95.5%,临床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四种无创化血清学指标对肝纤维化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入选的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代表性疾病233例,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肝硬化(LC)三组,其中CPH 77例,CAH 68例,LC 78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汁酸(TB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分析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四种指标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均呈增加趋势,其中HA上升速度最快,其血清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有着较好的相关性,随炎症及纤维化的进展而逐渐增高,即LC>CAH>CPH。而随着疾病的进展,TBA的增高幅度明显大于ALT及GGT。结论 HA、TBA、ALT及GGT为诊断肝脏疾病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监测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进展,判断疗效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内科学     
,70796 SADA及SPECT在老年病毒性肝炎检测的临床价值/王湖荣…//宁夏医学杂志一1997,19(2).一84~86 180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年龄60~84岁。其中急性黄疽型(AH)50例,慢性迁延型(CPH)50例,慢性活动型(C AH)50’例,重症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LC)30例。正常对照组系健康献血员30例。临床对照组系住院的非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各型分别随机抽样30例。检测血清腺昔脱氨酶(S ADA)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结果,老年重症肝炎和LC和SADA活力显著升高,CAH中度升高,AH轻度升高;CPll低度升高,且比非老年病毒性肝炎组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正>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目前,临床上对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确诊仍以肝穿活检为主,如何寻找一种非损伤性诊断途径是近年来肝病研究的热点。近年对一种新的基底膜胶原成分一血清Ⅳ型胶原(CⅣ)引起人们的关注。CⅣ测定可灵敏地反映肝硬化程度。本文旨在对CⅣ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作一探讨,并与国内外公认的肝纤维化标志物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进行比较。 1.材料和方法 病例:肝病组,肝硬化(LC)26例,代偿性7例,失代偿性19例,平均年龄42.8±21.4岁;慢性活动性肝炎(CAH)33例,平均年龄32.7±13.9岁;慢性迁延性肝炎(CPH)27例,平均年龄35.8±20.9岁;急性黄疸型肝炎(AH)49例,平均年龄30.8±17.4岁,其中部分病例经病理学证实,诊断符合1990年上海肝炎会议修改的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NC)无肝炎史,体检合格者30例。  相似文献   

12.
戊型肝炎(HE)在发展中国家呈暴发及流行性发病,散发性HE罕有报道,但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国内有关HE呈散发的报告不断增加。为了解郑州地区HE的发病情况,1993年8月到12月我们对13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抗—HEV—lgm检测,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检测对象:130例均系住我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来自郑州市区或郊县。临床诊断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修定标准。男93例,女37例,年龄5~70岁。其中急性病毒性肝炎(AVH)30例,慢性迁延型肝炎(CPH)35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40例.肝炎后肝硬化(LC)12例,重型肝炎13例。  相似文献   

13.
血清酶与总胆汁酸联合检测在常见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黄疸性肝炎(acute icterohepatitis,AI H)、慢性活动性肝炎(chronic active hepatitis,CAH)、慢性迁延性肝炎(chronic persisitent hepatitis,CPH)、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肝癌(HCC)及胆道疾病(dis-ease of biliary tract,BTD)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血清酶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健康者及140例肝胆疾病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活力。结果:各型肝病组TB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肝病组(P<0.01);急性黄疸性肝炎组TBA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P<0.01),与血清ALT和AST几乎平行升高;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TBA显著高于ALT和AST,但与ALT和AST不完全平行,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时ALT和AST升高而TBA反而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TBA测定对于急性肝炎患者具有高度灵敏性,对ALT和AST正常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但单独应用对判断病情有一定的局限性,与ALT、AST、GGT及CHE联合检测能全面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4.
血清透明质酸含量测定及在肝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秋  崔锐 《安徽医学》1998,19(1):9-10
本文对191例肝病患者进行血清透明质酸(HA)RIA测定,结果表明各类肝病血清HA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最高,肝癌与肝硬化接近,其次是CAH,CPH较低,诊断肝硬化正确率为82.9%,鉴别CPH与CAH正确率为77.1%。认为血清HA测定对反映肝内皮细胞功能,肝损害的程度及早期肝硬化、纤维化是极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新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在568名HBsAg携带者的肝活检标本中,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发现137名δ抗原阳性,其中男111名,女26名,21—40岁居多。组织学和免疫荧光特点:137名肝内存在δ抗原者,组织学检查均为慢性肝炎。其中6名(4%)为慢性小叶性肝炎(CLH);6名慢性迁延性肝炎(CPH);93名(70%)慢性活动性肝炎(CAH);30名(20%)CAH伴肝硬化,其中2名非活动性肝炎中有1名伴肝细胞癌。在肝细胞核内见到有δ抗原的标本124份,在核和胞浆同时见到者9份,仅在胞浆见到者有4份。非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可见δ荧光分散存在,CAH伴肝硬化患者比较多些  相似文献   

16.
何国瑛  吴丽萍 《四川医学》1991,12(4):207-208
为了解成都地区肝病患者血清及头发中微量元素的水平,对各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进行了血清及头发微量元素锰、铁、铜、锌及硒的测定。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肝炎分型按1984年南宁会议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本组为1988年12月至1989年1月住院患者117例,男性82例,女性35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8例(平均年龄27.63±6.57岁);急性黄疸型肝炎(AIH)48例(31.41±12.44岁),其中急性期21例,恢复期21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8例(32.78±8.9岁);慢性活动性肝炎(CAH)24例(31.9±7.7岁);肝硬化(LC)19例(45.9±12.98岁)。正常对照组13名,为本院医务人员,男5人,女8人,平均年龄32.92±7.81岁。  相似文献   

17.
1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病人外周血中一氧化氮 (NO)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2方法 采用 Griess法和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测定 11例慢性迁延性肝炎 (CPH)、1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7例肝硬化 (L C)病人外周血中 NO和 TNF- α的含量 ,并与 33例正常人进行了比较。 3结果 慢性肝病病人血清中 TNF- α与 NO明显高于对照组 (t=2 .377~ 7.0 74,P<0 .0 5 ) ,且 TNF- α与 NO呈正相关 (r=0 .811,P<0 .0 1)。 4结论  TNF- α参与了肝脏的活动性病变过程 ,NO对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病人血清的含量在各类慢性肝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各类慢性肝病患者358例,同时以50例健康体检组作为对照,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HA、PCIII、IVC、LN、SF、CG血清学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病组的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慢性活动性肝病(CAH,n=157)、慢性迁延性肝病(CPH,n=123)、肝硬化(LC,n=7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CAH、CPH两组合计HA、PCIII、CG的检出阳性率分别是70.8%、68.3%、69.6%;LC组分别是86.4%、83.7%、88.1%.结论 六联检血清学含量,能提高慢性肝病、肝硬化诊断阳性率,而且对评测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内科学     
99085482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l受体的研究/王可深…//青岛医药卫生一1999,31(1)一11~12 82例均系住院病人,年龄60~81岁。急性病毒性肝炎(AH)20例,慢性迁延型肝炎(CPH)15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18例,肝炎后肝硬化(HC)20例,重型肝炎(SH)9例。以健康退休干部查体30例作正常人对照组。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I受体(sIL一ZR)水平(u/ml)。结果,AH、CPH、CAH、HC、SH组中分别为643.5士232.6、452.8士234.3、632.5士243.3、693.5士267.3、901.4士304.8,对照组为248.0士175.2。病例组sIL…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72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其血清测定T_3,T_4的结果,并对其临床价值作一初步探讨。 1 一般资料 (1)检测对象 72例均为住院患者,男57人,女15人,平均年龄32岁;其中慢性活动性肝炎(CAH)3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3例,肝硬化24例:GAH、CPH均为病理诊断,肝硬化系根据B型超声波检查、临床症状结合化验结果作出诊断,部分病例为病理证实。正常对照55人系门诊体检人员,男35人,女20人,平均年龄36.5岁;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