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冠心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在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间经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8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的病情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冠心病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得出初步诊断,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综合诊断冠心病后,统计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于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进而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80例患者经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中,有73例患者确定诊断为冠心病,即诊断准确率为91.25%。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冠心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0%以上,因此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冠心病,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分别采用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与选择冠状动脉造影常规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结果:6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128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5.3%(61/64),特异度为80.0%(4/5),敏感度为96.6%(57/59),与金标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诊断方法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比中,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采用128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以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其特异度与敏感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3例,均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临床诊断,其中观察组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对照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观察两种方式检查的准确率。结果:分析两种方式检查的准确率,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轻度狭窄的检查率高于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以及闭塞的检查准确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似冠心病患者入院诊断期间,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能够降低临床不适感,提高检查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患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选择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以及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分析不同诊断方式诊断结果。结果:MRI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虽然高于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漏诊率与误诊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与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总满意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选择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是可行的,与MRI相比临床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治疗的5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采用常规症状诊断,再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统计2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临床病症诊断准确率为78.0%,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6.0%(P<0.05)。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本院3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其中行螺旋CT和增强扫描的有19例,行磁共振成像和增强扫描有19例。回顾性分析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两者的异同、准确性以及诊断价值。结果:行螺旋CT和增强扫描可检出所有的病灶,定位准确率高达100%,性质判断准确率为84.21%(16/19);行磁共振成像和增强扫描可检出全部的病灶,位置准确,性质判断准确率达89.47%(17/19);可见磁共振成像较螺旋CT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螺旋CT成像的速度比磁共振成像快且对钙的敏感度更高,因此,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选择螺旋CT成像作为首选。结论: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治疗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并且将两者结合处理后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有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6例患有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静脉造影技术对A组患者进行诊断;采用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扫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结果 B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2组患者都没有发生任何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有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进行诊断,可以使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使患者的病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螺旋CT、磁共振成像诊断资料,并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胰腺癌的效能。结果 120例疑似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95例为胰腺癌,25例为胰腺良性肿块。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胰腺癌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均高于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螺旋CT诊断相比,磁共振成像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实施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患者诊断过程中64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AA治疗的患者5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其中28例患者作为CT组,其接受诊断的方法为64排螺旋CT,另外28例患者作为B超组,其接受诊断的方法为B超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结果:统计学分析后可知,与B超组患者相比,CT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两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AA患者来说做好及时、准确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其中64排螺旋CT就是相对较为理想的一种诊断方法,可以更好发现与鉴别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更好治疗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1例卵巢肿瘤(其中良性43例,恶性38例)的64排螺旋CT影像学表现。结果:良性卵巢肿瘤CT检出39例,准确率90.7%;CT检出恶性肿瘤38例,准确率94.3%。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可以任意方向重建,清晰显示肿瘤在盆腔空间位置以及与盆腔脏器之间的比邻关系,对肿瘤的定位与定性、病变范围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应用效果和准确率.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就诊26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全部患者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分别对患者进行螺旋CT和MRI诊断,比较两种不同诊断方法检出率、诊断价值和诊断结果.结果:肿瘤直径1~3和<1cm时,MRI检出率高于CT检出率(P<0.05);肿瘤直径>3cm时,两种诊断方法具有相同检出率(P>0.05);MRI诊断价值高于螺旋CT诊断(P<0.05);MRI诊断结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MRI诊断,诊断价值高,可提高诊断检出率,对原发性肝癌边界、大小和范围具有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贺佳俊 《药物与人》2014,(7):99-100
目的:探析隐匿性骨折应用64层螺旋CT及MRI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苏州市九龙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入两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MRI扫描检查法;对照组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法,比较两组的隐匿性骨折阳性检出率及损伤部位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组的异常阳性41例(85.4%),其中31例仅经横断面图像显示骨折,10例行斜面或冠状面,结合矢状面图像诊断为骨折,骨折累及关节面者15例,其中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显示11例,4例通过斜面图像调整确诊;MRI组的发现异常阳性45例(93.8%),T2WI周围出现高信号水肿区,T2WI、T1WI呈条状、不规则状低信号带;T2WI部分信号带较T1WI欠清晰,范围缩小;48例T1WI、T2WI均见骨折线周围片状高信号水肿,少数病例T1WI低信号带周围夹杂小片状或斑点状高信号,T2WI呈现一致高信号。MRI膝关节损伤T1WI显示松质骨内低信号带,另外MRI显示膝关节积液3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例,膝关节侧副韧带或前、后交叉韧带4例。结论:隐匿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是多排螺旋CT扫描,对于诊断不明确者,可进行MRI扫描,二者相结合,可显著提高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同时可清晰显示骨折损伤部位,便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骨关节损伤的不同影像学诊断准确性差异。方法:选择2020年2月~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骨关节损伤患者共30例,征得患者同意后均实施CT诊断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成像,选用单排螺旋CT机,仰卧位,固定患肢,足部先进并保障肢体长轴垂直于扫描平面后进行诊断;磁共振成像,在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共振完成检测,仰卧位,自然伸直下肢,轻度弯曲骨关节并向外翻。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差异。结果:关节镜诊断下骨损伤、胫骨平台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占比分别为23.33%、33.33%、43.33%;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与关节镜结果完全一致,检出率100%;CT诊断分别为13.33%、30%、33.33%,检出率76.67%。结论:磁共振成像对骨关节损伤的诊断可达到理想检出效果,在辨别不同类型损伤方面优于CT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螺旋CT、MRI应用在SAP(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诊断准确率,对两种诊断方式(CT、MRI诊断)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展开评估。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为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均经两种方式进行诊断,即为多层螺旋CT(第一组)、MRI诊断(第二组),分析两组诊断结果存有的差异,对螺旋CT、MRI应用在SAP中的价值进行相应的评价。结果:第一组CT诊断准确共38例,准确率为95.0%;第二组MRI检查之后37例诊断准确,准确率为92.5%;第一组患者经相应的诊断之后其准确率和第二组的准确率间对比无差异,组别间数据的分析和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经相应的诊断之后其漏诊率、误诊率和第二组间对比无差异,组别间数据的分析和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在临床中经应用不同的诊断方式螺旋展开检查,CT、MRI均可良好的诊断效果,有效的保障诊断准确率得以进一步提升,临床主治医师可按照诊断结构为患者制定出与其相符合的治疗方案,进而保障患者预后的改善。在SAP患者的MRI和螺旋CT诊断结果比较统一,诊断准确率比较高,但MRI诊断仪器价格比较高,推广容易受到临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螺旋CT、MRI应用在SAP(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诊断准确率,对两种诊断方式(CT、MRI诊断)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展开评估。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为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均经两种方式进行诊断,即为多层螺旋CT(第一组)、MRI诊断(第二组),分析两组诊断结果存有的差异,对螺旋CT、MRI应用在SAP中的价值进行相应的评价。结果:第一组CT诊断准确共38例,准确率为95.0%;第二组MRI检查之后37例诊断准确,准确率为92.5%;第一组患者经相应的诊断之后其准确率和第二组的准确率间对比无差异,组别间数据的分析和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经相应的诊断之后其漏诊率、误诊率和第二组间对比无差异,组别间数据的分析和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在临床中经应用不同的诊断方式螺旋展开检查,CT、MRI均可良好的诊断效果,有效的保障诊断准确率得以进一步提升,临床主治医师可按照诊断结构为患者制定出与其相符合的治疗方案,进而保障患者预后的改善。在SAP患者的MRI和螺旋CT诊断结果比较统一,诊断准确率比较高,但MRI诊断仪器价格比较高,推广容易受到临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磁共振3.0T高分辨T2WI成像技术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磁共振3.0T高分辨T2WI成像技术检查.结果:50例患者中癌症类型分为管状腺癌35例,黏液腺癌3例,高级别绒毛管状腺癌6例,中-低分化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1例;病灶形态分为环周浸润22例,环周菜花14例,局部肿块14例;分化程度为高分化6例,中-低分化5例;T分期为T1分期3例,T2分期13例,T3分期19例,T4分期15例;N分期为N0分期7例,N1分期10例,N2分期33例.患者T分期诊断中的灵敏度分别为76.36%、72.52%、96.25%和100.00%,特异度分别为99.99%、95.63%、92.25%和100.00%.N分期灵敏度为86.63%、88.52%和93.25%,特异度为99.63%、94.25%和100.00%.结论:对于直肠癌术前T N分期诊断而言,磁共振3.0T高分辨T2WI成像技术应用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于患者TN分期诊断和识别具有准确率高、可控性强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方法和价值。方法抽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患者先后用不同影像学方法检查。对照组30例,行与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测。实验组30例,行层螺旋CT检测。比较2组各类型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2组阳性检出率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以输尿管结石和肿瘤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MRU、层螺旋CT各有其优点,但总体来说层螺旋CT检测阳性检出率较高,因此,早期行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早期治愈率,应当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足部挤压伤多发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足部挤压伤多发骨折患者行X线检查,并予以16排螺旋CT容积扫描,三维重建成像,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X线片检查可见30例患者足部41处骨折,10例患者X线片检查未见骨折,诊断准确率75.0%(30/40)。16排螺旋CT检查发现39例患者共有48处足部骨折,1例患者高度怀疑骨折,但CT检查未见骨折,诊断准确度为97.5%(39/40),16排螺旋CT扫描和图像重建诊断足部挤压伤多发骨折准确度高于X线片准确度(P<0.05)。结论使用16排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成像,可清晰观察到足部挤压伤部位骨块的空间解剖结构,更直观地展现整复模型,结合二维成像可更方便、准确地诊断足部挤压伤多发骨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非典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CPO)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诊的83例骨感染和骨肿瘤患者影像资料,将采用CT影像检查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磁共振影像检查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两组影像进行盲法诊断。结果:两组的CPO、骨样骨瘤及骨肿瘤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非典型病例诊断准确率为96.5%,高于对照组(75.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20,P<0.05)。结论:对比于CT检查,MRI检查可以有效地提高非典型CPO的诊断准确率,在与骨样骨瘤、骨肉瘤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1.5T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5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56例患者均进行1.5T磁共振成像并诊断,将所有患者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1.5T磁共振成像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结果:使用1.5T磁共振成像对患者T分期总准确率为92.86%(52/56),T1、T2、T3、T4敏感性分别为81.82%;68.75%;94.44%。对患者N分期N0、N1、N2的诊断总准确度为94.64%,特异度为93.33%;敏感性为92.31%。结论:为诊断直肠癌的患者应用1.5T磁共振成像其诊断效果显著,对于患者TN分期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阴性阳性预测值相对较高,使得诊断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