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标志物的改变,为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6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骨密度(BMD)、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钙和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随着年龄增加,两组检测者的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糖尿病组的股骨颈及Ward's区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糖尿病组患者的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测定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尤其是与股骨颈和Ward's区的测定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反映骨形成的标志物如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会随骨密度的降低而降低,反映骨吸收的标志物如Ⅰ型胶原蛋白C末端交联肽的含量,尿液中吡啶啉的含量会随骨密度的降低而升高。结论:在诊断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时,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测量有很好的拟合性,可早期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并可用于监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转换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不同部位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我院64例2型糖尿病成年男性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收集20例健康成年男性为对照组,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检测受试者正位腰椎(L1-L4)、右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的骨密度,并依据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将病例组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同时检测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collagen type Ⅰ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arboxy—terminal collagen crosslinks,β—CTX)、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D3]、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lC)、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以及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临床化学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间年龄、体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的脊椎骨密度值、髋部骨密度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量减少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Cr、FBG、HbAlC和β—CTX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质疏松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Cr、ALP、FBG、HbAlC、PINP、β—CTX、PTH结果均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的25(OH)D,均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INP、β—CTX与大转子、股骨全部的骨密度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骨转换标志物与骨密度联合检测能更早反映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8例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同时重视心理护理、细化健康教育、制定个体化饮食、用药观察护理、规范指导运动、有效缓解骨痛、预防跌倒骨折及建立出院随访等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28例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经临床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的关系,分析高血糖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至12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9例绝经后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9.0%)32例和B组(HbA1c≥9.0%)27例。比较两组间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eptide,PINP)、I型胶原蛋白C末端交联肽(type I collagen protein C-terminal crosslinking peptide,CTX)及相关资料的差异,并对BTM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组PINP,CTX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20)。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INP与HbA1c呈负相关(r=.0.435,P=0.001)。CTX与TC呈负相关(r=.0.321,P=0.013),与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呈正相关(r=0.278,P=0.033),与HbA1c呈负相关(r=.0.390,P=0.002)。分别以PINP及CTX为因变量,以临床及生化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只有HbA1c进入回归方程,且HbA1c水平越高,PINP及CTX值越低。结论:绝经后T2DM患者随着HbA1c水平增高,骨形成及骨吸收均减少,整体骨转换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与骨转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内分泌科收治住院的87例T2DM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以及血尿标本,检测N端-骨钙素(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和I型胶原羧基端Beta特殊序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骨转换标志物和骨密度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4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各生化指标、血清25(OH)D、甲状旁腺素(PTH)及骨转换标志物骨钙素(OC)、胶原C端交联物(CTX)水平,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将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尿白蛋白、25(OH)D水平分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OH)D水平随年龄增加呈降低趋势,PTH水平随增龄有升高趋势。OC及CTX水平随增龄而降低(P0.05)。随尿白蛋白水平升高,受试者25(OH)D水平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或微量尿白蛋白组相比,大量尿白蛋白组患者OC及CTX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大量尿白蛋白组患者腰椎及股骨颈BMD明显低于正常尿白蛋白组(P0.05)。25(OH)D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随25(OH)D水平降低,OC及CTX亦呈下降趋势,其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OC水平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1),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股骨颈及腰椎BMD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普遍偏低并与尿白蛋白水平具有负相关性。骨代谢状态以低转换型为主,骨转换标志物水平与尿白蛋白及25(OH)D水平具有一定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病人骨质疏松的情况并制订护理对策。方法对65例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病人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病人骨质情况,给予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口服钙尔奇、福善美等药物治疗骨质疏松,以及心理护理,运动、饮食的指导。结果65例病人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12例发生股骨颈骨折,17例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6例骨折后发生压疮。结论糖尿病病人骨质疏松的治疗除了控制血糖外,可通过X线片及骨密度仪测定判断病人骨质疏松情况,并实施健康教育,让病人掌握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基本知识、保健知识,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与骨转换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将124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质疏松症分级标准将分为骨量正常组(37例)、低骨量组(42例)和骨质疏松组(45例).检测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钙、血磷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取决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和骨质量[1]。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 DOP)是糖尿病并发的慢性骨代谢性疾病。骨折风险增加与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有关,研究显示,与非糖尿病组相比,髋部骨折风险T1DM增加了6~12倍,T2DM增加了1.4~1.7倍[2-4]。  相似文献   

10.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并分析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Ⅰ型胶原蛋白氨基端前胶原肽(PINP)、Ⅰ型胶原分解片段C端肽β型(β-CTx)及骨钙素变化情况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及早预防骨折发生。对照组则根据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进行骨转换生化标记物监测。治疗结束时通过骨密度检查判定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骨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8.89%;对照组治愈率66.00%。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骨转换生化指标均处于本地区临床标准范围内。研究期间观察组发生骨折患者3例,占5.56%;对照组发生骨折患者4例,占8.00%,两组比较骨折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转换生化指标能敏感反应患者骨形成与骨吸收情况,检测简便且廉价,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显著的医疗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意大利产QUARKPFT3型体积容积描记肺功能议检测65例T2DM患者(T2DM组)和40例健康对照组的肺通气和弥散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T2DM组患者不同年限肺功能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T2DM组总肺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率(FEV2%)肺-氧化碳弥散量(DLCu)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T2DM患者肺功能损害与糖尿病病程有明显著相关(P〈0.01).结论:T2DM患者存在以限制性为主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背景: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易出现异常改变,但规律尚未明确。目的:从中医证型角度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改变的病理生理特征。设计:病例一对照,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内分泌科。对象:选择2003—04/2004-04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男55例,女48例。按中医证型将患者分为3组:阴虚热盛证组32例、气阴两虚证组36例、阴阳两虚证组35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者30人为对照组,男16人,女14人。纳人对象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方法:①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矿含量测定仪测定各组对象第14腰椎正位和总体髋部及左侧髋部股骨颈的骨密度。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③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④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g检验和x^2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对象第1~4腰椎和总体髋部及左侧髋部股骨颈骨密度。②各组对象骨质疏松患病率比较。⑧各组对象血清骨钙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和健康体检者30人均进人结果分析。①第1-4腰椎和总体髋部及髋部股骨颈骨密度:阴虚热盛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对照组均明显高于阴阳两虚证组(P〈0.05-4).01)。②骨质疏松发生率:阴虚热盛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对照组明显低于阴阳两虚证组[34%(11/32),42%(15/36],33%(10/30),71%(25/35),P〈0.01]。③血清骨钙素水平:阴虚热盛证组和气阴两虚证组明显高于阴阳两虚证组(P〈0.01),低于对照组(P〈0.05)。④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各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①阴阳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和骨形成明显低于健康人和阴虚热盛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骨质巯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和其他2个证型患者。②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骨形成接近健康人。  相似文献   

13.
背景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易出现异常改变,但规律尚未明确.目的从中医证型角度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改变的病理生理特征. 设计病例-对照,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内分泌科.对象选择2003-04/2004-04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男55例,女48例.按中医证型将患者分为3组阴虚热盛证组32例、气阴两虚证组36例、阴阳两虚证组35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者30人为对照组,男16人,女14人.纳入对象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方法①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矿含量测定仪测定各组对象第1~4腰椎正位和总体髋部及左侧髋部股骨颈的骨密度.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③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④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q检验和x2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对象第1~4腰椎和总体髋部及左侧髋部股骨颈骨密度.②各组对象骨质疏松患病率比较.③各组对象血清骨钙素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和健康体检者3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第1~4腰椎和总体髋部及髋部股骨颈骨密度阴虚热盛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对照组均明显高于阴阳两虚证组(P<0.05~0.01).②骨质疏松发生率阴虚热盛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对照组明显低于阴阳两虚证组[34%(11/32),42%(15/36),33%(10/30),71%(25/35),P<0.01].③血清骨钙素水平阴虚热盛证组和气阴两虚证组明显高于阴阳两虚证组(P<0.01),低于对照组(P<0.05).④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各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①阴阳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和骨形成明显低于健康人和阴虚热盛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和其他2个证型患者.②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骨形成接近健康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与老年2型糖尿病汉族与少数民族患者的相关性,观察2种药物的疗效。方法采用德国罗氏601全自动分析仪检测骨代谢标志物。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393例。治疗方面分为2组,1组口服碳酸钙D3每日500mg;同时肌内注射维生素D3,1支7.5mg(30万单位),1次/年,共17例。另1组口服碳酸钙D3每日500mg,同时口服骨化三醇每日0.25μg,共23例。结果男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均低于参考值区间,甲状旁腺素与参考值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均低于参考值区间,甲状旁腺素高于参考值区间。少数民族2型糖尿病患者与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骨钙素、甲状旁腺素参考值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25-羟基维生素D低于后者。2种药品治疗前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均低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甲状旁腺素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检测可作为骨质疏松高发人群的早期干预与合理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异常、骨脆性增加而易引起骨折的全身性骨病[1].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骨密度(BMD)的变化。方法将277例女性T2DM患者分成A组(50岁)、B组(50~70岁)、C组( 70岁)。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所有患者腰椎及左侧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值,并测定血清中骨代谢标志物等生化指标。结果 277例女性T2DM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为50. 2%,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C组腰椎及左侧股骨近端BMD较A组、B组均显著下降(P 0. 05),B组各部位BMD较A组显著下降(P 0. 05)。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随年龄增长而增加,C组较A组、B组显著升高(P 0. 05);骨代谢标志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C组较A组显著升高(P 0. 05);C组甲状旁腺素(PTH)较A组、B组显著升高(P 0. 05);血磷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C组较A组、B组显著下降(P 0. 05)。女性T2DM患者腰椎及股骨近端BMD与年龄、病程呈显著负相关(P 0. 05),L_1~3、Neck、Torch、Ward's部位的BMD与β-CTX呈显著负相关(P 0. 05)。腰椎及股骨近端BMD与25羟基维生素D呈显著正相关(P 0. 05),L_1~4、Neck、Torch部位BMD与BMI呈显著正相关(P 0. 05),L_1、L_3、Neck、Ward's部位的BMD与血磷呈显著正相关(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女性T2DM患者腰椎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而年龄、β-CTX、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是女性T2DM患者髋部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T2DM患者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吸收代谢指标升高,需关注50岁以后女性T2DM患者的骨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骨代谢标志物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200例老年T2DM患者腰椎及髋骨的骨密度,根据骨密度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75例)、骨量减少组(72例)、骨质疏松症组(53例)。测量所有患者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骨代谢标志物,包括总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TPⅠ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骨钙素(BGP)、25-羟基维生素D[25(OH)D];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C肽、甲状旁腺素(PTH)、血清钙、24 h尿蛋白(UP)。结果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症组BMI及空腹C肽、25(OH)D、BGP、TPⅠNP水平降低(P0.05),β-CTX、24 h UP、PTH、Hb A1c水平升高(P0.05)。3组间年龄、糖尿病病程及FBG、钙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与BGP、TPⅠNP、25(OH)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3、0.269、0.223,P值分别为0.01、0.05、0.01),与β-CTX呈负相关(r=-0.246,P0.01)。结论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密切相关。T2DM患者易发生骨量减少,甚至合并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8.
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标志物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血栓标志物之间的及临床意义。方法:选40例正常人及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血管病变者53例,无合并症者27例)。分别测定其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等6项血栓分子标志物(血栓6项)水平。结果:2型糖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 (DN)已成为慢性肾功不全的重要原因 ,过去对DN的研究几乎都集中于DN的肾小球病变 ,但是DN时肾小管病变是客观存在的。肾小管病变可与肾小球病变同时发生 ,也可先于小球病变之前发生〔1〕。在 2型糖尿病(DM2 )患者中 ,多大比例的患者会先有小管病变 ?小管病变发生后转归怎样 ?这些都是有待临床研究的问题。临床实际中 ,要确诊DN的小管病变只有肾活检 ,但开展困难。因此我们选择目前公认的检测方法学成熟的肾小管病变标志物尿中α1-微球蛋白 (Uα1-MG)作为指标 ,观察它在DM2患者的动态变化 ,拟探讨上述问题。1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转换标志物水平、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骨转换标志物、骨密度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糖各项指标水平、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Ⅰ型胶原N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端肽(β-CTX)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全髋、L2~4的骨密度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减轻体质量,调节骨转换标志物水平,改善骨密度,且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