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郑州市儿童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河南省儿童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HFMD患儿6108例。分析各年度的发病率及在性别、年龄及发病时间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2014-2017年各年度儿童HFMD发生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1岁以下,1岁,2岁,3岁,4岁,5岁占比依次为17.2%,33.7%,12.6%,14.2%,13.9%,8.4%。5~7月份、8~11月份儿童HFMD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儿童年龄、居住地卫生状况、就医延迟、散居儿童、病毒类型(EV71)是HFMD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郑州市儿童HFMD患病率逐年升高,多发在夏秋两季,且以1~2岁儿童发生率最高,其发病危险因素较密切的有儿童年龄、散居儿童、就医延迟、居住地卫生条件差等,因此应该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测,进而降低儿童HFMD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V71所致手足口病(HFMD)临床特点和病程变化。方法:对2010年6月1日—7月31日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住院经血清学检测证实为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病程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年龄29.9个月,合并脑炎38例,占41.3%,合并肺水肿、肺出血2例(2.2%),平均住院日为8.38d。92例手足口病患儿经过治疗,大多获得满意效果,两例因肺水肿、肺出血转入PICU,1例死亡。结论:EV71具有明显嗜皮肤和嗜神经特性,除引起手足口病和或疱疹性咽峡炎外,还可以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感染,如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危重表现,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3.
张志刚  蔡钢 《河北中医》2012,34(5):651-652,655
目的分析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并探讨手足口病与中医"温病"理论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收治的268例住院及门诊手足口病患儿从发病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职业分布、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石河子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多为散发,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6~8月为高发季节,以5岁以下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临床发病以轻型多见,起病急,可见发热、口腔疱疹、皮疹等。结论手足口病符合中医"温病"的临床特点,该病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造成了危害,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应将防治措施重点放在幼托机构,并在6~8月作为防控重点期,加强知识宣传,提高家长与教师的卫生意识,可最大限度的控制该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及与预防措施。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辖区内共诊治的500例手足口病患儿,对其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月份发病率逐渐增加,持续至12月。春季没有发病(0.0%),夏季发病61例(12.2%),秋季发病165例(33.0%),冬季发病274例(54.8%),以秋冬季节发病为主。发病年龄以1~5岁为主,男女比例为1.5∶1,发病呈聚集性。结论: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树立群防群控意识,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太仓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方法对2008年12月—2009年11月门诊及住院的969例手足口病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手足口病发病年龄多在1~5岁,成人少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日期在4—7月和9—11月,发病多集中在儿童聚集点如幼托所等;患儿均有皮疹,56%有发热史,住院率为9.28%,住院患儿手足口病合并其他并发症者占40%,1例住院患儿因神经源性水肿、急性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6.2±2.8)d。40例行病原学检测,其中EV71阳性18例,CoxA16阳性15例,阴性7例。结论手足口病传染性强,多见人群聚集处,消毒不易彻底。合并有并发症者病情进展快,易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处理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为原则。治疗以广谱抗病毒和增加免疫力为主,伴其他并发症者予对症治疗。无并发症者预后佳。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2):281-284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手足口病患者的一般特征及其发病与节气的关系,为临床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全国19家三甲医院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中941例手足口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基本信息并进行规范化,绘制雷达图就发病时间与节气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941例手足口病患者中,男521例,占59.95%,女348例,占40.05%,625例患者中以1~3岁的儿童患病比例最高463例,占74.08%;入院科室以传染病科室为居多917例,占97.45%。2008—2010年的患者共有846例,主要分布在清明到小暑节气,其中2008年入院96例,入院人数的高峰集中在夏至(23.23%)及立冬(20.2%)两个节气,2009年入院249例,清明(13.69%)、谷雨(12.05%)、立夏(8.43%)入院人数均较高但处于递减趋势,到白露(8.84%)、秋分(10.04%)两个节气入院人数又有回升,2010年入院519例,从清明到大暑入院人数均处于较高水平,到小满达到最高峰79例(15.31%)。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与节气密切相关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患病人群为1-3岁儿童,在春夏季及初秋季节是手足口病高发期,故在临床上要根据发病节气规律进行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发病与季节及气象因素的相关性,为突发性耳聋的季节性防治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收集1397例突发性耳聋的病例及中山市气象资料,将病例、气象因素资料进行四季归类,统计每年四季中每一季节的发病人数及平均气象指标,采用S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突发性耳聋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结果:突发性耳聋夏季(6—8月)高发,占29.1%,四季病例分布趋势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突发性耳聋与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及降水量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呈负相关。结论:突发性耳聋发病有季节性,以夏季及秋季高发,其中8月、11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人数较多,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降水量、平均气压为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后甲脱落的发病成因。方法:选取286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调查结论分析,调查手足口病后甲脱落发生情况及病因。结果:286例手足口病患儿甲脱落发生率为4.90%,14例罹患脱甲症的患儿HFMD病原结果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12例,占比为85.71%;EV71感染1例,占比为7.14%,COx A16感染1例,占比为7.14%,脱甲症在HFMD病原体感染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3年吉水县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甲脱落现象,其中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预防和控制对策。方法以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16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展开研究,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特点。结合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发病特点和临床实际诊治经验,提出针对性预防和控制管理措施。结果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5岁以下儿童在所有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占比达到88.09%;小儿手足口病发病时间中以夏季人数最多,占比58.33%,秋季次之,占比28.57%,春季和冬季发病率较低,占比均不足10.00%;小儿手足口病发病后患儿会在手部、口腔、足部和臀部等位置出现不同程度的疱疹,其中多以口腔为首发部位,同时患儿均伴随有发热症状。其中也有很多患儿伴随发生咳嗽、恶心、呕吐症状,少数患儿伴随易惊症状。结论针对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症状和发病特点应采取加强小儿手足口病社会宣教,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加强学校等幼儿集中地区的病情预防;加强医院急诊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等措施,降低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手足口病保健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南平市建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对所有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总结。结果:经分析可知,2~4岁年龄段儿童是手足口病高发年龄段;流动性大、人口密集区域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手足口病高发时间段为5~7月。结论:通过对小儿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从发病年龄、发病区域及发病时间等方面对手足口病保健知识进行宣传,对手足口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2013—2017年红河州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为红河州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红河州2013—2017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情数据、重症病例的调查个案,用Excel2007对资料进行统计,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3—2017年红河州共报告手足口病44 23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1.60/10万。重症病例292例,死亡10例。重症病例发病以3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河州13个县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和重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高峰主要在3—7月,9—11月有一个次高峰,与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基本一致,不同月份的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分类以散居儿童发病数最多,其次为幼托机构和学生。重症病例中以EV71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占41.78%)。结论红河州重症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区分布,死亡数一直位居丙类传染病第一位,春夏季和北部县市高发,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占重症病例的85.62%),重症手足口病成为威胁红河州5岁以下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知识,增强群众手足口病防控意识,提高EV71疫苗的接种率,减少因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重症病例死亡风险是减少发病的主要措施,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及时规范治疗是避免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流感样病例疫情演变规律与流行特点。方法:收集汇总2004—2009年流感监测资料,分析其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2004—2009年黄浦区各月ILI(就诊百分比)在0.45%~10.01%之间,平均为1.70%;1、2月以及7、8月为发病高峰;15岁以下儿童少年ILI就诊数构成比和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人群。结论:我区可能存在稳定的夏季流行高峰,尚须进一步监测和分析,15岁以下儿童少年为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80例手足口病患儿,对其手足口病变与临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手足口病1~3岁患儿约占63.1%,高于其他年龄的患儿(P0.05),区域分布乡村发病率55.2%,城区44.8%,乡村明显偏高(P0.05)。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春节(4~6月);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主要集中为发热、皮疹、神经系统症状等。结论分析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地域、季节等,加强儿童家属及幼师的预防意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统计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60例患儿发病年龄和发病月份,对比分析。结果 5~7月份患儿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儿发病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岁年龄患儿发病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临床上需要有足够重视,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提高防治效果,避免手足口病的扩散。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分析 2017–2018 年泉州地区儿童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性,为泉州地区对儿童 HFMD 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泉州市儿童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临床诊断为 HFMD 患儿 3729 例 的粪便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通用型肠道病毒、肠道病毒 71 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CoxA16)。结果:3729 例标本中,人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 2602 例,总检出率为 69.78 %,CoxA16 型核 酸检测阳性 209 例(8.03 %),EV71 型核酸检测阳性 477 例(18.33 %),其他 EV 核酸检测阳性 1916 例(73.64 %)。发 病人群主要集中在 5 岁以下儿童(84.66 %),1 ~ 3 岁儿童患 HFMD 的概率最高,占 57.87 %。2017 年以 EV71 和其他 EV 为共同优势株,2018 年以 CoxA16 和其他 EV 为共同优势株。结论:2017–2018 年泉州地区 HFMD 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发病流行优势株为 CoxA16 和 EV71 以外的其他 EV,且不同年份间流行优势株有所差别,提示今后在 HFMD 防治工作中要 加强对 CoxA16 和 EV71 以外的其他肠道病毒的分型检测;同时应加强 5 岁以下特别是 1 ~ 3 岁儿童的管理及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关中地区三原县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8月门诊收治的762例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观察,笔者重点对401例收治住院病例进行临床病学分析,发现关中地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具有年龄趋于幼小,男性患儿多于女性,发病高峰集中在5、6、7三个月份的特征.临床观察中少数患儿因具有流行病史,并发无菌性脑膜脑炎,心肌损害,肺炎和肝功能损害等,暂无重症及死亡病例.笔者认为手足口病只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甚至导致死亡,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我院传染科2008年4月-2009年1月采用中药炎琥宁治疗HFMD患儿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与探究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东莞市长安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感染性疾病科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81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患儿临床用药处方,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1例患儿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5.97%,其中无指征用药占34.04%,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主要为头孢呋辛、头孢硫脒以及头孢尼西;在抗菌药物使用频次观察中,使用次数不合理占77.27%。结论:在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用药中,本院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相对合理,但仍存在无指征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等情况,仍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肌酶谱及C反应蛋白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检测的意义。方法:以2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对45例HFMD患儿进行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手足口病患儿AST、LDH、CK、CK—MB、LDH—1、a—HBDH活性和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15例有心电图异常的病例,其心肌酶谱及CRP水平高于正常。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心肌损害,心肌酶普及C反应蛋白可作为手足口病患儿合并心肌损伤诊断依据和观察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手足口病患儿550例作为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完成相关检查,查阅患儿病例资料,统计并记录患儿发病月份、年龄及性别,针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合理的预防干预对策。结果入组550例手足口病患者在不同月份均有发病,发病月份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6月、5月及4月,发病率分别占20.36%、16.18%与12.18%;55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353例,占64.18%,女197例,占35.82%(P0.05);发病年龄人群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3岁、4岁及5岁,分别占:34.55%、29.09%与20.91%。结论手足口病多发生在男性人群中,且以3~5岁居多,发病月份多集中在2~6月份,应加大手足口病宣传力度,对于高发季节加强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