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10多年的教学探索和研究,对药用植物教学进行了改革,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确立了以实践为中心、提高学生实操水平为目标的总体方向,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大面积使用信息化教学,引导学生在《药用植物学》学习中使用信息化学习工具和平台,以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运用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为代表的多种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转变考核方式,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药用植物学》知识、识别重要药用植物的兴趣,调动了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积极性。智能手机与"互联网+"教学手段的应用前后,学生对课程的热爱程度、植物识别能力以及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达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学》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知识点繁杂,知识抽象难于理解,同时理论性、直观性又很强,在教材中出现的概念性术语就达100多个,常见的科属分类特征及代表药用植物识别的内容更是复杂,更需要及时的、直观的交流讨论方式。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笔者将智能手机充分利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实验技术规范化操作、植物照片拍摄、互动交流、资料查找等。通过实践考核结果的比较,确定这种尝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学》是我校中药资源与开发和中药学等专业设置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中药知识的入门课程。解决《药用植物学》知识点多、散乱,难以形成规范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认同感,是教与学的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教学设计中教与学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在学生不断更新学习观念的基础上,不但要掌握知识点,理清课程内、课程间的"线",还要学会构建《药用植物学》知识体系,并学习本门课程自身应该具备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笔者将由点到线及面的教与学内容设计应用于《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过程中,以期优化教学设计方案,提高《药用植物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药用植物物学理论实验以及野外实践教学中穿插进行2次导修课学习。结果表明:参与导修课学习的学生对导修课形式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导修课不仅可以完成知识层面的拓展,延伸以及应用,而且可以锻炼学生自我学习和协同学习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然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反思,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辅助高职中药专业学生学习《中药鉴定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等专业课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毕业生执业中药师考试通过率。方法:结合高职院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数码成像技术,将200味常用中药材性状、显微组织结构以及原植物形态的高清图片与执业中药师考试知识点图文结合,建立中药材信息库。结果:全面、系统、直观地展示每味药材及原植物的知识点,增加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并将多学科的知识点系统地呈现在一个网页上,利于学生理解、记忆。结论:中药材信息库的建立发挥了中药材信息库辅助教学平台作用,能弥补传统教材的不足,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自主性,加强高职中药专业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慕课(MOOC)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习者的关注与推崇。为提高《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效果,探究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药用植物学》课程。通过为期8周的学习与考试,慕课学习者能熟悉该课程的架构组成,了解新型的师生互动、测验考试以及教学评价等学习模式,同时可激发该课程任课教师思考《药用植物学》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方向,开展探究性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为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做好前期铺垫。  相似文献   

7.
王珑  邹伟  于学平 《中国针灸》2008,28(12):925
从《针灸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性和途径两方面进行论述。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能力、总结与归纳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为目的,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是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本质要求,也是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从而切实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为提高《针灸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症状为主线的整合教学理念和TBL教学模式相结合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通过撰写"上呼吸道呼吸困难"为主线的整合教案,采用TBL授课法,分析并阐述以症状为主线的整合教学和TBL教学法相结合的应用体会。结果症状整合教学重点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相关章节内容之间彼此独立脱节的问题,从纵向向横向拓展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临床思维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与TBL法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逻辑分析、综合理解、归纳总结、语言表达、团队精神等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主转换模式"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根据《经络腧穴学》课程特点和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知识积累度不同,阐述在教学中怎样具体地安排"教"与"学"的侧重点。结论在《经络腧穴学》教学中采用"双主转换模式",既能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针灸学最基本的基础知识要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推专业《推拿手法学》课堂教学中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方法应用传统课堂教学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理论、实训综合技能水平测试、学生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临床手法适应期以及临床应用能力等对比。结果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参与度、教学互动以及手法操作技能等都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推拿手法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手法操作技能,缩短学生在推拿临床的手法适应期,有效的提高学生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中医经典名方导入法在《中医内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其主要包括《伤寒杂病论》中医经典名方导入法、《中医内科学》相关病证的中医经典名方导入和《中医内科学》相关病证的中医经典名方应用验案导入3种来源;并介绍中医经典名方直接导入应用法和拓展导入应用法两种具体的教学手段,论述了该方法的意义,即加强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及中医临证思维,提高学生对中医典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同时提升《中医内科学》教师备课质量及教学能力。中医经典名方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导入,使师生双方都能更直观地学习经方的临床应用,探索经方科研动向,不但能够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而且也是培养21世纪中医药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专业课中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学好《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等其他相关针灸专业课程掌握针灸各种操作技能的关键。本文从梳理教材、精心备课,提高教学水平;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互动式教学,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实践性教学,锻炼学生动手能力4个方面,对《经络腧穴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通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药用植物学》实践性教学平台,包括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互动显微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校园及野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实践技能的提高等。将多种教育信息及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进一步提高《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药用植物学》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与探索,为建立《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贵阳中医学院作为贵州省地方性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体现。《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学科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野外实习教学是坚持了30多年的特色教学之一。通过对贵阳中医学院这30多年的野外实习教学情况进行整理,总结了野外实习教学的经验、内容和方法,并介绍其在当地人才培养中取得的成果,提出了后续《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将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及实操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很多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在非中药专业开设中药专业的相关课程,本文通过对模块化教学内容,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归纳对比法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阐述,对在非中药专业开设《中药应用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实践证明,学过该门课的学生普遍在相互协调配合能力、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学习的自主性等方面均有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对比法及病例导入法在影像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对比法结合病例导入法应用于影像教学中,并通过自制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在影像学的教学中,应用对比法结合病例导入法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并能促进师生沟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结论在影像学的教学中,应用对比法结合病例导入法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大有裨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回顾《药用植物学》发展历程,梳理药用植物的概念,分析《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通过文献梳理和思考,提出《药用植物学》新内涵和教学改革发展趋势。《药用植物学》是研究药用植物形态构造、分类鉴定、生长发育、有效成分形成和变化、引领新资源开发的学科;《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删减分类内容,增加和中药材生产和新资源有关的基础知识,教材形式的发展趋势是彩色印刷。《药用植物学》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以满足相关学科和中药生产方式转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项目教学法在推拿学系列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针灸推拿专业高等专科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60名针灸推拿专业高等专科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项目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通过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推拿手法学》和《推拿治疗学》考试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所有被调查学生均认可项目教学法,95.0%的学生表示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在推拿学系列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凸显推拿学课程的临床属性,有助于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和临床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医脑病学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以学习掌握的学科,甚至有“神经病学恐惧症”的说法。对中医专业学生,要重点培养其中医辨证思维,同时增强其临床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ning,CBL)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中医脑病学的教学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应用CBL能培养学生运用中医临床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案例中学习、在问题中思考,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中医辨证理念、实践操作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反馈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设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练习反馈表》(下称《反馈表》)应用于实验组(42名本科生),与同期采用常规教学的对照组(40名本科生)运用教学对比试验法比较两个班基础护理操作测试成绩,并设计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对使用《反馈表》的意见。结果实验班基础护理操作测试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班(P<0.01);调查显示《反馈表》能提高学生技能学习兴趣,培养觉错能力,提高练习效率。结论《反馈表》有助于促进学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