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元针法是通督养神、引气归元的简称,该法以督脉、脑及五脏背俞穴通督养神,以任脉、三阴经及腹部募穴引气归元,并辨证配以五输穴及其他特定穴,组成平衡阴阳的针灸处方。通过病案举例的方法,详细介绍赖新生教授运用通元针法治疗眩晕,总结归纳了通元针法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督脉祛邪、任脉扶正两个角度,探析通元针法通督与归元的机理、意义。提出督脉以通为用,配合背俞穴可内通脏腑、通督络脑,用于治疗瘀血、痰饮、六淫等病邪引起的病证;任脉扶正以引为归,配合腹募穴可引气归元、蓄养真气。提出通元针法以阴阳为纲,以任督二脉及俞募相配为用的准则。  相似文献   

3.
总结赖新生教授应用通元针法为主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的经验。通元针法是以五脏背俞穴通督养神和腹部任脉及腹募穴为主以引气归元的治疗大法,同时依据病情可配合开四关或五输穴,参以针灸补泻手法。通过病案列举的方法,对赖新生教授运用通元针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男性不育、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归纳了通元针法的使用方法。提示通元针法值得在不孕不育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针"引气归元"针法联合鼓室注射治疗暴聋(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暴聋(气血亏虚证)患者90例,随机分3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腹针"引气归元"针法治疗联合鼓室注射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静脉注射联合鼓室注射治疗,腹针治疗组采用腹针"引气归元"针法治疗,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在听力改善、耳鸣、耳闷症状方面缓解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结论腹针"引气归元"针法联合鼓室注射治疗暴聋(气血亏虚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李月梅运用通元针法治疗巧克力囊肿合并顽固性不孕的验案1则,认为以督脉及五脏背俞穴为主通督调神,以任脉及三阴经、六腑腹募穴为主引气归元,配合五输穴或特定穴,参以补泻手法,经调胎成,足资效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枳术汤结合引气归元针法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发生腹胀的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常规予以禁食、营养、补液等基础治疗,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予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口服,每次5mg,每日3次;观察组予以加味枳术汤结合引气归元针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各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枳术汤结合引气归元针法治疗腹腔镜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月梅基于月经周期疗法,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降调期、控制性超促排卵期、取卵至移植期及移植后期与"通元针法"相结合,通过通督调神(督脉及背俞穴为主)、引气归元(任脉、腹部募穴为主)配合辨证取穴,以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及内膜增生,改善子宫内环境,提高IVF-ET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引气归元针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男性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精索静脉曲张所致不育的男性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引气归元针法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级、(a+b)级精子活动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a级、(a+b)级精子活动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a级、(a+b)级精子活动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气归元针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男性不育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引气归元针法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脂溢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壮药生发液治疗,试验组予引气归元针刺联合壮药生发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新生头发评分及焦虑等级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0.
引气归元针法是腹针常用的针刺取穴手法,通过腹部腧穴的针刺刺激以调理先天、后天,从而达到神气条达、气血荣和、驱邪治病的目的。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相关文献,从相关学者对引气归元针法的理论探讨、临床运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068-2070
文章旨在介绍赖新生教授所创立"通督养神,引气归元"针法的基本理论观,从经典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包括了通元针法的阴阳整体观、元气观、调神通元观、临床辨证观和临床取穴观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引气归元针法联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引气归元针法联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和临床疗效,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安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气归元针法联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临床疗效优于阿普唑仑,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元针法为赖新生教授在系统成熟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所独创的一种针灸疗法,包括通督养神、引气归元两部分,旨在通过调整经络脏腑以达到平衡阴阳。赖师以任督二脉为靶点,通督养神,引气归元,调节人体性腺轴功能,从而达到"通""引"二大功效,其治疗习惯性流产及继发性不孕症,具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探讨及研究。  相似文献   

14.
阐述"通元针法"结合地西泮埋药线治疗特发性癫痫的临床体会。通元针法是赖新生教授自己创立的一套治疗法则。"通元针法"即通督调神、引气归元,选取的腧穴中,背俞穴以心俞、膈俞(四花)为主,腹部腧穴以天枢为引导阴阳之气的主穴,气海、关元、归来为辅穴,以养脏腑神气,调血脉,使神明安、血脉气机条达、脏腑得养则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配合浸泡过地西泮的羊肠线埋入穴位,将药物与针刺法、埋线法三者完美结合,使特发性癫痫的治疗得以延伸,同时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根据门诊治疗观察,相对于单纯性进行针刺治疗癫痫,其"通督调神,引气归元"配合地西泮埋药线治疗癫痫具有巨大的优势,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5.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散发的疾病,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以补钾等对症治疗为主,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王继红教授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本病病位在筋脉肌肉,根在先天亏虚、五脏虚损,其病机为精髓亏虚、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濡养筋脉肌肉。运用赖新生教授"通元针法"治疗本病,即在"通督养神,引气归元"思想指导下,通过引气归元以滋先天,达到补肾气益精髓、通督调神以调阴阳、疏通经络气血,其作用明显,临床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引气归元针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每晚口服1~2片艾司唑仑,试验组予引气归元针法治疗,选择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百会等穴,每周3次,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指数(ISI)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ISI评分均明显降低(P<0. 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分明显降低(P<0. 05);两组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 50%(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 74%(35/3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引气归元针法改善睡眠效果与艾司唑仑相当,且具有避免催眠药物应用及改善日间功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赖新生教授所创赖氏通元针法包括通督养神和引气归元两大治疗法则,其以人体元气及脏腑神气为调治核心,以任督二脉为调节全身阴阳的关键环节,从而通督养神以安脏腑,引气归元以调气机、固本原,通元以达阴平阳秘。主要对通督养神之立法依据及处方组穴原则作以分析,以提供一新针灸治病组方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引气归元针法"配合涌泉穴艾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针灸组,每组50例。药物组服用舒乐安定和谷维素;针灸组给予"引气归元针法"配合涌泉穴艾灸治疗,10 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针灸组PSQI总评分(4.88±1.80)明显低于药物组总评分(8.00±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除睡眠效率外,其他项目评分均低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0.0%(45/5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68.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针灸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引气归元针法"配合涌泉穴艾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腹针疗法为薄智云教授所发现,是通过刺激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穴位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刺疗法[1]。"引气归元"是其常用处方之一,可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将对"引气归元"的粗浅认识,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介绍赖新生教授通元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经验。通元针法是通督养神、引气归元,一分为二的简称。本文从审证求因、辨证论治、重视配穴及得气、针药结合四个方面阐述通元针法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通过病案列举的方法,说明通元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提示该疗法值得在帕金森病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