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可能原因,并初步探讨其预后。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后并发AKI的2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观察组;同时,配对抽取同期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未并发AKI的患者30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指标再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多因素联合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并发AKI的原因与患者术前肾功能状况差(OR=0.01,95%CI:0.000~0.474)、术前心功能分级差(OR=1.67,95%CI:0.195~14.389)、术后出血量多(OR=0.98,95%CI:0.981~0.996)、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OR=0.68,95%CI:0.556~0.832)、术后合并肺部并发症(OR=0.00,95%CI:0.000~0.178)以及术前合并有糖尿病(OR=0.00,95%CI:0.000~0.067)相关。结论 AKI是心脏外科术后一个灾难性的并发症,防重于治;对围手术期评估为高危的患者更应重视AKI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449例择期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AKI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 449例患者中,132例发生AKI(9.1%),AKI组术后30d死亡25例(18.9%),显著高于非AKI组的死亡率(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肺炎(OR=4.557 95%CI 2.186~9.499)、呼吸机应用36h (OR=3.953 95%CI 2.316~6.748)、二次气管插管(OR=4.038 95%CI 1.455~11.202)、切口感染(OR=5.605 95%CI 2.354~13.345)、体外循环时间(CPB)2h(OR=1.754 95%CI 1.115~2.759)(P0.05)是CABG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BG术后AKI显著增加术后30d死亡率,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CPB和呼吸机时间长、术后并发肺炎和切口感染等,临床上应积极采取针对措施以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070例CPB心脏手术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70例,女性500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非AKI组(n=850)和AKI组(n=220)。翻阅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合并疾病、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术前血常规、肾功能、CPB及手术情况、机械通气辅助时间、术后24 h输血量等资料。结果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体质指数、心功能分级、肌酐、体外循环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使用羟乙基淀粉量、术后24 h输血量、机械通气时间等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使用右美托咪啶、主动脉球囊反搏、深低温停循环、CPB超滤的比例以及术后低血压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OR=1.823,95%CI:1.594~3.083)、高血压(OR=1.465,95%CI:1.254~1.762)、术前肌酐≥79.5μmol/L(OR=1.331,95%CI:1.160~3.249)、体外循环转机时间≥110 min(OR=2.104,95%CI:1.326~7.340)、术后低血压(OR=1.988,95%CI:1.358~2.947)是CPB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CPB超滤(OR=0.655,95%CI:0.512~0.871)、使用右美托咪啶(OR=0.573,95%CI:0.339~0.901)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55岁、高血压、术前肌酐≥79.5μmol/L、体外循环转机时间≥110 min、术后低血压是CPB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CPB超滤和右美托咪啶是CPB术后发生AKI的保护因素,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对住院期间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PPCI的286例STEMI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27例)和非AKI组(259例),分析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并对发生AKI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向后逐步回归法分析。结果STEMI患者PPCI术后AKI的发生率为9.4%。术中对比剂剂量AKI组虽大于非AKI组[(162.4±68.4)ml比(151.3±62.2)ml,P=0.3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KI组在住院期间心力衰竭(59.3%比19.7%,P0.001)、医院获得性感染(48.1%比21.6%,P=0.002)、出血并发症(11.1%比1.9%,P=0.031)及院内死亡率(44.4%比0.4%,P0.001)显著高于非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共线性诊断排除自变量间的强共线性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史(OR 8.896, 95%CI 2.310~34.264,P=0.001)、无复流/慢血流(OR 6.033,95%CI1.066~34.156,P=0.04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OR5.696,95%CI1.636~19.832,P=0.006)、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OR9.218,95%CI1.860~45.683,P=0.007)、对比剂剂量/肾小球滤过率比值增大(OR1.861,95%CI 1.338~2.589,P0.001)、尿酸升高(OR1.009,95%CI1.003~1.016,P=0.005)、血红蛋白降低(OR0.966,95%CI0.937~0.997,P=0.030)是PPCI术后STEMI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VEF50%、应用IABP、术后无复流/慢血流、脑血管病史、对比剂剂量/肾小球滤过率比值增大、尿酸升高、血红蛋白降低是STEMI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STEMI患者并发AKI住院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单纯瓣膜置换术(HVPI)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外科接受HVPI的400例患者。根据RIFLE标准,所有患者根据有无AKI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组,n=157)和肾功能正常组(n=243)。记录人口学特征、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多种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AKI发生率为39.3%。400例HVPI患者的术前血清肌酐为85.0(72.0,98.0)μmol/L,术后血清肌酐为104.5(80.0,146.3)μmol/L,增高20.9%(1.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50岁(OR=2.12,95%CI:1.13~3.95)、高血压病史(OR=4.07,95%CI:1.23~13.47)、转机时间180 min(OR=5.38,95%CI:1.63~17.77)、术后血红蛋白70 g/L(OR=0.20,95%CI:0.06~0.74,)、血清谷丙转氨酶100 U/L(OR=12.10,95%CI:2.28~64.23)、手术当天胸液引流量500 ml(OR=2.12,95%CI:1.13~3.95)、手术24 h后拔除气管插管(OR=3.94,95%CI:2.07~7.52)、合并低心排综合征(OR=4.64,95%CI:1.06~20.29)是HVPI术后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HVPI后AKI是多因素造成的,术前主要与年龄、高血压有关,术中主要和转机时间有关,术后主要和延迟拔管、低心排综合征、贫血、胸液引流量增多以及谷丙转氨酶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心脏外科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及其影响。方法:分析1995年1月~2002年2月间连续2084例正中切口右房-升主动脉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因素,观察它们在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中的作用。结果:共有136例肺部并发症(6.5%)。肺部并发症的术前危险因素包括女性(相对危险度OR=1.49)、吸烟(OR=1.64)、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OR=2.36),术中危险因素包括应用冷心脏停搏液(OR=1.56),术后危险因素包括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支持(OR=2.00)、2次开胸(OR=2.08)、主动脉内球囊反搏(OR=2.39)、胸腔积液(OR=2.63)、术后脑血管意外(OR=5.45)、膈神经损伤(OR=8.09)、以及术后肾功能衰竭需用肾透析(OR=12.87)。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不是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脏外科术后多种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术后脑血管意外、膈神经损伤、以及肾功能衰竭需要肾透析对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最为明显。对此类患者需特别注意保护肺功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不是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主髂动脉重建围手术期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选择性血管外科重建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9年7月因动脉硬化主髂动脉闭塞,接受选择性外科血管重建手术的173例患者的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影响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史、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以及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3.5%,危险因素有年龄(OR=8.435,95%CI=1.836~38.76,P=0.006)、SVS肾功能分级(Vascularsurgery/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surgery)(OR=2.56,95%CI=1.12~28.02,P=0.024)、SVS心脏分级(OR=5.605,95%CI=1.690~18.595,P=0.005)、SVS肺功能分级(OR=3.663,95%CI=1.134~11.829,P=0.03)、术式选择(OR=0.154,95%CI=0.033~0.713,P=0.017);围手术期病死率为6.4%,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100.21,95%CI=4.085~2457.56,P=0.005)、SVS心脏分级(OR=11.91,95%CI=1.872~75.73,P=0.009)、术式选择(OR=0.003,95%CI=0.001~0.107,P=0.003)、肺气肿(OR=7.548,95%CI=1.63~34.93,P=0.01);结论:动脉硬化性主髂动脉闭塞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有较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高龄(年龄70岁),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SVS心脏风险2级以上,肾功能3级,肺功能3级以上)患者手术风险明显增加,对于这些高危患者需要进行术前全面评估和严密的监测以及谨慎考虑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住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一般情况、手术类型、围手术期情况及预后等。结果 共纳入4007例心脏手术患者,死亡77例(1.9%),术后发生AKI 1250例,发病率为31.2%,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RT)者104例,RRT治疗率2.6%;AKI组院内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组(5.4%比0.3%,P<0.01);AKI后接受RRT(AKI-RRT)患者院内病死率36.5% (38/104)。心脏移植术后AKI发病率最高(73.0%)、院内病死率最高(18.9%),其次为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瓣膜手术(AKI发病率57.8%、院内病死率6.1%)、主动脉瘤手术(AKI发病率52.1%、院内病死率5.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BMI、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术前血肌酐>106.0 μmol/L、术中心肺旁路时间、术中低血压、主动脉瘤手术为心脏手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肌酐>106.0μmol/L、术中低血压是影响AKI后肾功能完全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尿量恢复是肾功能完全恢复的有利因素。结论 心脏手术后AKI发病率高、预后较差,其发病与围手术期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心脏移植术、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瓣膜手术及主动脉瘤手术为术后AKI发病的高危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临床资料完整的1165例慢性肝病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慢性肝炎94例,肝硬化1 071例.AKI诊断按国际腹水俱乐部推荐的标准.以慢性肝炎患者为对照,回顾性分析肝硬化患者AKI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KI发生率分别为4.26% (4/94)、11.11%(119/1 071).肝硬化Child A、B、C级患者AKI发生率分别为3.77%(18/477)、10.88% (41/377)、27.65%(60/217).合并感染(OR=5.37,95%CI 3.24-8.90,P=0.000)、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OR=4.55,95%CI 2.60-7.98,P=0.000)、糖尿病(OR=1.70,95%CI 1.07-2.70,P=0.024)是肝硬化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AKI患者2个月内病死率为36.97%,其中AKIⅠ期、Ⅱ期、Ⅲ期病死率分别为20.31%、36.00%、73.33% .Ⅰ期AKI中71.88%患者可恢复,而Ⅲ期中13.33%患者恢复.结论 感染、ACLF、合并糖尿病是肝硬化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患者中Ⅲ期AKI患者病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D)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为该并发症的早期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5年9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375例AAD患者,分为非延迟拔管组(术后拔管时间≤24 h)和延迟拔管组(术后拔管时间24 h),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归纳并总结术后延迟拔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AD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发生率为35.2%(132/375)。Logistic多元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0,95%CI:1.007~1.053,P=0.011)、自体血小板分离(OR=0.198,95%CI:0.114~0.345,P=0.000)、术中红细胞应用(OR 1.854,95%CI:1.094~3.141,P=0.022)、手术时间(OR=1.481,95%CI:1.220~1.798,P=0.000)、术后血制品应用(冰冻血浆:OR=1.001,95%CI:1.001~1.002,P=0.001;血小板OR=1.365,95%CI:1.077~1.732,P=0.010)是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未实施血小板分离、术中输入红细胞、长时间手术、术后输入冰冻血浆和血小板是AAD患者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减少术后延迟拔管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OPCABG)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1 050例OPCABG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肾功能状况,分为AKI组139例(13.2%)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因素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OPCABG术后AKI的风险因素。结果:高龄、代谢综合征、陈旧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明显外周血管粥样狭窄、左心室低射血分数(35%~40%)患者的比例,AK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前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水平,AK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与外科手术的时间间隔,AKI组明显短于于对照组;术前规律应用他汀药物患者比例,AK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用量、术中目标冠状动脉吻合总时间,AK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因冠状动脉弥散狭窄无法完全再血管化、术中及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AK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液体补给容量,AK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2.55;95%CI:1.34~4.45;P0.01)、代谢综合征(OR=2.35;95%CI:1.42~4.76;P0.01)、术前高CRP水平(OR=2.24;95%CI:1.31~4.46;P=0.01)、术前高胱抑素C水平(OR=2.54;95%CI:2.11~5.36;P0.01)、急诊手术(OR=3.23;95%CI:2.22~6.76;P0.01)、明显外周血管粥样狭窄(OR=1.67;95%CI:1.21~4.06;P=0.04)、左心室低射血分数(OR=4.12;95%CI:2.26~7.76;P0.01)、术前短时间冠状动脉造影(OR=1.75;95%CI:1.34~3.76;P=0.03)、术前未规律应用他汀药物(OR=1.81;95%CI:1.37~3.96;P=0.03)、无法完全再血管化(OR=3.05;95%CI:2.21~5.39;P0.01)、术后急性心肌梗死(OR=4.12;95%CI:3.54~8.09;P0.01)、术中及术后IABP辅助(OR=3.23;95%CI:2.34~6.19;P0.01)为术后肾损伤的风险因素。结论:术前对比剂等肾毒性物质加重肾脏负担,他汀类药物一定程度提供保护作用;高龄、术前较差的机体代谢状况、慢性肾功能受损,预示肾功能储备下降;术前应激状态、术中心肌供血改善不足、围术期低下的心肌收缩状态,加重了肾脏损害或导致肾脏损害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尿酸水平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7年3~8月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198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对照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再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尿酸水平对术后AKI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发生AKI的患者共50例(25.3%),其中5例(2.5%)需要行连续肾替代疗法治疗。AKI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前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488.91±105.52)μmol/L和(306.36±69.8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4,P=0.0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和阻断时间>60 min后,术前血清尿酸水平>357μmol/L的患者发生AKI的风险增加(OR:9.074,95%CI:1.563~23.783,P=0.021)。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0.877~0.993,P=0.000),尿酸取截断值为355.5μmol/L,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81.2%。结论术前血清尿酸水平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入选拟行择期心脏手术的患者(≥60岁)285例。根据AKI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AKI组(n=81)及非AKI组(n=204)。分析术后2 h血清NGAL浓度对术后A KI的预测价值,筛选AKI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患者择期心脏术后AKI的发生率为28.4%(81/285)。术后2 h血清NGAL水平预测AKI的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6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前合并慢性肾病、术中应用体外循环、围术期输注人工胶体量多、术后次日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高和术后机械通气24 h是术后AKI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AKI的发生率较高;术后早期血清NGAL预测AKI的作用有限;术前合并慢性肾病、术中应用体外循环、围术期输注人工胶体多、术后APACHEⅡ评分高和长时间机械通气伴随术后AKI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人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CPB心脏瓣膜手术的1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按照术后48 h内的最低血清PA水平分为低蛋白血症组(<150 mg/L)和非低蛋白血症组(≥150 mg/L),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基本资料,并对两组围术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173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48例,发病率为27.74%,无院内死亡。成人心脏瓣膜术后低蛋白血症单因素分析提示体重(P=0.04)、术前血红蛋白(HGB)水平(P=0.001)、术前胆碱酯酶(ChE)水平(P=0.039)、术前PA水平(P<0.001)、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P=0.017),经统计学分析,与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有关。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低PA水平(OR=0.985,95%CI:0.977~0.993,P<0.001)、术前低LVEF(OR=0.945,95%CI:0....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危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560例于2013-02-2017-10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行单纯CABG的高危老年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对照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AKI的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OR=1.394,P=0.034)、体外循环(CPB)(OR=4.215,P0.001)、围术期大量输血(OR=3.319,P0.001)、术后低心排综合征(OR=1.610,P=0.021)或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OR=1.771,P=0.018)是CABG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其中CPB和围术期大量输血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高危老年患者行CABG应尽可能避免应用CPB,减少围术期红细胞输血量,积极干预术后ALI/ARDS或低心排综合征,可减少术后AK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一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CR)后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影响HCR术后AKI出现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行HCR的199例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临床特征、AKI出现的特点及分期。29例患者术后发生AKI为AKI组,170例未发生AKI患者为非AKI组。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0.12±9.49)岁,男性164例(82.4%)。术前平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81.76±16.85)ml/(min·1.73 m~2)。术前即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9例(9.5%),术前合并贫血患者40例(20.1%)。术后出现AKI的患者有29例(14.6%),AKIⅠ期26例(89.7%),AKIⅡ期2例(6.9%),AKIⅢ期1例(3.4%)。术后72 h发生的AKI占全部术后AKI的86.1%。术后30 d所有患者AKI均得到了完全恢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是否贫血是影响术后出现AKI的危险因素(OR=4.303,95%CI:1.859~9.963,P=0.001)。结论:AKI是"一站式"HCR后常见并发症,多出现在术后72 h内,大部分可完全恢复。术前贫血是术后出现AK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1,37(7):659-66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术后低蛋白血症发生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201例,比较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按术后48 h内的最低血清ALB浓度分为低白蛋白血症组(≤35 g/L)和非低白蛋白血症组(35 g/L),并对两组围术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201例心脏病患者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55例,发生率为27.36%,无院内死亡。CPB术后低蛋白血症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性别、脂肪肝、术前ALB水平、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与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有关。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052,95%CI:1.013~1.093,P=0.008)、CPB时间(OR=1.025,95%CI:1.003~1.048,P=0.029)是CPB心脏术后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低蛋白血症组术后气管带管时间(P=0.025)、术后住院时间(P=0.049)明显延长,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P0.001)。结论:年龄、CPB时间是CPB心脏术后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低蛋白血症患者术后气管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介入治疗并发症及影响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PMVSD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类型及发生率。将患者分为有、无早期并发症组,有、无心律失常组,有、无主动脉瓣反流组,有、无三尖瓣反流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各组并发症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完成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1288例中,出现各类早期并发症148例,总发生率为11.5%。按并发症种类统计,心律失常85例(6.6%),主动脉瓣反流(AR) 20例(1.6%),三尖瓣反流(TR)36例(2.8%),其他并发症7例(0.5%)。按并发症程度统计,严重并发症31例(2.4%),轻微并发症117例(9.1%),包括右束支传导阻滞64例(5.0%)、轻度AR 19例(1.5%)、轻度TR 34例(2.6%),均无需特殊处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OR 1.025,95%CI 1.012~1.038,P0.001)、封堵器直径(OR 1.225,95%CI 1.102~1.361,P0.001)、年龄(OR 0.532,95%CI 0.356~0.793,P=0.002)是封堵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封堵器直径(OR 1.224,95%CI 1.068~1.404,P=0.004)和合并肺动脉高压(OR 0.183,95%CI 0.074~0.456,P0.001)是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手术时间(OR1.041,95%CI 1.022~1.060,P0.001)和VSD直径(OR 1.436,95%CI 1.192~1.730,P0.001)为术后TR发生的危险因素;手术时间(OR 1.042,95%CI 1.005~1.081,P=0.025)是术后A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PMVSD介入治疗并发症主要以轻微并发症为主;年龄小、手术时间过长、VSD直径过大以及使用直径较大封堵器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严格把握适应证和规范操作可降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晚期并发症的情况需进行长期严格的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414例择期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胸片检查以及呼吸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结果,确诊术后肺部细菌性感染。对患者肺部感染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2例(2.97%)患者确诊为术后肺部感染。相较于无肺部感染组,肺部感染患者年龄较大,吸烟、心脑血管病史比例高,左心室舒张末直径较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比例高,术中应用体外循环比例高,悬浮红细胞输注量较大,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二次气管插管、二次开胸探查的比例高,且呼吸机应用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长(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KI(OR=16.239,95%CI:7.551~34.924)、呼吸机应用时间48 h(OR=7.457,95%CI:3.44~16.161)、术前长期吸烟(OR=2.20,95%CI:1.018~4.825)、LVEF40%(OR=3.524,95%CI:1.203~10.325)为CABG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BG后肺部感染与围手术期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术后AKI发生、呼吸机应用时间48 h、术前长期吸烟及LVEF低下是CABG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积极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预防,以期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罗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45例,均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男性123例,女性122例。依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心脏事件分为发生心脏事件组(n=55)和未发生心脏事件组(n=190)。收集入选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手术资料、病史、心电图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围手术期心脏事件为结局事件,包括术中及术后(仅限住院期间)发生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非致死性心跳骤停等。结果与未发生心脏事件组比较,发生心脏事件组冠心病病史、METs≤4、ST段压低≥0.05 m V的比例以及术中输浓缩红细胞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病史(OR=4.672,95%CI:1.648~12.990),METs≤4(OR=2.727,95%CI:1.079~6.892),ST段压低≥0.05 m V(OR=4.642,95%CI:1.865~11.557),术中输浓缩红细胞(OR=7.102,95%CI:2.791~18.073)为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危险因素预测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7、0.693、0.656、0.672。结论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冠心病病史、METs≤4、ST段压低≥0.05 m V、术中输浓缩红细胞,冠心病病史预测围手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