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证型分布特点的关系,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21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判定体质类型,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在体质分布中,痰湿质、气虚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平和质、瘀血质、阳虚质、特禀质;痰湿内阻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痰湿质与痰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显著相关(P〈0.05),气虚质与肝郁脾虚证、肝肾不足证显著相关(P〈0.05),湿热质与湿热蕴结证、痰湿内阻证显著相关(P〈0.05)。结论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常见体质类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中医辨证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主要临床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虚湿盛、痰瘀互结、湿热内蕴。且轻度脂肪肝以肝郁气滞多见,而重度脂肪肝以痰瘀互结多见,男性患者多发。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多与气滞、痰凝、湿热因素有关,临床证型主要有肝郁气滞、脾虚湿盛、痰瘀互结、湿热内蕴,而且证候分布与病情轻重有密切的联系,对于中医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慢性肝脏疾病,现代医学尚无治疗的特效药。文章搜集了近5年来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子机制研究的文献,总结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分子机制及中药治疗方面进行综述。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子机制研究需要结合当前高新技术手段,从系统生物学角度进一步精确药物作用机制,从分子层面规范证候评价标准,深入探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急性酒精性脂肪肝脾胃湿热证食蟹猴模型,为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现代研究提供研究工具.方法:将6只健康成年雄性食蟹猴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3只,采用60d单纯自由饮酒建立急性酒精性脂肪肝病证结合食蟹猴模型.每日观察食蟹猴的外在宏观表征,制定中医证候积分标准,对每只食蟹猴进行中医证候综合评分.采用全自...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60岁以上老年人脂肪肝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状况,探索辨证分型的思路与方法。方法:2008年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中筛查出脂肪肝患者,通过回访采集脂肪肝患者流行病资料及中医辨证量化指标相关信息,应用Epidata3.1建立合庆镇老年人脂肪肝患者数据库,综合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及中医副主任医师辨证相结合,初步掌握60岁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状况。结果:1 820例60岁以上老年人脂肪肝患者,1 362例患者接受了相关信息的采集,对其中1 27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研究。证候分布占20%以上的依次排序为牙齿松动、腰痛、腰酸、关节疼痛、健忘、头晕、口干、胸闷、耳鸣、多梦、腰冷、肢体麻木、心悸、头痛。分型结果,肝肾不足型最多,痰浊壅阻型、湿热内蕴型次之,肝郁脾虚型、痰瘀互结型较少。计算机分型、专家辨证分型三种分型结果一致性好,聚类分析与其他2种分型交叉比较一致性差。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证型特点与一般脂肪肝患者有所不同,肝肾不足、痰浊壅阻、湿热内蕴是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见的三个主要证型,有效客观的辨证分型,是中医药防治脂肪肝病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干预和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行健康体检超声检查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者24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应用《中医"治未病"体质评估表》进行问卷调查,确定中医体质类型,再由中医内科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中医医师根据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候判定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采用Pearson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246例患者中共有7种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例由高到低前3位分别为气虚质34. 55%(85/246)、痰湿质27. 64%(68/246)和湿热质18. 70%(46/246)。各中医体质类型患者证候中气虚质以肝郁脾虚证为主,占82. 35%;湿热质以湿热蕴结证为主,占56. 52%;痰湿质以痰湿内阻证为主,占63. 24%;瘀血质均为痰瘀互结证,占100%。采用非参数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三种中医体质类型各中医证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气虚质与肝郁脾虚证高度相关(r=0. 816);湿热质与湿热蕴结证中度相关(r=0. 617);痰湿质与痰湿内阻证中度相关(r=0. 663);气郁质与肝郁脾虚证低度相关(r=0. 410),与肝郁气滞证中度相关(r=0. 711);瘀血质与痰瘀互结证高度相关(r=0. 883)。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部分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光明中医》2021,36(5)
目的使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体质及中药干预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行肝区红外热像检查,记录肝区病变区域与正常区域之间的温差为△T1,统计受试者中医体质;进行中药辨证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肝区红外热像检测,记录肝区病变区域与正常区域之间的温差△T2。记录、分析、评价患者红外热像温差变化、体质变化及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结果湿热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常见体质;治疗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平和质明显增加,中医证候积分改善(P 0.01)。结论湿热质、痰湿质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最常见体质类型,利用红外热像检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并根据体质结果进行中医辨证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体质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265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中医证候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证候规律.方法 收集265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症状、舌、脉等临床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7个症状和舌脉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得出7个证候,即肝郁化火、脾虚证,脾虚痰湿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肝气郁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脾虚证,血瘀证.结论 一些不能直接观测到的证候...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非酒精性脂肪肝生活方式调查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门诊就诊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25例,进行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腰围,高油脂、高热量饮食和社会压力大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生活方式病,应以防治为主,提高全民"治未病"的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肝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常见证候湿热蕴结证可能存在肠道菌群失衡和代谢功能紊乱。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影响宿主代谢,二者有着共同变化的特征。因此深入探究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结证肠道菌群特征和代谢物特征,揭示肠道菌群与宿主代谢的共变化机制,将有助于从新的视角阐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结证的病机,并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诊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候多样,与气机失调关系密切,临床常以痰瘀为病机特点。文章基于气机运动,初步探讨气机失调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机,为临床从调理气机的角度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病证的特点,根据中西医的诊断标准,总结中西医常用模型的造模方法和特点,对现有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证结合模型按照五种证型(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湿浊内停证、湿热蕴结证、脾肾两虚证)进行归纳分析。同时,总结实验造模方法、动物种类、造模时间、中西医实验结果、中医证候模型评价方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证结合模型以采用营养失调模型和复合模型为主,实验动物多为雄性大鼠和小鼠,中医证候评价标准包括证候表现、舌象、微观指标、以方测证和实验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热祛浊胶囊治疗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祛浊胶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肠溶片,观察2组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体质量指数、肝酶、血糖、血脂、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脏C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体质量指数、肝酶、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脏C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热祛浊胶囊治疗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证候规律。方法收集265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症状、舌、脉等临床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对37个症状和舌脉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得出7个证候,即肝郁化火、脾虚证,脾虚痰湿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肝气郁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脾虚证,血瘀证。结论一些不能直接观测到的证候规律通过分析间接反映出来,为临床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丹芍疏肝颗粒对不同中医证型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90例丹芍疏肝颗粒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脾虚、痰湿阻滞组,痰阻血瘀、湿郁化热组和湿郁血瘀、肝阴不足组,每组30例,给予丹芍疏肝颗粒口服,30例罗格列酮组组给予罗格列酮口服,3个月后予以证候积分、血脂、肝功能、血糖空腹胰岛素B超检查以评定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B超显示脂肪肝严重程度改变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2%、80.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证候评分、TC、TG、FINS、HOMA-IR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ALT、AST、GGT显著降低(P0.05),丹芍疏肝颗粒组各中医证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芍疏肝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各中医证型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改善脂质代谢和胰岛素抵抗,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现有数据库及图书馆数据资料进行挖掘,研究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证候的分布以及用药的规律。方法:在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2018年4月关于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出出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文献并构建出数据库,然后对所构建的数据进行频数及关联的统计分析。结果:120篇有效文献中所涉及的证型43个,将43个证型分解后得到证候要素15个,病位要素6个、病性要素9个。文献中所使用的155张处方中,用药一共165味,1678频次。通过关联分析获得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常见药物配伍。结论:痰、淤、湿、气滞是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性;肝、脾是酒精性脂肪肝的病位,虚症和实证夹杂是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证型,基本的治疗原则是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17.
张婷  董淑娟  韩艳俊 《河南中医》2016,(11):1940-1942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脂肪衰减参数(FAI值)在不同中医证型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148例和健康对照组144例。使用Fibro Touch检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FAI值,按照2011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诊疗共识意见》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脂肪肝超声分级。结果: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的FAI值进行比较,发现患者的FAI值明显高于健康人(t=37.414,P=0.000),表明FAI值可用于定量检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比较不同分级中医证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FAI值,发现不同中医证型FAI值各不相同(F=3.15,P0.05),且重度痰瘀互结证患者的FAI值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P0.05),中度患者显著高于轻度(P0.05),表明FAI值可用于诊断脂肪肝的病变程度;对FAI值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FAI值和脂肪肝程度呈正相关(r=0.758,P=0.000),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FAI值随之升高;采用ROC曲线分析,FAI值诊断轻度脂肪肝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中度脂肪肝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表明FAI值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检测准确率高。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脂肪衰减参数可定量、准确诊断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18.
中医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1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代三红 《陕西中医》2011,32(11):1478-147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根据不同临床证候特点,将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516例分为湿浊内停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四型,确立相应治法。结果:分别采用中药方剂治疗,四种类型的治愈率均85%以上。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汤治疗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选取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祛湿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肝功能指标和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和血糖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肝功能、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汤治疗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DFL)患病率也逐年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也越来越多见.笔者通过对合并与不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多项指标比较,分析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