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吉林省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为制定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2010-2015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监测点抽取吉林省暗娼不少于400人,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及性行为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样进行梅毒、HIV和HCV检测。 结果 2010-2015年,吉林省共调查暗娼35 830人。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94.4%,并且从2010年的93.0%上升到2015年的95.3%(χ2趋势=43.756,P<0.001);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4.5%,并且从2010年的92.6%上升到2015年的95.8%(χ2趋势=246.304,P<0.001);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4.2%,并且从2010年的78.6%上升到2015年的87.9%(χ2趋势=247.433,P<0.001)。HIV抗体总的阳性率为0.01%,各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58,P=0.421);梅毒抗体总的阳性率为1.7%,并且从2010年的1.4%上升到2015年的2.6%(χ2趋势=66.071,P<0.001)。 结论 吉林省暗娼人群HIV抗体阳性率较低,但梅毒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该加强针对暗娼人群的行为干预服务,进一步提高该人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并促进其定期检测HIV和梅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郑州市无偿献血者乙肝感染率,为做好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乙肝金标试纸条对661 184名无偿献血者进行初筛,并按献血次数、种类、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 初次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乙肝感染率分别为1.044%和1.8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95,P<0.001);初次和多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分别为1.082%和0.0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405.968,P<0.001)。初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男性(1.334%)显著高于女性(0.687%)(χ2=314.594,P<0.001);多次献血者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05);初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18~25岁男女较低,26~35岁男性明显升高;多次献血随着年龄增高变化不大。初次献血者商贸、农民、工人以及自由职业者以及服务人员乙肝感染率均较高,医生、公务员以及军人乙肝感染率较低;多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较低且变化不大。初次和多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均随学历升高而降低。 结论 郑州市无偿献血者乙肝感染率较低,26~35岁年龄段男性感染率明显升高,农民及中专学历以下乙肝感染率较高,在加强乙肝免疫的同时,应加大乙肝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珠海市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与乙肝的母婴传播阻断措施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珠海市母婴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从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5—2019年珠海市医疗机构中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期筛检、感染、治疗、新生儿干预情况,采用Cochran Armitage趋势性检验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 2015–2020年,珠海市产妇共196 388人,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检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6年筛检率均达到99%以上;梅毒、乙肝感染率有所下降(P<0.01或P<0.05);艾滋病、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率上升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预防性干预率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预防性干预率上升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均进行了预防性干预措施(100.00%)。结论 珠海市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的筛查工作完成度较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孕产妇感染率、治疗率和母婴阻断效果等指标还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推动珠海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惠州市吸毒人群HIV、梅毒螺旋体及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开展干预工作和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惠州市2011-2016年2 543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和行为学情况资料,并采集血样进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 结果 共调查2 543名吸毒人员,20~40岁男性所占比例较大;2011-2016年注射吸毒人员比例下降,非注射吸毒人员比例上升(χ2趋势=179.272 6, P<0.05); HIV年均感染率为1.06%,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 P>0.05);梅毒年均感染率为6.4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35, P<0.05);丙肝年均感染率为39.36%,男性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8, P<0.05);HIV感染率年度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45, P>0.05),梅毒和丙肝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χ2趋势=15.094, P<0.05;丙肝χ2趋势=112.791, P<0.05)。 结论 继续加强对吸毒人群宣传干预和针具交换项目的开展,大力推广100%使用安全套的同时,要加强对新型毒品使用人群的重视和女性吸毒者的干预;本地区多年对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是有效和成功的,下一步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人群可以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南宁市农村地区MTB/HIV双向筛查和治疗情况,为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南宁市结核病防治机构门诊对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进行HIV抗体初筛,对初筛阳性结果进行确证。艾滋病防治机构对当年存活并可随访的HIV/AIDS患者进行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后,转介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痰涂片和胸部影像学检查。分析2014—2017年南宁市4个县的双向筛查及双重感染患者发现和治疗情况。 结果 2014—2017年南宁市农村地区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HIV抗体总检测率为87.16%,不同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38,P<0.001),且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32.647,P<0.001);HIV感染率为0.68%,不同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81,P>0.05)。 HIV/AIDS患者中TB检查率(χ2=248.244,P<0.01)和TB检出率(χ2=78.027,P<0.001)均出现波动现象,均为2016年最高(96.95%和3.50%)。MSH县发现的MTB/HIV双重感染病例数最多。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综合治疗率为54.25%,2015—2017年逐年上升(χ2=26.241,P<0.001);抗结核成功治疗率为 39.16%。 结论 2014—2017年南宁市的MTB/HIV双向筛查和防治工作逐步提高, 但个别地区的双重感染疫情较高,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结核病与艾滋病综合服务机制,以提高患者诊治的可及性、治疗率及治疗效果,才能有效的控制MTB/HIV双重感染疫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低档场所嫖客艾滋病病毒(HIV)、梅毒的感染率变化趋势,以及与艾滋病(AIDS)相关行为的改变状况,为指导本市在嫖客人群中开展防治艾滋病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2013-2015年, 每年4-7月在广西南宁市某县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出入低档场所的嫖客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结果 2013-2015年,连续3年共调查1 174名低档场所嫖客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嫖客有逐年增加的趋势(χ2=51.681, P<0.01),文化程度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χ2=33.688, P<0.01)。3年间HIV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4,P>0.05);梅毒抗体阳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12,P>0.05);答对6条以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出现波动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20,P<0.01)。最近1次与暗娼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χ2=49.706,P<0.01),本次与暗娼发生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为:影响快感和认为双方都是健康。最近1年与暗娼发生性行为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出现波动现象,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52, P<0.01)。最近1次和最近1年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χ2=96.468,P<0.01;χ2=73.632,P<0.01),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为:认为双方都是健康和双方无避孕需要。 结论 2013-2015年广西南宁市某县低档场所嫖客以中老年人为主,历年HI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但梅毒感染率较高, 存在着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HIV的风险,且感染HIV的风险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仍需进一步加强针对低档场所嫖客人群的高质量的综合干预工作, 提高其安全套使用率, 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7.
徐银  骆莺  符和英  章婵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162-1165
目的 了解江阴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特征及HIV感染状况,为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艾滋病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江阴市所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16年共4 702人接受了VCT服务,以非婚异性性行为者为主,占55.21%。求询者中商业异性性行为史人群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1.46, P<0.001);注射毒品(χ2趋势=15.89, P<0.001)、配偶/固定性伴阳性(χ2趋势=8.26, P=0.016)人群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HIV抗体、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3%和6.59%,HIV/梅毒合并感染率为0.68%。三年来HIV阳性检出率逐年下降,梅毒阳性率逐年增加,趋势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趋势=0.49, P=0.783;χ2趋势=1.40, P=0.497)。男性、离异或丧偶、大专及以上、梅毒阳性的求询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χ2=44.41, P<0.001;χ2=12.49, P=0.002;χ2=45.11, P<0.001;χ2=133.34,P<0.001)。其中男男性行为史者HIV阳性率最高(18.79%),其次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5.43%)。2014-2016年男男性行为史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25.25%、18.58%和14.18%,逐年递减(χ2趋势=4.51, P=0.105);而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3.51%、5.26%和8.82%,逐年增加(χ2趋势=1.11, P=0.573),趋势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2014-2016年江阴市VCT人群以25~44岁的青壮年、男性、已婚者为主,VCT是及时发现HIV感染者的有效途径,今后应加强男男性行为人群以及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的检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经性传播感染HIV-1的老年男性病例特征,为解决老年男性艾滋病干预问题提供适当的应对策略。方法 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监测系统”,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龙岗区内登记的经性传播感染,年龄≥50岁的男性HIV-1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756名老年男性HIV-1感染病例中,在婚占55.16%(417/756),省外户籍为主,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占到64.15%(485/756);2010年之后病例报告数大幅上升,晚发现比例高;同性性传播占28.31%(214/756),异性性传播占71.69%(542/756),不同的报告时间(χ2=9.967,P=0.019)、年龄(χ2=23.990,P<0.001)、文化程度(χ2=42.957,P<0.001)、婚姻(χ2=6.928,P=0.031)、户籍(χ2=11.586,P=0.021)、职业(χ2=38.624,P<0.001)、性病史(χ2=29.545,P<0.001)、发现途径(χ2=137.172,P<0.001)、病程阶段(χ2=6.539,P=0.011)、是否接受CD4检测(χ2=18.268,P<0.001)等因素在同性和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男性HIV-1感染病例快速增多,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应该引起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HIV-1的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制鞋业胶粘剂主要的挥发性化学组分,为开展制鞋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产品类型从25家制鞋企业收集了72份胶粘剂样品,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挥发性化学组分检测后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 黄胶挥发性有机组分检出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最多,PU胶危害因素种类最少,4种胶粘剂中均检出酯类、酮类和烷烃类物;72份有机溶剂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组分检出率超过10%的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共13种,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丁酮69.4%(50/72),最低是乙酸丁酯12.5%(9/72);胶粘剂中某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分别为丁酮(χ2=32.293,P<0.05)、乙酸乙酯(χ2=18.879,P<0.05)、丙酮(χ2=19.763,P<0.05)、乙酸甲酯(χ2=12.653,P<0.05)、正庚烷(χ2=25.665,P<0.05)、正己烷(χ2=34.549,P<0.05)、甲基丙烯酸甲酯(χ2=13.350,P<0.05)、辛烷(χ2=12.809,P<0.05)、二氯甲烷(χ2=8.243,P<0.05)、戊烷(χ2=19.405,P<0.05)和乙酸丁酯(χ2=9.678,P<0.05)。 结论 所检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毒性以及差异性等都对监测工作危害因素的识别具有指导意义,针对胶粘剂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仍然要引起职业卫生监管部门、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特征,为制定精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风险评估表于2016年1—12月调查丽水市城郊社区居民6 445例,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及共患情况。 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21.88%,危险因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高血压病(86.88%)、运动缺乏(76.38%)、超重或肥胖(60.57%)、吸烟(40.92%)、糖尿病(33.97%)、血脂异常(27.52%)、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12.27%)、脑卒中家族史(9.36%)。女性高血压病(92.36%)、血脂异常(30.38%)、糖尿病(41.26%)、超重或肥胖(66.04%)、运动缺乏(79.63%)的检出率均高于男性(高血压病82.95%、血脂异常25.46%、糖尿病28.75%、超重或肥胖56.64%、运动缺乏74.06%)(χ2高血压病=26.65,P<0.001;χ2血脂异常=4.19,P=0.041;χ2糖尿病=23.93,P<0.001;χ2超重或肥胖=12.70,P<0.001;χ2运动缺乏=5.90,P=0.015)。高血压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运动缺乏随年龄的升高检出率升高(χ2高血压病=36.55,P<0.001;χ2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76.10,P<0.001;χ2运动缺乏=84.66,P<0.001)。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共患组合是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33.83%),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间检出率均较高。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和高血压+吸烟+运动缺乏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和高血压+血脂异常+运动缺乏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需要根据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特征制定精准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的饮食结构和微量元素的水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方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130名在校大学生头发中铜、锌、铁、锰、钙、镁、铅的含量,同时测定学生食堂部分粮食、蔬菜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所测元素水平与国内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男生头发铁含量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头发锰含量显著高于男生;其他元素未见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 大学生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存在着性别差异,此特征对今后的微量元素与健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机体代谢变化与晕船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晕船对血清铁、铜、锌、尿素氮、肌酐、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的影响。方法 以 3 0名 2 0~ 2 2岁男学员为研究对象 ,测定出航前与晕船发生后的血清铁、铜、锌和尿素氮、肌酐、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的变化。结果 出航前、后受试者血清锌、铁、尿素氮、肌酐的含量分别为 (10 60± 0 3 3 ) μmol/L ,(2 0 48± 0 96) μmol/L ,(4 2 9±0 18)mmol/L ,(88 13± 3 0 3 ) μmol/L和 (11 98± 0 44 ) μmol/L ,(9 68± 0 66) μmol/L ,(7 11± 0 3 0 )mmol/L ,(10 8 5 9± 3 90 ) μmol/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血清铜、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在航行前后分别为 (14 2 9± 1 10 ) μmol/L、(12 9 3 3± 4 12 )U/L、(2 17 13± 40 0 4)U/L和 (13 67± 0 5 6) μmol/L、(146 63± 9 2 2 )U/L、(148 0 7± 9 94)U/L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晕船对血清微量元素和尿素氮、肌酐含量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血清锌、尿素氮、肌酐显著升高 ,血清铁显著下降 ,而对血清铜、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CDC and state and local health departments continue to investigate cases of monkeypox among pers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had contact with wild or exotic mammalian pets or with persons with monkeypox. This report updates results of the epidemiologic investigation,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the use of smallpox vaccine during the outbreak, and summarizes the animal tracing activities to identify the origin and subsequent distribution of infected animals.  相似文献   

15.
CDC and state and local health departments continue to investigate cases of monkeypox among persons who had contact with wild or exotic mammalian pets or persons with monkeypox. This report updates epidemiologic, laboratory, and smallpox vaccine use data for U.S. cases, and summarizes the laboratory-based evidence implicating imported African rodents as the probable source of the outbreak.  相似文献   

16.
CDC and state and local health departments continue to investigate cases of monkeypox among persons who had contact with wild or exotic mammalian pets or persons with monkeypox. This report updates epidemiologic, laboratory, and smallpox vaccine use data for U.S. cases.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iscusses primary prevention's basic tenets and generic principles. It describes its essential elements and explains how prevention's technology of education, social competency, community organization/systems intervention, and natural caregiving can be used to prevent dysfunctional behaviors while promoting healthy lifestyles.  相似文献   

18.
CDC and state and local health departments continue to investigate cases of monkeypox among persons who had close contact with wild or exotic mammalian pets or persons with monkeypox. This report updates epidemiologic, laboratory, and animal data for U.S. cases.  相似文献   

19.
20.
We performed a spatial and mixed ecologic study of community-onset Enterobacteriaceae isolates collected from a public healthcare system in Cook County, Illinois, USA. Individual-leve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and census tract–level data from the US Census Bureau. Associations between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leve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sence of ceftriaxone resistance were determin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patial analysis confirmed nonrandom distribution of ceftriaxone resistance across census tracts,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percentages of Hispanic, foreign-born, and uninsured residents. Individual-level analysis showed that ceftriaxone resistance was associated with male sex, an age range of 35–85 years, race or ethnicity other than non-Hispanic Black, inpatient encounter, and percentage of foreign-born residents in the census tract of isolate provenanc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likelihood of community-onset ceftriaxone resistance in Enterobacteriaceae is influenced by geographic and population-level variables.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mitigation strategies might depend on better accounting for these fa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