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措施干预下人流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将进行人工流产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全程干预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进行手术护理。观察2组术后疼痛情况和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0级46例,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1例;对照组0级38例,I级2例,Ⅱ级6例,Ⅲ级4例。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为4.0%(2/50),对照组为18.0%(9/5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下人流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吞咽和摄食安全管理。方法选取2017年1~6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脑病科常规治疗、康复及护理;选取2017年7~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吞咽和摄食安全的管理,分别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30d进行吞咽功能效果评定。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吞咽功能评级分别为Ⅰ级0例、Ⅱ级17例、Ⅲ级4例、Ⅳ级2例、Ⅴ级8例,对照组分别为1级0例、Ⅱ级11例、Ⅲ级13例、Ⅳ级2例、Ⅴ级4例。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级分别为Ⅰ级21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2例、Ⅴ级3例,对照组分别为Ⅰ级0例、Ⅱ级13例、Ⅲ级12例、Ⅳ级3例、Ⅴ级2例,观察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评级进步患者较多。对照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评级进步患者差别不大。观察组在吞咽功能评级方面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51.6%(16/31)和6%(2/30)。观察两组患者30d的进食情况,观察组有9次发生误吸,对照组患者有102次发生误吸,观察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吞咽和摄食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效减少误吸发生率,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0例鼻咽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观察组在放射治疗同时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日,共计6周。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放射治疗,完成率为100%。其中有6例患者因吞咽困难,血象下降放疗期间休息7~10天。观察组Ⅰ级黏膜损伤发生率为45%,Ⅱ级为42.5%,Ⅲ级为12.5%,对照组Ⅰ级黏膜损伤发生率为22.5%,Ⅱ级为20%,Ⅲ级为57.5%,两组Ⅲ级黏膜损伤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5.87,P0.01)。观察组Ⅰ~Ⅲ级黏膜辐射耐受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Ⅳ级黏膜损伤。两组Ⅱ级黏膜损伤持续时间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Ⅲ级黏膜损伤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降低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提高放疗的耐受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扶阳健脾法在减轻结肠癌化疗毒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采取化疗治疗,参照2012年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Ⅰ类推荐使用的FOLFOX方案(5-FU、LV、奥沙利铂)进行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扶阳健脾传统中药附子理中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色素沉着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0级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Ⅱ级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毒副反应以Ⅱ级和Ⅲ级为主。结论:扶阳健脾法能够显著降低结肠癌化疗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及减轻毒副反应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辨证分型结合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以期选择最佳的方法,提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11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予常规温针灸治疗,观察组55例,予辨证分型结合温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疗效方面:对照组治愈率41.82%,总有效率87.27%;观察组治愈率56.36%,总有效率94.5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use-Brack-mann分型改善方面:对照组治疗后Ⅰ级、Ⅱ级、Ⅲ级发生率分别为36.36%、52.73%、10.91%;观察组治疗后Ⅰ级、Ⅱ级、Ⅲ级发生率分别为58.18%、38.18%、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FDI躯体、社会功能评分,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结合温针灸能缩短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程,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减轻胃镜受检者痛苦的应用效果。方法:180例胃镜受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改善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焦虑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不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可显著减轻胃镜受检者检查中及检查后的不适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志军 《新中医》2015,47(5):255-256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对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行胃镜检查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行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电针刺激。观察2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苏醒及离院时间、术中恶心、呕吐、咽部不适、胆汁反流、十二指肠反流发生率。结果:2组HR及MAP变化趋势相同,且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汁反流及十二指肠反流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瑞芬太尼、丙泊酚作胃镜检查,可减少术中胆汁或十二指肠反流情况,且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脑积水患者的效果。方法:62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及对照组(n=3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临床预后。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结论:脑积水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护理满意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做胃镜检查时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设立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不给予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胃镜检查者明显配合,恐惧、恶心、咳嗽得到有效缓解,耐受性提高,精神放松、镇静、主动配合完成检查,P<0.05;结论:心理护理辅助老年患者行胃镜检查能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病人有效地配合检查,接受插镜的时间缩短,痛苦有所减轻,这对提高胃镜检查的成功率及疾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盐酸托烷司琼减轻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胃部不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于化疗当天静脉滴注盐酸托烷司琼,观察组在化疗前1天给予耳穴埋豆,评价两组胃部不适(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2.9%、67.9%;组间胃部不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盐酸托烷司琼可有效减轻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胃部不适。  相似文献   

11.
郑勇洪  侯凯哲 《新中医》2018,50(12):184-186
目的:观察升血小板胶囊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的疗效。方法:将进行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后给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升血小板胶囊治疗;3周后观察2组血小板恢复情况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程度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占有率分别为44.12%、23.53%、14.71%、8.82%、8.82%,对照组分别为14.71%,11.76%、32.35%、23.53%、17.65%;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程度0、Ⅰ级患者多于对照组(P 0.05),Ⅱ、Ⅲ、Ⅳ级患者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值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因药物毒副作用而停止治疗的患者,2组间治疗前后ALT、AST、ALP、Tb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升血小板胶囊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恢复具有较好疗效,且无明显肝毒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芒硝配合和爽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行结肠镜检查患者92例,将所收集病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口服和爽,观察组除予口服和爽外加予口服中药芒硝。观察两组的肠道清洁程度、祛泡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恶心、腹胀、肠蠕动增加、肠黏膜损伤)。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41例、6例、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35例、8例、2例;观察组肠道清洁有效率(Ⅰ级+Ⅱ级)为100%,全部有效,对照组肠道清洁有效率(Ⅰ级+Ⅱ级)为95.59%,无效率为4.41%,两组肠道清洁程度及肠道清洁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全结肠气泡祛泡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腔祛泡满意率93.68%(44/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结论:芒硝配合和爽清肠祛泡效果佳,清洁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形成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需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术后不适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分别为4.1%、18.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上、下肢麻木、颈肩痛、情绪紧张等不适感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98.0%)与对照组比较(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长时间侧卧手术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压疮形成,并可减少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及护理总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点压对胃镜受检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分内关组、合谷组和耳穴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胃镜检查前后均按照常规胃镜检查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胃镜护理方法的同时,在术中增加穴位按压护理措施。比较4组胃镜检查患者术前及术中焦虑状态及心率变化情况;术中不适程度(恶心、呕吐);术后并发症(喉咙痛、食道黏膜破裂等)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及其依从性等。结果:合谷组、内关组、耳穴组的焦虑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谷组、内关组的心率、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关组、合谷组及耳穴组的依从性及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患者中运用穴位点压,不仅可减轻患者术中的不适程度(呕吐)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有效降低了胃镜检查患者的焦虑程度和心率变化,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患者检查的舒适度和依从性,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下钛夹联合中西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疗效.方法:将本院临床上胃镜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穿孔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钛夹联合中西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内科治疗方法.结果:两组有效率(Ⅰ级+Ⅱ级)分别为87.5%和80%,X2=4.258,观察组住院时间均值为9.5±5.2d,与对照组(12.4±4.5d)相比t=2.945,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再穿孔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X2=3.896,4.013,p<0.05,提示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钛夹联合中西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结合"瑰及"乳膏对于不同分期压疮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压疮患者120例临床分期为Ⅰ级60例、Ⅱ级40例、Ⅲ级20例,根据发病情况积极给予个性化循证护理结合"瑰及"乳膏进行干预,周期为30 d。结果:干预后Ⅰ级、Ⅱ级与Ⅲ级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100%、97.5%和95.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所有患者都具有比较合理的行为状况,生活质量都比较好,不同分期患者的疾病信念、心理取向、情感压抑、情绪紊乱和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Ⅰ级、Ⅱ级与Ⅲ级患者对于干预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95.0%和95.0%,3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结合"瑰及"乳膏应用于不同分期压疮患者都能有效改善预后与自我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张丽瑾  王户伟 《新中医》2015,47(7):282-283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的作用。方法:将四肢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2组各2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消肿治疗,结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敷治疗,并行强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肿胀、疼痛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患肢肿胀Ⅰ级占65.0%,Ⅲ级占5.0%;对照组Ⅰ级占25.0%,Ⅲ级占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无痛患者占45.0%,对照组占1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热敷联合强化护理方案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取中医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的16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采取中医针对性护理的当做中医护理组即Ⅱ组,同时将其余80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传统护理组即Ⅰ组,比较两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脑出血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Ⅱ组的总有效率为91.25%,高于对照Ⅰ组的71.25%,Ⅱ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低于对照的Ⅰ组13.75%,两组进行比较,所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取中医护理的措施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提高脑出血恢复的总有效率,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APACHE Ⅱ评分变化、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护理第3、5、7天时,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8.89%、2.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15.56%(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明显降低APACHE Ⅱ评分,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探讨骨科疼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2例,通过分层抽样法将12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61)和试验组(n=61),对照组患者接受疼痛护理、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同时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等级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Ⅰ级疼痛率高于参考组,Ⅲ级疼痛率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护理后I级疼痛率以及Ⅲ级疼痛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Ⅱ级疼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低,其中,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39%,试验组患者总发生率为6.56%,2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疼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显著减轻其疼痛感,同时有助于使各类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