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中和"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伸,是儒家修身治世的核心思想。是中医学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养生观建立的基础。所以在中医学临床带教中应注重"中和"思想,将医患"和"、师生"和"以及中西医和谐发展的理念贯穿于临床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五行"理论与"中和"思想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五行—中和—中医学"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体。该文引借《河图》《洛书》等源头性文献溯源"五行""中和"之义,着重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五行"与"中和"为阴阳所生,中医学是以"中和"为贵的一种"中土五行"理论模式。其中,"土性中和"对中医学脾胃学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动中求和"深刻影响着对中医学对五脏关系的理解。文章辅以"中医五行中和图"以便阐述,与常见的"五角星"五行生克图有着显著不同,更接近中医的原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赵明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2):2169-2172
治疗思想,是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总体构想,它指导着治疗原则的确立和治法疗法的应用。在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中,从宏观整体的传统思维出发,将"天人合一"、"中和观"等文化理念融入其论治学说,提出"法天则地"、"从容人事"、"治求中和"的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4.
"三才"与"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内涵持续影响着中国古代科学,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三才-中和-中医学"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体,本文着重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中和"与"天""地"同构"三才";"中和应人"折射着中医学整体观,是对中医学独特的天人相应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中和应气"对中医精气神学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并辅以图表以便阐述。  相似文献   

5.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对中医"中和"思想的研究造诣极深,创立了中医"中和"学派,并将"中和"思想推广应用于临床各科,丰富了学派学术内容,促进了中医学的不断发展。针对老年病的诊治提出了"扶正祛邪益中和;存正抑邪助中和;护正防邪固中和"的临床思路,临床中善于"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审中和",遣方用药独具特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中和"作为儒家的主流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从儒家的"中庸之道",到如今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无不围绕着"中和"这一人文内涵而展开,其对中医理论的构建与临床实践亦产生巨大影响,中医学的生命观、发病观、治疗观与养生观都渗透着中和观的精髓。1中和观的涵义中和观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先  相似文献   

7.
正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故中医学在阐述医理,论病穷源,立法处方,以至于养生防病等,皆离不开阴阳学说的相关理论。仲景继承内经理论,发前贤之未发,提出"阴阳自和"这一概念,实为中医辨证施治之准则。仲景"阴阳自和"的思想内涵是很丰富的,试探析如次。1阴阳自和是治病求本思想的继承发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天地万物,生杀变化,皆本乎阴阳,那  相似文献   

8.
介绍带状疱疹后上肢瘫痪验案1则。该患者年老体弱,加之劳累后耗伤正气,感染湿热毒邪,蕴结于肌肤而发疱疹。湿热毒邪耗伤气血,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瘫痪。上肢瘫痪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根据"治痿者独取阳明"理论,针刺选取阳明经穴位为主,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医常云"尚平衡",提出"平衡论"的观点。我们认为切不可将"中和"与"平衡"混为一谈,是选取"平衡"观还是"中和"观来指导中医发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大议题。从平衡的概念、阴阳观、生理基础、生命规律、健康方式、用语范畴等方面探讨"中和"与"平衡"对中医学的影响,由"中和"思想反思中医"平衡论",清本源以促中医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二阳之病发心脾”之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育,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二阳"即阳明也,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也。"发"前人有二种解释。《类经》认为,"发"为"发于"之义,即阳明之病源于心脾,“盖胃与心,母子也,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理论从其诞生之时,便受到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将儒学与中医学发展史上的这两个现象相互联系。对宋代儒学的新发展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儒学嬗变对金元后中医学理论深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免疫与共鸣学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清 《国医论坛》1999,14(2):13-14
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最基本的一条就在于继承其思想精华,并将其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建立新理论。笔者以中医学阴阳学说、整体观念等理论为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联系现代科学知识,对免疫与共鸣学说进行探讨。现代免疫学的发展,使"免疫"概念逐步上升到哲学高度,这就为免疫理论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提供了条件。因为中医学就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并共同发展起来的。本文中,免疫指维持肌体独立性,使之免受外在的及内在的各种因素侵犯、干扰。而根据中医学阴阳学说及马克思主义矛盾论,肌体有免疫系统,则亦必然有一与之相对立…  相似文献   

13.
情志致病是中医学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病因学思想,也是中医学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证据之一。其中情志病因致发疾病,成为后世医家关注的重点。因此,分析情志成为中医学病因的理论依据,情志从正常的情感与情绪向病因转化的原因,以及作为病因致病的形式特点,对于现代防治与情志-心理应激相关的心身疾病和心理疾病当有所裨益。1情志成为病因的理论依据1·1人文思想中的情志为害理念在中国人文传统中,情志中和被推崇为与天下根本大道齐同的境界。如《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  相似文献   

14.
<正>周围性面瘫属中医学"口僻""口眼歪斜"范畴,并认为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累及阳明经及少阳胆经而发,是指急性非化脓性的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所致。其病因是由于风湿性面神经炎或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使面神经肿胀,受压或血液循环障碍而致麻痹[1]。2012  相似文献   

15.
孙光荣教授是新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创立的中和医派以"中和"思想为核心,尚中贵和,持中守一而医百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精髓是中和。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和思想亦贯穿了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始终而指导临床用药和诊治。中和医派针对临床治疗理念就是致中和,调阴阳,和气血,调气机升降出入。中和医派强调"气血中和而百病消"。"调畅中和"是每个中和医派临床的最高追求。中和医派善用"对药""角药",亦是与"中和"之思想密不可分。本文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中和圆通思想,讲述尚中之道,贵和之理,三圆之法与通补之方并对中和圆通思想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从先秦"中和"思想之源、先秦儒家之"中和"思想、先秦道家之"中和"思想、先秦法家之"中和"思想、《黄帝内经》之"中和"思想5方面入手探讨先秦"中和"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影响,指出《黄帝内经》的"中和"思想深受先秦诸子的影响,体现在"中和"是天道变化的谐和状态、"中和"是人与天地的谐和关系、"中和"是人与社会的谐和相处、"中和"是人体功能的谐和状态、"中和"是养生的指导原则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和"思想历史悠久,是中医学的显著特点之一,体现在诊断、治疗的各个方面。国内心脏康复的理论与实践正处于起步阶段,吸取国外心血管康复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医中药在预防、治病、养生方面的特色,心脏康复的中西医结合发展路线将有广阔的前途。本文从天人、脏腑、气血阴阳、方药、动静之和等方面,探讨"中和"思想与心脏康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317-2318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和"思想成为《黄帝内经》基本理论体系的核心,奠定中医学理论的文化基础。探讨《黄帝内经》养生中的"天人合一""阴平阳秘""饮食有节""和于术数""情志调节"等养生要诀,无不渗透着中庸之道。深入研究其科学内涵,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胃不和则卧不安"一语出自《素问·逆调论篇》:"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按原文其意指阳明经气上逆,呼吸有声,不能平卧的病症。后人多把"卧不安"看成是"不寐"、"失眠"。而把"胃不和"泛指胃气的纳降失常引起的病症。中医学认为,"寐本乎阴,神为主也,卫气内入则寐,外出则寤"。  相似文献   

20.
<正>血余炭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具有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的作用,主要用于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小便不利等。《五十二病方》载:"止血出者,燔发,以按其痏。"《黄帝内经·素问》记载:"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其状若尸,或曰尸厥。……髯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