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盗汗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盗汗患者104例,按照简单分层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予常规补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补液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1.1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盗汗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自汗、盗汗的疗效。方法:4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自汗、盗汗患者,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1个疗程后随访,观察其效果。结果:4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治愈23例(52.27%),有效17例(38.64%),无效4例(9.09%),总有效率达90.91%。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自汗、盗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虚发热的疗效。方法:将5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虚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物理降温、退热药物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用中药复方补中益气汤。监测两组体温与临床症状积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 d、5 d、7 d体温、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23/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18/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虚发热,可有效改善自汗、气短、神疲、发热等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解毒法预防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需行单侧全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间静滴头孢地嗪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气清热解毒中药,分别观察术后3个月内假体周围感染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术前、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体温、中性粒细胞计数、IL-6、超敏CRP的变化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说明益气清热解毒法预防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3.33%,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第3天,体温、中性粒细胞计数、IL-6、超敏CRP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但在治疗后第7天后,两者差异不大。结论:益气清热解毒法能够在术后短时间内控制体温、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IL-6及超敏CRP,优于单纯应用头孢地嗪钠;术后静滴头孢地嗪钠的基础上口服补中益气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可更好地预防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气虚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气虚发热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温水擦浴,在体温高于38. 5℃时均给予氨基比林2 mg,肌肉注射;治疗组除上述常规治疗外还给予口服补中益气汤。从服药的第1 d开始监测体温及气虚的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第5 d开始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7 d后,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率)相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气虚发热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血亏型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7年1月入院的100例气虚血亏型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补中益气汤,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体温、卡氏评分、总体治疗效果、卡氏评分变化程度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总分(4.09±0.66)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7.18±1.09);治疗后体温(37.48±0.45)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38.10±0.48),KPS评分(79.40±8.26)显著性高于对照组(70.20±8.1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84%)与卡氏评分增加稳定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62%,78%),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20%vs.12%)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血亏型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型月经过多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抽选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气虚型月经过多患者60例,经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给予西药治疗(对照组)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规范出血、失血图评分、经期范围、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不规范出血、失血图评分、经期范围、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在气虚型月经过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罗天  段瑞奇  李钊  陈胜 《新中医》2017,49(5):71-73
目的:观察加味八珍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贫血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加味八珍汤口服,疗程为10天。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第1、3、10天的血红蛋白(Hb)情况,采用疼痛数字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第10天膝关节静息痛。结果:术后第1、3天,2组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治疗组Hb水平、膝关节静息痛VAS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八珍汤可有效提升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改善贫血状况及膝关节静息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退热,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观察两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体温波动的幅度。结果:两组治疗后体温均恢复到正常,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时间短,体温波动的幅度较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同期髌骨脱位矫正术联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炎合并习惯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7月至2009年3月,采用同期髌骨脱位矫正术联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炎合并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12例,男2例,女10例。年龄56~73岁,中位数67岁。均为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例存在膝外翻,3例存在胫骨外旋,4例存在高位髌骨。病程6~18年,中位数9年。术后随访观察膝关节疼痛、活动度、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4个月,中位数34个月。膝关节外翻畸形均获得矫正,1例残留5°左右的屈曲畸形。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临床评分由术前(26±11)分提高至术后(72±14)分,其中疼痛评分由术前(12±7)分提高至术后(41±6)分,活动度评分由术前(16±3)分提高至术后(20±2)分,稳定性评分由术前(10±6)分提高至术后(17±5)分;KSS功能评分由术前(16±9)分提高至术后(74±21)分,其中行走评分由术前(19±8)分提高至术后(39±11)分,爬楼评分由术前(16±6)分提高至术后(41±9)分。均无关节液漏、髌骨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同期髌骨脱位矫正术联合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骨关节炎合并习惯性髌骨脱位,可以纠正膝关节畸形,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选择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基础治疗,包括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迈之灵片口服、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测量2组患者患膝关节活动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c score,VAS)评价患膝疼痛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4天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评价患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膝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65.649,P=0.000);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28.432,P=0.000);术前、术后第14天,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167°±3.601°,88.600°±5.512°,t=-2.959,P=0.238;119.833°±6.497°,119.000°±6.214°,t=0.258,P=0.614);术后第7天,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107.700°±7.474°,95.667°±7.858°,t=36.933,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4.018,P=0.000)。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膝关节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644.220,P=0.000);2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总体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分组效应(F=18.625,P=0.000);术前、术后第14天2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33±1.278)分,(8.067±1.172)分,t=1.158,P=0.252;(1.467±1.008)分,(1.400±0.894)分,t=0.271,P=0.787];术后第7天,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4.700±1.207)分,(6.633±1.066)分,t=6.573,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3.644,P=0.000)。术前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733±8.525)分,(42.333±9.087)分;t=0.176,P=0.861]。术后第14天,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86.967±4.979)分,(42.733±8.525)分,t=-24.050,P=0.000;(86.333±5.403)分,(42.333±9.087)分,t=-23.433,P=0.0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967±4.979)分,(86.333±5.403)分;t=0.472,P=0.639]。术后2组各并发肌间静脉血栓1例,经患肢抬高制动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处理后血栓消失。均无感染、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在活血、抗凝、消肿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可更快地减轻患膝疼痛和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沙参麦冬汤合清骨散加减治疗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阴虚发热的疗效。方法:选择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3-5月到沈阳市骨科医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7.5±1.4)岁。按1:1的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人。治疗组术后24h后开始服用沙参麦冬汤和清骨散煎剂加减联合,对照组给予冷敷等物理降温法及消炎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第3d体温变化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第5、7d体温变化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参麦冬汤合清骨散加减治疗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阴虚发热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毛冬青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自拟毛冬青汤治疗。结果:2组术后第5、7天膝关节周径、术后第7天VAS评分、术后第7天HH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毛冬青汤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有较好疗效,对膝关节肿胀的消退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芒硝组与冰敷组,每组30例。术后第1天开始,芒硝组以芒硝500 g装入特制的布袋中外敷患膝,冰袋组以普通医用冰袋(质量500 g)外敷患膝,共敷3 d。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第1、第2、第3天,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测量患膝上、下10 cm处的周长,评估患膝肿胀程度。结果: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73.731,P=0.000);术前和术后第1天,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3±0.51)分,(1.90±0.48)分;t=1.829,P=0.073;(3.10±0.31)分,(3.07±0.25)分;t=0.460,P=0.647];术后第2、第3天,芒硝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冰敷组[(2.23±0.43)分,(3.03±0.49)分;t=-6.719,P=0.000;(1.77±0.57)分,(2.37±0.56)分;t=-4.133,P=0.000];2组间总体比较,芒硝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冰敷组,即存在分组效应[(2.37±0.71)分,(2.82±0.55)分;F=21.353,P=0.000];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7.594,P=0.000)。术前2组患者膝上、膝下10 cm处周长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4.03±5.20)cm,(45.53±1.76)cm;t=-1.498,P=0.143;(35.47±3.60)cm,(34.63±1.07)cm;t=1.216,P=0.232];术后2组患者膝上、膝下10 cm处肿胀程度比较,芒硝组均较冰敷组轻[(2.30±0.23)%,(6.71±0.26)%;t=-68.668,P=0.000;(3.10±0.19)%,(8.08±0.14)%;t=-131.325,P=0.000]。结论: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芒硝外敷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消除膝关节肿胀,且效果较冰敷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治疗Ⅱ°直肠脱垂气虚下陷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Ⅱ°直肠脱垂气虚下陷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组治疗,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手术前后肛门坠胀评分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坠胀评分、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治疗Ⅱ°直肠黏膜脱垂的疗效肯定,能减轻术后肛门坠胀,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关节周围局部注射镇痛的疗效展开观察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收的14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患者均选择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研究组使用关节周围局部注射镇痛,对照组未使用镇痛药物,就两个组别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者患者术后6 h疼痛程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4 h(1.6±0.3)°、72 h(2.3±0.4)°相较于对照组(2.4±0.6)°、(3.7±0.3)°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55.8±5.7)°相较于对照组(44.7±3.6)°明显更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均可见一定的胃肠道不适,一些患者存在皮肤瘙痒情况,反应情况机体均能够耐受。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关节周围局部注射镇痛疗效满意,能够早期对患者机体疼痛予以控制,改善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加快患者复原,具备临床借鉴普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4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HS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患者的HSS评分为(45.67±2.43)分,治疗后为(89.63±2.66)分,治疗后的HS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中,优32例占69.57%,良10例占21.74%,一般4例占8.70%,差0例占0.00%,治疗的优良率为91.30%。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术后镇痛治疗,TEAS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基础镇痛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前术后各时点膝关节VAS评分、痛阈值和HS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膝关节VAS评分及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痛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前及术后第14天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7天TEAS组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以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组成部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四黄蜜外敷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无菌性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全膝置换术后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两组各15例,治疗组外敷四黄蜜(由大黄、黄芩、黄柏、黄连按相同比例共研为末加蜜制成,置于无菌塑料纸上,厚约0.5 cm,敷皮温最高处),6h后取下,间隔约2h再敷,24 h换一贴.对照组每天持续外敷冰块,以将膝关节完全包围为度,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在第3天(4.12±1.08)分、第7天(3.34±0.61)分;第3天肤温(37.56±0.40)℃、活动度(98.56±324)°,与对照组同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肿程度在第3天(5.80±2.00)%、第7天(9.33±2.55)%、第14天(12.13±2.70)%,均优于对照组同期疗效(P均<0.05);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93.33%、满意度为66.67%,虽均高于对照组的86.67%、4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33、3.04,P>0.05).结论 四黄蜜外敷治疗全膝置换术后无菌性炎症早期疗效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治疗中应用推拿手法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5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应用常规康复治疗+推拿手法)、对照组(28例,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膝关节功能评分、D-二聚体水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92.86%)高于对照组(71.43%),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79.24±2.85)分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0.30±0.02)g/L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治疗中应用推拿手法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增强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