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芪归合剂对地塞米松治疗的肾病综合征大鼠(NS鼠)生长障碍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阿霉素NS模型,设正常对照组,NS模型组,芪归治疗组,激素治疗组和激素芪归治疗组。测量各组鼠的身长,体重,尿蛋白和血白蛋白水平。以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各组血,尿胰岛样生长因子(IGF)-1和IGF结合蛋白(BP)-3水平。用RT-PCR法检测肝IGF-1mRNA,IGFB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NS模型组体重增长,身长增长,血IGF-1,IGFBP-3低于正常组,尿IGF-1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肝IGF-1mRNA表达与正常组无差异,而IGFBP-3 mRNA表达低于正常组(P<0.01)。激素治疗组的体重增长,身长增长,血IGF-1和IGFBP-3水平,肝IGF-1mRNA,IGFB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芪归治疗组的身长增长,体重增长,血清IGF-1,IGFBP-3水平,肝IGF-1mRNA,IGFBP-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激素芪归组的身长增长,体重增长,血清IGF-1,IGFBP-3水平,肝IGF-1mRNA,IGFBP-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激素治疗组(P<0.01或P<0.05)。结论 芪归合剂可能是通过增加地塞米松治疗的NS鼠肝IGF-1mRNA,IGFBP-3 mRNA的表达水平而部分拮抗地塞米松对NS鼠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抑凋亡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1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距癌组织外缘3cm内的癌旁组织和3cm以远的正常大肠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5%和60.0%,显著高于正常组织(35.0%),P<0.05;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2%和45.0%,显著低于正常组织(60.0%),P<0.05;大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cl-2和bax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有不同水平的bcl-2蛋白过度表达和bax蛋白低表达,两者通过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而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大肠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无关。距大肠癌组织外缘3cm以内的癌旁组织应视为癌前期组织,手术时应切除。  相似文献   

3.
H2O2诱导肝细胞凋亡时p53、bcl—2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H2O2诱导人类正常肝细胞系(L02细胞)凋亡时p53、bcl-2 mRNA表达的意义及丹参有效成分Rxa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正常L02细胞为对照(L组),以10μmol/L H2O2诱导L02细胞凋亡为细胞模型(LH组),观察Rxa处理(LaH组,Rxa 2mmol/L)对p53、bcl-2 mRNA表达(原位杂交结合图像分析处理)的影响。结果 LH组2-6h p53 mRNA表达随凋亡细胞指数增高而增强,6-8h表达下降;bcl-2 mRNA表达弱。相比较LaH组各时限检测点p53 mRNA表达均低于LH组,bcl-2 mRNA表达较强(P<0.01)。结论 Rxa可通过p53的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作用和bcl-2的抗凋亡作用减轻L02细胞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胶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侵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与侵袭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MP-2和MMP-9是检测前列腺癌较好的分子标志,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yndecan-1和MM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82例胃癌、18例异型增生及3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yndecan-1和MMP-1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Syndecan-1表达阳性率为57.32%(47/82),胃异型增生组织为83.33%(15/18),正常胃黏膜组织均呈Syndecan-1阳性表达。胃癌组织的Syndecan-1表达与正常胃黏膜上皮、胃异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显著(P<0.01)。胃癌组织的MMP-1表达阳性率为98.78%(81/82),其中强阳性表达占45例(54.88%);胃异型增生组织MMP-1阳性率为88.89%(16/18),无强阳性表达;正常胃黏膜组织MMP-1表达阳性率为5.56%(2/36)。胃癌组织的MMP-1表达与正常胃黏膜上皮、胃异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显著(P<0.01)。Syndecan-1表达的减弱、MMP-1表达的增强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静脉侵犯、淋巴管仇犯、浸润深度、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Syndecan-1表达与MMP-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Syndecan-1和MMP-1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移植肾组织白细胞介素—10和干扰素—γ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移植肾组织内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与免疫耐受及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SD和Wistar大鼠各40只,受体随机分4组移植,正常对照组,移植过程腔静脉输注供体脾细胞组、单用环孢素A(CsA)组CsA加体脾细胞腔静脉注射组各10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移植后肾组织内白细胞介素(IL)-10和干扰素(INF)γmRNA的表达,结果:IL-10mRNA的表达(P<0.01)在耐受组(16例中14例阳性)明显高于排斥组(14例中4例阳性,LNF-γmRNA的表达(P<0.01),在排斥组(14例中10例阳性)明显高于耐受组(16例中1例阳性)。结果:RT-PCR检测移植肾内IL-10和INF-γ的mRNA的表达,是一种敏感性高的检测方法,前者提示免疫耐受状态,后者提示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7.
良性增生前列腺组织中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 免疫组织化学法对22例BPH和10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标本中TGFβ1的表达进行定性、定位检测。结果:BPH前列腺和NP组织的上皮和间质都有明显的TGFβ1mRNA表达,其表达在BPH和NP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两组间,基质细胞TGFβ1mRNA表达明显高于上皮细胞(P<0.01)。BPH前列腺和NP的上皮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较弱,且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间质中TGFβ1表达均为阳性,BPH前列腺间质中阳性表达显著强于NP的间质(P<0.01),以基质为主要成分的增生结节中表达更高。结论:TGFβ1是导致BPH前列腺间质增生的重要物质,启动BPH发生发展的因素在转录后水平调控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 ELL基因在人类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5例前列腺癌组织、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和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提取总 RNA,应用 qRT-PCR检测 ELL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前列腺癌分级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 ELL mRNA 的表达量明显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和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与正常前列腺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的升高,ELL 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ELL 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其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分级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和研究IGF-I对梗阻性黄疸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血清的ALT,γ-GT,Endotoxin,IGF-I,SL-2R,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检验。结果 良性梗阻性黄疸与对照组相比,IGF-I水平显降低(P<0.01),而SIL-2R则显升高(P<0.01);在胆道梗阻解除后,IGF-I显上升,SIL-2R则显下降(P<0.01)。在良性梗阻性黄疸时,血清中的IGF-I浓度的变化与SIL-2R的浓度变化呈负相关(r=0.723,P=0.028)。结论IGF-I对梗阻性黄疸的免疫功能变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胰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growth factor-2,IGF-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中Livin与IGF-2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34例Livin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0.7%;35例IGF-2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2.5%;胰腺癌组织Livin、IGF-2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非肿瘤胰腺组织(P〈0.05)。Livin和IGF-2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相关性检验示Livin的表达与IGF-2之间有相关性(P〈0.01)。结论:人胰腺癌组织中Livin与IGF-2表达均上调;IGF-2与Livin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人胰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x,bax和雌激素受体(ER)基原发性胆囊癌(PG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石蜡包埋的PGC标本中ER和凋亡相关基因bcl-x及bax的表达。结果 bcl-x,bax和ER在47例PGC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3%(34/47)、66.0%(31/47)和59.6%(28/47),在15例胆囊不典型增生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0%(6/15)、93.3%(14/15)和93.3%(14/15)。bax和ER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胆囊不典型增生(P<0.05),而Bcl-x则高于后者(P<0.05)。ER和bax的表达在高分化型PGC显著高于中、低分化型(P<0.05),而bcl-x则低于后者(P<0.05);ER和bax的表达在男性PGC患者显著低于女性患者(P<0.01),而bcl-x的表达则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ER表达在肿瘤直径≤2cm者显著高于>2cm者(P<0.05),而bcl-x及bax的表达则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bcl-x,bax和ER的表达在PGC的Nevin临床分期Ⅰ-Ⅲ期和Ⅳ-Ⅴ期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凋亡相关基因ER和bcl-x及bax的表达与PGC的分化,性别等因素有关,其表达水平与判断PGC的临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关节炎与继发性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异同。方法收集原发性骨关节炎、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关节软骨各8例,并以9例正常关节软骨作对照,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Bax和bcl-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细胞核荧光染色的方法进行软骨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1.原发性骨关节炎组BaxmRNA表达明显升高,与继发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而继发性骨关节炎组Bax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mRNA在两类骨关节炎中的表达较对照组均升高(P〈0.01,P〈0.05),而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发现两类骨关节炎中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其mRNA表达相一致。3.原发性骨关节炎组、继发性骨关节炎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20%,8%~13%,2%~5%。原发性骨关节炎组细胞凋亡比例最高。结论软骨细胞凋亡是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原因,受Bax和bcl-2的共同调节;Bax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原发性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2F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6例前列腺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E2F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E2F3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晚期(C+D期)E2F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A+B期,P〈0.05),低分化癌E2F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P〈0.05)。前列腺癌中E2F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P〈0.05)及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结论E2F3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有关,E2F3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非那雄胺对前列腺增生症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探讨非雄胺(保列治)对前列腺增生症术中和术后出血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服药组和46例未服药组前列腺组织中CD34、bcl-2、PCNA和VEGF的表达。分析比较二组临床资料及免疫组化指标。结果:服药组术中输血人数、输血量及术后继发性血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密度及血管内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前列腺组织中bcl-2、PCNA和VEGF阳性表达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现为服药组较未服药组明显减弱。结论:非那雄胺通过抑制前列腺组织中微血管形成,已形成血管的收缩,促进凋亡,抑制EGF合成和前列腺增殖而防止和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bcl-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后石蜡包埋标本中VEGF、TGF—β1、bcl-2的表达,并根据血管内皮计数判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结肠癌组织中VEGF、TGF—β1与bcl-2表达主要见于细胞胞浆内,较正常结肠组织表达明显增高。VEGF,bcl-2阳性的结肠癌组织MVD值明显高于VEGF,bcl-2阴性组织中MVD值(P〈0.01);TGF—β1阳性癌组织与TGF—β1阴性癌组织MVD值无明显差异性。结论结肠癌组织中VEGF、TGF-β1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的形成,bcl-2抑制肿瘤细胞凋亡,VEGF和TGF—β1与bcl-2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因 bcl-2和MDR-1产物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相关关系,了解肿增残与耐药的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48例肾癌和10例正常肾组织的石蜡包埋标本切片进行bcl-2和MDR-1基因产物表达的统计研究,结果:bcl-2在肾癌组织中阳必表达率为77.1%,与正常肾组织(40.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其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及预后无关(P>0.05),MDR-1在肾癌组织和肿瘤病理分级及预后无关(P>0.05)。结论:bcl-2蛋白在大多数肾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在肾肿瘤形成中可能起作用,进一步证实MDR-1基因在肾细胞癌抵抗化疗中起作用,与bcl-2无显著相关性,肾癌化疗、放疗不敏感可能涉及MDR-1和bcl-2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harpin蛋白在人不同前列腺癌细胞株中与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Gleason评分、血清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harpin在DUl45、PC-3和LNCaP3种常见的前列腺癌细胞株和RWPE.1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株中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harpin在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harpin在3种前列腺癌细胞株中的mRNA水平(1.62±0.31,1.36±0.23,2.1±0.1)要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0.6±0.1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Sharp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前列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远远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平均染色得分也要远远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另外,Sharp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Gleason评分和术前血清的t-PSA密切相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Sharpin可能是前列腺癌的肿瘤相关抗原,sharpin的表达可能具有评估前列腺癌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指导及判断预后及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癌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和ERK-2蛋白的表达与活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固定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2例胃癌及邻近正常胃粘膜中ERK-1和ERK-2蛋白及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其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 胃癌中ERK-1和ERK-2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 ;ERK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化无关(P>0.05);Ⅲ、Ⅳ期胃癌中ERK-1和ERK-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胃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胃癌中ERK-1和ERK-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胃癌(P<0.05);侵犯浆膜胃癌中ERK-1和ERK-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无浆膜侵犯的胃癌(P<0.05);ERK-1与ERK-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阳性呈正相关(r=0.550,P<0.01)。ERK-1和ERK-2的蛋白表达水平与P-ERK表达水平一致。ERK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浆,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粘膜。结论 ERK-1和ERK-2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胃癌TNM分期、浆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硫酸糖基化蛋白2(SGP-2)在去势大腹叶前列腺表达的规律及其与前列腺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分别于去势后0、1、2、3、5、7、10、14、21d处死,取前列腺包埋切片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GP-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缺口末端标记术(TUNEL)和电镜检测前列腺细胞凋亡,计算阳性率,并作连续切片,行计算机图像重叠技术比较SGP-2表达与凋亡的相关性,及与PCNA表达的关系。结果 正常大鼠前列腺SGP-2表达较少,去势后则显著增加,与凋亡的变化及分布规律相似,其表达的阳性率与凋亡阳性率呈正相关(r=0.8075,P<0.01)。SGP-2的表达和PCNA呈负相关(r=-0.8061,P<0.01)。结论 SGP-2在去势大鼠腹叶前列腺表达增高,与凋亡呈正相关,与PCNA呈负相关,提示可能有促凋亡和抑制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CD44v6,基质金属蛋白-2(MMP-2)在胆囊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2例胆囊癌,1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组织中CD44v6和MMP-2的表达。结果 (1)CD44v6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组(64.3%,72/42)明显高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组(0%,0/10)(P<0.005);CD44v6表达强度与胆囊癌的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低分化与中,高分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胆囊癌中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1),CD44v6阳性的胆囊癌病人预后较差。(2)MMP-2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率(61.9%)明显高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组(10%,P<0.005);MMP-2的表达与胆囊癌细胞的分化,转移和预后有关(P<0.05);随着分化程度的恶化,其阳性率增高;93)CD44v6和MMP-2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P<0.005)。结论 CD44v6,MMP-2的表达与胆囊癌分化,转移及预后有关,在胆囊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利于评估胆囊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