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综合性气道护理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 对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人工叩背、振动排痰机排痰,并配合气道雾化加输液管持续滴注和空气湿化的综合性护理方案,观察对防治肺部感染的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中47例临床痊愈,占71.2%,死亡11例,占16.7%,植物生存8例,占12.1%;其中有5例(7.6%)发生肺部感染;死亡11例中无一例因肺部感染.结论 综合性气道护理是预防和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果 并发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由2000~2002年的31.43%降至2005~2006年的7.55%.结论 彻底吸痰、气道湿化、口腔护理、营养支持、消毒隔离是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呼吸并发症的预防和气管切开与吸痰的护理.方法 总结10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呼吸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综合气道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作用.比较不同排痰方法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愈后的影响.结果 综合气道护理组(71例)中9例发生肺部感染,6例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平均时间为(7.6±1.35)d;对照组(32例)中14例发生感染,10例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平均时间为(13.9±2.03)d.结论 早期预防性气道护理,加强气道清洁,采用合理的排痰方法 ,可减少或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程,并有利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率及临床愈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如何在脑损伤早期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预防肺部感染。方法:通过院前急救清除口鼻分泌物、湿化气道、有效吸痰、气管切开等护理措施进行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呼吸道护理。结果: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未发生误吸窒息死亡和肺部感染。结论:创伤早期保持呼吸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呼吸道护理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孟玉婷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329-1330
目的:控制和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我院2002年至2006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44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护理,40例得到良好控制,4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预防重于治疗,采取护理对策,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效的预防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应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6年5月~2010年5月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5例进行分析。结果:肺部感染以呼吸道不畅、呼吸道改变、患者自身因素、医护人员因素、环境因素、不合理使用抗菌素有密切关系。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开放气道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素,加强环境物品管理,加强基础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秦敏 《中外医疗》2010,29(34):150-15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者的治疗护理,分析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通过早期气道湿化、彻底有效吸痰、积极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使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率降低及预后增加。结论早期气道湿化、彻底有效吸痰、积极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原发病是控制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57%,患者晚期死亡的原因主要也是肺部感染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加强对肺部感染的防治可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但常规的化痰、平喘、气道湿化以及抗感染等对肺部感染的治疗疗效较差。我科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39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抵抗力降低,极易引起各种感染.马岚等[1]报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达100%,因此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肺部感染对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2010年9-12月对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3例采取口腔灌洗方法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程慧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6):843-84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约占颅脑损伤患者的13%~21%,病死率高达70%~80%.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3%~18%,因肺炎引起的病死率高达20%~50%,所以能否有效地防治肺部感染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3例,现将有关预防和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的标准护理,以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率。方法:对我科2007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3例重型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正确的固定,消毒、湿化及吸痰等护理操作。结果:56例好转,植物生存4例,3例死亡。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人工气道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肺部感染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对三年半来行气管切开的172例病人的肺部感染的防治体会,结合国内外相关医学文献资料,探索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从51.6%降至38.4%,治愈率从98.1%上升至98.7%。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肺部感染,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并进一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性质,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情况及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发生肺部感染,培养出致病菌11种共48株,以Gˉ杆菌为主,共37株,占64.58%,G+球菌占20.83%,真菌占14.58%。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12例,控制8例,肺部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20例(均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100%。病原体主要以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为主。原发病的危重程度是致死最主要的原因,肺部感染是病人病情加重导致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甘斌  黄业清 《吉林医学》2012,33(30):6507-6508
目的:总结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和效果。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两组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化痰、平喘、气道湿化及抗感染等常规疗法,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安全、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邓双艳  邓洁  张京 《基层医学论坛》2016,(12):1718-1719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为对照组;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为试验组,早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早期床旁隔离、不同时段患者卧位选择、洗必泰口腔护理、早期痰标本的正确留取、环境的清洁,并提高护理依从性.比较2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58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30例,感染率为51.72%;试验组66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22例,感染率为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取护理干预,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刘艳蓉  王媛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68-206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达到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3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精心护理的同时在具体措施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结果: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降低了切口感染和出血的机会,减少了肺部感染等合并症的发生,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控制了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人工气道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与护理。方法:对4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护理干预后,6例患者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35例拔除气管套管,占79.55%;3例发生肺部感染,占6.82%。所有患者GCS评分均〉9分,平均分为12.8分。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快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护理干预是保证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术在颅脑外科多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均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易误吸或坠积于肺部,造成呼吸道梗阻,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加重脑缺氧、脑水肿,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加重,因此对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的气道管理是术后预防和减少气道并发症的关键,总结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39例重型颅脑外伤的气道护理.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其中13例并发肺部感染,现将预防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重型颅脑损伤(G lasgow昏迷评分4~8分)患者在实施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或复温后1周内13例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3%。13例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辉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7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带管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及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29%、20%,均低于对照组的37.14%、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缩短带管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