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形态桂枝饮片中桂皮醛和桂皮酸含量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彩霞  陈婧  朱晓薇  赵静  高媛媛 《中药材》2006,29(10):1031-1032
目的:考察桂枝饮片外观形态与饮片中桂皮醛和桂皮酸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PLC的方法测定不同外观形态的桂枝饮片中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得出含量与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桂枝饮片以颜色为深红棕色,断面直径小于1 cm,香气浓者为佳,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较高。结论:通过直观观察桂枝饮片的外观形态可以判断饮片质量,为市场流通中评价桂枝饮片质量提供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RP-HPLC法测定桂枝及桂枝茯苓胶囊中桂皮醛和桂皮酸含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松  靳宝峰  张治国  毕开顺 《中成药》2002,24(6):421-423
目的 :测定桂枝及桂枝茯苓胶囊中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方法 :用RP HPLC法 ,ZobaxODS柱为固定相 ,乙腈∶0 .1%磷酸溶液 (34∶76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85nm。结果 :桂皮醛在 3.34~ 5 3.4 μg·mL-1,桂皮酸在 0 .80 4~ 12 .9μg·mL-1呈现良好的线形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6、0 .9999。加样回收率桂枝中桂皮醛为 98.6 % ,RSD为 1.35 % (n=6 ) ,桂皮酸为 99.2 % (n =6 )RSD为 0 .97%。桂枝茯苓胶囊中桂皮醛为 97.4 % ,RSD为 1.6 2 % (n =6 ) ,桂皮酸为10 0 .1% ,RSD为 0 .73% (n =6 )。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桂枝和它的复方测定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桂枝茯苓丸中桂皮酸、桂皮醛及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桂枝茯苓丸中桂皮酸、桂皮醛及丹皮酚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Shim-pack CLC-ODS色谱柱(4.6min×150mm;5 μm),乙腈-0.1%磷酸溶液(22:7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4nm;柱温为25℃.结果:桂皮酸在0.25-2.50μg·mL-1,桂皮醛在3.60-36.0μg·mL-1,丹皮酚在6.05-60.5μg·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8,0.9999.桂皮酸的加样回收率为99.1%,RSD%=0.98%n=5);桂皮醛为96.7%,RSD%=0.71%(n=5);丹皮酚为98.8%,RSD%=1.6%(n=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桂枝茯苓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马远涛  王勇健  王苑桃  孙文基 《陕西中医》2005,26(11):1236-1236
目的结合本草考证结果,对桂枝、肉桂主要化学成分桂皮醛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桂枝、肉桂及其煎出液中桂皮醛的含量。结果肉桂挥发油含量高于桂枝,但水煎出液中桂皮醛含量无明显差异,二者的作用有待临床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5.
张利青  张占刚  付岩  徐颖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3):4568-4572
桂皮醛是中国传统中药材桂枝或肉桂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烯醛类有机化合物,具有抗炎、解热镇痛、抗肿瘤、抗菌、降糖、抗肥胖和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肿瘤、糖尿病等疾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作为预防保健的天然药物具有较好临床和市场潜力。该文对近5年来国内外关于桂皮醛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桂皮醛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杂质处理法对桂皮中桂皮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桂皮来源于樟科植物肉桂Cinamomum cassia Presl的树皮,由本所生药室鉴定,含桂皮醛、桂皮酸等[袁阿兴等.药学通报1981;16(10):5]。根据制剂的需要,为提高桂皮提取液中桂皮酸的含量在提取工艺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对该制剂的杂质处理方面进行了摸索。通过醇沉法,高速离心法和超滤法这三种方法的实验比较,超滤法制剂含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桂枝中桂皮醛的GC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颂规  王岩  彭红英  林伟雄 《中药材》2007,30(2):174-175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桂枝中桂皮醛的含量。方法:采集五个桂枝主产地的11批药材,采用GC外标一点法定量,并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不同产地桂枝中的桂皮醛含量有较大差异,其顺序依次为:广西>广东>安徽>四川>福建。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桂枝原药材及其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消瘤胶囊中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HPLC)法 ,乙腈∶ 0 .1 %磷酸溶液 (32∶ 78)为流动相 ,Luna C1 8柱为固定相 ,流速 1 .0 ml· min-1 ,检测波长 2 85 nm。结果 :桂皮醛在 2 .63~ 2 6.3μg/ ml,桂皮酸在 0 .736~ 7.36μg/ ml,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6,0 .9999。加样回收率桂皮醛为 98.4% ,桂皮酸为 98.7%。仪器精密度为 1 .3% ,方法精密度为 2 .2 %。结论 :方法快速简便 ,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
桂枝中桂皮醛、肉桂酸的含量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桂皮醛和肉桂酸为指标,优化桂枝的提取工艺,并测定不同地区桂枝中桂皮醛及肉桂酸的含量,探讨桂枝皮部 与木质部的含量差异。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g);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 (43:57);检测波长:285 nm,温度:20℃,流速:1 mL·min-1。结果 确定了桂枝提取的最佳工艺,即用甲醇50 mL,60℃热提40 min,可使桂皮醛和肉桂酸充分地被提取。结论测得广西平南县桂枝中桂皮醛的含量最高,广西防城市桂枝中肉桂酸的含量 最高。桂枝皮部中桂皮醛的含量较高,木质部中肉桂酸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复方健脑液系我校根据中医益气养血、健脑益智的理论,研究开发的一种复方制剂,由桂枝[1]、芍药、人参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提高记忆力,增进脑力的作用.桂枝为复方健脑液的君药,其有效成分为桂皮醛,故本试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复方健脑液中的有效成分桂皮醛的含量[2,3],该方法回收率高,操作简单、灵敏、准确性好,可作为复方健脑液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4,5].  相似文献   

11.
桂枝汤类方化学成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和大枣)类方中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和甘草酸含量的方法,并探索配伍对各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用SUPELCO Discovery C18柱,0.05%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30nm和254nm;测定桂枝汤、桂枝加桂汤和桂枝加芍药汤中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和甘草酸的含量,不同配伍之间的差异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和甘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相应的回归方程,与单味桂枝相比,三个类方中原儿茶酸含量增加、桂皮酸含量减少,桂枝汤和桂枝加桂汤中香豆素含量增加;与单味芍药相比,三个类方中芍药苷含量减少;与单味甘草相比,三个类方中甘草酸含量增加。结论:本方法专属、重复性好,可用于桂枝汤类方中原儿茶酸、香豆素、桂皮酸、桂皮醛、芍药苷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不同配伍对各成分含量有影响,其影响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12.
罗霄山  孙冬梅  李蓓蓓 《中药材》2008,31(2):201-204
目的测定桂枝炮制前后桂皮醛、肉桂酸的含量变化,探讨桂枝炮制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中桂皮醛、肉桂酸等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检测.结果生桂枝经炮制成炒桂枝、蜜炙桂枝后,桂皮醛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炒桂枝下降幅度较大.而肉桂酸含量则无明显的下降.结论不同的炮制方法对桂枝中的活性成分桂皮醛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结合药效变化来阐明桂枝炮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HPLC法测定桂枝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桂枝中桂皮醛和肉桂酸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38:6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6nm和289nm双波长扫描。结果:样品中桂皮醛的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为1.21%;肉桂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为1.29%;桂皮醛在0.01~0.03之间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8);肉桂酸在0.002~0.01μg之间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7)。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作为同时测定桂枝中桂皮醛和肉桂酸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汤奇  刘蓉  杨发龙  曾南  何婷  于柳  苟玲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622-1624
目的观察桂枝挥发油与桂皮醛在鸡胚内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依据药物对鸡胚的最大无毒浓度设置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分别以预防和治疗方式给药,经鸡胚尿囊腔和卵黄囊两种给药途径将药物注入鸡胚,孵育48 h后收取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来评价药物在鸡胚内的抗病毒效应。结果桂枝挥发油无论经尿囊腔还是卵黄囊途径预防方式给药均对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滴度无明显影响,但治疗方式给药有一定降低作用;桂皮醛经尿囊腔预防方式给药对血凝滴度无明显影响,但治疗方式给药、及经卵黄囊途径的治疗与预防方式给药,均能明显降低血凝滴度。结论桂枝挥发油、桂皮醛在鸡胚内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作用,以治疗方式给药效果相对为优,桂皮醛可能是其抗病毒效应的主要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何平均  李凯鹏  杨洁  杨丽娟  张玉杰 《中草药》2010,41(12):2014-2018
目的 考察桂皮醛在大鼠离体小肠中的代谢转化特性及黄连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 RP-HPLC法测定桂皮醛及其代谢产物肉桂酸;考察不同浓度桂皮醛在大鼠离体小肠提取液、小肠组织匀浆液中的代谢动力学及黄连对其代谢的影响.结果 桂皮醛在各种大鼠离体小肠液中均可被迅速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肉桂酸;小肠各提取液对桂皮醛的代谢速率存在差异;桂皮醛浓度越低,代谢速率越快;黄连对桂皮醛的大鼠小肠代谢存在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桂皮醛在大鼠小肠中可迅速被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肉桂酸;黄连对桂皮醛代谢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桂枝茯苓胶囊中桂皮醛和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晓玲 《中药材》1999,22(7):361-362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正十八烷为内标,同时测定桂枝茯苓胶囊中栓皮醛和丹皮酚含量。平均回收率:桂皮醛98.21%(RSD=2.412%),丹皮酚99.03%(RSD=1.026%)。  相似文献   

17.
桂皮醛对发热大鼠下丘脑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桂皮醛对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其时下丘脑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方法,对蛋白质进行分离,以模型组作为参考胶进行匹配。结果:口服给予桂皮醛后时发热大鼠有解热作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显示桂皮醛组与模型组匹配率为86%,多个蛋白质点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桂皮醛时酵母致热大鼠有解热作用,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可能参与了解热过程。  相似文献   

18.
反相HPLC法测定月事安颗粒中桂皮醛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月事安颗粒剂中桂皮醛,并建立制剂中桂皮醛的HPLC含量测定法,方法灵敏度高,平均回收率98.54%,相对标准偏差为3.14%,符合制剂分析要求,适用于含桂皮醛成分的中成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配伍及煎煮方法对麻黄汤中桂皮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麻黄汤中桂皮醛的含量 ,分析煎煮方法及配伍对桂皮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GC MS法测定桂皮醛含量。实验条件 :DB 17弹性石英毛细管 (30m× 0 5mm ,0 2 5 μm) ,载气He ,无分流进样 ,柱初温 12 0℃ ,以8℃ /min升至 2 5 0℃ ,进样量 1μl。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桂皮醛在 0 0 136~ 0 136mg/m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精密度RSD =1 0 2 % ;2 4h内稳定性RSD =2 5 7% ;重现性RSD =4 2 0 % ;平均回收率为 10 1 30 % ,RSD=1 5 6 %。桂皮醛的含量 :麻黄汤分煎合液 (Ⅱ ) >麻黄汤合煎液 (Ⅰ ) (P <0 0 5 ) ;桂枝煎液 (Ⅲ ) >Ⅰ (P <0 0 5 ) ;Ⅱ>Ⅲ (P >0 0 5 )。结论 :配伍可能是影响桂皮醛溶出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GC-MS法测定麻黄汤不同配伍对桂皮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魏凤环  罗佳波  陈飞龙  贺丰 《中草药》2004,35(6):635-638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 -质谱法 (GC- MS)测定麻黄汤中桂皮醛含量的方法 ,研究配伍对桂皮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GC- MS法测定桂皮醛的含量 ,并用 MS鉴定其他色谱峰。采用 L8(2 7)正交设计安排试验 ,统计软件(SPSS10 .0 )分析麻黄、杏仁、甘草及两两交互作用对桂皮醛含量的影响。p H计测定各组合的 p H值。结果 麻黄、杏仁对方中桂皮醛的含量影响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 ,甘草及两两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 (P>0 .0 5 )。各组合 p H值变化不明显。结论 麻黄、杏仁显著降低桂皮醛的含量 ,甘草及交互作用则对其含量的降低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