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被同种异体抗原致敏的受者小鼠,对有关供者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简称MLR)和移植皮片再次排异反应,都显示反应得到加速和增强。这种改变与抗原特异性有关,但致敏小鼠的MLR与皮片再次排异反应,所能检测的特异性再次免疫反应,维持的时间不同,前者较短而后者较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在体外的免疫原性,以及ADSCs在家兔同种异体皮片移植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家兔淋巴细胞分别与自体和异体ADSCs混合培养48h后加入CCK-8试剂,并用酶标仪检测OD值;在家兔同种异体移植皮片下注射自体ADSCs,观察移植皮片的坏死时间,并于术后第7日切取移植皮片的周边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家兔淋巴细胞与自体、异体ADSCs混合培养后用酶标仪检测OD值分别为(1.527±0.402)和(1.615±0.351),两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兔同种异体移植皮片下注射ADSCs的移植皮片的坏死时间为(7.170±1.472)d,未注射ADSCs的对照组移植皮片的坏死时间为(5.830±1.169)d,两组皮片坏死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日组织学观察见实验组皮下浸润的炎症细胞较少,皮下组织结构完整、清晰;对照组皮下浸润的炎症细胞较多.结论 脂肪来源干细胞在体外的免疫原性低,对家兔同种异体皮片移植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和皮肤移植后排异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用HE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0例大鼠Ⅲ度烫伤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和15例同种大鼠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在移植后4~5,7,14,21和28d时细胞粘附分子ICAM-1和LFA-1的表达情况. 结果大鼠Ⅲ度烫伤后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组织中LFA-1+淋巴细胞和ICAM-1+细胞的表达均低于同种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与排异程度相一致,分别在移植后7和14d时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AM-1/LFA-1不是主要促使皮肤混合移植排异反应中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但ICAM-1+细胞和LFA-1+淋巴细胞在介导同种大张异体皮移植排异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严重烧伤混合植皮皮片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石腊切片法制备扫描电镜标本,对正常皮肤和大面积烧伤混合植皮的40个皮肤活检标本进行了回顾性扫描电镜观察。混合植皮皮片的改变,随移植时间长短和排异反应有无和轻重而不同。混合植皮异体皮排异反应的程度远较单纯异体植皮为轻。异体真皮胶元纤维可出现粗细不等,分布不均和排列紊乱等改变。自体侧真皮胶元纤维纤细,主要由未成熟胶元纤维所组成,持续时间久长(258天)。异体皮排异反应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形状不规则的转化的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供体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 imDC)对小鼠同种异体牙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运用50 U/m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M-CSF)诱导出小鼠骨髓来源imDC,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并于同种异体牙移植前1周以2×106个/只回输入受者体内,组织病理切片观察imDC对小鼠同种异体牙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抑制效果.结果:imDC回输组与未回输imDC的同种异体牙移植组相比,淋巴细胞浸润减少、炎症反应减轻.结论:imDC可以减轻同种异体牙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和皮肤移植后排异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HE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0例大鼠Ⅲ度烫伤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和15例同种大鼠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在移植后4-5,7,14,21和28d时细胞粘附分子ICAM-1和LFA-1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Ⅲ度烫伤后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组织中LFA-1^ 淋巴细胞和ICAM-1^ 细胞的表达均低于同种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与排异程度相一致,分别在移植后7和14d时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AM-1/LFA-1不是主要促使皮肤混合移植排异反应中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但ICAM-1^ 细胞和LFA-1^ 淋巴细胞在介导同种大张异体皮移植排异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同系或同种胸腺与异种胸腺混合移植诱导移植免疫耐受而不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BALB/c裸小鼠的肾包膜下植入胸腺建立异种、同系与异种混合、同种与异种混合胸腺移植模型。4个月后,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受者裸小鼠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了解受者T细胞对ConA以及同种异种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异基因皮肤移植观察皮肤移植物存活期。用ELISA法检测受体血清中抗DNA自身抗体。结果 胎胸腺移植4个月后,受者裸小鼠中CD3^+CD4^+T细胞重建良好;T细胞对ConA以及无关的SD鼠异种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强,而对移植胸腺供体来源的淋巴细胞不发生增殖反应;受者对移植胸腺供体来源鼠皮肤移植物不发生排斥,而对无关的SD鼠皮肤移植物发生排斥。异种胸腺移植组发生消耗性疾病死亡高,抗DNA自身抗体明显高于混合胸腺移植组。结论 同系或同种异种胎胸腺混合移植可诱导受者T细胞对供者移植物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甲素减轻同种异体植皮排斥反应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液局部应用对同种异体植皮的影响。并研究其影响机制。方法:雷公藤甲素液浸泡供皮片后同种异体移植,部分皮片行表皮郎克罕氏细胞(Lc)计数及琥珀酸脱氢酶定性检测后观察皮片开始排斥时间,平均成活时限及组织学切片。结果:浸泡过药液的供皮片行同种异体移植生其开始排斥时间推迟,平均成活时限延长, 供皮片的Lc发生了质和量的改变。结论:雷公藤甲素液3.3μg/mL37℃3h浸泡供皮片后再异体移植可减轻排异反应,其机制可能是Lc功能受抑,此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干扰T细胞抗原间接识别途径,观察对同种异体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用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培养受者小鼠骨髓源性imDC,并在培养过程中加入供者可溶性抗原共同孵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观察其在体外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并于术前1周将约2.0×106个树突状细胞(DC)输入受者体内,观察其对同种异体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受者DC可通过共同孵育的方式有效负载供者抗原,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imDC在体外不能有效刺激自体T细胞活化增殖,将其于术前输入受者体内,移植心的存活时间由(7.2±1.7)天延长至(17.7±3.3)天。结论:术前输注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imDC,可明显延长移植心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混合胸腺移植诱导移植免疫耐受而不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BALB/c裸小鼠的肾包膜下植入胸腺,建立异种、同系与异种混合、同种与异种混合胸腺移植模型。4个月后,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受者外周血中T细胞,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了解T细胞对刀豆素A(ConA)以及同种异种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异基因皮肤移植观察皮肤移植物存活期。术后6个月内比较各组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情况,观察胃的组织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受者血清中抗DNA自身抗体。结果:胸腺移植后,受者T细胞重建良好;T细胞对ConA及无关的SD鼠淋巴细胞的反应强,而对移植胸腺供者来源的淋巴细胞无增殖反应;受者对胸腺供者来源皮肤移植物不发生排斥,而对无关的SD鼠皮肤移植物发生排斥。异种组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率高,异种组胃组织有明显的炎性损害,血清中自身抗体明显高,而混合组未观察到明显的炎性改变。结论:同系或同种、异种胎胸腺混合移植,可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和防止器官特异性自身体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FCXM方法建立及其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FCXM(flowcytometrycrossmatch ,流式细胞术交叉配型 )实验室方法标准 ,用于临床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术前供体的选择及术后排斥反应的检测。方法 分离供者淋巴细胞 ,与受体血清混合孵育 ,加鼠抗人CD3、CD19及羊抗人IgGF(ab′) 2抗体 ,对照管以AB血型男性未免疫血清代替受体血清 ,室温下避光孵育 ,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 建立的FCXM方法只要CDC方法的一半时间即可出结果 ,明显缩短了移植器官在体外滞留冷缺血时间 ,减轻了再灌注损伤 ,有利于移植器官存活。结果客观、重复性好 ,敏感性明显提高 ,可区分出抗T或B淋巴细胞抗体。结论 FCXM方法 ,能分别检测出抗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甚至抗内皮细胞抗体 ,同时还可对不同类型抗体 (IgG ,IgM ,IgA)分别进行定量检测 ,可用于人类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术前供体的选择 ,术后排斥反应的检测 ,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移植前选择性去除同种异体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效果。方法以(BALB/c×C57BL/6)F1雌性小鼠(H-2d/b)为受鼠,于第0天接受亚致死量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TB I),总剂量为4 Gy,第1天接种P388D1白血病细胞,第2天输注由C57BL/6雄性小鼠(H-2b)为供鼠提供的不相匹配的供者脾淋巴细胞,第6天再次TB I 9 Gy,第7天输注由(BALB/c×C57BL/6)F1雄性小鼠(H-2d/b)提供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结果以TB I选择性去除同种异体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组的小鼠无白血病和GVHD的发生,生存期超过了210 d。对照组的小鼠出现了明显的GVHD、白血病或因出血、感染导致的死亡,生存期短,为20~36 d(P<0.01)。结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输注不相匹配的供者淋巴细胞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后再选择性去除同种异体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来预防GVHD的发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尝试以B7 CD2 8/CTLA4为靶点 ,用B7反义肽 (B7AP)预处理供者的脾细胞 ,免疫受者后结合输注供者骨髓细胞 ,诱导受体形成异基因嵌合体。方法 每只用 5× 10 6/ 10 0 μlB7AP预处理的供者小鼠 (C5 7BL/ 6 )脾细胞免疫受者小鼠 (BALB/c) ,诱导特异性同种低免疫应答反应 ;在此基础上每只受者小鼠输注供者骨髓细胞 2× 10 7/ 10 0 μl,诱导受者形成异基因嵌合体 ,以流式细胞术 (FACS)连续动态监测嵌合状态的维持情况并用小鼠心肌移植模型研究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受者体内成功诱导出了特异性同种低免疫应答反应 ,应答水平只有正常未免疫组的 4 3%(n =6 ,P <0 0 0 1) ;嵌合状态可以维持到 10 0d以上 (n =6 ) ,15 0d时嵌合率仍有 3.4 5 % ;嵌合小鼠进行同种异体小鼠心肌移植存活超过 10 0d(n =6 ) ,而对照组阿霉素组只能延长至 16d(n =6 )。结论 B7AP预处理小鼠脾细胞可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 ,并显著延长同种小鼠心肌移植存活的时间 ,为移植免疫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嵌合体平台技术 ,也为用B7AP在移植免疫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人血T淋巴细胞EA花结形成试验,以及小鼠同种异体植皮及耳后心脏移植等法,观察了蝙蝠蛾拟青霉人工发酵培养物(简称拟青霉)对人体细胞免疫以及小鼠组织移植抗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证明拟青霉能显著抑制EA花结形成率,延长小鼠移植皮片及移植心脏的存活期,对骨髓、脾脏均无影响。对胸腺呈可复性的抑制作用,毒性极低,提示拟青霉对T细胞系统具有特异的免疫抑制作用,呈现较好的抗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5.
伴有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specific antibodies, DSA)产生的体液免疫或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已成为器官移植后长期生存的重要障碍,1/3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功能丧失与之密切相关。由于肺区别于其他实体器官,致使约50%接受同种异体肺移植的患者都会发生慢性排斥反应,临床表现为慢性移植肺功能障碍(chronic lung allograft dysfunction, CLAD)。肺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具有两种不同的临床亚型:限制性CLAD(restrictive CLAD, rCLAD)或称限制性移植物综合征(restrictive allograft syndrome, RAS)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 BOS),其中rCLAD/RAS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BOS患者。最新的小鼠模型研究证实,B细胞及其分泌的供者特异性抗体(即同种抗体)在肺移植后RAS的同种移植物纤维化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为了预防和更好地治疗肺移植患者的同种异体排斥反应,需要深入探究启动和维持B细胞介导的抗供者免疫应答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多异体脐血输注诱导产生免疫低反应性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异体脐血输注诱导肾移植受者产生同种免疫低反应的可行性及对移植肾早期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肾移植受者术前行多异体脐血输注 ,分别于输血前及输血后 1月、2月、3月 ,检测受者和供者特异性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 ML R)等指标的变化 ;并比较肾移植术后早期脐血组与对照组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脐血输注后受者对供脐血的特异的 ML R显著降低 ( P<0 .0 1) ,对无关成人的 ML R亦有明显下降( P<0 .0 5 )。移植后三月脐血组无一例排斥反应发生。结论 多异体脐血输注能诱导肾移植受者产生同种免疫低反应性。这种低反应性可能对移植肾早期排斥反应的发生有抑制作用。肾移植前多异体脐血输注有望成为临床实用的耐受诱导途径  相似文献   

17.
检测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后的受者血浆N-乙酰氨基己糖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前凝血质活性、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2和6,并与同期的粘膜活检结果作对照,发现它们在排异早期即有显著升高,其中单个核细胞前凝血质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的变化早于排异反应的病理变化,提示术后检测这些指标将有助于排异反应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侴海燕  庞素芳 《医学争鸣》2004,25(4):332-334
目的: 观察局部应用抗小鼠Thy-1单克隆抗体对小鼠皮肤移植存活时间的影响. 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脾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及移植皮片的组织学观察作为排斥反应的监测指标. 结果: 抗Thy-1单克隆抗体局部应用可显著延长小鼠同种移植皮片存活时间,CD4 /CD8 比值下降和倒置可以作为预测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有效指标. 结论: 应用抗Thy-1单克隆抗体为大面积烧伤自体皮源不足需要异体皮移植患者延长异体皮肤移植存活时间,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人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共有一些不存在于T或B淋巴细胞上的抗原。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不少具有排斥反应的肾移植患者血清中有抗供者单核细胞或抗内皮细胞的抗体存在,但这类抗体却未能在无免疫排斥反应的受者血清中检出。为了研究单核-内皮细胞抗原抗体系统和机体排斥同种异体移植物间的关系,作者在使用微量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筛选产妇血清以寻找单核细胞抗体并进行集群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人单核细胞对试验中作为补体来源的正常兔血清的反应性远较淋巴细胞敏感。对淋巴细胞无非特异性毒性的正常兔血清,对18%的人单核细胞试验有高度的非特异性毒性。随着试验环境中人血清被稀释,这种毒性作用更加突出,当人血清被稀释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负载同种异基因MHC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GM-CSF IL-4定向诱导BALB/c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DC,观察在负载MHC抗原时加入NAC对DCI-Ad和CD86mRNA的表达和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延长同种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的效果。结果在NAC作用下,负载MHC抗原的DCI-Ad和CD86mRNA表达水平降低;经NAC处理后,负载MHC抗原的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降低;小鼠皮肤移植术前用经NAC处理的负载供者MHC抗原的DC注射到受者体内,可延长移植皮片存活时间。结论NAC可抑制同种异基因MHC抗原对DC的促成熟作用,有利于诱导小鼠皮肤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