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息疗法并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全息疗法并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针刺全息颈穴、靳氏颈三针、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90例与口服颈复康冲剂治疗60例(对照组)作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疼痛评分、压痛评分,明显改善颈椎功能活动范围,前屈旋颈试验全部阴性。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8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全息疗法并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生物全息疗法是一种新的针刺或按摩疗法.通过针刺或按摩第Ⅰ掌骨侧的穴位即可诊断或治疗全身各系统的疾病,尤其是该法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我们近年在临床上运用本法治疗各种急性疼痛558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徐建勇  高洪英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1025-1025
目的:观察生物全息疗法配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生物全息疗法配合推拿治疗5d。结果:治疗5d后,取得显著疗效,总有效率100%。结论:生物全息疗法配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第二掌骨全息疗法配合皮肤针治疗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神经炎 ,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 ,发生口眼歪斜 ,亦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贝耳氏麻痹。笔者以第二掌骨全息疗法配合皮肤针叩刺治疗面神经炎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0例中 ,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 19~ 6 7岁 ,平均(47 5± 10 6 )岁。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35例 ,对照组 2 5例。2 治疗方法治疗组 ,以第二掌骨全息疗法配合皮肤针叩刺的方法 ,第二掌骨全息疗法主要根据“少针、穴准、强针感”的原则 ,治疗时对初、中期患者取头穴、肺穴为主 ,左、右手交替针刺 ;对后…  相似文献   

5.
胆石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痛证之一,其病势迅猛,疼痛剧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自1992年6月至1997年6月,我们采用生物全息疗法治疗胆石绞痛,疗效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264例整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64例胆石绞痛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12例,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疾病,而动脉粥样硬化(AS)则是其病理基础.据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防治高脂血症是预防AS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1].笔者自2000-10~2004-02采用奇经全息疗法配合自拟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66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生物全息疗法结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保和 《四川中医》2000,18(12):50-50
笔者根据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疗法 ,结合摇扳镇痛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1 2 4例 ,操作便捷 ,疗效显著 ,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 2 4例 ,男 72例 ,女 52例 ;年龄最小 4 3岁 ,最大 68岁。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的反复发作近3年。均为单侧肩 ,强直型功能在 30°内的 5例 ,疼痛型被动功能在 90°内的 4 1例 ,一般型健肢帮助功能在90°以上无法自控的 78例。2 治疗方法第二掌骨生物全息疗法操作 :患者取坐位 ,手与前臂放在治疗台上 ,屈曲呈功能位 ,虎口向上 ,手自然放松 ,医者用拇指尖在患者第二掌骨拇指侧与第三掌骨平…  相似文献   

8.
点穴疗法在胃镜检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在胃镜检查时常因对病人咽部、食管及胃粘膜的刺激,而出现恶心呕吐,使胃镜插入难以1次成功,增加病人痛苦。今年1~6月,我们配合点穴疗法,基本做到胃镜插入1次成功。1.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15~55岁。2.治疗方法 取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疗法的胃...  相似文献   

9.
刘臣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9):428-428
急痛证,是急诊中较常见、多发的一种病证。其表现为发病急,来势猛,病人痛苦重,急需临床处置。笔者通过针灸五输穴与生物全息疗法结合治疗急痛证,取效极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肾绞痛15例,急性胃炎5例,胆绞痛5例,急性胆囊炎7例,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10.
<正> 自1988年4月至10月,我们用生物全息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15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155例中,男150例,女5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3.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0年。 (二)方法:按张氏法将第二掌骨侧分为12个穴区,各穴区代表相应的器官(见下图),在患病器官的代表穴区上,按同侧对应的原则施以针刺术,每侧只取一穴,极少数病例距损伤较近的全息脏上取穴治疗。用28号5厘米(1.5寸)不锈钢毫针,进针深度约2~3厘米,得气后留针45分钟,5  相似文献   

11.
金承香  黄泳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309-309,373
"薄氏腹针疗法"是近年来薄智云先生倡导的一种新型针刺全息疗法.为了提高其临床疗效,必须严格掌握薄氏腹针腹部穴位的定位,必须掌握针刺的深浅,还必须掌握穴位处方的组成规律.  相似文献   

12.
生物全息疗法治疗肾绞痛27例杜双长王金榜(河北省中医院050011)笔者采用生物全息疗法治疗肾绞痛2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27例,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14岁;B超显示肾结石7例,输尿管结石14例,...  相似文献   

13.
中风偏瘫为临床常见病。近几年来笔者应用足底全息疗法结合针刺治疗本病患者 39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9例中男性 2 9例 ,女性 1 0例 ;年龄 50~ 77岁 ,平均 33岁 ;病程 1个月~ 5年。治疗方法足底全息疗法 :清洁双脚后 ,铺好治疗巾 ,将按摩膏均匀地涂抹于按摩反射区 ,用指压法找准敏感点后 ,按照基本反射区 (肾、输尿管、膀胱 )→病变反射区 (大脑、小脑与脑干、额窦、垂体、心、肝、脾 )→相关反射区 (颈项、肩、膝、肘、脊柱、髋关节、降压点、小腿胫骨内侧敏感点 )→基本反射区的顺序进行点按。一般先按左脚再按…  相似文献   

14.
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第二掌骨全息疗法治疗网球肘25例,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25例病人中,男16例,女9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治疗方法第二掌骨全息疗法为主,配合局部围刺。首取第二掌骨侧的上肢穴,用0.38mm×25mm 毫针刺入,患者立即有较强的胀、麻、重酸感,若针感不太强,则须将针尖稍改变方  相似文献   

15.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这类患者可有心电图 ST-T 改变,笔者应用生物全息疗法为主治疗36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心脏神经官能症36例中,男性5例,女性31例(占86%);年龄最小者40岁,最大61岁。诊断标准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  相似文献   

16.
<正> 我们在全息生物学和生物全息诊疗法理论启示下,自1986年9月至1988年9月运用全息疗法对三叉神经痛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病人均系病史久、经多处医院诊断明确、多方治疗效果不显著或无效者。随机分组:全息治疗组的86例中,男48例,女38例;左侧痛39例,右侧痛47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19岁,30岁以下仅2例,平均年龄47.6岁;病史最短者2个月,最长  相似文献   

17.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伤病症,治疗方法较多,效果较为满意。笔者近年来采用第二掌骨侧全息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此病,疗效甚佳,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第二掌骨全息的穴区分布与小儿生理病理及临床应用有一定联系。文章从中医经脉理论、董氏奇穴和小儿食指络脉以及现代解剖理论等方面分析第二掌骨全息疗法应用于小儿推拿中的理论依据及可干预方法,以期为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临床医学、常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其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55例中全部为原发性痛经,其中年龄最大27 岁,最小14岁;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3个月。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法:采用张颖清教授发明的生物全息疗法,取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下腹穴”,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在“下腹穴”垂直进针2寸,如穴准确,则针下出现强烈的酸、麻、重、胀感,留针45分钟,间隔5~10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