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mEPO)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线粒体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 方法 建立大鼠自由落体脑挫裂伤模型,伤后立即腹腔注射rhEPO,采用生化检测的方法 分别测定治疗后6 h、12 h、24 h和48 h及各自损伤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ATP酶和SOD的活性以及MDA水平. 结果 rhEPO治疗后12 h、24 h和48 h大鼠脑组织线粒体ATP酶和SOD活性均明显高于各自时间点损伤对照组.而MDA水平则明显低于各自时间点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hEPO可以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而减轻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继发性脑损害,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黄芪对大鼠脑外伤后脑组织线粒体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黄芪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线粒体酶活性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自由落体脑挫裂伤模型 ,伤后立即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 ,采用生化检测的方法分别测定治疗后 4小时、2 4小时和 4 8小时及各自的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ATP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以及丙二醛 (MDA)水平。结果 黄芪治疗后 2 4小时和 4 8小时大鼠脑组织线粒体ATP酶和SOD活性均高于各自时间点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而MDA水平则明显低于各自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黄芪可以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而减轻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继发性脑损害 ,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对灭多威中毒兔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方法 24只兔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中毒组(P组)、血液灌流组(HP组),每组8只,建立HP治疗兔灭多威中毒模型,分别测定各组兔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P组实验兔脑组织SOD活性较HP组、N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较HP组、N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下,P组脑组织可见充血、水肿等病理学改变,HP组与N组脑组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不明显。结论早期血液灌流可减轻灭多威中毒所致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脑创伤后依达拉奉对脑组织的早期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成年SD大鼠54只,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18只,仅开骨窗,不损伤;损伤组18只,制大鼠自由落体脑撞击伤模型;依达拉奉组18只,行依达拉奉注射液处理。在伤后24h、48h及72h测量各组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依达拉奉与损伤组比较,各时间点脑含水量减少、BBB通透性降低、MDA含量降低及SOD活力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创伤性脑损伤早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红蛋白在脑梗死大鼠中的表达和丁苯酞干预在氧化应激损伤中作用。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再分为3个亚组:1 d组、3 d组和7 d组,每亚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假手术组只分离不结扎。治疗组在动物苏醒后以丁苯酞植物油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法给予等量植物油灌胃。每只大鼠在术后3h和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脑红蛋白(NGB)表达,化学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模型组和治疗组术后3 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处死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NGB mRNA和免疫组化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各时间点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治疗组较模型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OD活性和MDA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SOD活性假手术组较治疗组、治疗组较模型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假手术组较治疗组、治疗组较模型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促进脑缺血大鼠脑红蛋白表达,减少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前后不同时间脑室注射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脑损伤的影响. 方法 7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前12、6 h、缺血即刻及再灌注6、12 h BDNF给药组(即 A1组、A2组、A3组、A4组、A5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I/R模型,给药各组分别于上述各时间点经侧脑室注射0.5μg BDNF.观察缺血侧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脑皮层凋亡神经细胞的变化,并每组随机取一术侧大脑皮层1 mm×1 mm组织块作电镜标本,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I/R组比较,BDNF侧脑室给药各组脑组织SOD活性明显增强,MDA含量明显降低,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组较其他给药组脑组织SOD活性较高(分别为25.02±2.77、24.01±1.03),MDA含量(分别为10.35±1.23、12.29±0.92)以及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1.77±3.56、23.84±2.63)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给药各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改变不大或仅有轻微的改变,而I/R组脑组织超微结构表现出严重的损伤. 结论 不同时间脑室注射外源性BDNF对大鼠局灶性脑I/R损伤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且具有较强的时间依赖性,以缺血前应用的脑保护效果较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BDNF能够增加体内抗氧化物质SOD的活性及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ICH组,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血注入大鼠脑基底节区制作ICH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应用免疫组化法和黄嘌呤氧化法检测ICH后不同时间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HO1的表达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ICH6h组大鼠脑组织有少量HO1阳性细胞,12~120h组HO1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48h组为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168h组仍有少量表达。ICH6h组大鼠脑组织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12~120h组SOD活性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72h组为最低值,168h组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肿周围脑组织HO1阳性细胞数与S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878,P<0.05)。结论大鼠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HO1表达明显增加,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下降。HO1可能通过氧化途径导致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脑组织红系衍生的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一抗氧化反应原件(ARE)信号通路参与的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大鼠体重250~300 g构建TBI模型,将大鼠分为4组:创伤组(A组)、假手术组(B组)、葛根素治疗的创伤组(C组)和葛根素治疗的假手术组(D组); 通过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脑组织干湿重称量法评价脑水肿,Nissl染色,TUNEL染色评价脑损伤体积和神经元的凋亡,使用酶活试剂盒检测损伤48 h后抗氧化酶SOD,GSH,和GSSG的活性以及氧化应激产物MDA和NO的水平,最后使用western blot和RT-PCR的方法检测Nrf2-ARE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分子HO-1,NQO1的表达水平。结果 TBI手术后损伤组mNSS评分明显增高(P<0.05),葛根素治疗组能够明显降低mNSS评分(P<0.05)。TBI手术后损伤组脑水肿加重及神经元凋亡增加(P<0.05),葛根素治疗组能够明显挽救脑水肿及神经元凋亡(P<0.05)。TBI手术12 h后损伤组脑内抗氧化酶SOD,GSH,和GSSG的活性增加及氧化应激产物MDA和NO的水平升高(P<0.05),葛根素治疗组能够明显降低抗氧化酶SOD,GSH,和GSSG的活性以及氧化应激产物MDA和NO的水平(P<0.05)。western blot和RT-PCR显示葛根素不改变Nrf2的翻译和表达,但是RT-PCR显示葛根素能够明显促进Nrf2-ARE信号通路下游分子HO-1,NQO1的表达。结论 葛根素可能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抵抗氧化应激对创伤性脑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预处理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ontrol组)和依达拉奉预处理组(EV组)。采用测干、湿重法检测不同剂量EV预处理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和Western-blot检测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及钠-钾-氯共转运体1(NKCC1)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EV能明显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干、湿重法检测结果显示,EV明显减轻大鼠脑组织含水量,Western-blot结果提示EV下调AQP4、NKCC1蛋白的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预处理能减轻创伤性脑水肿,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AQP4和NKCC1而减轻脑组织水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脑温状态下地西泮对大鼠脑缺血组织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诱导目标脑温,测定轻度高温、常温、亚低温状态下各组脑缺血组织Glu、GABA、SOD、GSH-Px及MDA含量.结果 (1)与常温假手术组比较,常温脑缺血对照组及常温地西泮组Glu、MDA水平显著增高(均P<0.001),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1),GABA在常温脑缺血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温地西泮组则显著增高(P<0.01).(2)与常温脑缺血对照组比较,常温地西泮组GSH-Px显著增高(P<0.001),MDA显著降低(P<0.001),而Glu、GABA、SO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常温地西泮组比较,轻度高温地西泮组Glu、MDA显著增高(均P<0.001),SOD、GSH-Px显著降低(均P<0.001),GAB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地西泮组Glu、MDA显著降低(P<0.01~0.001),GABA、SOD、GSH-Px显著增高(均P<0.001).结论 亚低温状态下,地西泮显著上调GABA水平,有利于地西泮"抑制性保护"机制的建立,从而增强地西泮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