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压氧治疗急性CO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碳(CO)中毒是世界各国因中毒导致损伤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北方每年冬季因取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致残患者数量不少,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大量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高压氧是治疗急性CO中毒及迟发型脑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寒冷季节比较常见的急症。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而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因此发生损伤最早,也最明显,故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造成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5年3月共救治的25例CO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因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CO)而引起的全身中毒性疾病.CO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日常生活中常因室内用煤炭火取暖、使用液化淋浴器不当、液化气泄漏等原因,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吸入过多的CO而造成中毒.  相似文献   

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是因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CO)而引起的全身中毒性疾病。CO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日常生活中常因室内用煤炭火取暖、使用液化淋浴器不当、液化气泄漏等原因,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吸入过多的CO而造成中毒。CO有强大的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的功能而造成组织缺氧,  相似文献   

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寒冷季节比较常见的急症。CO中毒造成细胞缺氧,而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故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造成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现将我科自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共救治的19例CO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碳(CO)是全球范围内因中毒而致的功能损伤和死亡的首位原因.CO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产生于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防止CO中毒要求普遍展开有关装置如液化气加热器、壁炉、内燃机引擎安全操作的公众性教育,同时还要强调安装CO报警装置[1].1865年,Claude Bernard首先提出CO毒性作用源于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减少血氧含量并阻碍氧从血红蛋白到组织的变构释放.  相似文献   

7.
叶巧  袁桂梅 《天津护理》2013,21(3):252-25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因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CO)引起的全身性的中毒性疾病.轻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重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高压氧治疗CO中毒是首选的最佳治疗方法[1].急性CO中毒治疗效果与病情轻重、送诊治疗时间、能否及时有效进行高压氧治疗有关[2].护理贯穿于高压氧治疗的每个环节,是保证急性CO中毒患者顺利地完成治疗的关键.通过对119例急性CO中毒患者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碳(CO)中毒不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往往多合并肺部感染、肝脏损伤、心肌损害等.由于CO中毒患者常伴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等,因此与感染所致白细胞升高不易区分,为避免临床因CO中毒患者白细胞升高而过度使用抗生素,现对我院2005年11月~20Cr7年9月收治130例不同程度的CO中毒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碳(CO)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CO主要是由含碳化合物燃烧不完全所产生,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从感观上难以鉴别的气体。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而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发生损伤最早、最明显,因而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甚至造成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所以,对中毒者必须分秒必争进行抢救,对心跳、呼吸骤停者也不可轻易放过。现将我院急诊科2005年8月-2008年8月共救治的28例CO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碳(CO)中毒会导致机体广泛缺氧和能量缺乏,周围静脉管壁会因缺氧而处于损伤状态。静脉滴注甘露醇是治疗急性中、重度CO中毒引起的脑水肿的重要措施,而甘露醇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组织脱水利尿剂,快速静脉滴注,可使输液局部静脉内渗透压迅速升高,可造成血管壁细胞脱水、变性。影响细胞功能,从而加重了对静脉管壁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氧化碳(CO)中毒性脑病是因急性 CO中毒昏迷,抢救苏醒,机体康复,经过一段时间,再次出现精神症状,又叫 CO 中毒性精神病。病因是急性 CO 中毒引起脑组织缺氧所致。此病易患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当前尚无彻底治愈方法,有时会发生"假愈期"。  相似文献   

12.
洗澡房一氧化碳中毒9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发生在洗澡房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原因及临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生在洗澡房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发生CO中毒是洗澡房内CO浓度增高所致,氧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输血及换血是抢救危重CO中毒的有益方法。结论:洗澡房内CO中毒是可以预防的。应提高对CO中毒合并脑梗塞及迟发性脑病的认识,早期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它是一定时间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所致的急性缺氧性疾病,以脑缺氧症状最为突出。虽然对CO中毒的研究已相当的深入,但对其病理机制的认识尚不完全清楚,对其中毒的防治尚未达到满意程度,急性CO中毒仍是急性中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急性CO中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种急性中毒之首。进一步加强对急性CO中毒的病理机制研究,对临床防治CO中毒、减少死亡率、预防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人体短时期内吸人过量CO所造成的脑及全身组织缺氧性疾病,最终导致脑水肿和中毒性脑病。临床表现为头晕、呼吸深快、口唇、指甲黏膜呈樱桃红色,严重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2000~2005年我院急诊科共抢救一氧化碳中毒82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 (CO)中毒大鼠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变化及高压氧 (HBO)对其的影响。方法 :建立实验性大鼠CO中毒模型。分别测定一氧化碳染毒及高压氧或常压氧治疗后大脑和小脑中MDA、SOD活性。结果 :CO中毒后小脑和大脑MDA分别较染毒前增加了 5 7%和 5 0 % ;SOD活性分别下降到染毒前的 84%和 75 %。MDA与SOD间呈明显负相关 ,小脑和大脑r值分别为 - 0 80和 - 0 6 8。 2ATA HBO治疗使MDA、SOD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急性CO中毒使小脑及大脑MDA、SOD均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可能参与CO造成的脑损伤。HBO治疗对CO介导的脑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清除系统变化有有益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是每年的冬春寒冷季节常见急症。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的气体,常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吸入造成急性中毒。据WHO在2002年公布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50万人丧命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见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有了新认识,提出了新疗法。笔者就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和进展做如下综述。1病因及机理1.1病因分析一氧化碳是含碳化合物在氧气不充足情况下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如工业生产上的炼钢、炼…  相似文献   

17.
急性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是由于吸入高浓度CO后引起的急性脑及全身组织缺氧性疾病。急性CO中毒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毒和意外性生活中毒性疾病。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DEACMP)是指部分急性CO中毒患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碳中毒就是俗称的煤气中毒。在生产和生活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可产生一氧化碳,吸入过量一氧化碳可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分职业性中毒和生活性中毒。职业中毒如炼铁、炼钢、炼焦、烧窑等过程中接触而导致中毒,生活性中毒如家庭室内使用煤炉或使用煤气淋浴器因通风不良均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1]。在新疆的矿区和农牧团场以架火烧煤为主的冬春季节较为多见。本科成功救治了1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8例高压氧治疗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经过精心护理,28例中,治愈26例,好转2例。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CO中毒,可以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或减轻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同时在整个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做好每个环节的护理,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碳中毒监测血清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中的表现及变化,了解心肌受损情况,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中心肌酶进行监测。结果:一氧化碳中毒组比健康人对照组心肌酶活性显著升高(P<0.01),且一氧化碳中毒越重,心肌酶的异常增高程度越高。提示心肌受到损伤越严重,如果及时针对心肌治疗,则心肌酶恢复正常的时间将大为缩短。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及时监测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对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修复患者心肌损害,缩短患者恢复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