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的作用。方法将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4),两组均维持原有治疗,治疗组采用音乐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各评估1次。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D,SDS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BPRS治疗后评定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康复疗效评定量表总分、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音乐治疗可以激活患者情绪,改善患者行为,提高患者的主动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定期家庭回归康复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朝晖  胡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598-2598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定期家庭回归康复效果。方法 将70例恢复期(BPRS&;lt;35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30例,研究患者进行定期家庭回归观察,在观察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量表(SAPS)量表评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前后BPRS总分分值均明显下降,观察前后研究组中BPRS中的缺乏活力因子分(t=2.06,P&;lt;0.05)和SANS总分(t=4.4l,P&;lt;0.01)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SANS量表总分(t=3.37,P&;lt;0.01)及BPRS量表中缺乏活力因子减分值(t=2.46,P&;lt;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定期家庭回归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面康复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音乐体育疗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行为障碍的效果。方法:将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分配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佐以音乐体育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与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结果:BPRS,ITAQ和NOSIE疗前评定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36,0.98,1.79,P&;gt;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PRS和ITAO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17,5.67,P均&;lt;0.01),NOSIE.评定各因子和总估计分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意义(t=4.94~2.42.P&;lt;0.05~0.01)。结论:音乐体育疗法有助于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的恢复和行为障碍及精神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氟西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氟西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01/2003—12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其中伴发抑郁患者60例,分为2组,即抑郁治疗组30例,抑郁对照组30例;未伴发抑郁患者60例,分为2组,即非抑郁治疗组30例,非抑郁对照组30例。抑郁治疗组、非抑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康复指导基础上加服氟西汀20mg/d,连服20d。抑郁对照组、非抑郁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及康复指导。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FA)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评定患者入院时(治疗前),治疗后(20d)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4组患者同期对照分析。结果抑郁治疗组与抑郁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两组间HAMD,AD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两组间HAMD,AD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非抑郁治疗组与非抑郁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两组间NFA,AD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治疗后两组间NFA,AD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氟西汀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的同时,能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吴英丽  韩金霞  王元秀  李兰英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870-5870,5875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对淄博市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50例受测者的测评,并与一般健康人(对照组)48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调查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无职业者SAS评分显著高于有职业者(P&;lt;0.05)。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情绪障碍明显,焦虑抑郁突出,应对其进行心理卫生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瑞波西汀(叶洛抒)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诊断。入组患者在原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变的基础上加服瑞波西汀4~8mg/d,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副反应。结果患者HAMD评分在治疗后6周后明显下降(P<0·01);总有效率87%;精神病阴性症状亦有所减轻;不良反应轻微,多能自行缓解。结论小剂量瑞波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药物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
类军事化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自创类军事化疗法用于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治疗,探讨其疗效及社会康复作用。方法:将16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药物组n=83)和药物加类军事化疗法治疗组(联合组n=83),疗程3个月,分别在人组时及治疗结束时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测定,出院后随访调查1年,进行自编《社会康复功能评定量表》评定及复发率调查。结果:出院时联合组BPRS总分(t=3.4)及焦虑抑郁(t=3.3)、缺乏活力(t=5.3)、激活性(t=4.0)因子分均明显低于药物组(P均&;lt;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经1年随访,联合组社会功能康复优于药物组,复发率较药物组低(χ^2=7.98,P&;lt;0.01]。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类军事化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慢性期治疗,可提高疗效,延缓社会功能衰退,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利培酮的内分泌副作用对女性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后神经内分泌副作用对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利培酮治疗的女性患者(18~43岁)58例,首次抗精神病药治疗前月经规律,利培酮单一治疗至少6个月,测血清催乳素、皮质醇、雌二醇、睾酮、促甲状腺素水平及基础体温,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利培酮治疗后58例中,14例月经规律,23例月经不规律,21例闭经。44例有溢乳。研究组53例雌二醇≤50.0ng/L。研究组催乳素(中位数98.0μ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9.3μ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17.0,P&;lt;0.01);睾酮水平(μg/L)研究组(1.1&;#177;0.4)显著高于对照组(0.5&;#177;0.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32,P&;lt;0.01)。两组间皮质醇、促甲状腺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按月经情况分组比较,月经规律组、不规律组与闭经组3组间HAMD量表的绝望感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71,P&;lt;0.05)。3组GQOLI-74的睡眠与精力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968,P&;lt;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各激素水平与各临床量表的焦虑,抑郁因子间均无显著关(r=-0.132~0.258,P&;gt;0.05)。结论:利培酮治疗后出现的内分泌副作用可能对患者情绪、生活质量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伴焦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伴焦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 对77例伴焦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7l例非伴发者分别于治疗前和4周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和比较,同时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并与60名健康者对照。结果 伴焦虑抑郁症状组的全血黏度、低切还原粘度和纤维蛋白原都显著高于非伴发组,两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lt;0.01),治疗后这种差异减轻甚至消失(P&;lt;0.05~0.01),伴焦虑抑郁组血液流变学4周的变化值与焦虑抑郁的量表和因子的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lt;0.05~0.01)。结论伴焦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高黏滞血症更突出,其高黏滞的程度与焦虑抑郁症状平行,联合抗抑郁药可有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10.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以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康复干预手段。方法:采用MO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广西龙泉山医院176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并与180名正常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SF-36总评分(67.72&;#177;18.84)、生理功能(78.61&;#177;23.14)、生理职能(53.71&;#177;34.25)、社交功能(67.78&;#177;27.46)和情感职能(64.66&;#177;37.89)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5.24,4.82,7.69,9.08,4.65,P均&;lt;0.01);家庭支持少、病程长、年龄轻、多次住院、住院时间短的患者生活质量差(P&;lt;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BPRS,SAS,SDS,TESS和病程(P&;lt;0.01~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全面低下,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选择合理药物治疗的同时,有必要开展各种康复治疗手段,促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面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工娱疗法并利培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作用,寻找提高该类患者生活质量的康复干预措施。方法 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本人意愿分为两组在停服其他精神药物的前提下,进行为期8周的对照研究,分别用工娱疗合并利培酮(研究组,n=30)和利培酮(对照组,n=26)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后4周、8周末SANS评分较治疗前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对照组仅在冶疗后8周时SANS评分较疗前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在治疗后4周、8周时SANS减分均数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lt;0.01)。结论 工娱疗法合并利培酮能明显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合用氯米帕明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丙戊酸镁合用氯米帕明及单用氯米帕明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clinical dobal impression scale,CGI-SI).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13,1.32,P&;lt;0.01);两组决2,6,8周HAMD评分及2,6周HAM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2.03~3.00,P&;lt;0.05-0.01):观察组有效率82%,对照组有效率57%,差异有显著性(χ^2=4.139,P&;lt;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t=2.42,P&;lt;0.05)。结论:丙戊酸镁合用氯米帕明治疗重性抑郁障碍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13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组(70例)和对照组(67例),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Ba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试。结果 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患者的HAMD、HAMA、BI和FMMS、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与对照组治疗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BI、FMMS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组抑郁发生率22.86%,焦虑发生率5.71%,对照组分别为40.30%和16.4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G0.05)。结论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对配偶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对配偶的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100例配偶的SDS和SAS得分分别为45&;#177;6和39&;#177;7,分别明显高于国家常模(t=5.0,2.58,P&;lt;0.01);男患者配偶的SDS得分显著高于女患者配偶的得分(t=3.49,P&;lt;0.01),SAS得分两者无差异(t=1.48,P&;gt;0.05);农村患者配偶的SDS得分明显高于城市患者配偶的得分(t=3.59,P&;lt;0.05),而SAS得分两者患者配偶的得分无差异(t=1.52,P&;gt;0.05);在SCSQ得分中。男女患者配偶间及农村城市患者配偶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均无明显差异(t=0.78与1.8,P&;gt;0.05);在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中,男患者配偶得分明显高于女患者配偶得分(t=3.43.P&;lt;0.01)农村患者配偶得分明显高于城市患者配偶的得分(t=2.43,P&;lt;0.05);相关分析可见患者消极应对方式分与抑郁和焦虑得分均呈正相关(t=0.507,P&;lt;0.0l和r=0.215,P&;lt;0.05),积极应对方式分与一般状况及焦虑抑郁等无相关性。结论 精神分裂症发病可导致配偶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尤以男患者配偶和农村患者配偶为重);配偶的情绪影响(尤其是抑郁)会加重其消极应对方式,建议给予其适当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氮平与万拉法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维持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种类、剂量、用法不变,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口服米氮平治疗,对照组口服万拉法新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精神症状,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各因子分及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0.97%、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分别为71.43%、92.86%,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体重增加、口干、出汗、恶心、头晕等,且程度均轻微。结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障碍患者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新型抗抑郁剂米氮平与万拉法新治疗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正畸患者的心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学生正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正畸治疗提供心理干预的理论基础。方法 对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大学正畸患者(研究组,n=30)和正常大学生(对照组,n=30)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自评焦虑量表(SAS)测查。结果研究组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和强迫4个因子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lt;0.01);研究组SDS和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lt;0.01)。结论 大学生正畸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在正畸的同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疗程6w.随访6mo。于治疗前及治疗1w,2w,3w,4w,5w,6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躁狂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2例因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性疾病脱落,实际完成18例。治疗2w起各时段.简明精神病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躁狂评定量表评分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疗效显著,且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淄博市第五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治疗6周。以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自知力恢复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 研究组ITA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从性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 自知力教育可有效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  相似文献   

19.
上海宝山地区癌症俱乐部成员132例心理社会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癌症生存者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方法: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29例癌症康复俱乐部生存者进行调查。结果:癌症生存者的SCL-90总分(115.22&;#177;29.45),SDS总粗分(27.69&;#177;8.59)和SAS总粗分(27.03&;#177;6.62)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05,6.49,2.08,P&;lt;0.05);癌症生存期与SCL-90总分,SAS总分、SDS总分、SSRS总分显著性相关(P均&;lt;0.000)。男性SCL-90恐怖因子分(7.52&;#177;0.99)小于女性(8.21&;#177;2.4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3,P&;gt;0.05)。结论:癌症康复俱乐部生存者的心理状态趋于平静,生存期长短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开展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HAMA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前,2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 0. 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梗死患者开展超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活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