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10 5例中男性 4 8例 ,女性 57例 ;年龄 4~ 75;病程最长者 6个月 ,最短者 8天 ,全部病例均曾经服过西药而未见效。方法组成 :加味止嗽散由桔梗 6~ 10 g,白前10 g,紫菀 10~ 12 g,荆芥 10 g,陈皮 10 g,百部 12~15g,木蝴蝶 12~ 15g,炙麻黄 6~ 10 g,杏仁 10 g,炙甘草 6g等组成。方药化裁 :若病程长有咽干口燥者 ,去麻黄加北沙参 12 g,麦冬 10 g,五味子 6g;咳嗽以夜间为甚者加当归 15g;声嘶者加蝉衣 10 g;病程短、咳嗽剧 ,咽充血明显者加银花 10~ 15g;痉咳者加白僵蚕 10 g;痰多黄稠者加浙贝母 10 g,冬瓜子 10 g,瓜蒌 12 g等。煎…  相似文献   

2.
一、临床资料在确诊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员中,男性188例,女性66例,合计248例。其中,3~6岁128例;6~10岁52例,10~14岁21例14~37例。伴有发热者32例,并发睾丸炎者15例。二、治疗方法 (一)治疗原则: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二)基本处方:板蓝根10g,银花3g,黄芩3g,丹皮3g,紫花地丁3g,薄荷3g。(后下),玄参3g,桔梗3g。生甘草3g。(三)加减:1.3岁以上,基本处方中银花、丹皮、紫花地丁、黄芩四味药物的剂量每岁加1g,最大量加至10g。2、发热38℃以上者加柴胡3g,黄连1.5g。3、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者加黄柏6g,泽泻6g,茯苓6g,蒲公英6g。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本组 336例 ,其中男性 2 0 7例 ,女性 12 9例 ;年龄 :8个月~ 74岁 ;其中 3~ 30岁 2 53例占 75.3% ;病程 :最短 2天 ,最长 2年 ;其中黄水疮 10 2例 ,单纯疮疹 78例 ,急性湿疹 6 3例 ,乳房湿疹 37例 ,接触性皮炎 36例 ;婴儿湿疹 3例 ,素质性湿疹 6例 ,药物性皮炎 10例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4例 ;病程多在 2~ 15日内。药物组成 :黄芩 12 g,黄柏 12 g,黄连 10 g,苦参6 0 g,明矾 6 0 g,艾叶 15g,川椒 15g,苍术 15g,龙胆草15g,甘草 15g。单纯疱疹加大青叶、板蓝根各 30 g;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疹加苍术至 30 g;瘙痒重时加地肤子 15g,蝉…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4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26例,女14例,年龄18~30岁16例,31~56岁24例,病程1天~6个月,全部病人均为单侧发病,首发者38例,复发者2例。针灸:取患侧地仓穴和颊车穴,配合人中穴针刺,地仓穴透颊车穴,各进针3~4寸,人中穴得气后止,每3分钟捻针1次,每次15~20分钟,3天1次,2次为1个疗程。内服中药牵正散加味:全蝎10g,僵蚕10g,白附子10g,防风10g,当归10g,川芎10g,桂枝10g,黄芪10g,党参10g,甘草6g。水煎2次,早晚分服,日1剂。风阻经络者重用白附子20g,气虚者重用黄芪50g,表虚自汗者重用桂枝15g,黄芪30g;病程超过50天者,加地龙15名,蜈蚣2条,…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 1995~ 2 0 0 0年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金黄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80 0例 ,效果颇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门诊病例 80 0例 ,男性 42 1例 ,女性 379例。年龄最小者 3岁 ,最大者 30岁 ,3~ 10岁 6 5 2例。发病时间最短1天 ,最长 3天。症见单侧或双侧耳下部漫肿、发热等。个别病例并发颌下腺肿胀。2 治疗方法2 .1 中药内服 自拟痄腮方 :金银花 15 g,连翘 15 g,板蓝根 15 g,玄参 12 g,黄芩 10 g,蒲公英 12 g,僵蚕 5 g,升麻 3g,柴胡 5 g,甘草 3g。里热重加黄连、生石膏 ;肿甚加夏枯草、青黛、马勃 ;热毒壅盛、大便秘结加大…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 1990年以来 ,对各年龄段咳嗽发作期在止嗽散的基础上进行辩证加减治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 ,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者 1岁 ,最大者 6 3岁。病程最短者 10d ,最长者 1mon余。2 治疗方法桔梗 3g~ 10 g ,荆芥 3g~ 10 g ,防风 3g~ 10 g ,蒸白部 3g~ 15g ,蒸紫宛 3g~ 10 g ,蒸白前 2 g~ 6 g ,广陈皮 3g~ 10 g ,炒莱菔子 3g~ 15 g ,炒杏仁 2g~ 10 g ,甘草 2g~ 6 g ,生姜 1~ 3片。此方为止嗽散基本方。风寒表证较重者 ,有轻微发热恶风者 ,脉浮迟者 ,加苏叶2g~ 10 g ,葱白 2~ 6枚 ,桂…  相似文献   

7.
自1980年以来,采用中药灌肠法治疗外感高热152例。男85例,女67例;年龄1岁~7岁;病程2~7天;体温在38~39C者45例,39~40℃者78例,40C以上者29例,其中高热惊厥者10例。将金银花10~509、生石膏15~609、葛根10~309、山豆根10~309、牛美子10~159、大黄6~129、板蓝根10~309、柴胡6~15g、羌活6~12g、生甘草6~12g。水煎取药液量为50~150ml,保留起肠,日2次,温度在20-30C为宜。以卫~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无反复,临床症状消失、化验正常为治愈。全部病例均在l~3天内退热,其中1天退热者90例,占59.2%;2天退热者45例占29…  相似文献   

8.
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以咳嗽为主的病症,其临床表现为咳嗽、痰鸣、气急或伴发热,肺部可闻干湿罗音,在治疗中不用西药,而又可以追踪到疗效者29例中,年龄6个月以下者2例,7个月~1岁者5例,2岁~5岁19例,6岁~10岁2例,11岁~14岁1例。病期1~3天12例,4~6天11例,7~10天4例,11天以上者2例,属上呼吸道感染21例,支气管炎7例,痉挛性支气管炎1例。  相似文献   

9.
中医健脾结合西医治疗小儿久咳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久咳是儿科常见的病症,单纯中、西医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作者采用中医健脾结合西医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予报道。1 临床资料本组130例,其中男70例,女60例,年龄6个月~1岁15例,1~3岁74例,3岁以上41例。病程均在14天以上,最长90天,平均20天。随机分为西医组38例,中医组38例,中西医结合组54例。患儿均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80例,支气管炎50例。2 治疗方法西医组予罗红霉素、病毒唑、酮替芬按常规量使用。中医组予白术8g,山药15g,扁豆15g,杏仁8g,水煎服。食滞加山渣,发热加板兰根,痰过多加半夏,泄泻加车前子。3岁以内每…  相似文献   

10.
30例患者均为女性 ,其中 2 0~ 30岁者 8例 ,30~ 4 0岁者 15例 ,4 0岁以上者 7例 ,病程半年 1年者17例 ,1~ 5年者 10例 ,5年以上者 3例。益肾止淋汤方药组成 :熟地 2 0 g,枸杞 2 0 g,牛膝 15g,菟丝子 2 0 g,金钱草 2 0 g,瞿麦 10 g,蓄 10 g,蒲公英 15g,滑石 2 0 g,生甘草 6 g。偏阴虚者加阿胶 15g,白芍 15g,白茅根30 g;偏阳虚者加故纸 10 g,巴戟 10 g,淫羊藿 10 g;气虚者加党参 2 0 g,北芪 2 5g,升麻 6 g。每日 1剂 ,水煎2次温服 ,10天为 1个疗程 ,观察 2~ 5个疗程。并嘱慎饮食、免过劳、远房帏并注意房室、经期卫生 ,病情好转或痊愈后…  相似文献   

11.
1.一般资料 本组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6个月10例,7~12个月8例,14~18个月4例,病程4~6天10例,7~10天7例,10天以上5例。病因为感受外邪所致湿热泻6例,湿泻10例,伤食泄4例,脾虚泻2例。临床主要症状为腹泻稀水、蛋花样或黄或绿,或兼挟奶瓣,伴有腹胀纳差,每日腹泻6~8次15例,10次以上7例,大便镜检排除痢疾。 2.治疗方法 22例均用中药-推拿法综合治疗。 (1)中药:中药以燥湿健脾的平胃散配以淡渗利湿的四苓散为主,基本方:厚朴6g、苍白术各6g、陈皮6g、猪苓各6g、生苡米9g、大腹皮4.5g、车前子9g。若肛门灼热,大便粘滞加苓连。暑邪外束恶心欲呕加藿香、法夏,气滞腹痛加木香、积壳,大便馊酸加焦三仙,脾虚泄泻日久加淮药、炒苡米、诃子。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本组 112例悉为我院门诊病人 ,其中男 5 8例 ,女 5 4例 ;年龄 15~ 74岁 ,平均 44岁 ;病程最短者 3天 ,最长者 49天 ,平均 11天。病例选择 :①因感受外邪而发病 ,病程在 2个月以内 ;②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 ,可兼有发热恶寒、咽痒声嘶、胸闷气急等症状 ;③听诊肺部呼吸音增粗 ,或有散在干、湿性罗音 ;④胸片肺野正常或肺纹理增多增粗 ;⑤血象正常或有白细胞计数增多。方药组成 :桂枝 10g ,白芍 15 g ,厚朴 10 g ,杏仁 10 g,蝉蜕10g ,百部 12 g ,紫菀 10 g ,白前 10 g ,甘草 6g。有明显发热、恶寒者加柴胡、葛根各 1…  相似文献   

13.
板蓝生地汤治愈带状疱疹2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带状疱疹249例,其中男137例;女112例。年龄14~65岁;多为青壮年。发于胸部者198例;腰腹部47例;左上肢2例;右下肢1例;左额部1例。治以板蓝生地汤(自拟):板蓝根30g、生地30g、金银花15~30g、蒲公英30g、连翘15~30g、紫草15~30g、黄芩15g、丹皮15g、甘草12g。发于胸部加柴胡、赤芍各15g,腰腿部加元胡15g,面额部加川穹15g。发病最初几天,病情逐渐加重时,加大板蓝根、生地、紫草的用量。病情稳定,发病时间较长或有继发感染时,重用银花、公英、连翘、黄芩。病情顽固者,加徐长卿30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3天为1…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75年以来采用自拟茵陈汤治疗黄疸型肝炎30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6例病人均系住院患者,其中男196例、女110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5岁,平均年龄32岁;中医辨证均属阳黄,其中热重于湿型206例、湿重于热型67例、湿热并重型33例。 二、治疗方法 基本方:茵陈、车前草各15g,大叶金钱草、金银花、黄芪各20g,郁金、甘草各10g。每日1剂,煎水300ml分2次服。15~20天为一疗程。热重于湿型原方药量加倍;湿重于热型加苍术、厚朴各10g;湿热并重型加赤芍、丹皮各9g,板蓝根30g,黄连6g。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38例均系住院患儿 ,其中男 2 2例 ,女 16例 ,年龄小于 6个月 5例 ,6个月~ 2岁 2 2例 ,2~ 3岁 11例。发病 2~ 3天内住院 2 7例 ,4~ 5天住院 11例。治疗前曾接受青霉素或庆大霉素 ,治疗 2~ 3天无效或加重者 2 0例。全部病例均发热、咳嗽、气急 ,发热 37 5~ 38℃ 5例 ,38~ 39℃ 9例 ,39~ 4 0℃ 14例 ,4 0℃以上 10例。双肺有干、湿罗音者 11例 ,湿罗音 2 0例。38例均做X线透视检查 ,均示肺门阴影增大模糊。据舌像观察 ,舌质红 2例 ,淡红 12例。 38例中诊为轻度肺炎 5例 ,中度15例 ,重症肺炎 18例 ,合并泄泻 13例 ,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6.
骆青 《医学文选》2001,20(3):320-320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发热、咳嗽、咳痰、气急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 ,但也有少数支气管肺炎患儿仅表现为发热或发热腹泻 ,而其他临床症状不典型 ,容易引起漏诊或误诊。现将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8月碰到的 32例患儿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患儿 ,男 18例 ,女 14例。其中6个月 2例 ,~ 9个月 4例 ,~ 12个月 6例 ,~ 18个月 12例 ,~ 2 4个月 4例 ,~ 36个月 3例 ,~ 48例个月 1例。病程 5天3例 ,~ 10天 18例 ,~ 15天 7例 ,~ 2 0天 2例 ,~ 30天 2例。1.2 临床主要症状、体征与并发症 全部病…  相似文献   

17.
198 6年~ 1997年我院收治小儿伤寒 56例 ,其中以肺炎为首发病者 1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6例。年龄 9个月~ 13岁 ,其中 9个月 1例 ,2岁 1例 ,6岁 1例 ,8~ 13岁 7例。全部病例无结核病史及结核病接触史。1 2 临床表现  10例均急性起病 ,入院前发热平均7 5天 ,体温 38 5℃~ 4 0 .3℃ ,其中弛张热 7例 ,不规则发热 3例 ,伴寒战 3例。病后 2~ 3天全部病例均出现轻重不一的咳嗽 ,多以干咳为主。查体 :脉搏 92~12 4次 /分 ,呼吸 2 2~ 34次 /分。患儿精神差 ,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 ,均无相对缓脉和玫瑰疹。…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本组共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27~76岁,平均50.6岁、病程1~18个月。治疗方法;①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获苓1g、栀子1g、枳壳1g、元胡1g、赤芍1g、木通1g、甘草6g、板蓝根15g。高热毒盛着加石膏、黄连;湿盛加苍术;剧痛者加乳没、郁金、全虫、蜈蚣;肝火盛湿热内蕴加黄柏、马齿苋;气滞血瘀者加王不留行、香附、丹参、桃仁(各);便秘加大黄、芒硝;发于头面部加桑枝、菊花、牛子;发于躯干部加紫草、茜草根;发于下肢加牛膝、黄柏。②黄连青黛油:黄连素30片、青黛3g、冰片0.5g。先收黄连片、冰片研成细粉加…  相似文献   

19.
本组68例,男56例,女12例,年龄4~13岁66例,14岁以上2例。单侧腮腺肿胀者41例,两侧腮腺肿胀者27例。伴有发热者62例,体温37.6~40.1℃,颈部淋巴结肿大者57例;两侧扁桃体肿大Ⅰ°~Ⅱ°者22例;呕吐者24例。查血:白细胞总数(6.8~12.4)×10~9/L者53例,其中中性0.54~0.78,淋巴0.20~0.42;白细胞总数(4.0~6.7)×10~9/L者15例,其中中性0.43~0.58,淋巴0.40~0.54。 西医治疗:68例患者均用病毒唑(三氮唑核苷)10~15mg/kg·日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其中,白细胞总数增高者,加用青霉素5~20万u/kg·日或林可霉素1万~2万u/k8·日加入5%葡萄糖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中医治疗;自拟清毒消肿汤:板蓝根12~18g、薄荷9~12g、牛蒡于6—9g、双花9~12g、连翘9~12g、浙贝6~9g、大青叶10~15g、僵蚕9~12g、桔梗10~12g、蝉衣6~9g、黄芩9~12g、生甘草3~6g,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共煎取500ml,分多次频服。  相似文献   

20.
牛莉 《中国乡村医生》2001,17(11):37-38
笔者门诊治疗 10 0例 ,其中 7个月以前 2 0例 ,7~ 12个月65例 ,12个月以后 15例 ,病程最长的 15天 ,最短的 3天。用药最少的 2剂 ,最多的 6剂。方药组成 :黄连 1~ 3 g ,生苡仁 5~ 10g ,灯芯草 1~ 3 g。随症加减 :伤食加焦三仙 (炒山楂 6~ 9g ,炒麦芽 6~ 9g ,神曲 6~ 9g) ;易惊者加钩藤 3~ 6g ,蝉衣 3~ 6g ;大便干、腹胀者加大黄 1.5~ 6g ,莱菔子 1~ 3g。采用中药放入瓷缸 ,加入适量水 ,药煮沸后用微火再煮 4~ 5分钟 ,每日 3次 ,1次 3~ 6汤匙 ,连续 3天为 1疗程 ,不能间断。西药随机抽取 60例 ,静滴青霉素或肌注青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