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质量指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323例首次应用长方案促排卵行IVF-ET或ICSI的患者,依据BMI分为三组.A组(n=43):BMI<18.5 kg/m2;B组(n=253):18.5 kg/m2≤BMI≤24.9 kg/m2;C组(n=27):BMI>24.9 kg/m2.比较各组治疗过程中各项指标及治疗结果.结果 C组平均超促排卵天数和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用量较A、B两组明显增多(P<0.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峰值、大卵泡数量及获卵数较A、B两组明显减少(P<0.05).三组受精率、总体周期取消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过高导致IVF或ICSI助孕过程中超促排卵天数和rFSH用量增加,hCG注射日E2峰值、大卵泡数和获卵数降低,但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IVF-ET的PCOS患者500例,根据IVF-ET前患者BMI分为正常BMI组(n=180,BMI 18.5~24 kg/m2)和高BMI组(n=320,BMI≥24.0 kg/m2),所有患者均采用降调长方案超促排卵方案,比较2组促卵泡激素(Gn)用量、Gn用药时间、取卵数、胚胎分裂情况、卵裂率、胚胎移植周期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与正常BMI组比较,高BMI组IVF-ET周期Gn用量明显增加,取卵数明显减少(P<0.01),两组Gn用药时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BMI组比较,高BMI组移植周期基础睾酮(T)水平明显升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和雌二醇(E2)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BMI组比较,高BMI组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均明显升高,新生儿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高BMI的PCOS患者对IVF-ET后妊娠结局可产生不利影响。建议进入IVF-ET周期前加强锻炼以降低体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术 (IVF ET)后妊娠的系统管理方法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 ET、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 (ICSI)、冻融胚胎移植技术 (FET)的 374个妊娠周期的结局、围产儿情况及其管理方法。结果  374个妊娠周期中 ,生化妊娠 19例 (5 .0 8% ) ,临床妊娠35 5例 (94 .92 % )。继续妊娠 85例。失访 11例 ,失访率为 3.10 %。流产 5 8例 ,流产率为 16 .34% ;宫外孕 11例 ,占 3.10 % ;宫内外同时妊娠 6例 ,占 1.6 9%。分娩 190例 ,其中多胎分娩 6 9例 ,占 36 .32 %。早产 6 5例 ,占34.2 1%。出生新生儿 2 5 9例 ,其中早产儿 10 9例 ,占 4 2 .0 8%。新生儿死亡 2例 ,占 0 .77%。死胎 4例 ,占1.5 2 %。新生儿畸形 3例 ,占 1.16 %。与在外院分娩者比较 ,于我院检查、分娩的妇女在流产、宫外孕、宫内外同时妊娠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在多胎分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体重儿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我院未发生孕产妇死亡、死胎及新生儿死亡。结论 建立完善的定期跟踪随访制度 ,加强围产保健 ,严密监护、积极治疗 ,可有利于保证IVF ET术后妊娠妇女的健康及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男性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体外受精不同助孕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83对不孕夫妇新鲜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体外受精(IVF) 367个周期、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 316个周期。将全部研究对象、IVF周期和ICSI周期分别根据DFI值分为DFI≤15%组、DFI>15%~30%组、DFI>30%组。分析DFI与精液常规、精子形态学的相关性,DFI对IVF/ICSI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随着禁欲天数增加,DFI升高,但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 <0.001)。IVF周期中,DFI≤15%组、DFI>15%~30%组、DFI>30%组比较,临床妊娠率(55.5%、57.6%、71.4%)和活产率(43.5%、45.8%、42.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CSI周期中,DFI>30%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25.0%和16.7%)均显著低于DFI≤15%组(48.5%和36.9%)、DFI>15%~30%组(51.1%和39.4%)(P <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染色体多态性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进行IVF/ICSI-ET周期不孕不育夫妻的临床资料.根据夫妻一方或双方染色体是否存在多态性分为2组:染色体多态性组(夫妻一方或双方存在染色体多态性)和染色体正常组(夫妻双方染色体均正常).比较分析两组夫妻在IVF/ICSI-ET治疗后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每移植周期活产率.结果 共纳入1 108对行IVF/ICSI-ET助孕的不孕不育夫妻,其中染色体多态性组69对,染色体正常组1 039对.染色体正常组和染色体多态性组的胚胎种植率(34.91%vs 34.62%,P>0.05)、临床妊娠率(49.09% vs 50.72%,P>0.05)、早期流产率(11.37% vs 8.57%,P>0.05)、每移植周期活产率(41.67%vs 43.47%,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染色体多态性不影响IVF/ICSI-ET助孕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ICSI)患者阴道出血原因、妊娠率、转归。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就诊的1384周期IVF和ICSI患者。按有无出血进行分组,比较两组妊娠率,统计妊娠后出血转归。结果:出血组妊娠率79.24%(229/289),未出血组妊娠率31.87%(349/1095),差别有显著性(P<0.05)。胚胎停止发育86例14.87%、先兆流产84例14.53%、早产48例8.30%、生化妊娠5例0.87%、输卵管妊娠3例0.52%、宫内外同时妊娠2例0.35%、宫颈妊娠1例0.17%。结论:IVF-ET和ICSI后阴道出血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无出血者,妊娠后出血病因最常见为流产,继续妊娠率为57.64%(132/229)。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获卵数少的患者采用不同受精方式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个周期获卵数少于6个的患者,采用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ICSI),比较两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取消周期率以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获成熟卵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SI组较IVF组受精率、冷冻周期率明显高(P〈0.05);两组按精液情况分层,男方精液正常的患者ICSI组比IVF组受精率明显升高(P〈0.05),但在多精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冷冻周期率、取消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单个取卵周期累计妊娠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方临界精液质量组的患者ICSI组可移植胚胎、冷冻周期率、取卵周期累计妊娠率较IVF组显著增加(P〈0.05),周期取消率明显降低(P〈0.05),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IVF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方临界精液质量组获卵少患者采用ICSI可提高卵子的利用率及累计妊娠率,男方精液正常获卵少患者行ICSI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对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
析南方医院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患者61个IVF/ICSI周期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164例单纯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对两
组的一般情况、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的卵巢反应性、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
新鲜周期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与
GnRHa降调节的长方案相比,GnRH拮抗剂方案对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均有不利影响(25.0% vs 45.0%,P=0.184;66.7% vs
27.8%,P=0.247),但无统计学差异,而活产率显著低于长方案组患者(0% vs 30.8%,P=0.025)。结论子宫腺肌病降低不孕患者
IVF/ICSI-ET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且增加流产率,GnRH拮抗剂方案对子宫腺肌病患者IVF/ICSI-ET的临床结局
有负面影响,GnRHa长方案能够增加IVF/ICSI-ET的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9.
乔娜  田英  陈杨 《中国民康医学》2023,(19):151-153
目的:观察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和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因不育行IVF-ET的男性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进行精子染色质扩散(SCD)检查,并按照不同DFI分为研究组(DFI<20%)和对照组(DFI≥20%)各45例,比较两组精液质量(精子活力、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数)、胚胎质量(胚胎形成率、优质胚胎率和受精率)、胚胎移植成功率和妊娠成功率。结果:两组精子活力和精子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前向运动精子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胚胎形成率、优质胚胎率和受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胚胎移植成功率和妊娠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DFI可增加前向运动精子数,提高胚胎质量和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卵胞浆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胚胎移植(embryo transplantation,ET)对妊娠率的影响。方法系统搜索中药联合IVF/ICSI-ET对妊娠率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供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中药联合IVF/ICSI-ET可以提高临床妊娠率(P0.000 01),可能降低早期流产率(P=0.32)和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发生率(P=0.25),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中药联合IVF/ICSI-ET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并且可能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改善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1.
余蓉  赵军招  林金菊  林文琴  黄学锋 《浙江医学》2011,33(12):1750-1752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周期(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83个(例)激动剂长方案IVF周期,其中PCOS因素周期153例,单纯输卵管因素周期275例.两组患者再分别根据BMI分为超重组(BMI≥24)和正常体重组(BMI<24).比较各组促性腺激素用量、用药天数、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PCOS组高BMI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输卵管因素组(P<0.01).PCOS组中,高BMI患者促性腺激素用量及天数显著高于正常BMI患者(P<0.01).正常体重的PCOS患者获卵数与优胚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卵子成熟率、受精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妊娠早期流产率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结论 肥胖合并PCOS时降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非肥胖型PCOS利于促排卵.肥胖及PCOS均未影响IVF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结局。方法87例接受IVF—ET治疗的PCOS患者,根据BMI分4组:A组BMI〈20kg/m^2,B组20~22.9kg/m^2,C组23~24.9kg/m^2,D组≥25kg/m^2。比较各组超排卵周期的基本资料、胚胎实验室数据及妊娠结局。结果D组促性腺激素用量与A组和B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和P=0.037)。D组有效胚胎数与A、B、C三组相比均显著减少(分别为P=0.006,P=0.020和P=0.033)。各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PCOS患者BMI的增大,促性腺激素用量增加;当BMI≥25kg/m^2时,有效胚胎数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周期中,雌二醇自发性下降对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9例IVF-ET促排卵周期中,雌二醇自发性下降的患者,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特征、性激素及实验室特征对照分析。结果雌二醇下降组患者的取卵数目、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日雌二醇水平及继续妊娠率和婴儿出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IVF-ET促排卵周期中雌二醇自发性下降,对助孕结局有不利影响,但其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未成熟卵的体外成熟(IVM)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补救性应用进行总结,探讨影响其治疗结果的因素。方法在IVF-ET治疗中,对卵巢反应不良、卵泡发育迟缓和卵泡过多生长有发生过度刺激可能需要取消治疗周期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取卵后,对未成熟卵进行体外培养成熟后进行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良好胚胎进行移植。结果取卵周期33个,共获未成熟卵214个,进行体外培养后126个成熟;32个周期进行常规胚胎移植,8例临床妊娠,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25.00%(8/32);7例分娩8个健康婴儿。结论未成熟卵IVM技术是IVF-ET治疗不孕不育中有效的补充方法,可以补救未成熟的卵,减少患者取消IVF-ET治疗周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孕前低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9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住院分娩孕妇,单胎、≥26周、活产,按孕前BMI分为极低体重组(BMI<16.5 kg/m2,n=104)、低体重组(BMI为16.5~18.4 kg/m2,n=969)、正常组(BMI为18.5...  相似文献   

16.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 among women of child bearing age all over the world in recent decades. Its impact on short-term and long-term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s continued to grow, such as increased risk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preeclampsia, fetal macrosomia, perinatal mortality and chance for cesarean deliveries) What's more, underweight before pregnancy also has some hazardous effects on pregnant women and fetus, such as increased risk of delivering infants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and preterm delivery.2 The present study determined the prevalence of each body mass index (BMI) group of an obstetric population of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effects of the maternal pre-pregnancy BMI on multiple antepartum, intrapartum and neonat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17.
俞巧稚  张文颖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8):1055-1056,1059
目的:探讨孕前及不同孕期体质量指数(BMI)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 260例有完整产检记录并分娩的正常单胎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前、孕早期体质量超重组及肥胖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体质量正常组与消瘦组(P<0.01)。孕中、晚期肥胖组巨大儿的发生率最高,而正常组或消瘦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前及孕期各阶段BMI均与巨大儿的发病率正相关。严格监测孕妇BMI,控制体质量增长在正常范围,有利于防止巨大儿的发生和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两种补救性ICSI在常规体外受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不受精及受精率低的情况下,应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进行补救后获得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IVF周期中发生完全不受精及受精率<30%的病例97个周期,其中57个周期行晚期补救ICSI,40个周期行早期补救ICSI,两种补救ICSI在完全不受精组和受精率低组中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在不受精组中,早期补救的2PN受精率、种植率和妊娠率分别为69.44%、28.00%、30.77%,明显高于晚期补救ICSI的56.23%、1.00%、2.50%(P<0.05或P<0.01),在低受精率组中两者的累计妊娠率、种植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冷冻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早期补救ICSI较晚期ICSI的2PN受精率、胚胎种植率高,能更好地改善补救ICSI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如何选择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无明确原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VF-ET 321周期,按不孕年限分为A组≥5年共165周期,B组不孕年限<5年共156周期,各组中又按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细胞胞浆内注射(ICSI),部分ICSI组,以同时期输卵管因素行常规IVF受精周期和男性因素ICSI受精周期作为对照。分析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受精低下发生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A组1VF受精率低于ICSI与部分ICSI受精率(分别为67.5%,82.0%和77.7%,P<0.05),且低于同期IVF对照组(76.3%);A组IVF受精低下发生率明显高于ICSI与部分ICSI(33.3%,8.3%与15.8%,P0.05);A组IVF临床妊娠率21.1%,低于同期1VF对照组与同组ICSI与部分ICSI受精方式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8%,43.3%与40.0%,P<0.05),且低于B组1VF妊娠率(50.0%,P<0.05)。结论无明确病因原发不孕患者行ICSI可改善受精率,对于不孕年限长患者,存在受精障碍的可能性高,行halfICSI或全部ICSI可以改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