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虫类中药具有破血逐瘀、软坚散结,其药力竣猛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医认为其"以毒攻毒",近年来研究发现,虫类中药有显著的抗癌抑癌作用,而且在治疗肿瘤疾病方面不断取得进展。结合最新研究对虫类中药治疗肿瘤疾病的应用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选配虫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虫类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虫类药配合中药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复方丹参片、马来酸依那普利、潘生丁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0例,基本缓解18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完全缓解6例,基本缓解10例,好转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虫类药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虫类中药对卒中单元中急性脑梗死病人高脂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单元加虫类中药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试验中资料完整的72例高脂血症病人(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2例),单纯高三酰甘油者口服吉非罗奇胶囊,0.6g/次,每日2次;高低密度脂蛋白、高胆周醇或高胆固醇合并高酰甘油者口服辛伐他汀片,每次lOmg,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虫类中药,余均与对照组一致。观察两组病人血脂的变化情况,以探讨虫类中药对急性脑血管病人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8.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虫类中药能够有效地改善卒中单元中急性脑梗死病人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4.
虫类妊娠禁忌药的部分药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9味虫类中药对妊娠影响的研究。方法:药理实验(对生殖、血液、免疫等系统的影响),结果:支持9味虫类中药属于妊娠禁忌药的范畴。结论:对研究和临床应用妊娠禁忌中药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介绍浙江省名中医楼丽华教授运用虫类中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等乳房疑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整理、分析楼师医案,查阅相关文献与古籍,归纳楼师临床常用的虫类中药及其特性,总结和介绍楼师运用虫类药治疗各种乳房疑难病的经验和方法,并指出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和禁忌要点.举例并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典型医案一则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6.
虫类中药灌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虫类中药灌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的作用。方法将1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56例患者按照卒中单元模型治疗,并给予常规调整血压、血脂等治疗;治疗组6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虫类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血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脑血流各指标(除椎动脉以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虫类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以改善脑血流,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总结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安全应用虫类药的经验。朱良春认为安全使用虫类药需先认识各种虫类药的毒性,严格掌握其剂型与剂量;掌握每种虫类药的功效,合理选用;遵守扶正以祛邪,祛邪不伤正的治则,通过合理配伍以抑制虫类药之偏性;严格炮制以降低虫类药之毒性,可加工成丸、散、胶囊,峻药缓投;防治过敏反应。同时强调排病反应与中毒反应的鉴别,以防因误判而影响疗效,或导致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表明,肾脏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炎症介导、血液高凝状态、高血脂等因素有重要关系。中药虫类药多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虫类药多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凝、降脂作用,可减轻肾小球的病理改变,消除部分免疫复合物或加强其吸收作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将虫类药合理配伍,组成对药治疗肾脏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虫类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虫类纯天然中药在治疗食道、胃、肝、胰腺、肺、肠、乳腺、脑等部位的肿瘤,尤其是癌性疼痛方面的服道作一综述。实验证明,虫类中药不论内服或外用都具有作用快、疗效好、使用安全、副作用少、可重复用药、无成瘾性及戒断性,特别是在减轻或抑制癌痛方面,长于西药止痛剂的特点,其优势和潜力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以及中药虫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56例,有效率达96.43%。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以及中药虫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56例,有效率达96.43%。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略谈虫类药的扶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类药是动物药的一部分,习称的虫类药除入药的昆虫外,还包括小型的动物类药物;临床医家多称虫蚁之品。因其形态多丑陋,作用多峻烈,人被叮咬多有毒、副反应等,故人多认作是祛邪伤正之品,忽视其扶正补益之功,致使虫类药在扶正方面的作用研究和应用不深,为了深化对虫类药扶正作用的认识,略谈虫类药扶正作用的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痰证临床上多见,因其致病因素属重阴之邪,其性粘滞,故临证时多胶着难治。经多年临床实践体会,治疗痰证时, 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通窜搜剔作用的虫类中药,如治疗癫痫、中风、眩晕、痹证、水肿时,选加全蝎、蜈蚣、地龙、僵蚕、水蛭、白花蛇、乌梢蛇肉等虫类药,能达到除痰通络提高疗效目的。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刘宇  李斯  刘时乔  韩雪  刘宁 《西部医学》2020,51(6):61-63,75
王彦刚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继承和发展"浊毒"理论,并在"化浊解毒"法指导下,灵活运用虫类药治疗脾胃病。他认为"浊毒"的湿热属性与虫类药的寒凉之性较为对应,"浊毒"上炎上亢的趋势与虫类药多咸寒质重的特点亦较为对应,且针对"浊毒"的祛湿、散瘀、通滞、化积、解毒、消痈"六位一体"综合性治疗网络,也与大部分虫类药的主要功用基本吻合。在虫类药具体使用上,其善用全蝎止痛化浊攻毒,斑蝥滑窍泄浊排毒,虫理血散浊解毒,刺猬皮行气降浊去毒,海螵蛸敛疮和浊消毒,并注重与平肝熄风、通腑泻热、温阳逐寒、补虚扶正等药配伍,特色鲜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不同历史时期有毒中药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用药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肿瘤单验方大全》、《现代中医肿瘤学》、《肿瘤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搜集含有毒中药并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方剂,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古今多以植物药为主,现代出现动物药,且多是虫类药;均以辛苦温有毒之品为主;古代泻下药居首位,现代化痰、活血药居前二位。结论:为保证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宜用辛苦温有毒的化痰活血药,尤其是虫类药,同时适当运用泻下药。  相似文献   

16.
虫类药具有活血祛瘀、破积消癥、解毒疗疮、搜风剔络、行气和血、补益固本等功效,在骨伤科应用前景广泛,但是虫类药在剂型的选择和剂量的加减等方面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在虫类药剂型的选择上,医者应以"增效减毒"为基本原则,选择有效成分不被破坏,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却又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的剂型。同时,应将虫类药纳入更多的新剂型之中,将虫类药的药效和新剂型的优点相结合。在虫类药剂量的选择方面,应做到识病情、明药性,趋利避害,合理使用轻剂或重剂。在使用虫类药重剂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虫类药材的质量;2通过正确的炮制方法,合理加减配伍增强疗效,减轻毒性;3用药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患者的体质强弱,肝肾功能以及生活环境、季节等;4对于首次使用虫类药的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5需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建立快捷联系方式,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慢性偏头痛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常常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王健教授在辨证的基础上擅用辛散中药和虫类药配合针刺治疗慢性偏头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虫类中药溻渍结合生肌玉红膏涂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虫类中药溻渍和生肌玉红膏涂药,每日1次,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根据观察记录的健康肉芽首次出现时间(GT)和溃疡面愈合时间(HT)对疗效进行判定和记录。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程度的GT、H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虫类中药溻渍结合生肌玉红膏涂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明显,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柴少龙  张运克 《中医学报》2019,34(5):955-958
吞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其病机为虚、痰、瘀、风、痰气阻喉,针对病机以补虚、化痰、破瘀、熄风,顺气化痰为治法。郑教授主张"先辨病,再辨证;辨病为先,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方选半夏厚朴汤加减,擅用黄芪、虫类药、破血消瘕药,并辨证选用中药注射剂,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报》2019,(5):955-958
吞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其病机为虚、痰、瘀、风、痰气阻喉,针对病机以补虚、化痰、破瘀、熄风,顺气化痰为治法。郑教授主张"先辨病,再辨证;辨病为先,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方选半夏厚朴汤加减,擅用黄芪、虫类药、破血消瘕药,并辨证选用中药注射剂,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