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春雨  张英  高永红 《首都医药》2008,15(18):40-41
目的 分析血清尿酸、补体C3及血脂水平与老年人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72例老年(>60岁)住院病例以头CT/MRI检查结果 分为脑梗死组(42例)和非脑梗死组(30例),均测定其血清尿酸、补体C3及血脂指标.结果 两组血清尿酸(UA)、补体C3、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组甘油三酯(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组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故临床上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及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可能对防治老年人脑梗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观察组48例ACI患者,健康对照组30例.测定空腹血浆HCY和血脂水平.结果 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ACI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浆Hcy含量与TC、TG、HDL-C、LDL-C含量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及TC、TG、LDL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增高,而HDL降低,而血浆HCY和血脂之间无相关性,是老年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血尿酸及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DimensionARx全自动生化仪检测89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尿酸(UA)、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脂蛋白(a)[Lp(a)],并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A、LDL-C及L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DBil、TC、TG和H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血尿酸及血脂等指标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监测工作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复发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出院后不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而是给予简单的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达标情况,导致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有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观察上述指标是否达到正常水平,达到即为达标.结果 观察组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复发因素,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68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中血清Lp(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水平的变化,并选7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同时比较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脂的变化.结果:脑梗死组的Lp(a)、TC、LDL、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LDL水平比恢复期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Lp(a)与其他6项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Lp(a)在脑梗死患者发病急性期与稳定期中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反映脑梗死患者脂类代谢异常的重要指标,对判断脑梗死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阐明血脂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105例脑梗死患7项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酶法测定,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100及脂蛋白(a)用免疫多点定标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按Friedewald公式计算。结果脑梗死患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100及脂蛋白(a)水平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脂代谢紊乱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血清尿酸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万静文  刘博伟 《河北医药》2008,30(8):1149-115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UA)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为2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50例为观察组,无脑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尿酸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代、TG、LDL-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及低HDL-C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2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测定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结果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和康复期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100、血糖、血清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脑出血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1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负相关,P<0.05-0.01.结论脑出血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血脂代谢异常,且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脂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79例脑梗死患者分别测定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并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TC、TG、LDL均较对照组高(P<0.05),而HDL则较对照组的低(P<0.05)。结论:高TC、高TG、高LDH水平及低HDL水平是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80例冠心病患者及31例健康人血脂、载脂蛋白及脂蛋白类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仅在心肌梗塞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心绞痛组无统计学意义,载脂蛋白AI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心病组明显降低,而载脂蛋白B1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脂蛋白(a)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和P<0.05)。提示载脂蛋白B1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脂蛋白(a)升高和载脂蛋白AI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hs-CRP水平,并与88例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对照比较。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斑块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且以软斑和混合斑为主,而对照组以硬斑为主;脑梗死组hs—CRP水平为(9.86±2.27)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6±1.25)mg/L(P〈0.01);软斑、混合斑、硬斑、正常颈动脉、内膜毛糙组hsCRP分别为(9.81±2.42)mg/L、(10.05±2.55)mg/L、(9.45±2.53)mg/L、(6.16±1.7)mg/L及(6.40±1.95)mg/L。前两组与后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明显增多,hs-CRP水平明显升高。hs-CRP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陈锋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329-33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7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2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RP含量测定,计算其异常率并进行比较。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对患者评分。结果:脑梗死组CRP含量高于腔梗组,腔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脑梗死组的CRP异常率高于腔梗组(P<0.05);CRP异常的患者NDS评分的改善低于CRP正常组,且CRP异常者预后中,无变化和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对照者(均P<0.01)。结论:CRP水平是临床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茶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小冬  吴祖舜 《天津医药》1998,26(10):582-584
为了研究茶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SOD及MDA的影响,分别测定了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茶以素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及1个月时血清NO,SOD,MDA含量,并取75例急性脑梗死但未应用茶色素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4.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iv gtt,bid;共14 d。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14 d,21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值均<0.01;治疗后21 d,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3.8%,39.7%,总有效率分别为88.4%,70.6%,两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90 d,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两组肝功能异常、梗死后出血等各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调脂及人单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1次/d,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清MMP-9的变化。结果经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TC、LDL—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0.01),血清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仅具有调脂作用,还明显降低MMP-9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生  胡志涛 《安徽医药》2011,15(5):606-607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连续测定57例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对照组选年龄、性别相匹配体检者,入院后1 d、28 d用NH ISS分别评价脑梗死组1和组2。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VEGF含量各时间点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最高值发生在第七天后渐下降,入院后1 d、28 d脑梗死组1和组2 NH ISS评分分别为(11.0±3.4)、(4.2±1.8)分,(10.4±2.8)、(2.8±2.1)分。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清VEGF含量高,入院后28 d NH ISS评分低于脑梗死急性期,且血清VEGF含量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2例,并设对照组59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 d分别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1.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孙会秀  鲍浩月 《中国医药》2010,5(11):989-990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组)与3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清IL-6和IL-8水平,并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分组比较. 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L-6和IL-8水平分别为(47.45±15.89)、(57.73±43.8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93±1.87)、(12.30±2.50)ng/L,P<0.01],重型神经功能缺损患者(20例)血清IL-6和IL-8水平分别为(78.45±28.34)、(88.6±10.9)ng/L,明显高于中型(36例)、轻型(34例)患者[中型为(41.56±14.34)、(55.20±5.90)ng/L,轻型为(25.78±12.34)、(34.30±8.90)ng/L],均P<0.05],中型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轻型(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增高,血清IL-6和IL-8升高的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及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及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151例CHD病人,其中急民生心肌梗死(AMI)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49例,心绞痛(AP)82例;脑梗死患者42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其血清Lp(a)浓度。对高Lp(a)水平随机分组用血脂康胶囊及维生素C治疗。结果:CHD及脑梗死组其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CHD组高于脑梗死组(P<0.01)。CHD组中,AMI组>AP组>OMI组(P<0.01或P<0.05)。用血脂康胶囊4粒/日治疗40例,12周末血清Lp(a)下降19.6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提示Lp(a)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血脂康胶囊对高血清Lp(a)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 cy)水平及叶酸、甲钴铵干预的影响作用。方法收集230例脑梗死患者、180名健康对照者血液标本,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 cy、叶酸和维生素B12,酶法常规测定血脂水平。对高H cy的脑梗死患者给予叶酸、甲钴胺干预。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 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 cy与叶酸、维生素B12呈明显负相关(P<0.05),高H cy者药物干预3~4周后血H cy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H cy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给予叶酸、甲钴胺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清H cy水平,可能有助于减轻高H cy对血管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