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医药资讯     
三部门通知要求推进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本刊讯4月11日,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安排2011年新农合工作,要求各地在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的同时,通过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并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促进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相似文献   

2.
<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在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集资金的前提下,政府开展、组织并鼓励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制度~([1])。新农合在全国的推行开展过程中运行平稳,取得良好效果,但在费用控制方面存在严峻问题。我国自2012年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的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新农合支付方式,以期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规范医疗机构行为。1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内涵支付方式是指卫生服务付费方式即对定点医疗机构所  相似文献   

3.
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关。该文介绍了重庆市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二者政策衔接的必要性。在政策衔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基本药物遴选机制有待完善、医保报销政策未完全落实、医保支付方式未能起到控制基本药物滥用的作用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强基本药物遴选和医保体系的对接,进一步明确基本药物报销比例和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措施,以便促进两种制度在政策上的耦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1]。经过近十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新农合法制建设滞后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从实践中找出新农合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依据卫生工作实际和法治的基本精神,尽快制定新农合法律、法规,是当前新农合制度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
周尚成  宁君云 《重庆医药》2009,38(13):1672-1673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临床路径的出现,促进了医院从传统的服务项目支付方式向现代病种支付方式发展。反过来,现代病种支付方式作为一种价格管理制度,形成与传统价格制度完全不同的激励机制。如何做好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和风险控制工作也逐渐成为困扰各类医疗保险机构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2,(6):552-552
<正>本刊讯在2012年1月5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需要进一步突破8个关键问题。一是全面取消以药补医,理顺补偿机制。二是全面推进支付制度改革。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既管新农合又管服务提供的优势,率先推进"新农合"的支付制度改革。三是强  相似文献   

7.
王婷婷 《首都医药》2012,(17):28-28
日前,北京市卫生局召开"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十年回顾"新闻通报会,记者在会上获悉: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2年试点开始,经过十年的发展实践取得了巨大成效,切实减轻了农村居民的就医负担,为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2011年参合人数 已增至276.83万人 新农合制度从2002年开始试点,2004年新农合实现了全市覆盖.2004年~2011年,参合人数由237.5万人,增加到276.83万人;农业人口参合率由74.69%增长到97.65%.  相似文献   

8.
高振堂 《齐鲁药事》2007,26(11):655-65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已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方便群众购药,减轻农村群众负担,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我们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深入农村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农村药品零售企业加入“新农合“的可行性进行了专项调研.……  相似文献   

9.
以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为主要支柱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出现了碎片化的情况.因此,中国医疗保障体系亟待进一步改革,转型的方向就是将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从现行分散化、碎片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造为集中化、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走向全民键康保险. 三险合一  相似文献   

10.
刘何根  赵志军  王莹 《中国当代医药》2011,(33):143+153-143,153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覆盖,探讨病种付费在我国新农合中的应用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这种支付方式的内涵与重要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阐明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认为按病种付费是对我国医疗卫生费用付费方式的重大变革,按病种付费作为新农合医疗费用预付制度是可行的,适合在我国新农合管理实践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主办的“第四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论坛暨新农合制度实施十周年大会”于2012年7月27—29日在贵阳召开。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会长朱庆生在会上作了题为《新农合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回顾》的主题报告。他全面回顾了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新农合制度实施十年来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报告分四个部分:(一)建立新农合制度是我国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二)新农合试点工作在全国稳步推进;(三)新农合制度框架逐步建立和完善;(四)新农合试点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发展基础。现将报告中有关新农合制度实施十年来取得的成效部分摘录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村医药》2012,(7):41-41
开展"纪念新农合制度实施1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的通知为充分展示新农合制度实施10年来取得的成绩,深入总结经验,为新农合制度巩固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卫生部发出"关于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10周年纪念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自2003年建立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十一五"和新医改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新农合制度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几年来部分省市在设立了定点医疗机构的同时创造性地建立了新农合定点药店服务制度,这对提高农民获取药品的可及性和医疗服务领域的公平竞争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对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新医改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政策支持下,医疗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基层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合惠民政策等措施得以实施,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现象得到缓解。但是,在凸显新医改优势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该文针对新医改下乡镇卫生院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层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我国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乌苏市新农合状况展开调查,重点调查农牧民对新农合医疗政策的知晓情况、定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情况及总体满意度情况,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因素,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为乌苏新农合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医药》2013,(11):98-98
本刊讯(《中国医药导报》记者王伟特约记者崔松涛杜靖君)记者日前从河南省南阳市卫生局获悉。该市认真落实2013年新农合统筹补偿政策,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340元。参合率保持在97%以上。医疗保障重点向大病转移。在儿童“两病”的基础上,将乳腺癌、宫颈癌、肺癌、胃癌等18个病种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实际补偿比例提高到70%左右。加快推进实施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实施即时结报,建立完善“总额预付”支付运行机制。控制基金结余。南阳市深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巩固现有基本药物制度成果,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鼓励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贯彻落实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公立医疗机构的配备使用,规范使用基本药物。进一步严格落实网上采购、集中配送制度,提高药品配送质量和效率。建设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疫苗)电子监管系统;同时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卫生监督所和120急救指挥中心项目建设。以实施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倍增计划为切人点,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重点提升县级医院治疗重大疾病的能力,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并妥善解决乡村医生待遇问题。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建设任务,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不断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创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我国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疆巴楚县自2005年开始试行新农合,进展顺利.至2008年农民参合率已达到了98%,有效保障了农民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新疆巴楚县新农合的部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政策改进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背景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新时期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20,(5):545-549
目的:为深化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美国老人保险(Medicare)支付方式的具体改革历程及改革的驱动因素,结合我国目前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提出推进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建议。结果与结论:美国Medicare支付方式历经后付制、预付制、按价值支付3个阶段,分别采用按服务项目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按服务价值付费的支付方式。其变革是美国技术、政治、社会文化3个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合理诊疗与控费的需求推动后付制向预付制转变,而服务质量危机、服务成本上升及医患矛盾驱使着支付方式向按价值支付转变。支付方式改革对美国Medicare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降低了医疗费用支出,提升了服务质量。建议我国可借鉴美国Medicare支付方式改革经验,在目前DRGs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全国范围内预付制改革,同时为避免美国后期出现的服务质量危机,需引入按价值支付理念,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并加强全流程的监管配套制度建设,以保障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及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目前国外常见的几种医疗保险制度特点、筹资方式和支付方式以及改革简况。各国基本都是从需方和供方角度来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提高医疗服务效益,但各国又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和主流的保障方式,所以改革并非千篇一律。分析国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概况,有助于我国药学工作者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药师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