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可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和(或)肾间质纤维化.有效抑制肾脏纤维化可显著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PPAR-γ为PPARs的表型之一,在抑制肾脏纤维化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就PPAR-γ及激动剂延缓肾脏纤维化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CKD)最常见的表现,现有的治疗方法只能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而不能治愈。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硫化氢(H——2S)作为一种新型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在多种器官系统中发挥强大的细胞保护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硫化氢可以通过抑制炎症、改善缺氧、抗氧化应激等机制来改善肾脏纤维化。本文综述了有关硫化氢延缓肾脏纤维化的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硫化氢应用于肾脏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种细胞核受体,已知其包括PPARα、PPARδ、PPARγ三种类型,其中PPAR-γ除了主要在脂肪组织表达外,在肝脏、肾脏、血管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中也有表达。PPAR-γ激动剂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而调节机体血糖代谢,同时在抗炎、抗纤维化、降低蛋白尿、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影响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hiozolidinediones,TZDs)和骨质疏松 1.1 PPAR-γ和TZDs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受体超家族成员。目前已发现PPAR-α,PPAR-β和PPAR-γ三种亚型。  相似文献   

5.
PPAR-γ及PGC-1的作用机制及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属于Ⅱ型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是一类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PPAR-γ是PPARs三种异构体之一。PGC-1是PPAR-γ的协同刺激因子,PGC-1通过与核受体作用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肾脏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包括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移植慢性排斥性病变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最后共同通路。目前研究证明,肾脏纤维化与肾周血管损伤有关,肾周血管新生则可以延缓肾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Klotho蛋白是一种与抗衰老相关的蛋白,主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高表达。近年来,Klotho蛋白作为肾脏的保护因子逐渐受到关注,尤其其抑制肾脏纤维化的作用被大量证实。大量实验研究发现Klotho蛋白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肾脏纤维化的形成及进展。因而Klotho蛋白在慢性肾脏病中有着作为诊断因子和药物靶点的潜在应用价值。研究发现,中医药在干预Klotho蛋白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可通过上调Klotho蛋白来延缓肾脏纤维化进展,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葱白制剂对慢性肾衰大鼠肾组织过氧化脂质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制备5/6肾大部切除慢性肾衰大鼠模型。分为葱白制剂组、苯那普利组、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各组大鼠分别于第1、4、8、12周杀检,分别留取血、尿及肾组织标本,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肾组织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及PPAR-γ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PPAR-γ mRNA表达。结果自第8周起,葱自制剂组及苯那普利组BUN及Scr下降,较模型组明显差异(P〈0.05);用葱自制荆及苯那普利均可明显减少尿蛋白排泄(P〈0.05);免疫组化模型组仅在肾小球有少量PPAR-γ表达,葱白制剂组肾小球及肾小管均有PPAR-γ表达,苯那普利组仅肾小球有少量表达,而假手术组主要在肾小球表达,肾小管有少量表达;葱白制剂与苯那普利均可明显抑制Ⅰ、Ⅲ型胶原的表达。RT—PCR结果示5/6肾大部切除大鼠肾组织PPAR-γ mRNA表达下降,葱白制剂可上调其表达。结论葱白制剂可改善肾纤维化,保护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慢性肾衰的早期调节PPAR-γ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PPAR-γ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种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的核转录因子,可以在包括脂肪、肝脏、肾脏以及肿瘤等多种组织中表达,能够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文章就PPAR-γ在其激动剂作用下通过负性调控促炎基因包括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激活来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抑制炎症,对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组织器官以保护进行论述,为进一步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治疗途径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内皮素-1(ET-1)诱导心肌肥大的作用,并探讨PPAR-γ激活后抑制心肌肥厚的机制。方法:采用[3H]亮氨酸掺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观察罗格列酮对ET-1诱导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罗格列酮对ET-1诱导的心肌细胞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活性、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的影响。结果:罗格列酮可显著抑制ET-1所致心肌细胞蛋白合成增加、肥大基因表达、Calcineurin酶活性增高、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1),该作用可被PPAR-γ受体拮抗剂GW9662逆转(P<0.01)。结论:ET-1可通过激活calcineurin信号通路诱导心肌肥厚,罗格列酮以PPAR-γ依赖的方式抑制calcineurin信号通路,防止心肌肥大发生。  相似文献   

11.
全球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慢性肾脏病的防治面临严峻挑战,早期临床管理及干预越来越受到重视。慢性肾脏病进展过程中伴随肾脏微循环状态的改变、组织缺氧等,最终发展为肾组织纤维化。目前临床上组织活检仍是评估肾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其有创性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能测量肾脏微循环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无创、稳定、可重复的特点,可反映肾组织纤维化进展及病理生理学信息,评估肾脏病进展,应用前景良好。本文对f MRI技术在评估慢性肾脏病肾组织微循环改变,以及纤维化程度评估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采用f MRI诊断慢性肾脏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亚型(PPAR-γ)是调节目标基因表达的核内受体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参与调节代谢、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PPAR-1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PPAR-γ在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癌和肺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PAR-γ激动剂的应用有望成为治疗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脂质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一组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在体内组织广泛表达并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其中PPARγ激动剂可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肾脏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该文就PPARγ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肾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的特征性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大量细胞外基质沉淀、肾脏组织结构破坏、肾脏功能受损等。丹参酮ⅡA作为丹参的脂溶性有效成分,对抑制肾纤维化具有一定效果。丹参酮ⅡA可通过抗炎、抗氧化等方式治疗肾脏损害,并可通过参与肾纤维化信号通路转导,影响信号通路中调节因子和目的蛋白的生成,从而延缓肾纤维化的进程。Notch信号通路可以通过调节自身信号途径产物的表达,直接调控肾纤维化过程,并与其他信号途径相互串联,共同影响肾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表观遗传学范畴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e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甲基化可能参与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发生、发展的机制,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健康儿童51例(正常组)、经肾脏穿刺活检术后诊断为慢性肾脏病患儿75例,其中病理诊断为RIF和非RIF分别为33例(RIF组)和42例(非RIF组),取抗凝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重亚硫酸盐扩增子测序的方法分别检测各组PPARγ基因第71、第85、第163、第257位点甲基化状态。结果在第71和85两个位点间,RIF组和非RIF组PPARγ基因甲基化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均<0.05),但在RIF组和非RIF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163及257两个位点,3组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ARγ甲基化水平降低可能在RIF出现前已发生,PPARγ低甲基化可能参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舒林酸干预治疗大鼠结直肠癌前病变——异型隐窝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中的作用。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64只,观察药物为舒林酸,结直肠肿瘤诱导剂为二甲肼(1,2-dimethylhydrazine,DMH),PPAR-γ激动剂选用吡格列酮,PPAR-γ拮抗剂为GW9662,进行ACF模型诱导。实验共分7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DMH组、舒林酸组、舒林酸+GW9662组、吡格列酮组、吡格列酮+GW9662组和GW9662组,其中DMH组10只,余每组9只。阴性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用药,其他各组均用DMH进行ACF诱导,观察12周。结果:(1)舒林酸与PPAR-γ激动剂均可显著抑制DMH诱导的大鼠ACF,从(137.8±59.4)个降低到(73.9±32.1)个和(96.4±32.6)个,分别减少了45.7%和30.0%,P<0.01和P<0.05;PPAR-γ拮抗剂可拮抗舒林酸的这一作用,ACF由(73.9±32.1)个上升至(106.3±33.9)个,P>0.05;(2)在DMH诱导肿瘤的过程中,结直肠黏膜PPAR-γ表达量较正常显著升高,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304±0.288)和(2.292±1.380),P<0.01;而舒林酸和吡格列酮则可显著降低PPAR-γ的表达,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023±1.115)和(0.352±0.187),与DMH组相比,P<0.01,应用PPAR-γ拮抗剂GW9662后PPAR-γ表达量又有所升高,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279±0.303)和(0.998±0.29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PPAR-γ在DMH诱导的大鼠结直肠ACF中出现异常高表达;舒林酸和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可抑制ACF的形成,同时PPAR-γ的表达量也随之下降, PPAR-γ拮抗剂可拮抗舒林酸的这一作用。由此推测PPAR-γ在舒林酸干预治疗大鼠ACF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激活PPAR-γ可抑制DMH诱导的大鼠癌前病变ACF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肥胖基因的蛋白质产物一瘦素(lepfin)具有抑制食欲、增加蛋白质降解及抑制脂肪合成等作用。肾脏是瘦素的主要排泄器官,瘦素可对肾脏直接发挥作用。瘦素的代谢异常与慢性肾脏病(CKD)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瘦素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人类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的表达及经其配体吡格列酮(pioglitazone)激活后对QBC939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培养QBC939细胞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进行干预培养,通过RT—PCR检测QBC939中PPAR—γmRNA的表达;光镜下细胞计数了解吡格列酮干预后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技术了解吡格列酮对QBC93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QBC939中有PPAR—γmRNA表达;PPAR-γ经其配体激活后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出现G2/M期停滞,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PPAR-γ经其配体激活后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及促使细胞周期G2/M期停滞而抑制细胞的生长,且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因此PPAR-γ有可能成为胆管癌治疗的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氧化物酶体增值剂激活受体(PPARs)基因属于类固醇/甲状腺/维甲酸受体超家族,有3个亚型,即PPAR—α、PPAR—β和PPAR-γ,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调节体内糖平衡等,尤其在脂肪分化、生成等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在体外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效应以及PPAR-γ调控的自噬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SC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染料木黄酮作用48 h后,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SC激活标志蛋白α-SMA、α1(I) collagen的表达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和PPAR-γ的表达;利用自噬抑制剂和PPAR-γ抑制剂验证自噬在染料木黄酮抑制 HSC激活过程中的作用以及PPAR-γ对自噬的调控作用。结果染料木黄酮作用于HSC细胞后,HSC活化标志蛋白α-SMA、α1 (I)collagen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明显升高、泛素结合蛋白p62水平明显降低,同时PPAR-γ 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单纯染料木黄酮刺激组相比,用3-MA处理后HSC活化标志蛋白α-SMA、α1(I)collagen的表达明显 升高;并且加入PPAR-γ抑制剂后,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明显降低、泛素结合蛋白p62 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 PPAR-γ调控的自噬通路在染料木黄酮抑制HSC细胞激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