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痹通散中药薰洗配合功能锻炼护理Ⅱ区屈指肌腱损伤晚期修复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86例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采用痹通散熏洗配合功能锻炼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指导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个月~2年,实验组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8.37%,对照组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Ⅱ区屈指肌腱损伤晚期修复的患者采用痹通散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可促进手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锚钉修复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指深屈肌腱Ⅰ区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28例单指深屈肌腱Ⅰ区断裂患者,应用锚钉修复,术后结合中药熏洗、功能锻炼。修复后测定患手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手功能及疗效。结果优20指(71.4%),良6指(21.4%),可2指(7.1%)。28例随访3~11个月,创口均1期愈合,没有发生肌腱再断裂;合并指动脉断裂者,吻合后没有发生血管危象;合并指神经断裂者,手指感觉恢复优良。结论锚钉修复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指深屈肌腱Ⅰ区断裂,修复可靠,可使患指行早期功能锻炼,肿胀消退早,肌腱粘连少,肌腱愈合好,手指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手部肌健Ⅱ区损伤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屈肌腱Ⅱ区损伤96例。结果 按TAM系统评定功能,总优良率77.1%。结论 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后,显微手术修复技术和术后康复是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述手部肌腱损伤早期康复训练的必要性。方法对16例45指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利用手外科支具进行早期有计划的、系统的功能锻炼。结果经过术后6~12个月的随访,手部功能优良率达90%。结论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早期有效的康复护理是防止肌腱粘连进而恢复手功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筋汤结合三步理筋手法用于手部Ⅱ区屈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136指)手部Ⅱ区屈肌腱粘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70指)和对照组(45例66指)。治疗组予以中药洗剂舒筋汤结合三部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红外理疗灯照射结合手部术后常规功能锻炼法。通过测量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8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筋汤结合理筋手法对于治疗Ⅱ区屈肌腱术后粘连疗效明显,可极大限度改善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6.
周荣博  周浩  张春英  娄长芹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77+179-177,179
目的探讨手部Ⅱ、Ⅲ区伸指肌腱粘连的治疗方法及松解疗效。方法26例Ⅱ、Ⅲ区57指(条)2.5指伸指肌腱粘连行锐性剥离,切除侧副韧带55条,于腱帽一侧切一小切口,松解与关节囊间粘连,术后早期主动屈伸活动,中药熏洗。结果6个月后用TAM系统标准评定:优17指,良19指,中12指,差9指,优良率为63.2%。结论切除侧副韧带及做腱帽一侧切VI的松解方法及术后早期正确的主动屈伸活动能增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手背较大软组织与伸肌腱缺损病例采用二期移植的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17例手背部软组织与伸肌腱缺损病人,手术采用一期髂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背部软组织缺损,二期手术断蒂同时肌腱移植修复伸肌腱缺损。术后采用TAM法评定手部肌腱功能。结果 17例病人,术后平均随访6.5个月,手术全部成功,皮瓣成活良好。采用TAM法评定手部肌腱功能,优12例,良5例。结论 该方法手术简单安全,对供区组织损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手部肌腱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8.
杨伟  王根柱  荣曾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756-2757
目的:探讨修复手掌侧肌腱切割伤的特点和疗效。方法:应用常规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手掌侧肌腱切割伤,并结合术后功能恢复训练。结果:随访138例,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2年。肌腱效果按TAM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0.5%。结论:应用常规外科技术一期修复手掌侧肌腱切割伤,术后辅助系统功能锻炼,能较好恢复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应用中药熏洗及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2月收治38例膝关节镜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外,加用中药熏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中药熏洗组患肢疼痛、肿胀及关节积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4周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术口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应用中药熏洗配以正确护理和肢体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跟腱延长术或胫前肌腱外移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5例(126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行跟腱延长术或胫前肌腱外移术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功能锻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拆除石膏后配合中药熏洗,两组患儿均在中药熏洗20d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优良率96.83%(61/63)明显优于对照组80.95%(5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跟腱延长术或胫前肌腱外移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效果确切,能够将中药有效成分直接送达病变部位,气血双补,散瘀消肿,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障碍和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Ⅱ区屈肌腱损伤术后功能较差的原因,采用“保护固定装置”早期行康复锻炼,防止肌腱粘连,从而达到功能最大的恢复。方法:采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损伤肌腱,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保护固定装置”行外固定进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20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按TAM系统评定,优良率达90%,且8周后均基本能恢复原来工作。结论:早期活动“保护固定装置”在Ⅱ区屈肌腱损伤复术后不仅有效地防止了肌腱的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临床病例155例,男114例,女41例,平均年龄23.6岁;随机分组,A组(实验组):79例,断裂Ⅱ区屈肌腱95条,应用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吻合。B组(对照组):76例,断裂Ⅱ区屈肌腱93条,应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吻合。观察各组肌腱断端吻合口光滑及滑动情况,随防6~18月,评定术后恢复功能。结果肌腱断端吻合口A组明显比B组平整光滑,滑动性更佳,抗拉力更强。主动活动TAM法进行功能评价,A组:优61条,良22条,可11条,差1条,优良率87.36%;肌腱断裂再次修复2条,断裂发生率2.10%。B组:优36条,良35条,可16条,差6条,优良率76.34%;肌腱断裂再次修复6条,断裂发生率5.37%。两组优良率及断裂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具有吻合口更光滑、抗拉力及抗疲劳更强等优点,适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减少粘连,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3.
手部肌腱术后粘连是影响肌腱术后疗效的重要原因。物理疗法加功能训练防治肌腱粘连效果良好,优良率为91%,而未进行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的对照组优良率为50%。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春雷  崔树森  何娜  朱本清 《天津医药》2008,36(12):981-982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手部肌腱的损伤越来越多,一期肌腱修复及伴有复合组织损伤修复都存在着粘连形成、再次断裂、指关节强直等问题[1]。早期活动无疑是预防粘连的方法,但早期活动存在危险性,过度肌肉收缩引起修复肌腱断裂及间隙扩大,而屈肌腱Ⅱ区损伤由于解剖结构特殊,所以此区修复术后极易发生粘连,影响手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分析屈肌腱Ⅱ区损伤术后早期进行特殊的屈指练习预防粘连是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手外伤术后肌腱粘连的疗效。方法 225例手外伤术后肌腱粘连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组(140例)及对照组(8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手法治疗,中西医组加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患指近指间关节屈曲度(PIP)与掌指关节屈曲度(M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中西医组治疗后PIP与M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中西医组手指肿胀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医治疗联合中医中药熏洗可改善手外伤术后肌腱粘连,加速患指肿胀消退,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预防屈指肌腱断裂修复后粘连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3年1-10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手部屈肌腱锐性损伤完全断裂患者68例的100条断裂肌腱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条断裂肌腱.对照组用普通医用丝线作Kessler法缝合肌腱,治疗组选用普理灵3-0缝线行Kessler法缝合肌腱加用玻璃酸钠外涂外露肌腱,按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标准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对68例患者断裂肌腱的随访观察3个月,治疗组的优良率为86%,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观察治疗组未发现伤口红肿等炎症反应,也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在屈指肌腱断裂修复术中应用玻璃酸钠预防修复后肌腱粘连临床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方法防治屈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4种不同方法防治肌腱粘连的作用。方法一期修复鞘管区屈肌腱损伤4887条肌腱,术中用套圈缝合法缝接肌腱后,在肌腱鞘管内分别置入透明质酸钠1.0ml、bFGF加维生素复合膜、自体脂肪颗粒和空白对照,缝合皮肤。术后24h开始功能锻炼。结果4组经过平均18个月随访,按TAM法评定疗效,透明质酸钠组随访的23条肌腱,疗效优良者21条,优良率为91.30%。bFG加维生素C复合膜组22条肌腱,疗效优良者19条,优良率为86.36%。脂肪颗粒组22条肌腱,疗效优者15条,优良率为68.20%。空白对照组20条肌腱,疗效优良者11条,优良率为55.00%。各组之间有著差异(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和bFGF加维生素C复合膜具有较好促进肌腱愈合,防止或减术后粘连,改善肌腱滑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β-七叶皂甙钠静滴预防手部肌腱术后肿胀89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山东潍坊261200)魏长月郭德亮肖树文手外伤特别是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肌腱粘连,严重影响手指的伸屈功能,大部分患者需行肌腱松解术。为了减轻肌腱松解术后防止肌腱再发粘连,必须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对Colles骨折外固定后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Colles骨折外固定治疗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患者外固定后给予化瘀通络洗剂熏洗结合功能锻炼为研究组,对照组33例仅进行功能锻炼。比较骨折愈合后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8周后,两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均较熏洗前显著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支具拆除8周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能够显著改善Colles骨折外固定治疗后腕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技术加埋管一期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疗效。方法应用微创技术加埋管,术中、术后注入玻璃酸钠一期修复Ⅱ区指屈肌腱92例152指,术后早期行主、被动活动。结果疗效优者102指,良者35指,优良率90.1%。结论新鲜的Ⅱ区指屈肌腱损伤,应用微创技术加埋管注入玻璃酸钠一期修复,早期行主、被动活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