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鲍曼不动杆菌在烧伤患者气管套管(ETT)内细菌生物膜(BF)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征.方法 烧伤患者ETT内壁取样(临床菌株),Vitek2快速细菌自动鉴定仪分离鉴定9株鲍曼不动杆菌且均为泛耐药菌株.临床菌株分别于体外培养12、24、48、72 h,改良微孔法进行BF半定量黏附试验;FITC-ConA/PI荧光双染色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并测定成熟BF厚度;以标准菌株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作为对照.于ETT拔除时收集并制备套管内壁标本,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BF半定量黏附试验结果显示,临床菌株黏附力在体外培养24~48 h时达到高峰,且各时相点均显著大于标准菌株(P<0.05);CLSM动态观察发现,临床菌株在体外培养48 h左右形成成熟BF,其厚度均显著大于标准菌株(P<0.05);ETT内壁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成熟BF呈团状簇集,细菌被大量胞外多糖复合物包埋并融合呈片状.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能在烧伤患者ETT内壁形成BF,且具有成熟早、数量多、黏附能力强的特点,是烧伤后ETT相关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373-1374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与其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对分离得到的鲍曼不动杆菌160株,采用黏附半定量法测量生物膜形成能力,比较不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及哌拉西啉他唑巴坦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影响。结果:16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96株为多重耐药菌(60%),59株为泛耐药菌(36.89%)。149株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93.13%),其中弱阳性36株,阳性52株,强阳性61株。随着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增强(弱阳性、阳性、强阳性),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50%、75%、81.96%)、左氧氟沙星(44.44%、53.85%、70.49%)、氨曲南(63.89%、88.46%、90.16%)的耐药率显著增强。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较强,随着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增强,其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及氨曲南耐药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与耐药性的关系,为防治因鲍曼不动杆菌造成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临床导管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采用刚果红培养基筛选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模式菌株,并观察导管材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结构.结果 刚果红法检测能够形成生物膜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模式菌株阳性率68.0%(17/25);扫描电镜观察到细菌聚集,由纤维素样物质交联,甚至堆积,耐药株发现温和噬菌体.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在导管中因产生生物膜,形成屏障导致对抗生素耐药;耐药株菌体表面的温和噬菌体可在耐药性传递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是严重烧伤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其耐药机制与细菌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膜药物通透性缺陷、药物外排系统和细菌生物膜形成等有关.针对烧伤创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磺胺嘧啶银霜、磺胺米隆溶液和银离子敷料是良好的局部外用药物.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脓毒症的治疗方面,可选择多黏菌素、舒巴坦、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但是,尤为重要的手段是联合应用抗生素.此外,该文还讨论了某些新型药物的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石榴皮提取物鞣质联合环丙沙星(CIP)对鲍曼不动杆菌(Ab)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2 倍稀释法测得石榴皮提取物鞣质和CIP 对Ab ATCC19606 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将1/2MIC、MIC、2MIC浓度的鞣质和CIP单独及联合用药作用于Ab生物膜4、8、24 和48 h,采用结晶紫法和荧光显微镜法观察生物膜的形成。结果鞣质和CIP 对Ab 的MIC 值为1.95 和0.50 mg/ml;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对Ab 生物膜的形成影响大,且2MIC鞣质+2MIC CIP联合作用24 h,对生物膜形成影响最大。结论石榴皮提取物鞣质和 CIP联合用药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比单独用药明显,且2MIC鞣质+2CIP联合用药对Ab生物膜作用24 h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马作新  许琰 《中原医刊》2005,32(7):54-55
当前,在我国许多医院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中经常检出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不动杆菌,其中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分离率在非发酵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常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如菌血症、脑膜炎或肺炎。为明确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本研究分析了4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妮妮  黄晓群 《医学文选》2006,25(4):630-632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04年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67株,检出率为8%;2005年分离出117株,检出率为11.9%。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最低在0~6%,其它药物耐药率均在42%~94%。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在增加,对头孢曲松和丁胺卡胺耐药率在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大面积烧伤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和耐药性、临床特点及其防治对策。方法收集56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分布并做药物敏感试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本组大面积烧伤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达20.29%,主要因素有:烧伤严重程度,侵入性操作和治疗(气管切开、深静脉插管、体内留置尿管,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等。结论根据大面积烧伤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行抗耐药性治疗,在治疗上应重视诱发因素,早期诊断、早期防治,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创面鲍曼不动杆菌(ABA)感染的现状,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对55例创面检出ABA的患者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同时用K—B法检测55株不重复ABA苗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结果55例患者共检出ABA132株,其它细菌115株。药敏结果表明,ABA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外,对其余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50.0%(56.4%~81.8%)以上。结论ABA已成为本院烧伤科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且耐药性非常高。增强患者自身防御功能,规范侵入性医疗操作,严格无菌操作制度,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创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鲍曼不动杆菌 (A .baumanii)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不动杆菌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Bouvet(1986 )通过DNA杂交 ,将该菌属分为 6个种。我们从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34株鲍曼不动杆菌 ,对其进行了耐药性测定和易感因素分析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菌株来源  34株鲍曼不动杆菌均来自医院感染患者标本。其中痰 17株 ,咽拭子 2株 ,尿液 5株 ,引流液 6株 ,血液 4株。同一患者检出 2次或 2次以上作 1株记。 34例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 。1 2 细菌培养鉴定 按常规操作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平板法对42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半定量检测,并以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consensus PCR,ERIC-PCR)技术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42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56例患者根据是否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分为感染组66例和非感染组90例,比较两组的烧伤总面积、是否进行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时间、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并进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烧伤总面积、机械通风、抗生素使用时间、深静脉置管、有创性治疗操作过多以及免疫力低下,均可造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为导致烧伤患者严重感染的重要菌株之一,医护人员应增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隔离措施、规范性使用抗生素以及尽可能避免气管切开及深静脉置管等侵人性操作或缩短其时间等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和预防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收集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1月~12月的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用WHONET5.3分析药敏结果。结果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422株,其中398株分离自住院患者,24株分离自门诊患者。374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痰标本,主要引起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的下呼吸道感染。分离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最高,达80.33%,对美罗培南、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54.50%、42.65%、39.81%及29.1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的敏感率均在30%以下。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多来自于痰标本和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院内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及耐药性变迁,分析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爆发流行的原因和规律.方法 对我院2006 - 2009年4年间591例医院内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谱变迁进行系统性研究.用脉冲物凝胶电泳( 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离耐碳青霉烯类鲍曼小动杆菌(CRAB)噬菌体,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噬菌体治疗CRAB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噬菌斑法从医院污水中分离CRAB噬菌体,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体的形态特征,提取其基因组行酶切电泳,SDSPAGE分析噬菌体表面衣壳蛋白,测定噬菌体感染复数和耐受突变率,并观察其一步生长曲线.结果 筛选出1株具有较宽裂解谱的无尾双链DNA的CRAB噬菌体,命名为噬菌体AB3.其基因组大小约35 kb,表面主要衣壳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103.该噬菌体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为20 min,爆发期为60 min,裂解量为350,耐受突变率为2.5×10-10,对pH值耐受范围广,热稳定性好.结论 噬菌体AB3具有较宽的噬菌谱,潜伏期短、裂解量大、耐受突变率低,对理化因素稳定性好,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该地区感染控制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该院分离的CRAB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药敏结果。结果分别分离社区和医院CRAB感染菌株18、140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80%;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4.5%和48.2%;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25%,且社区和医院感染CRAB菌株的药敏结果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AB感染主要以医院感染为主,经验治疗时可选择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的疗效,为临床抗PDR-AB感染治疗提供有效方案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PDR-AB严重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抗菌药物选择及疗效。结果 20例PDR-AB感染患者均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其中7例为大剂量(9~12g/d)单独治疗,13例分别联合米诺环素或左氧氟沙星治疗;平均疗程(13.3±5.3)d,临床有效率50.0%,细菌清除率35.0%。10例经上述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有5例改为注射硫酸多黏菌素E治疗,平均疗程(16.8±5.0)d,临床有效率80.0%,细菌清除率60.0%。20例患者总临床有效率70.0%,细菌清除率50.0%,病死率30.0%。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大剂量应用或联合米诺环素对PDR-AB感染有一定疗效,是国内治疗PDR-AB感染的首选;多黏菌素E对PDR-AB感染的疗效也较好,可作为治疗PDR-AB感染的有效选择,但国内尚缺乏上市产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938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检出以痰标本居多。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逐年增加,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耐药严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上升迅速,且以ICU为主。结论临床对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应高度重视,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