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全面评估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并分析影响其康复的相关因素,构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干预模式,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医院-居家-社区一体化的康复护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以现场问卷调查形式,对福州某三甲医院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根据奥马哈系统中环境、社会心理、生理及健康相关行为四个领域内的42个健康问题,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研究。结果 83%的患者存在环境领域相关问题,81%的患者存在社会心理领域相关问题,100%的患者存在生理领域相关问题,100%的患者存在健康相关行为领域问题。结论应用奥马哈系统评估可及时发现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环境领域、社会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存在的护理问题,早期实施干预,使患者需求及时得到满足,生存质量得以提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正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可见于12.5%~70%的病例,多于脑卒中后1~3个月内出现~([1])。肩手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疼痛、水肿、关节僵硬,以及血管舒缩和营养障碍,症状可能涉及肩部和/或手,故称为肩-手综合征,又有学者称复合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s,CRPS)和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征~([2])。其症状表现跟脑卒中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受累结筋病灶点分布规律.方法 对2003年3月-2009年9月进行长圆针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举肩次、肩贞次、肩髃次等9处出现频次均超过全部病灶点的25%,为高发结筋病灶点.结论 长圆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着重在举肩次、肩贞次、肩髃次等处寻找结筋病灶点.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结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160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和物理治疗。结果基本治愈42例,明显改善75例,改善3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护理干预结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传统针刺疗法中的头皮针结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现代康复运动疗法与单纯采用现代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入选90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用药+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皮针和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的联合治疗,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将两组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和对照分析;观察指标:(1)手功能试验(Carroll评分法);(2)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评分);(3)手掌围度(使用软尺测量)。结果对照组45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疗程结束后总有效28例,无效17例;治疗组45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疗程结束后总有效39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中有效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手功能试验Carroll评分(57.71±34.34比较46.56±24.08)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8.09±3.56vs.17.31±6.08)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手掌围度有效改善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针联合空气压力波结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缓解肢体肿胀程度上较常规康复疗法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肩-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成早期康复组和非早期康复组,两组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并采用Fugl-Meyer评定法评定康复治疗前后偏瘫侧上肢的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和运动功能.结果:①对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预防性康复措施,在并发肩-手综合征时,其患侧上肢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和疼痛程度均较非早期康复组轻.②经综合康复治疗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的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均有改善(P<0.05),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更佳.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减轻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间歇性气压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加用间歇性气压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间歇性气压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早期干预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降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方法对2013年至今我院收治及转入治疗的7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与常规护理对预防肩手综合征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早期干预有效预防肩手综合征以及出现肩手综合征后正确的干预对愈后起到良好的效果。结论早期干预可降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减轻肩手综合征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综合干预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180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训练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者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采用良肢位摆放、空气波压力治疗、冷-热水交替浸泡、运动想象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四周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康复训练综合疗能提高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效果,有助于肩关节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正>肩手综合征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2.5%~70.0%,其中约74.1%发生在发病后1~3个月期间[1]。近年来,在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积累了较多有益的临床资料。鉴于此,我们在复习、整理有关文献基础上,进行相关资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希望为脑卒中肩手综合征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循证医学证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提高,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总有效率62.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许晓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124-2126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34例作为观察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护理;将2004年6月以前收治的41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L)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FMA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发生率为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贾琴美 《吉林医学》2011,(19):4046-4047
<正>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多发生在发病后1~12周,发生率可达12.5%~70.0%,患者常表现为肩关节和手腕部肿胀、疼痛、肌肉强直和萎缩,其发生不仅加重了患肢的病损程度,并影响患者情感,还延长了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1]。本文通过对30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患肢肌力减退程度与肩手综合征的  相似文献   

14.
杨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493-349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偏瘫病人肩-手综合征的作用.方法:统计不同时段的1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程度、病人满意度,分常规治疗与护理组9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早期康复护理组90例(干预组).结果:干预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机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偏瘫病人肩-手综合征的发生(P<0.05).  相似文献   

15.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或Sudeck综合征,常发生在脑卒中后1-3个月。笔者于2010年—2012年采用中药熏蒸结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N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结合作业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作业疗法。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和目测类比(visual scale,VAS)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为85.71%,对照组为61.90%,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康复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统计不同时段的1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程度,分常规治疗与护理组9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与康复护理干预组90例(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机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针刺结合中药泡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7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37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结合中药泡洗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单纯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7%,可见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结合中药泡洗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熏洗结合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结合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中药熏洗组(治疗组)30例和温水泡洗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行促通技术康复训练。治疗10d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偏瘫侧肩痛、关节活动度、水肿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结合促通技术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效果,早期干预疗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药经皮给药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指脑卒中后出现的患肢手肿胀和肩部疼痛、拒按,使肩、手运动功能障碍.发病率约占脑卒中病人的10%,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经皮给药综合疗法治疗该病,并与常规疗法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