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宏 《安徽医药》2012,16(12):1895-1897
目的探讨药源性死亡患者临床用药特点,为降低患者用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2011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药物致死病例,分析患者用药种类、给药途径及直接死亡原因等。结果 135例药源性死亡病例中,呼吸系统疾病(54例,40.00%)、循环系统疾病(42例,31.11%)、消化系统疾病(11例,8.15%)为致死患者主要原发疾病;抗菌药物(40例,29.63%)、中药注射剂(27例,20.00%)、心血管药物(15例,11.11%)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4例,10.37%)为主要致死药物;静脉滴注(51例,37.78%)、口服(47例,34.81%)和静脉推注(17例,12.60%)为致死患者主要给药途径;变态反应(67例,49.63%)为主要直接死亡原因。结论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心血管药物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最容易出现致死,尤其静脉滴注时风险最高,医务人员要重视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发布的全国31省脑卒中患病率区域分布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患病率呈现北高南低的明显区域差异,卒中已成为我国首位致死疾病(170万人),3/4的卒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残疾。2010年我国前3位致死疾病为卒中(172.67万人)、冠心病(94.87万人)、慢性阻塞性肺病(93.4万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cute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相似文献   

3.
邓丕兰  周红兰  冯君 《中国药房》2001,12(6):367-367
目的 :研究死亡病例的疾病分布与28例药物不良反应致死因素 ,以提高疾病预防和用药的合理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微机网络系统对2年来我院住院死亡患者按药物不良反应评估标准进行系统统计分析。结果 :分析表明 ,28例死亡患者直接为药物不良反应所致 ,最常见的致死药物为胰岛素和优降糖 ,占32 14 % ;其次是甘露醇、硫唑嘌呤等药。从年龄结构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致死的老人占63 28 %。结论 :(1)合理用药对降低老年性疾病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详细询问病史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 ,是防止药物不良反应致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陈静  李晶  聂红昉 《贵州医药》2013,37(6):562-564
与疯牛病有关的人类疾病称为新变异型人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ease,CJD),是一种慢性、退行性、致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该病是由具有传染性的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感染所引  相似文献   

5.
张力华 《中国药房》2010,(24):2298-2300
<正>心血管疾病与脂质紊乱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在治疗过程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疾病(CAD)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致死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第四位致死原因。到目前为止尚不能治愈,防止疾病的进展,减轻症状是其治疗目的。支气管扩张药的使用是急性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肺炎,一直占老年人死因的首位。体质较差或原患有疾病是其易患肺炎的自身原因,而且常引起致死性并发症,即使肺炎痊愈又因肺纤维化以及呼吸与全身衰竭等因素而致死者亦不少。(一)老年人易患肺炎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毅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100-103
<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世界范围的最常见的流行性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在发达国家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称为第3位的致死病因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约4000万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海洛因滥用人群戒断情况、复吸率及生存和躯体状况。方法:对2003年至2005年在我科自愿脱毒的病人进行家庭访问和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136例,戒断半年以上未复吸者15例(14%),反复吸食者88例(其中保持操守最长时间5个月)(84%),海洛因过量致死18例(13%),精神药物滥用致死13例(10%),合并器质性疾病26例(25%),愿意接受康复治疗81例(77%)。结论:复吸率居高不下;药物滥用致死人数逐渐增加;身体抵抗力降低,合并器质性疾病增加;渴望彻底戒除毒瘾完全康复者众多。  相似文献   

10.
谢东胜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36-538
<正>由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所引起的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慢性肾功能不全、间歇性跛行等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外周动脉疾病是全身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种表现之一,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主要累及腓动脉和胫动脉,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  相似文献   

11.
<正>婴儿捂热综合征(infant muggy syndrome,IMS)是儿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国际疾病分类(ICD-9E)已将其单独列为一类疾病[1],在寒冷季节是小婴儿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且若早期对病情判断不及时并针对性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多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甚至衰竭而危及生命,疾病恢复后也可能遗留脑瘫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本资料探讨捂热综合征患儿血浆脑利钠肽(BNP)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早期诊断并判断疾病程度提供较为理想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陈清华  饶邦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507-1509
血栓性疾病(血栓形成或栓塞)涉及全身各系统器官,主要是心、脑和外周血管疾病,具有高发和高致残、致死性特点,造成临床严重后果。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与血管损伤、局部血流改变以及血流成分的变化有关,而抗血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治疗)在心、脑和外周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3.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常因轻度外伤即引起大庖发生。1882年Goldscheider氏首先报告,1902年Luithlen氏将其分为单纯型与萎缩型两类。1934年Helitz氏首次发现一新的致死型,患儿多在出生后3个月内死亡,很少能活到8个月,称为致死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在中国的主要致死病因中,COPD排第3位(17.6%),仅次于肿瘤(19.3%)和脑血管疾病(19.1%)[1]。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这一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是COPD患者目前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在其治疗过程中,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同。鉴于目前  相似文献   

15.
脑缺血(cerebral ischemia,CI)具有高发病率、高致畸率,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疾病.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益气活血方(YQHX)在临床治疗CI发挥一定疗效,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其作用机制.通过TCMSP和CNKI数据库获取益气活...  相似文献   

16.
<正>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病变所致的功能障碍,现已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在不同类型的脑卒中,脑电图(EEG)检查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LDL-C)增高为主要表现的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ASCVD主要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动脉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ASCVD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头号致死原因,其  相似文献   

18.
罗蓉 《贵州医药》2006,30(8):745-74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趋于老龄化,老年人高血压病(HT)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老年人高血压的高发率及致死、致残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及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胡奕卿  李小兵 《江西医药》2021,56(5):704-706
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研究报告指出,脑卒中是重要的致死、致残原因,且发病人数逐年上升[1].在中国的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是主要的疾病类型.近年来,维生素 D 缺乏作为多种疾病的共病状态(Comorbidity Status),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维生素D缺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进行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道重组的人a肿瘤坏死因子(rTNF-a)与鼠天然β干扰素(IFN-β)联合应用,在以致死剂量1型单纯疱疾病毒(HSV-1)攻击的BALB/C小鼠中的协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结果。将7周龄雄性BALB/C小鼠分成6组,按如下方法处理:(1)仅注射生理盐水;(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