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亚甲蓝染色在乳腺癌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5例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亚甲蓝染色定位前哨淋巴结(SLN),SLNB并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对全部的SLN和腋窝淋巴结行病理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 55例中成功检出SLN 52例,检出率95%,SLNB的灵敏度为100%(20/20),准确率为93%(52/55),假阴性率为5%(1/20),假阳性率为0.结论 亚甲蓝染色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靠方法,SLNB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检测技术,可用于了解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亚甲蓝为示踪剂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评价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自2011年6月份起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00例cTis3N03N02M0的乳腺癌患者。使用亚甲蓝为示踪剂,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之后行腋窝清扫。结果 91例患者中成功地发现了SLN,SLN的数量为201个,平均每例2.20个。SLNB的灵敏度91.00%(91/100),准确率96.70%(88/91),假阴性率5.66%(3/53),阳性预测值为100%。结论使用亚甲蓝作为示踪剂能准确找到前哨淋巴结,并能较好的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分析纳米碳联合亚甲蓝与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甲乳外科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4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为纳米碳联合亚甲蓝组和亚甲蓝组各24例。纳米碳联合亚甲蓝组应用的示踪剂为纳米碳混悬液为1/2剂量的纳米碳混悬液+亚甲蓝注射液,亚甲蓝组应用的示踪剂为亚甲蓝注射液。记录且比较两组各项数据,包括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灵敏度、准确率及术中淋巴结的检出数目。结果 纳米碳联合亚甲蓝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100%,灵敏度为92.30%,准确率为95.83%;亚甲蓝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5.83%,灵敏度为91.67%,准确率为95.65%。两组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联合亚甲蓝组检出前哨淋巴结98枚,平均4.08枚;亚甲蓝组检出前哨淋巴结86枚,平均3.58枚。前者检出的前哨淋巴结数目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 染料法在乳腺癌SLNB中有极好的应用价值,纳米碳联合亚甲蓝示踪方案能检出更多的前哨淋巴结,是更优秀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4.
采用异硫蓝和美蓝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采用1%异硫蓝(1%isosulfan blue,IB)和美蓝(methylene blue,MB)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成功率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86例T1、T2乳腺癌患,按注射染料类型不同随机分为IB组和MB组。全身麻醉后,取1%IB 5ml或MB 3ml随机注入乳晕周围,注射后5min取腋窝切口长5cm,尽量在无血操作下切开腋筋膜仔细解剖,沿蓝色的淋巴管寻找着色的淋巴结即前哨淋巴结(SLN),然后行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并将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IB组44例检出SLN41例(93.18%),SLNB的灵敏度为92.31%(12/13),准确率为90.91%(40/44),假阴性率为7.69%(1/13),假阳性率为0。MB组42例检出SLN 40例(95.24%),SLNB的灵敏度为91.67%(11/12),准确率为92.86%(39/42),假阴性率为8.33%(1/12),假阳性率为0。两组间差异无显性(P>0.05)。所有患未发现与IB和MB相关的过敏反应和术中血压改变等毒副作用。结论 采用MB行乳腺癌SLNB的准确率和灵敏度与选择1%IB相当,而MB费用低廉,更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7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亚甲蓝染色法进行SLNB,常规手术后进行SLNB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76例患者有70例检测到SLN,检测率为92.1%,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95.7%(67/70)、87.8%(36/41)、7.3%(3/41)、0。结论 SLNB可准确判断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甲蓝作为染料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亚甲蓝染色法对4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先行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42例患者中有40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5.2%(40/42),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的敏感性为92.9%(13/14),特异性为100.0%(13/13),准确率为97.5%(39/40),假阴性率为7.1%(1/14),假阳性率为0。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反映乳腺癌腋窝淋巴转移状态,亚甲蓝染色法成功率较高、安全、价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于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后其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所收治的行亚甲蓝跟踪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5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7例患者行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另外23例患者直接做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新辅助化疗组SLN(前哨淋巴结)数、SLN检出率、SLN假阴性率以及平均腋窝淋巴结数与非新辅助化疗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能够准确的预测其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晕下亚甲蓝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用于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其对腋窝淋巴结分期的预测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北京丰台医院普外科所实施的60例行SLNB患者的病历资料.60例患者均于患侧乳晕皮下注射1%亚甲蓝2 ml(分4象限注射,每点注射0.5 ml),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 60例乳腺癌术中行SLNB病例中57例发现紧急的SLNB,检出率为95.0%.病理检查者发现28例腋窝淋巴结有转移,32例无转移.前哨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完全符合者54例,保受阴性者3例.SLNB的准确率为94.7%(54/57),灵敏度为89.3%(25/28),假阴性率为10.7%(3/28).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与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无关(P〉0.05).结论 乳晕下亚甲蓝法SLNB能准确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甲蓝(MB)示踪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T1-2N0-1M0乳腺癌患者96例,用MB示踪法进行SLNB,而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前哨淋巴结(SLN)行冰冻切片病理,术后SLN及非前哨淋巴结(nSLN)均行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SLN检出率96.9%(93/96)。93例SLN冰冻切片阳性54例,阴性39例。HE染色SLN阳性56例,阴性37例,nSLN阳性22例,其中20例SLN同时阳性,2例阴性,即SLN假阴性2例。SLN冰冻切片与HE染色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7.9%(91/93)。按照HE染色病理检查计算,SLN预测腋窝淋巴结(ALN)状态的假阴性率3.5%(2/58),敏感度96.6%(56/58),准确性97.9%(91/93),阳性预测值100%(56/56),阴性预测值94.6%(35/37)。结论单用MB示踪法行乳腺癌SLNB的检出率及敏感性较高,且经济实用,适宜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研究术前核素淋巴结显像联合术中亚甲蓝染色定位活检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195例T1和T2N0M0期女性患者术前12-16h在瘤周或残腔周围注射99MTc-SC 3ml,术前10min在患侧乳晕外上注射亚甲蓝注射液2ml,术中联合γ探测仪定位活检前哨淋巴结,送病理检查,阳性者加做腋窝清扫术。结果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9.5%(194/195),准确率为98.9%(193/195),灵敏度为100%(38/38),假阴性率为2.56%(1/39)。结论核素淋巴结显像联合亚甲蓝应用于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显示SLN的部位、数目,准确率更高,假阴性率更低;此外,也可显示内乳区及锁骨下淋巴结,可指导腋窝外淋巴结的放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导航技术联合纳米炭混悬液(CNP)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 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 年 6 月—2016 年 4 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行 SLNB 的 294 例腋窝 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采用 ICG 联合 CNP 示踪 149 例(联合组),美蓝示踪 145 例(美蓝组)。前 哨淋巴结(SLNs)未转移者免除腋窝清扫术(ALND),转移者即刻行 ALND。比较 2 组患者中 SLNs 的检出率、检出数 目及转移性 SLNs 的检出情况,分析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MI)对 SLNs 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联合组皮肤淋巴管显影 率为 97.3%(145/149),淋巴结显影率为 95.9%(143/149)。联合组的 SLNs 检出率高于对照组(97.9% vs. 91.0%,χ2= 6.902,P<0.05)。联合组 SLNs 平均检出数量多于美蓝组[(4.5±1.6)枚 vs. (3.2±1.5)枚,t=4.476,P<0.05]。联合组共 检出 SLNs 715 枚,其中转移淋巴结 58 枚(8.1%),美蓝组共检出 544 枚,其中转移淋巴结 26 枚(4.7%),联合组转移 性 SLNs 检出率高于美蓝组(χ2=13.714,P<0.01)。年龄、BMI 并不影响 2 组 SLNs 的检出率和转移检出率。结论 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联合纳米炭实施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检出率高,可作为实施 SLNB 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黎剑  杜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3,(28):55-56,58
目的探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解剖学定位及其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除中的意义。方法选取T1-3N0M0分期乳腺癌患者共80例,实施核素法、染料法检测SLN,以99mTC标记的硫胶体作为标志物,注射亚甲蓝,SLN活检之后选择性实施腋淋巴结清除术。结果检测出SLN共79例,核素法及染料法检验成功率均为97.50%(78/80),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成功率为98.75%(79/80)。核素标示与染料标示SLN检测结果完全相同。结论核素法、染料法检测SLN效果相近,联合两种定位方式可为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美蓝标记切除蓝染导管及腺体的方法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02例,评价其疗效。结果:导管内乳头状瘤7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26例。随访95例(93. 1% ),术后原导管溢液治愈,无复发。结论:采用美蓝标记切除蓝染导管及其腺体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管内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的方法在乳头溢液患者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43例乳头溢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25例,传统手术组(乳管内高浓度美蓝染色)18例,分析两组术中美蓝外溢污染手术野以及微小病变的识别情况。结果 43例乳头溢液的病变导管均染色成功,改良组美蓝外溢污染手术野4例(16%),传统组8例(44.4%);改良法比传统方法更容易识别乳管微小病变。结论改良法对乳头溢液患者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99Tcm硫胶体(99Tcm-sulfur colloid,99Tcm-SC)联合美蓝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99Tcm-SC联合美蓝对76例T1~ 2N0M0乳腺癌患者进行SLNB,将切除的前哨淋巴结行病理检查了解其符合率,探讨联合法在早期乳腺癌SLN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成功确定患者前哨淋巴结76例,7例前哨淋巴结病理检测阳性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99Tcm-SC灵敏度为85.7% (6/7),准确性为98.7%( 75/76),假阴性率为14.3%( 1/7),美蓝法灵敏度为71.4% (5/7),准确性为97.4% (74/76),假阴性率为28.6% (2/7).联合法灵敏度、准确性为100.0%(7/7,76/76),假阳性率为0(0/7).结论 99Tcm-SC联合美蓝可明显降低早期乳腺癌SLNB的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亚甲蓝染色法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经病理检验确诊的46例乳腺癌患者,均采用SLNB诊治,采用亚甲蓝和异硫蓝染色法患者分别有30例和16例,对SLNB的临床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亚甲蓝组和异硫蓝组患者的临床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46例采用SLNB诊治的患者成功检出率为95.6%,准确度为93.2%,敏感度为92.6%,假阴性率为7.4%,其中,亚甲蓝组成功检出率为96.7%、准确度为93.1%、敏感度为94.4%、假阴性率为5.6%,异硫蓝组成功检出率为93.8%、准确度为86.7%、敏感度为88.9%、假阴性率为11.1%,两组患者整体检出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染色法应用于乳腺癌SLNB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江勇 《安徽医药》2017,21(4):676-678
目的 探讨荧光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癌病人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荧光法组(病人采用荧光法寻找前哨淋巴结)、美蓝组(采用美蓝染色寻找前哨淋巴结),各35例,若病人前哨淋巴结病检阳性则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比两种方法检出前哨淋巴结的准确性.结果 荧光法组共发现成功检出31例前哨淋巴结病人,检出率88.57%,其中4例病人未发现发光淋巴结,美蓝组共成功检出23例前哨淋巴结病人,检出率65.71%,荧光法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高于美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法组与美蓝组检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法组共检出前哨淋巴结82枚,其中16例病人43枚淋巴结阳性,阳性率52.43%,美蓝组共检出前哨淋巴结65枚,其中11例病人23枚淋巴结阳性,阳性率35.38%,荧光法组的前哨淋巴结肿瘤转移阳性率高于美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法组漏诊率5.55%低于美蓝组的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86,P=0.016<0.05).结论 荧光法在乳腺癌SLNB检查中检出率明显高于美蓝染色,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美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乳头血性溢液患者28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28例均行手术治疗,19例经美兰染色后整个区段染色,9例因肿瘤阻塞管腔仅能使区段部分染色,按美兰染色标示完整切除该区段,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切除边缘无肿瘤残留。随访3年,1例于乳头部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美兰染色可清楚显示肿瘤区段,便于完成切除肿瘤区段,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