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细胞内毒素特异性受体(LBP mRNA),(CDl4 mRNA)及(NF-κBp65)表达变化的动态干预,深入探讨清热化湿方的治疗机制.方法分为正常组、湿热模型组(高脂 高温高湿 大肠杆菌)、清热化湿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肝巨噬细胞LBP mRNA,CD14 mRNA,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巨噬细胞NF-κBp65活化.结果模型组在感染6,12,24 h等不同时相点LBP mRNA,CDl4 mRNA,NF-kB表达逐渐非常显著增强,且不同时相点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随着病程的发展,湿热模型LBP mRNA,CD14 mRNA,NF-kB出表达逐渐增强.治疗组6,12,24 h等不同时相点比较,LBP mRNA,CD14 mRNA表达减弱,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4 h时相点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LBP mRNA,CD14 mRNA表达减弱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但仍未恢复正常,说明LBP mRNA,CD14 mRNA遏制衰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治疗组NF-kB表达6,12,24 h各时相点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与正常组比较NF-kB激活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肝巨噬细胞LBP mRNA,CD14 mRNA及NF-kB的激活具有较好的干预调控作用,能中止炎症介质的转录,限制急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对模型大鼠脂质代谢指标HDL—c、LDL—c的影响。方法分为正常组、湿热模型组(高脂+高温高湿+大肠杆菌)、模型对照组(普食+高温高湿+大肠杆菌);运用直接法测定HDL—c、LDL—c的变化。结果湿热模型组血浆HDL-c、LDL—c含量均非常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LDL—c非常显著的增高(P〈0.01);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HDL显著增高(P〈0.05)。结论不论是否高脂饮食,均有脂质代谢异常,说明了血脂代谢异常是湿热证模型的病理基础之一,明确了高脂饮食不是湿热证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甘露消毒丹对湿热证大鼠内毒素转导信号的动态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细胞内毒素特异性受体LBPmRNA、cD14mRNA、TL-R4mRNA及NF-KBp65表达变化的动态干预,深入探讨清热化湿方的治疗机制.方法:分为正常组、湿热模型组(高脂 高温高湿 大肠杆菌)、清热化湿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肝巨噬细胞LBPmRNA、CD14mRNA、TLR4mRNA,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巨噬细胞NF-KBp65活化.结果:模型组在感染6h、12h、24h等不同时相点LBPmRNA、CD14mRNA、TLR4mRNA、NF-kB表达非常显著增强,且不同时相点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随着病程的发展,湿热模型LBPmRNA、CD14mRNA、IL-R4mRNA、NF-KB表达逐渐增强.治疗组6h、12h、24h等不同时相点比较,LBPmRNA、CD14rimRnA、TL-R4mRNA表达减弱,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4h时相点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LBPmRNA、CD14mRNA、TL-R4mRNA表达减弱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但仍未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比较仍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LBPmR-NA遏制衰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治疗组NF-kB激活6h、12h、24h各时相点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与正常组比较NF-kB激活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肝巨噬细胞LBPm-RNA及NF-kB的激活具有较好的干预调控作用,能中止炎症介质的转录,限制急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对模型大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的影响。方法:分为正常组、湿热模型组(高脂+高温高湿+大肠杆菌)、模型对照组(普食+高温高湿+大肠杆菌);运用放免法观察MTL、GAS的变化。结果:湿热模型组MTL水平显著升高,GAS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动素、胃泌素指标异常所产生的病理生理效应,会出现腹胀、纳呆、大便溏、呕恶等。高脂+高温高湿+大肠杆菌可较好地造成湿热证太阴内伤的病理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置不同的造模(湿热环境)时间和不同的大肠埃希氏菌灌胃剂量复制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评价模型质量,探讨造模条件对模型质量的影响。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致病菌低剂量组(B、C、D组)、致病菌中剂量组(E、F、G组)、致病菌高剂量组(H、I、J组),每个剂量组下设置3个不同造模(湿热环境)时间,B、E、H组造模21 d,C、F、I组造模25 d,D、G、J组造模28 d。参照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建立湿热证大鼠模型,比较分析大鼠体温、体质量、食量、饮水量、症状及舌苔等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模型的质量。结果在维持灌菌后体温升高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方面,致病菌低剂量组(B、C、D组)表现最好;在维持造模后的低饮食量和低饮水量方面,28 d造模组(D、G、J组)严重程度较高;在舌苔出现率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及稳定性方面28 d造模组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症状出现的齐同性则为D、I、J组最好。综合评价提示:D组大鼠各项证候指标出现率、严重程度高,稳定性、齐同性好,模型质量最优。结论采用延长湿热环境造模时间至28 d及较低剂量的致病微生物灌胃的造模条件,可复制出各项症状体征明显、稳定性、齐同性好的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阴陵泉、内庭对湿热证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湿热环境、大肠杆菌感染联用方法制作大鼠湿热证模型.造模后给予针刺治疗10 d.结果 造模大鼠症状和体征都有变化,符合湿热证的特点;且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2.95±0.18)、(3.31±0.20)、(9.52±0.53)]mPa?s,血清...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模型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采用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通过观察模型大鼠的免疫、代谢的变化,对湿热征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分别运用放免法观察SIgA、IL-1、TNF-α,GAS、MTL;直接法测定HDL—c、LDL—c;定磷法测肝线粒体Na^+-K^+-ATPase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的症状、体征变化,与中医学湿热证基本相符;模型组sIgA、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HDL—c,LDL—c水平非常显著增高,模型组MTL水平显著升高,GAS水平显著降低,模型组肝线粒体Na^+-K^+-ATPase活性非常显著降低,说明湿热证大鼠模型制作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的免疫指标SIgA、TNF-α、IL-1β的调控。方法:分为正常组、湿热模型组、清热化湿组;运用放免法观察SIgA、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湿热模型组SIgA、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模型组经过治疗后,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露消毒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的免疫指标SIgA、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具有调节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模型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采用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通过观察模型大鼠的免疫、代谢的变化,对湿热证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分别运用放免法观察SIgA、IL-1、TNF-a,GAS、MTL;直接法测定HDL-c、LDL-c;定磷法测肝线粒体Na -K -ATPase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的症状、体征变化,与中医学湿热证基本相符;模型组SIgA、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HDL-c、LDL-c水平非常显著增高,模型组MTL水平显著升高,GAS水平显著降低,模型组肝线粒体Na -K -ATPase活性非常显著降低,说明湿热证大鼠模型制作成功。  相似文献   

10.
标准化的动物模型的复制是保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重现性、创新性、先进性及科学性的基本前提.温病湿热证是湿热类温病的基本证型,因此建立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对于研究湿热类温病十分重要.笔者将温病湿热证的模型进行了归纳,关于未来进一步研究温病湿热证模型提出了几点思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熄风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皮质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活血熄风方对MCAO模型大鼠脑皮质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活血熄风方能抑制MCAO模型大鼠脑皮质NF-κBp65蛋白表达。结论:活血熄风方对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p65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使用清热祛湿类代表方甘露消毒丹干预病毒性肝炎湿热证小鼠,通过研究Toll受体通路中TLR2、TLR4、NF-κBp65的表达变化,探讨清热祛湿法干预温病湿热证的药效机制及可能作用靶点.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肥甘饮食+湿热环境+病毒MHV-A59感染造模)、治疗组(模型组使用甘露消毒丹干预)、安慰剂组(模型组使用生理盐水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TLR2、TLR4、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TLR2、TLR4、NF-κBp65基因的mRNA含量.结果 甘露消毒丹能降低湿热证小鼠体温,增加小鼠耗食量、饮水量,对TLR2、TLR4、NF-κBp65蛋白及mRNA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清热化湿法能够抑制TLR2、TLR4、NF-κBp65的表达,通过保护细胞膜,减轻炎症反应而发挥治疗温病湿热证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3种治法对温病湿热证血脂的影响,探讨温病湿热证中“湿”性致病因子的生化物质基础,探讨清热祛湿法治疗温病湿热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设清热祛湿法组(A组),清热解毒法组(B组),宣气化湿法组(C组),湿热证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症状变化,同时检测血脂4项(TC、TG、HDL-C、LDL-C)变化。结果:A组症状表现相对较轻,TC、TG、LDL-C较湿热证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HDL-C升高明显(P〈0.01)。B组TG降低不显著,B组、C组HDL-C升高不明显。结论:湿热证中“湿”性致病因子的生化物质基础与血脂代谢异常有相关性,特别是与TG升高密切相关;清热祛湿法组较其它两组有更好的调脂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家兔肾炎湿热证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正> 研制与中医肾炎湿热证病理变化相类似的实验模型,对于研究肾炎湿热证的发病机理,观察其临床和病理变化,评价中药在肾炎湿热证中的疗效和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反复小剂量注射牛血清白蛋白造成家兔系膜增殖型肾炎的发病机理,与人类受到反复感染后导致的慢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小鼠肝炎病毒A59株(MHV-A59)和大肠杆菌作为生物致病因子,建立2种小鼠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从肝脏核因子KB(NF-κB)表达探讨温病湿热证的部分致病机制。方法:①温病湿热证的致病机制: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茵组共3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肝脏NF-κB;②造模因素在MHV-A59温病湿热证致病机制形成中的地位: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湿热组(肥甘饮食+湿热外环境造模)、病毒组(单纯MHV-A59造模)共4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肝脏NF-κB;③清热祛湿类方药的对温病湿热证机制的反证: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药组(模型组用蒿芩清胆汤治疗),B药组(模型组用黄连解毒汤治疗)、C药组(模型组用三仁汤治疗)等5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肝脏NF-KB表达。结果:模型组、肠茵组肝脏NF-KB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P〈0.01)。病毒组、模型组肝脏NF-KB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湿热组较正常组升高不明显(P〉0.05),病毒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B药组肝脏NF-κB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脏NF-κB表达增强是温病湿热证共同的致病机制之一,在MHV-A59温病湿热证形成中,MHV-A59因素主导着炎症;清热祛湿类方药具有不同程度降低肝脏NF-κB,反证了温病湿热证的上述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三仁汤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血浆内毒素廓清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三仁汤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血浆内毒素的廓清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多因素复合遣模方法,复制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通过对内毒素(ET)、小肠D-木糖吸收率、便常规、大便菌群涂片、谷丙转氨酶(GPT)、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B)等指标的检测和病理观察。结果:动物造模后出现发热、倦怠、纳呆、嗜睡、不欲饮、大便溏泻、尿少、舌苔腻等湿热证候。同时血浆ET、血清GPT、GLB升高,ALB、TP降低,大便常规异常,大便菌群涂片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病理观察:大体可见胃肠充气,管壁变薄,肝脾肿大充血,舌苔腻。镜下可见:舌上皮细胞角化增厚,形成球状突起;胃肠道有肿胀、充血、渗出及炎细胞浸润;肝细胞浊肿、变性、坏死、淤血;脾红髓充血,扩大。经用三仁汤治疗后症状渐趋好转,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而模型组则症状加重甚至死亡。结论:三仁汤对湿热证血浆内毒素的廓清作用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抑制细菌繁殖,使细菌释放内毒素的总量降低;恢复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内毒素入血;恢复肠道正常菌群保护屏障,减少内毒素肠源性入血;加快肝脏功能恢复,缓解肝脏损害,增强机体对内毒素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PAMD(蝙蝠葛酚性碱)对局灶性脑缺血Wistar大鼠神经系统受损后的保护作用,并研究PAMD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右侧的大脑中动脉(MCAO),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实验动物模型,观察PAMD对大鼠脑缺血后不同时间段相关蛋白NF-κBp65表达的影响,以此探讨PAMD对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结果:PAMD能抑制MCAO模型大鼠大脑皮质NF-κBp65蛋白表达的情况。结论:PAM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受损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据推断PAMD保护机制可能与PAMD影响抑制炎症反应相关蛋白NF-κBp6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湿热证大鼠模型的复制及三仁汤对其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复制大鼠湿热证模型。方法:采用多因素复合造模法。以饮食失调造成内湿环境,以提高空气温度与湿度,外加感染鼠伤寒杆菌模拟外感湿热病邪,内外合邪造模。结果:造模大鼠体温、饮食量、饮水量、尿量、体重、二便、舌象、精神状态出现变化,符合湿热证的特点,舌、肠、肝、脾也出现病理变化,运用三仁汤治疗有效。结论:用以上方法可成功地复制湿热证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大鼠湿热证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清热化湿法(复合治法)对该湿热证模型的影响。并同时进行清热解毒(分治法)、宣气化湿法(分治法)的对比研究,探讨清热化湿等法治疗大鼠湿热证模型胃肠动力紊乱的机理。方法:观察清热化湿法对温病湿热模型大鼠的影响,采用肥甘饮食、高温高湿及外加感染鼠伤寒杆菌等复合因素模拟建立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湿热模型组、清热化湿(A)法治疗组、清热解毒(B)法治疗组、宣气化湿(C)法治疗组、阳性对照(D)治疗组。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及胃窦组织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结果:清热化湿法具有增加湿热模型大鼠血及胃窭组织中MTL、GAS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NF-α、NF-κBp65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和健脾益肠散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给药21 d后,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NF-κBp65阳性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和结肠组织NF-κBp65阳性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健脾益肠散高剂量组TNF-α水平和高、中剂量组NF-κBp65阳性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健脾益肠散高剂量组上述指标的变化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明显优于其低剂量组(P<0.05)。结论:健脾益肠散对UC肠粘膜免疫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外周血TNF-α水平及结肠组织NF-κBp65的阳性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