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的NRDS患儿9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分别给予NIPPV和NCPAP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 h和12 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氧合改善情况、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和预后等.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分别为(48.7±14.1)mmHg和(52.8±8.7)mmHg,对照组患儿为(47.2±13.9)mmHg和(51.1±9.2)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h及12 h后,两组患儿的PaO2、PaCO2、pH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为(39.6±11.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8±10.8)h,治疗成功率为93.8%(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1%(37/48),重新插管率为4.2%(2/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1%(1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较NCPAP能在较短时间内明显改善患儿肺部氧合功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气管插管呼吸机上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选择罗定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治疗的64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NCPAP组与NIPPV组各32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在此基础上,NCPAP组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相似文献   

3.
陈春明  关健强  麦纪红 《海南医学》2021,32(8):999-1002
目的 观察双鼻塞密闭环路方式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辅助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东莞市长安医院收治的60例NRDS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双鼻塞密闭环路方式NIPPV辅助通气治疗,对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NIPPV组(25例)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23例),观察比较2组治疗的成功率、治疗的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氧合指数及并发症。结果:NIPPV组治疗成功率为72.0%,高于NCPAP组的43.5%(P0.05),NIPPV组治疗后1 h的动脉氧分压、氧合指数的升高显著大于NCPAP组(P0.05)。结论:NIPPV作为初始通气模式治疗NRDS是可行的,且疗效优于NCPAP。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面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利用机械通气方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利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方法来进行治疗,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以及所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的治疗时间、动脉血气变化情况、氧合指数以及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比较,观察组中的治疗时间、动脉血气变化情况、氧合指数均优秀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0.0%,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0%,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中所出现的并发症要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患有呼吸窘迫征新生儿,利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所出现的并发症也较少,是现代临床上一种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运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而观察组则运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 H值、Pa O2、OI以及Pa CO2均明显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成功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两组的住院、机械通气以及开奶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临床上给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疗法(NIPPV)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RDS患儿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在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后行经NIPPV ;对照组在予以PS治疗后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NCPAP),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及各项血气参数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各项血气参数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情况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RDS应用NIPPV,可有效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促进康复,效果确切,术后并发少,医疗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甘方  谢财华 《当代医学》2021,27(30):92-94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儿病情好转,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09例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大坪医院儿科NICU(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住院的NRDS患儿(男性69例,女性40例)分为NIPPV组(51例)与nCPAP组(58例),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氧合指数(oxygenase index,OI)、并发症、治疗后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及预后.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OI差异无显著性(P>0.05),NIPPV组治疗后1 h动脉血pH值、p(O2)和OI显著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nCPAP组(88.2% vs 75.9%,P<0.05).NIPPV组患儿的预后结局中治愈好转出院者显著高于 nCPAP组(94.1% vs 84.5%, P<0.05).结论 NIPPV可显著降低NRDS患儿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其临床疗效优于nCPAP.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比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90例,随机分为间歇组和持续组各45例,分别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及相关参数、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Pa O2、PH值均显著升高,Pa CO2显著降低(P〈0.05)。治疗1 h间歇组Pa O2、PH值均显著高于持续组(P〈0.05),两组Pa 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两组Pa O2、Pa CO2、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i O2、MAP均显著降低,OI显著升高(P〈0.05)。治疗1 h、12 h间歇组OI均显著高于持续组(P〈0.05),治疗12 h间歇组Fi O2显著低于持续组(P〈0.05)。间歇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持续组,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持续组(P〈0.05)。间歇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持续组(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相较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更迅速改善患儿通气和氧合,降低氧暴露时间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并可能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与常规机械通气(CM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RDS患儿34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NCPAP组16例,CMV组18例。NCPAP组应用德国STEPHAN呼吸机。CMV组应用美国VIP—BIRD呼吸机: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辅助呼吸。结果存活:NCPAP组14例,CMV组16例,两组惠儿在上机时间、存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呼吸机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可有效地治疗NRDS,并明显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3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CPAP,观察NCPAP应用前后患儿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NCPAP应用4小时后,患儿平均呼吸频率、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有明显的改善(P<0.01);PaCO2下降(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NCPAP鼻塞法,避免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是一种简便、适宜的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  相似文献   

16.
刘丽  苟小荣 《甘肃医药》2014,(7):555-558
目的:探讨简易鼻塞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NRDS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CPAP治疗,观察nCPAP应用前后患儿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肤色的变化。结果:nCPAP治疗后患儿平均心率较前降低、呼吸频率较前减少,SpO2逐步升高,肤色明显改善,15例患儿中3例治疗48h后症状好转不明显、频繁呼吸暂停家属放弃治疗,余治愈出院。结论:简易nCPAP是基层医院治疗NRDS患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了新生儿存活率,而且设备简便、操作容易,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经鼻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惠州市惠阳三和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IPPV组)和对照组(NCPAP组),每组各30例。分别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2 h的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治疗效果、氧暴露时间和并发症(气胸、腹胀、颅内出血和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2 h患者P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治疗后12 h试验组PaO2值高于对照组,而PaCO2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氧暴露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腹胀、颅内出血和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气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无创间歇正压通气较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可显著提高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儿的氧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8.
郭静 《吉林医学》2022,(2):433-434
目的: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接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2月40例NRDS患儿纳入研究,按早、中、晚三个治疗时机,分为0~4h给药组、4~8h给药组,8h后给药组;0~4h给药组13例在出生后0~4h给药,4~8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比较双水平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对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DuoPAP组患儿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NCPAP组患儿则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有创呼吸支持率、并发症、治疗期间PaO2、PaCO2与OI.结果:DuoPAP组患儿有创呼吸机支持时间、总用氧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时间、48h内有创呼吸支持率与72h内有创呼吸支持均低于NCPAP组,体重增长百分比高于NCPAP组;通气后1h与12hPaO2水平组间比较均高于NCPAP组;1h、12h与24hPaCO2水平组间比较均低于NCPAP组;1h与12hOI水平组间比较均高于NC-PAP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24h内有创呼吸支持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辅助呼吸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了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90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把9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45例患儿。2组患儿都在应用表面活性物质后,给予对照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分析比较2组治疗成功率、氧疗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1.1%,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75.6%,观察组氧疗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气胸以及脑内出血并发症为11.2%,低于对照组的20.0%,并且观察组治疗费用比对照组治疗费用低,2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成功率比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高,效果显著,并发症风险较低,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